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非遗公众活动:强化博物馆非遗传播效应的思考——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个案分析

时间:2024-05-20

朱莉莉

2007年修改的 《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将博物馆的工作对象外延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指出博物馆要成为保护、研究、传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力量。因此博物馆有责任和义务利用博物馆平台优势探索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科学方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条中提到:“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这是博物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示、展演并开展非遗公众活动的根本目的。

为了使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深刻的认知,南京博物院2017年度重点工作 《非遗馆技艺类展示及民俗类展演》项目尝试讲座+体验模式,全年共策划举办特色非遗公众活动220场 (如表1),将非遗公众活动划分为 “巧手匠心”手工技艺制作体验专题、“餐饮大师进南博”专题、“茶道寄语”茶文化专题、“百里异俗”民俗体验专题、配合节日专题及深度体验课程专题六大专题。我们以上述实践探讨博物馆如何引进合适的非遗公众活动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确地挖掘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敦促非遗传承人社会价值的自我实现,尊重观众在非遗项目活动中的自主性,从而引导到场公众进行实践操作、思考、学习,期待在博物馆平台上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应。

表1 2017年南京博物院非遗公众活动实施概况表

一、博物馆非遗公众活动实践路径分析

根据2017年全年非遗公众活动的实践经验将博物馆非遗公众活动实施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策划引进;阐释设计;实施服务;反馈总结。

(一)策划引进

策划引进的过程是提供一个非遗公众活动的主体框架,建立在学术研究、田野调查基础上的进行过程。此过程需要经验丰富且非遗知识扎实的专业人员带领团队进行组织策划实施。在引进非遗公众活动到博物馆平台上时,首先要确定几个问题:第一,非遗公众活动的目标是什么?策划人对其期待的回报是什么?希望公众在参与非遗公众活动后感受到什么,学到什么,学到的能否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积极的作用力?第二,目标公众切身的需求、期待和兴趣点在哪里?第三,非遗公众活动的内容、主题是如何选择的?非遗传承人有无建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连续性?

1.非遗公众活动的目标定位

非遗公众活动的目标设定,从公众人数、年龄层段的参与度、公众参与后的反应及感悟、非遗传承人以往经验的参照等方面进行量化考察。要进行公众的需求评估,针对不同年龄层段的方案设计,不同非遗项目的资源整合,现场公众的服务实施,非遗活动的效果评估以及实施后的总结反思。2017年度非遗公众活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将非遗公众活动定位为不同深度的 “讲座+体验”,以促进公众认知(如图1)。非遗公众活动初期重点在于促进到场公众系统地了解各项非遗的相关知识及文化内涵,产生认同感;在非遗公众活动逐渐成熟时,引导公众认识当下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所面临的困境,激发公众的社会责任感;非遗公众活动最终目标为引导部分公众能够通过学习、传播、做志愿者等方式积极参与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中去,间接辅助解决非遗传承断代及保护发展窘境等问题。

2.非遗公众活动的目标公众

博物馆传播的核心是观众,因此,博物馆需要更多地关注观众的认知特点与偏好,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其传播方式与策略,让公众真正加入到传播的过程中来,成为博物馆的合作者、积极发言的行动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①胡凯云:《博物馆观众:积极发言的行动者——2017“浙江大学博物馆认知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东南文化》2017年第3期。将公众由被动角色转化为主动角色,更应该对公众需求进行预评估,知道公众需要怎样的非遗活动,非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展现,这直接影响非遗活动的有效性。针对公众活动的公众研究,则应集中致力于参与公众活动的人群特点,其参与的心理,参与前的心理预期,非遗活动期间公众投入的专注度,参与后与自己心理预期的匹配度,可以配之随机访谈、问卷调查法、行为观察法,多方位地对目标公众进行研究,选择适合的非遗项目、活动环节、内容强度、活动语言深度,以贴近目标公众的需求。

3.非遗公众活动的内容

非遗公众活动的内容策划要把握传递怎样的非遗信息,研究具体非遗项目内容和形式,听取非遗传承人的想法和建议,选择最适合在博物馆平台上可操作性的部分进行呈现和实践体验。听取多方意见,不仅是对博物馆公众、非遗项目传承人,在馆的宣传人员如海报设计、微信公众号推送人员,参与活动策划的人员,参与非遗活动现场的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技术人员的意见,常常会显露出尚待解决的细节问题。譬如现场的签到问题、个别公众的消极不配合问题、场馆是否灯光足够、个别公众认知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场馆防火等问题,这些都要在非遗公众活动举办前、举办中和举办后予以重视解决。

