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时间:2024-05-20

摘 要:声乐与器乐不同,是一种借助自身发音条件进行的一种表演行为,可见声乐中演唱是声乐教学的重中之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中更离不开这种演唱能力的培养。文章对声乐技巧及演唱惊醒了详细论述,并分析了影响声乐演唱能力的诸多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音乐教育 学生 声乐演唱 能力培养

一、声乐技巧及演唱概述

演唱中声乐技巧是指在基本的美学原则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独特的艺术手段及表现方法,从而通过一定的技巧增强演唱的情感、审美价值及效果,凸显作品的艺术风格。另外演唱者还可以将一些艺术要素与声乐技巧进行巧妙结合,可以有效完善与发展声乐艺术。语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语言讲究的是发音明确、字正腔圆,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艺术情感表现手法,不论是哪个国家或者民族,也不敢是什么语言为基础的演唱方法,语言的准确明晰都是演唱生命力与感染力的基石。在声乐演唱技法的研究中,音乐前辈们进行着各方面的细致研究与训练,试图找到一种提高声乐中演唱技巧的途径,当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声乐是由人体的器官发音形成,而这种发音是建立在一定的声乐技巧训练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声音,从而得到一种演唱者、作曲家以受众的情感互动。对声乐技巧的分析,不同学者的态度有着很大差别,不过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声乐训练需要感觉,只有找到了感觉才能感悟出声乐演唱的真正技巧;其二,声乐演唱不是一味的唱,需要动脑子,比如意大利教育家培尔蒂说:“需要用脑子学习而不是用嗓子学习,因为如果嗓子已经疲劳,那丝毫没有办法再把它引向好的情况了”;我国男高音演唱家,注明教育家沈相说:“重要的是,不是有个好嗓子,而是要有个好脑子”,这些无不体现出思考的重要性。

二、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声乐演唱的影响因素分析

声乐演唱是以人声为媒介的表现形式,其大体可分为民族、通俗与美声三种。而决定声乐演唱成败的是演唱的效果与声乐技巧方面,其中,演唱技巧决定了效果,而这种效果的实现收到了表演者的情感、内心活动及肢体语言的影响。

1.情感的交融

声乐演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有效方式,作曲家与作词家会在艺术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而演唱的郭成章,演唱者不仅需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也需要分析作曲家与作词家的情感,做到三者情感的交融,从而更好地体现出作品的内涵,如果仅仅是生涩的演唱,不考虑其中蕴含的情感是很难达到演唱者与受众的共鸣的。但是因为先天条件的不同,已经演唱者的思想及演唱特色的差异,同一首歌作品在不同人的表演中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不同表现恰恰是衡量演唱者艺术表现力的有效途径。同时演唱者在演唱中的表情以及肢体动作都会对曲目的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

2.演唱的技巧

声乐演唱技巧是一个较为笼统的词汇,在关于上来说能够影响到声乐表现效果的因素都能成为一种技巧,但是狭义上来看,声乐演唱技巧主要是演唱者自身的声乐条件。声乐演唱能力与其他技能不同,其不仅需要后天的艰苦锻炼,同样需要先天的天赋,也就说演唱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发声机能,这决定了后期声乐演唱能力培养的效果;后期的声乐演唱技巧培养包括发声、胡须以及共鸣等几个方面,同时也要注重演唱者对于基础知识的把握,积极培养演唱者对声乐演唱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演唱观念。

三、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培养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很大一部分要参与到音乐教育工作中来,也就是他们寄托了未来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他们的行为及素质直接决定了下一代音乐工作者的能力,而这种影响是几何倍数的。因此,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演唱功底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了未来音乐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笔者从教经验及理论分析,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

1.以气息发声训练为基础

歌唱表演首先需要表演者正确呼吸,歌唱呼吸时正常的歌唱表演艺术的基础,因为歌唱中的呼吸不仅决定了艺术表现的手法,同时也为发声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另外发声的准确性、音质的质量和歌唱的表情动作等都建立在正确的呼吸上。一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歌唱者一般都是用蛮力在唱歌,不仅会严重破坏发声系统,同时歌唱的持久力也非常有限,当然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气息的控制不够科学,正如民族传统唱法提出的“善歌者必先调其气”。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一般都是一些具有演唱天赋,但是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初学者,他们一般具有很好的嗓音条件,但是因专业训练的匮乏,无法把这种好的嗓音条件丰富的呈现出来,因此在教育之初就需要让学生锻炼气息发声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发声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演唱技巧。气息的训练不同于其他技巧训练,这是一个非常耗费体能,且需要长期的艰苦训练而完成的,训练中还需要积极用心体会,用脑思考,最终使得演唱者通过长期艰苦的锻炼,自身的身体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形成一种更适合演唱的身体素质。另外,在学生平时的气息发声训练中,要让他们学会完全放松身体,用腰围以及小腹周围吸气,将气息吸满后保持气息的扩张效果,通过长期的锻炼,达到一种自然的演唱气息需要的条件。

