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芭蕾舞演员足尖动作呈现的舞台感染力

时间:2024-05-20

郑敏

摘 要:芭蕾舞是一门古老并极具艺术魅力的舞蹈艺术,古典芭蕾在技术性和艺术性的极高成就以及现代芭蕾的多元发展都使这门独特的舞台艺术不断散发出璀璨的光芒,它特有的動作体系与高雅的审美风格对世界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芭蕾舞足尖动作的舞台感染力入手,了解并领悟芭蕾独特的艺术美感,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思考,旨在推动芭蕾艺术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创新。

关键词:芭蕾舞蹈 艺术魅力 足尖动作 舞台感染力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在俄国得到高度发展,并在世界各地舞蹈艺术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世界舞蹈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足尖舞技巧的运用,使得这门舞蹈一经问世就获得了众多舞者和观众的喜爱,并能在众多舞蹈艺术形式百花齐放下依然保持持久生命力,被誉为舞蹈艺术皇冠上的明珠,芭蕾,无论在艺术感染力还是在审美享受上,都有着无与伦比的持久魅力。

一、芭蕾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

1.古典芭蕾传承与现代多元发展相结合

“芭蕾”一词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最早来源于意大利语balletto,意为“跳”或者“跳舞”。芭蕾舞最早起源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最早是在王公贵族宴会上以“席间芭蕾”形式出现的一种娱乐活动,后传到法国,并最终在法国诞生并成型。在1581年于巴黎小波旁宫上演的《王后的喜剧芭蕾》被称为历史上第一部芭蕾舞剧。其后,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积极推动下,芭蕾作为一种真正意义的舞蹈形式问世。在法国,芭蕾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产生了众多经典剧目,如《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葛蓓莉亚》等等。17世纪下半叶,芭蕾舞在西欧有所衰落,而在俄国得到高度发展,诞生了《雷蒙达》、《睡美人》、《天鹅湖》等经典剧目,之后,芭蕾舞在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形成了众多艺术流派。当代芭蕾早已超越古典芭蕾的很多范畴,注入了时代要素,有效吸纳了爵士舞、现代舞等其他舞种的表现手法,并引进交响乐、钢琴曲等演奏方式,极大的丰富了芭蕾的表现形式,使芭蕾舞成为了世界范围的舞蹈艺术。

2.顺应人体特征与超越体能极限相结合

芭蕾往往是高雅、优美的代名词,芭蕾舞也被称为“人体动作的艺术”,它复杂严格的动作体系对芭蕾舞者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芭蕾舞对舞者的先天身体形态有一定的要求,通常身材修长、纤细的人更适合跳芭蕾,除此之外,对舞者脚背、足弓、脚形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古典芭蕾舞有一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是对外开、伸展、绷直的追求,芭蕾舞的所有动作都是围绕这个标准设计和展现的。此外,还有脚的五种基本位置,三种基本舞姿,包括各种跳跃、旋转、划圈等动作,讲求“轻、高、快、稳”,通过近似完美的动作呈现,使芭蕾成为一门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表演艺术。学习芭蕾舞,必须通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将人的自然身体条件转化为艺术化的形态,每一个动作基本上都超越了人体体能极限。

3.优美性与残酷性并存的艺术

芭蕾在人们心目中是优雅与高贵的象征,在舞台上所展现出的永远是清新脱俗、飘逸高雅的艺术形象,极具艺术美感和观赏美感。殊不知,舞台上的瞬间美丽是芭蕾舞者通过长年累月的刻苦训练,用痛苦和泪水交换而来,在具备先天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拓展体能承受极限,来达到芭蕾舞苛刻的近似残酷的审美标准,芭蕾舞是一门集优美性与残酷性为一体的舞蹈艺术。

4.舞蹈技术与审美情感完美结合的产物

芭蕾舞在动作技巧等方面有自身严格的规范体系,并有着复杂的结构形式和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尤其是用足尖跳舞的技巧,是芭蕾与其他舞蹈最大的不同。芭蕾舞追求超难度的动作并讲求精准的动作呈现,技术水准极高,与此同时,又不局限于形体技巧的简单展现,更强调戏剧表现和情感交流,很多从事芭蕾舞研究的学者从内容、题材、音乐、舞蹈、服饰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使芭蕾成为舞蹈艺术与审美情感完美结合的独立剧场艺术。

二、芭蕾舞足尖动作的舞台感染力

芭蕾舞,最早被称为“足尖舞”,它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演员通过足尖着地,在足尖上进行各种动作呈现,完美的舞姿、轻盈的跳跃、优美的旋转、流畅的动作共同营造出芭蕾舞独特的舞台感染力,给观赏者以美的感受。

1.视觉延长性

芭蕾舞通常选拔身材修长、体态轻盈的演员,服装造型上大多是紧身衣、短纱裙以及腿部裸露的舞台造型,这些都是为了增强人体视觉上的舒展和延续感。尽管如此,芭蕾舞的舞台一般都非常高,在舞台布景和灯光的衬托下,即使身体修长的演员仍然在视觉上给人以矮小臃肿的感觉,极大地削弱了舞台美感。因此,通过踮起脚尖,再配合臂膀和手的延伸,强化了人体的延长线,提高了人体重心的位置,可实现向上升腾、轻盈自在的效果,在视觉上要显得更美。芭蕾是一种线条性艺术,只有各部位的绷直才能使观众有延长肢体线条的视觉感,只有通过绷直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使肢体末梢具有放射性,使舞姿更加舒展,这种审美追求其实与西方的宗教或哲学有关,在西方国家,不论是建筑还是壁画,以及芭蕾舞的动作呈现,都是向空间延伸和力求向上的,这种对空间永恒的追求与东方文化追求时间的永恒有很大的不同。