图2 南京博物院“巧手匠心”专题部分公众体验活动

公众活动的内容设计应服从年度非遗公众活动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有鲜明的主题分类,并提前预告,以便公众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参加。非遗公众活动涉及的非遗项目知识要具备完整性,对已经选好的公众活动主题的表述方式、语言设计、重要内容、展示形式、体验形式以及固定场馆根据重要程度进行相应安排,合理设计活动的深浅度和延展度。活动内容设计要符合公众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状态,过长过深的理论研究要根据到场公众的接受度进行选择。如此,可以借助非遗公众活动的张力,持续不断地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和提高参与度,且有效降低或模糊到场公众在非遗公众活动内容学习和体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陌生、紧张等不适感。博物馆非遗公众活动中针对不同年龄层段、不同文化程度公众的语言设计尤为重要,不合理的非遗公众活动语言会带来公众的认知负荷。因此,在非遗公众活动策划中,要使非遗传承人的表达方式与受众的接受程度尽可能契合,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以促进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方案初步设计出来后,要对其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化、再调整;进入非遗项目的筛选过程后,要研究:策划的主题哪类非遗项目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该项非遗哪位传承人具有成熟经验,要同同一类非遗项目的不同传承人进行沟通洽谈,选择更适合非遗公众活动平台的传承人来授课 (如前页图2)。

(二)阐释设计

阐释设计要从 “分众”实践、可操作性、真实性等方面进行介入。

1.“分众”实践

策划人员要根据活动的目的和公众学习需求,妥善安排内容呈现的次序和使之进入相应状态。通过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及反馈,尝试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按不同年龄层段授课并进行体验活动安排,保证不同年龄层段的公众在南京博物院的非遗馆平台上能够面对面地与非遗传承人交流,亲身感受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了解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源流、传承脉络、现状及发展,这样才能够促使公众发自内心地去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因此在非遗公众活动中不仅有针对5-13岁儿童的茶艺体验、针对8-15岁少年的风筝制作体验,还有针对18-40岁中青年的雨花茶炒制体验、针对30-50岁中老年人的香包制作等等活动。让不同年龄层段的受众,体验不同的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定制课程涉及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在职者、离退休人员等,取得了良好的非遗传播效果 (如图3)。

图3 南京博物院部分口头表演类体验活动

2.可操作性

纳入到博物馆中的非遗公众活动要考虑其可操作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门类广而复杂,哪些非遗项目能够放置在博物馆的平台上与公众互动产生共鸣,更应该深刻思考及提炼之。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有传统服饰的体验室及民俗展示的展厅,多方位地为进馆的公众传递本国的传统文化。我国台湾地区瑞芳的金瓜石博物馆,提供了大块黄金供公众进行触摸体验,公众会因人生中第一次触碰超级大块黄金而记住金瓜石博物馆的名字,因此我国宜兴紫砂不同材质是否可以通过进行触摸体验更好地进行公众的互动和认知呢?我们江苏特有的甪直水乡服饰能不能通过公众的试穿体验更好地传达水乡人民的传统文化?目前国内博物馆都尝试为进馆公众 (尤其是本地公众)组织相应的非遗公众活动,那么针对外来的游客 (国内其他地区及国外游客)呢?是不是也可以量身定制有特色的非遗公众活动来加深外来游客对本地文化的认知度呢?在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的过程中,更想通过公众 “自主”,亲自动手,调动自己的五官和大脑去感受非遗的魅力,在其中使自己敏锐的触觉、操作的灵活度、丰富的想象力得以发挥。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对非遗的记忆才能够更加深刻,大脑更能够很好地处理接收到的讯息。关于此,南京博物院非遗公众活动中传统婚俗的体验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如图 4)。

图4 南京博物院传统婚俗体验活动流程

3.真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非遗项目的真实性,尤其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的语境或是空间中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内容纷繁复杂,在博物馆公众活动中不能够完整地体现出来,因此以博物馆活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很多质疑声。如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香山帮建筑营造技艺、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等在博物馆中就很难开展与公众互动传承的体验活动,只能够通过各种讲座活动对其进行抽象认知;如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它包含原料加工、器物成型、装饰和烧成四大工艺流程,在博物馆中可以在器物成型和装饰两大步骤中进行与公众的互动体验。

博物馆中的非遗公众活动仍体现出一种“真实”,策划人将非遗传承人请进博物馆,再运用博物馆平台优势召集公众,呈现一种看得见的、相对的,且形式被社会迫切需要的 “真实”。博物馆目前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更注重的是过程真实、环节真实、内容真实、展示方式真实。不能够硬性地规定每个环节必须在博物馆里进行,那是不切实际的。如无锡惠山泥人分为造型简洁朴拙的“粗货”和细腻传神的 “细货”,在与公众的体验互动中,喜庆吉祥题材的 “大阿福”、“小花囡”的 “粗活”较之于戏曲人物、神话传说的 “细货”更容易上手操作,更受公众欢迎。博物馆能够采用多种技术让公众从理论和实践双方面对非遗有真实可靠的理解和感受。很多的非遗项目在其原生环境中很难被广大公众所知晓,在博物馆的平台上,博物馆活动策划人主动将非遗的概念、观念、情感等通过非遗项目公众活动与公众联结,在展示的过程中是脱离了原生环境,但这也是传播和展示非遗项目实现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

