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时间:2024-05-20

王亚莉

浅谈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王亚莉

小提琴音色优美,接近人声,音域宽广,表现力强,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乐器中占有显著的地位,为人们所宠爱。如果说钢琴是“乐器之王”,那么小提琴就是“乐器中的王后”了。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著名作曲家写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经典作品,小提琴演奏家在这件乐器上注入了灵魂,发展了精湛的演奏艺术。门德尔松 e 小调交响曲创作开始于1838年。这位时年28岁的天才正在担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 (Gewandhausorchester,Leipzig,也称布商大厦管弦乐团) 的指挥,当时的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叫斐迪南·大卫(Ferdinand David),这首协奏曲就是为他创作的。《门德尔松?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演奏得轻松而又不失音乐的俗套,本文就第二、三乐章的重点演奏技巧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门德尔松 G 弦演奏 双声部 跳弓 快速分弓

一、引言

门德尔松(Felix Mendelesson-Barthjoldy,1809~1847)是一位出生在富裕的犹太家庭的早熟天才。他的父亲是德国北部汉堡的银行家,自幼就在美好的环境中,施展他非凡的音乐才华。当我们回忆起不得不跟恶运搏斗的贝多芬,或在一贫如洗中孤单地去世的舒伯特时,伟大作曲家孟德尔松却显得无比幸运。他的一生无忧无虑,不因严冬而寒冷,不为吃饱去奔波,不曾尝过打击与困苦,由此他的音乐那样的华丽、优雅、晴朗、美妙。门德尔松《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与贝多芬 D 大调,勃拉姆斯的 D 大调和柴可夫斯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处理手法精妙绝伦,旋律优美,技巧华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小提琴独奏部分华丽炫技,旋律流畅优美,成为人们爱不忍释的名曲之一。更因为情操表现富饶,并具端庄的形式美,充满了永远新鲜的魅力。这不仅是门德尔松本人的杰出作品,也是自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之后最美丽的小提琴代表作,甚至被认为这部《e小调协奏曲》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压卷之作”。《门德尔松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我们小提琴教学中常用曲目,大家耳熟能详,也是小提琴学生在学琴生涯中的必经之路,但是能把这首曲目演奏得完美,却不是容易的。每个学生的生理条件不一,演奏能力及悟性也相差许多,每个人的演奏风格各有不同。那么作为老师该怎样去训练及调整学生,我在此篇论文中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演奏方法与感悟。

二、第二乐章演奏技术分析

1.二乐章:C 大调、6/8拍子,三段体。

本乐章是首抒情柔美的乐章。独奏小提琴婉转甜蜜地歌唱,让这里的旋律比起一乐章更加让人怜惜,爱不释手。主题伴随着定音鼓的颤音后独奏小提琴进入了哀愁伤感的副题。小提琴副题双声部的起起伏伏并没有影响音乐向管弦乐队的应答。乐曲返回主部后,经过稍快板的移行,进入绚烂多彩的终乐章。许多音乐评论家将她比作是一幅风景画,并与作曲家共同沉醉于大自然的中。也有人把她看作游历欧洲的音乐游记,与笔者一起享受着美丽的风光。而我更乐意将她看作在山庄小住的田园生活,在作者修整疲惫的身心时,在安宁的夜晚写下对恬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伴随着定音鼓的颤音后独奏小提琴进入了哀愁伤感的副题。

小提琴副题双声部的起起伏伏并没有影响音乐向管弦乐队的应答。

乐曲返回主部后,经过稍快板的移行,进入绚烂多彩的终乐章。

2.G 弦演奏

G弦演奏在二乐章中有一小句低音的旋律,这一句音色沉重、厚重,将听众的情绪迅速的拉到了谷底。很多学者在演奏时为达到低沉的效果往往会去盲目的压弓子,压力是手局部僵硬的力量,随着弓子的运行这种有限的力量会很快的消耗掉,而不能按照音乐的要求延续下去,反而使声音干涩枯萎。是怎样的重量能让弓子做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呢?这时弓子演奏G弦应将右手臂本身的重量,由上而下的自然的落在琴弦上。这里要注意自然落下和有意下压的区别。产生自然落在弦上的力量的前提是人首先是放松的,力量来源是由人体后背涌到大臂的力量,是源源不断的,不会随着弓子的运行而渐弱。在上弓时,多注意弓尖的方向感,不能向上翘起。弓根时平面的感觉要稳定,不要上下摆动,运行路线不能起起伏伏,保障平直,这样一弓内的声音才会统一,并深入、沉稳。