2.动作轻盈性

看过芭蕾舞的人都会对演员脚尖印象深刻,脚尖是芭蕾舞蹈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芭蕾中最为核心的动作。踮起脚尖进行舞蹈,在脚尖上做出各种动作,这是芭蕾舞史上摆脱地心引力的重大飞跃。以脚尖上的舞蹈动作表现出舞者身体的轻巧和敏捷,给人以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借助于脚尖的“立”,使脚与地面的接触面大大减小,摩擦力也随之变小,便于做出各种舞蹈动作。总之,芭蕾动作中的绷直、外开、跳跃、旋转、划圈通过足尖舞得以自由展现,以重心为主导、配合“协调性”、运用“肌肉力”和“外开”,呈现出芭蕾舞灵活、轻便的舞台魅力。脚跟发力,让脚尖踮起,既不唐突也不做作,使观众感觉演员似乎没有重量,在舞台任意游离,观众对演员产生出飘逸、轻盈的感觉大都来自于脚尖的技术。

3.人物塑造的精准性

芭蕾舞剧中塑造的大多是诸如仙女、精灵、动物、鬼魂这些形象,这些人物在觀众心中都是虚无空灵,来无影去无踪的,这就在动作塑造上讲求“轻”、“高”、“快”、“稳”,要落地无声,动作流畅轻盈。此外,由于芭蕾舞从起源上就是一门贵族艺术,即使舞蹈中塑造的是真实的人,也大都追求高雅、优美,高高在上的贵族气质,通过足尖动作正好能有效地展示这一特性,足尖舞蹈是实现芭蕾舞蹈艺术造型美观和舞姿舒展的基础动作。如经典剧目《天鹅湖》中第四曲是四只小天鹅整齐一致的舞姿,通过“击脚跳”和“轻步行进”的动作,再配合头部的转动,惟妙惟肖的塑造出小天鹅的形象。

三、芭蕾舞的传承与发展

芭蕾舞这一古老的艺术表演形式,伴随着历史的演进在世界不同地域广为流传,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中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在注入时代特征并与各地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芭蕾也得到自身的发展和弘扬。

1.重视芭蕾舞基础教学

保证芭蕾舞艺术的传承与发扬,要从强化教育入手。重视芭蕾舞蹈的基础教学,在舞蹈或艺术专业院校开设芭蕾舞蹈教程,培养大量芭蕾舞人才,从而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此外,在中小学基础教学中也要广泛开展芭蕾舞课程,激发中小学生对芭蕾舞的喜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在芭蕾舞教学中,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舞蹈动作的编创,音乐的制作编排以及实际教学中不断增强学生对芭蕾舞蹈动作、音乐、形式、个性的领悟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欣赏美和展现美的意识和能力。

2.不断促进芭蕾舞与我国民族文化的融合

芭蕾舞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其实就是芭蕾舞蹈中国化的过程,从芭蕾舞传入我国至今,中国的艺术家们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追求,创作了很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芭蕾舞剧,如《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大红灯笼高高挂》、《图兰朵》、《梁祝》、《牡丹亭》等众多优秀作品。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我们要继续投入持久的创作热情,在训练方法、舞蹈技巧及美学原则上延续古典芭蕾的艺术规律,在内容和主旨方面可有效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表现方式上也可合理借鉴中国民族舞蹈、戏曲等传统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做出现代芭蕾在内容、形式、人物塑造、人物情感表达等方面的中国化诠释。我们还应秉承一以贯之的创新和开拓精神,不断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道德准则、思想艺术、文化素养与芭蕾舞蹈元素相结合,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大环境中,形成具有自身风格的舞蹈体系。

3.增强芭蕾舞与群众文化的依存关系

随着经济的繁荣,人民群众在物质需求不断满足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当前,很多人对绘画、交响乐、雕塑、摄影、收藏等各种艺术形式充满了兴趣,芭蕾舞作为一门具有浓厚贵族气息和艺术欣赏力的舞蹈,同样引起了大众的喜爱。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芭蕾舞的受众面,繁荣中国的芭蕾舞市场,将高雅艺术群众化,使更多的专业人员投身群众文艺,吸引越来越多的普通观众走进芭蕾舞剧场,展现芭蕾的独特魅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精神追求,其实普及芭蕾的过程也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鉴赏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芭蕾舞是一门高雅的舞蹈艺术,它以其独特的审美标准和艺术表现力被全世界的观众所推崇与关注,它静穆、典雅的艺术气质以及高超水平的艺术表现力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它时而风驰电掣、时而蜗行牛步,时而行云流水、时而百转千回的表现形式,常常令我们陶醉其中,难以自拔。对于这种精美的艺术,我们应当保持谦逊的艺术态度和开放的学习姿态,传承和弘扬好这门古老而又现代的舞台艺术,不断将芭蕾舞的创作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民族芭蕾舞蹈。

参考文献:

[1]谢璠.论芭蕾舞的艺术审美表现力[M].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

[2]王红川.西方近代文明的发端与芭蕾舞雏形的形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

[3]朱孝远.芭蕾舞诗性美的精神意境[J].文化艺术研究,2008.

[4]田梦.芭蕾舞基础训练的重心与平衡[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

[5]李淑华,王晓玲.中国民族文化在芭蕾舞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J].艺术评论,2014.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