在2017年度非遗公众活动实践中发现部分公众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有一定认知的,只是停留在比较浅层的概念化认知,如何将来馆公众的概念化认知转为实践操作感悟等,是要通过策划者对非遗项目的基础知识、内容和形式合理呈现的,根据课程要素,与传承人定好受众年龄层段、内容、单次课程设置人数等。环境要素设置为固定区域、巩固公众的记忆。在非遗公众活动现场中,现场配置非遗作品陈列展示,以便公众能够近距离地观赏、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实物陈列辅助公众对非遗项目相关知识体系的建构大有裨益,也是 “真实”构建的一部分。

图5 南京博物院饾版印刷技艺体验活动流程

(三)实施服务

非遗活动实施与服务是非遗公众活动整个链条中最烦琐的环节,贯穿着整个策划活动直至单项非遗公众活动结束,且此环节牵涉的工作人员和馆外人员颇多,要求非遗活动策划人要做到忙而不乱。如与传承人再三沟通课程内容、材料工具选取,相关工作人员海报的设计制作、网络宣传、后台设置、公众预约、现场布置签到等要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场行动参与或干预,技术设备、公众不满、工作人员疏漏等突发情况要及时地处理。特定的非遗项目课程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和材料配备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实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如南京雨花茶炒制技艺炒锅特殊插头配置、紫砂体验现场卫生保持等 (如图6)。

在实施服务的过程中有效引导媒体介入,对特色的非遗活动进行报道。现场的宣传传播范围是有限的,将直播纳入到非遗公众活动中,能够促使非遗活动更有效地积极传播。

图6 南京博物院“茶道寄语”专题部分公众活动

(四)反馈总结

衡量非遗公众活动的 “效益”需要建立和完善最终的评估体系,包括传承人和到场公众的意见反馈,评估的重点要落脚在公众的反馈信息上。非遗公众活动反馈总结会针对参与的公众和授课的传承人进行纸质意见反馈表填写,进行单次活动的评估,收集数据。另外要进行参与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及策划团队的小组式讨论、策划人总结,针对公众的行为进行研究,从而进行出现问题诊断、行动效果评估,这有利于未来对策计划制定、行动方案修改、参与或干预活动。在2017年度策划青少年舞龙舞狮体验活动时,购置了相应的全套服装,在几场体验活动现场却发现当下年龄相同的青少年身高却相差很大,因此迅速将全套服装换成喜庆金色马甲,以保证既能够产生现场活动效果,又能够满足到场青少年都能够配置相应服饰 (如图7)的需要。通过不断反思不足、进行经验积累,为下一轮非遗公众活动举行提供借鉴经验,以不断提升非遗公众活动的质量。

二、博物馆非遗公众活动实践的几点反思

目前国内不少博物馆开拓了非遗研究、展示、展演、体验活动等板块,由于专业人员的缺乏导致策划方对非遗研究不足、对公众需求了解得不深入及传播手段的单一匮乏,从而阻碍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非遗公众活动的模式可尝试建构为:对受众需求预评估-听取多方意见-与传承人协同设计初步方案-调整方案内容设计-非遗活动形式敲定及材料准备-非遗活动组织与现场实施-现场参与或干预-非遗活动反馈评估-非遗活动反思及其对策提出。博物馆非遗公众活动需要以规范的程序、扎实的理论基础进行策划、设计、实施、总结,这样才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统博物馆平台上更好地与公众互动进而传播,从而发挥其积极的社会效能。

(一)充分尊重非遗传承人的情感认知及劳动

非遗传承人是非遗传承的核心要素,他们对自己所持有的非遗项目有着深厚的感情及深刻的理解。非遗传承人是非遗公众活动中最重要 “在场人”,没有传承人的介入,非遗公众活动就无从谈起。因此在策划工作开始时便要与非遗传承人进行好沟通,听取他们对非遗项目的展示、讲座和体验的想法,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对传承人的寄语和期望,公众对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期望,传递给非遗传承人。馆方策划人也要根据自身平台的要求、设备与流程与传承人反复沟通,获得非遗传承人的理解和配合。明确非遗项目的特点,强调博物馆将非遗公众活动纳入博物馆的初心,不是“断章取义”,是为了引导公众更多地关注非遗生存的状态和面临的问题,是为了给传承人一个能够与公众诉说自己与非遗项目故事的平台,从而拉近公众与非遗项目的距离,引导非遗传承人侧重于讲非遗项目背后的故事,关于自身学艺、传承过程中的欢喜和困惑、传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传承过程中有怎样的尝试、当下对非遗项目的理解等,保证传承人在博物馆非遗公众活动的平台上能够高质量、高效地完成与公众的互动。在策划非遗公众活动时,应对传承人的课件、视频、文字资料等进行核实,保证资料信息的准确性,并引导传承人提前到现场熟悉场馆情况、交流讲课和体验的内容,促进非遗传承人能够尽快地进入到活动主讲人的角色中去,尽可能促成其进行有效的公众互动活动。