3.双声部

在二乐章中还具备一个特点就是双声部。双声部在钢琴谱例上比较普遍,由于可以用两只手分别演奏两条旋律,所以表达起来相对容易些。而小提琴的双声部只能用一只手的双音来演奏,用一只手表达两条旋律流比较难了。首先是音量的问题。这里的上声部为旋律,起主导作用。下声部是和声支体,起到伴奏的作用。在谱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声部的旋律属于长线条,音符较少较分散,而且又在 E 弦上演奏(E 弦琴弦细),声音较细,音量也不会太大的。而下声部支体音符丰富多量,在 A 弦上演奏(A 弦琴弦比 E 弦粗),声音较宽,音量较大。因此在正常演奏下支体声部更容易发音的,E 弦上的旋律根本不能在音量上与 A弦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对抗,支体表达会比旋律更清楚,这恰恰违背了旋律线条占主导作用的常规。那么在演奏就要注意了:右手一定要控制一下力量弓子在两根琴弦上力度的大小比例,为了突出旋律长音,不被如手指练习一样的支体淹没,弓子力量应侧重于 E 弦,少部分用在 A 弦,这样音量上就会均衡了。其次是旋律线条的连贯性。由于旋律的音少而长,在听觉上很容易被频繁出现的调性支体音符打断。那么演奏者要多多单独练习上声部单音旋律,在运弓上调整换弓时的连接,不要由于换弓法从而打断旋律,打断乐感,弓子有无尽的长,内心有说不尽的话语要表达,层层不穷,即使一个长音也有着内心的变化。再将这种感觉带入到双声部的演奏,同时更是不能缺少内心对旋律的演唱,只有自己唱出了旋律,听众才能在你的音乐中感受到音乐的延续。这与巴赫无伴奏的双声部有相同之处,每个声部有自己的线条,声部间又相互调性支持,音乐线条色彩显现出来。技术上并不难,所以不要把重心放在手指练习上,而是音乐上,不要把旋律拉成平的、直线的,而应该是有起有落。感情始终拿捏在弓子与揉弦之中,演奏投入、引人入胜,使人打开心扉,深受感染感动,有条不紊,主题明确。

三、第三乐章演奏技术与艺术分析

1.第三乐章:快板,E 小调———E 大调、4/4拍子。

这是轻快热情的终曲,小提琴音乐光鲜绚烂,同时内容紧凑充实,堪称小提琴音乐的杰作,这个乐章经常会被演奏家单独挑选出来用在演奏会上。既有在管弦乐和定音鼓引导出的独奏小提琴婉转甜蜜主题:

也有雄壮有力的管弦乐合奏呈现出来的活泼轻快第二主题。

最终走进了令人屏息的紧迫曲势,直到独奏小提琴以琶音奏出华丽结尾,始告结束。但我们不能忽略了在三乐章的第一主题出现前有一条深情的乐句。

这一段连接部分,虽不是主题,但这里的乐句带着许多的疑问,充满了想象,伴随着对三乐章的憧憬,一步步的将二乐章的美好景色引向了欢快的三乐章。

2.跳弓演奏

炙热的第三乐章,随着定音鼓剧烈的震击,独奏小提琴精灵舞蹈一般的跳弓,轻盈的小跳弓首先就要求我们在放松的前提下进行,紧张只能让人感到不舒服;

其次是速度要求,能跳起来的速度都是快的,不妨先把弓子放在中弓(根据每个人身高,手臂长短和感觉的不同,有人靠中弓,有人靠下半),在弓子不飘的情况下拉小分弓,找到自己合适中速,练稳后逐步加快,加快到貌似不太好控制琴弓稳定的时候,右手的食指稍稍放松一点给弓子的压力,弓子就自然而然的跳起来了。在跳弓中有自然跳弓和人工跳弓,自然跳弓是多依赖弓子自身的弹跳性,常用在轻松的小跳弓上;人工跳弓是依靠右手赋予弓子上的力度来弹跳,多用在不太快的力量型跳弓上。

跳弓也是有音乐性的,不是千篇一律的,弓子在跳起来后,随着旋律线条的起起伏伏加重或放轻,勾勒出情绪的高涨与平和。有律动的跳弓使听者的思绪一下子被吸引入到这美丽的舞蹈中,洒脱飞舞的美妙感觉,可以让整个人象飞行起了一样。演奏者要放松心态,不能为了追求快速节奏而向前追赶。为了不将类似的旋律演奏的千篇一律,先抓住少数快弓速的重要音,跳跃起来,组织的有条理,又有趣味,像是与小孩子玩逗,有进有退,像似潮涌。在这一乐章运用最多的弓法是跳弓,弓清楚不拖泥带水,干净,一目了然,练习时可先用音阶代替,用大跳与小跳,快速与中速交替练习使用。

3.快速分弓

在本乐章的最后,乐队和独奏小提琴交替演奏着,互相推动,终于沸腾了这支蓬勃的旋律,让重现的音乐边走的更加紧凑,象是作曲家意识到走到了人生最关键点时刻,急切的要把自己的热情好不保留的倾诉而出,最终在热血豪情喷泻中结束了,这是一个辉煌的终乐章。我曾经欣赏过许多版本的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这其中我最欣赏的是萨拉张的演奏,她在这个段落里并没有选用跳弓,而是要激烈的分弓。她的演奏有力量的、强悍,热情奔放,将门德尔松音乐朝气辉煌地释放。

四、小结

门德尔松的音乐那样的华丽、优雅、晴朗、美妙。也给广大演奏者以心灵的启示。这首协奏曲技术并不高难,但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给我们中等程度的小提琴学习者提供了极好的学习曲目,也让大家欣赏到了美妙的音乐。

[1]张梦榕. 才华的展现与心血的凝聚——析门德尔松《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J].黄河之声,2007(4).

[2]鲍伟. 试论门德尔松《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J].滁州师专学报,2004(1).

[3]宋莉莉. 门德尔松《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艺术价值[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1).

[4]李近朱. 门德尔松的《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2).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