歌唱的呼吸虽然和日常呼吸有着同样的生理基础支撑,但是其呼吸的方法与日常呼吸截然不同。日常的呼吸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并不受到主观意识的控制,每分钟一般平均16次左右,而歌唱时的呼吸必须依照歌唱发声的特点与艺术表现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控制。歌唱呼吸一般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规范,首先,呼吸需要配额声音的高低强弱进行必要调整变化,其次,呼吸必须依照歌曲中音调的长短与断句的特点进行调节,最后,呼吸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情绪的变化。歌唱是一门发声的艺术,需要教育工作者抓住其发声的技巧,以气息发声为基础,进行必要的发声训练教学,从而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endprint

2.喉咙与口型的配合为提升

将嘴张大并不意味着已经打开了喉咙,因此仅仅模仿是很难达到真正效果的,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李维勃先生曾经利用“打哈欠”的方式进行打开喉咙训练,他上课会要求学生首先练习“打哈欠”半个销售,然后再将这种方式运用到歌唱中去,这样气息的流畅度就大幅提升,也就是这样就打开了喉咙。正如他所说的:“打开喉咙比打开嘴更重要。嘴要与喉咙一起打开, 最好后面张得更大些, 不要嘴张大反而将喉咙关住了。”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引入这种方式,并且和学生讲明这种方式的重要性,而当他们成为老师后也会延续这种方式继续教学,从而更好地解决演唱中喉咙打不开的问题。

口型的变化直接决定了发声的效果,虽然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发音有着不同,但是其对口型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训练方式有着想通的特征,比如口型的大小需要依据吐字的变化而变化,在训练学生的口型变化的时候要注重观察其口型是否标准(口形宜圆勿扁, 呈微笑状, 拇指能伸进上下牙齿之间,口腔内又要有“拱顶”状的空间)。另外要保证他们喉头的稳定性,保证气息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3.咬字与吐字的准确性为效果

中西方声乐教学、古典与现代声乐教学、美声与流行声乐教学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但是它们无不重视咬字与吐字的准确性,因为咬字与吐字直接决定了声音与传达的准确性。西方音乐学家基诺·贝基在中央乐团作示范教学时就曾表述过:“只要声音对了,有面罩,声音位置对了,有美声效果,就是好的,而吐词清楚也重要,词意不能搞错了”;而中国民族民间唱法强调“腔随字走, 字领腔行, 以字行腔, 字正腔圆”。可见,中西唱法无不强调咬字与吐字的准确性。

在声乐教学中,特别是中国音乐教学中,很多复杂的汉字会和咬字吐字或者和打开喉咙等发生矛盾,比如在碰到较窄的生母或者韵母字音的时候,一般很多人会采用紧凑的唱法,使得声音在喉咙中卡住,导致喉音刺耳,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引入前文提到的打哈欠的方式,将一些较窄字音用宽元音变现,从而保证字音的基础上解决吐字的问题,达到真正字正腔圆的效果。

4.注重共鸣的训练为进阶

声乐中的共鸣是一种腔体的共鸣,是一种音乐演唱感染力提升的关键,其共鸣是鼻腔、口腔、咽腔、胸腔等和歌曲演唱的共鸣,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而且各自又是相互独立存在的,因此这种共鸣在注重整体性的同时注重各自独立的存在,当然这种共鸣不是一成不变的,而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声音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关于学生腔体共鸣的训练,笔者认为需要从咽腔着手,因为咽腔是发声与共鸣的起点及终点,只有经过咽腔的加工,声音才能进一步到达口腔、鼻腔,同时达到胸腔内。另外,腔体共鸣的训练还要注重共鸣的组合及主次变化的训练,比如低声教学注重咽腔与胸腔的共鸣,中声区教学注重咽腔共鸣,高音教学注重咽、口、鼻的配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对嗓音共鸣条件的把握能力,比如鼻腔的前中后三个位置分别对应的低中高三种音,虽然高音和后鼻腔的配合较难,但是也需要让学生充分把握,经过长期的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

四、结语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能力培养不仅仅一种个人修养的提升,更会对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培养提升刻不容缓。但是声乐演唱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才有多管齐下的办法,通过多环节的协调配合,同时在指导老师悉心指导的基础上,从各个角度逐一击破难点,让学生能够更加正确的理解声乐演唱能力提高的途径,并且让他们学以致用,为我国音乐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梅芳.加强高师声乐教学实践环节的对策研究[J].黄河之声,2011(6).

[2]刘湘林.浅谈如何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9).

[3]付俊峰.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声乐演唱应注意的问题[J]. 辽宁高职学报,2008(7).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