尊重传承人的付出,更应该落实在实处。博物馆非遗保护与传承活动可发放合规的补贴,这也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体现。应按照传承人的评定级别发放传承人的授课费,根据课程、参与人数的需要补贴非遗传承人授课时所使用的材料费。在博物馆非遗公众活动中授课表现出色的传承人,颁发授课荣誉证书,以满足其精神需求。由此,形成博物馆非遗保护与传承活动开展的良性循环。

图7 南京博物院“百里异俗”专题部分公众体验活动

(二)把握好非遗项目传承人、策划者、专家三者之间的关系

“传承人们有口口相传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统叙事,无论其叙事方式、叙事内容、精神诉求都迥异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专家。……传承人直接面对公众讲解非遗知识、个人从业经历等文化信息,博物馆作为展陈组织及日常管理者,把对非遗文化的讲解权让渡给传承人自身,尽可能隐退博物馆的话语痕迹。”①王美诗:《话语视角下的非遗活态展览——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文化遗产》2016年第3期。

在公众活动中,策划者不仅充当活动前的策划,同时还应充当教育服务者及过程研究者的角色。因此要有非遗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教育服务和非遗研究的方法,对公众年龄层次、公众心理需求有所分析,辅助非遗传承人在授课内容的趣味性和延伸性方面进行把控;还要联系相关的文化平台,如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各地方博物馆、文化馆进行非遗进馆活动的挑选、剔除、排列、诠释。推动博物馆非遗公众活动的健康发展,策划人更倾向于幕后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专家在博物馆非遗公众活动中的角色类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辅助阐释者,在博物馆非遗公众活动中,当遇到非遗传承人擅长 “技艺”弱于 “讲述”,或因其年迈或方言受众听不懂、不能够顺利授课时,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与非遗传承人同台进行非遗项目的讲述是值得吸取的授课方式。在博物馆非遗公众活动中,不要 “一刀切”地排斥专家,而是要把控传承人第一位、专家辅助、策划人为幕后工作者的金三角状态,这样才能够促使博物馆非遗公众活动保质保量高效地进行。

(三)加强服务能力培养及吸纳志愿者

加强一线公众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使之拥有专业性和良好的服务意识,让公众收获高质量的服务。目前博物馆中服务人员在展览、讲解、引导等方面的经验趋于成熟,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博物馆平台保护、研究、传播、展示的时间尚短,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服务人员在很多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认识,对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认识,对非遗在博物馆语境中的认识都略显片面化,带有这种片面化的服务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众的体验感受。因此,强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的传播中,策划者要有意识地去培养一线服务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传承人的认识,将服务人员纳入到其团队中来,共同创建高质量的服务传播团队。

随着博物馆事业社会积极效应的逐步提升,博物馆平台现有的服务人员的数量已经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公众服务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尝试日益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非遗公众活动的工作中来。在志愿者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是志愿者了解非遗、认知非遗的过程,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生活更贴近,更利于人们口耳相传。当下的博物馆志愿者的来源广泛,有媒体人、专家、学者、自由职业者、高校大学生等,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认知、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传播助力。

三、余论

如何在空间有限的馆舍内持续维持稳定的参观人数及成长,是当下博物馆经营者的一大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地进入博物馆,对博物馆维护长期到馆人数、进行博物馆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目前,南京博物院非遗馆在非遗公众活动和非遗项目展示、展演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国内其他博物馆也在不断地进行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馆的不同形式的尝试。博物馆非遗公众活动通过目标公众的设定、对非遗项目进馆可操作性的筛选、非遗项目内容真实的保证及最终的效果评估体系的建立,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传播效应。如此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之中的生存已然不是问题,问题是在博物馆中什么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够在博物馆的平台上更有效地展示、展演,为社会教育提供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探索的项目仅仅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别类型,博物馆进馆项目展示及展演的占比例较多的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礼仪、传统戏剧、传统曲艺等,由于场馆限制、展示方式限制等原因,传统口头文学、传统书法、传统医药及历法、传统体育和游艺等类别在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行列中出场率极低,长此以往,容易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的传播教育的片面性,不能够满足公众全面了解非遗项目的诉求。非遗公众活动是强化博物馆非遗保护、传承、传播效应的一种方式,对其进行探索,从少数类别的实践成功经验辐射到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对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的发展有所裨益,从而促进其在博物馆平台上更好地为社会教育添砖加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