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漫谈中国元素在中外动画片中的运用

时间:2024-05-20

顾群业 王以琳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愈加频繁,在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国元素也被更加广泛的运用。具体而言,中国元素是指被大多数人认同的,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形态当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精神,能充分体现出国家和民族情感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即特指中国精神、文化一类的总称。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元素的概念不是地理上的概念,也不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概念,中国元素由整个中华文化圈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中华民族创造并传承。而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发展的,是吸收不同地域文化和各族优秀文明发展而来的。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并且赋予厚重的中华文化内涵,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够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例如清代满族的旗袍马褂,也成为了我国的传统服饰。在艺术领域,外来宗教对中国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诸多领域也留下了烙印。由此可见,中国元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元素不仅仅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新时期的元素同样包含在中国元素当中。

动画的起源本身,就与中国元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宋代的走马灯,转动的灯筒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动画雏形。而新时期的中国动画,从诞生之初就开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尝试用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技艺摆脱外来动画形式的影响,尤其注重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将美学理念和民族信念结合起来。从起步之初,中国动画便不迎合商业需求,具有多元的探讨方向,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195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特伟在筹拍《骄傲的将军》时,提出中国动画“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自此,一批才华横溢的中国动画人在民族情结的感召下,汇聚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不走模仿西方的老路,创作出一系列具有中国气派的传世佳作。中国的传统艺术手段,水墨画、皮影戏、剪纸、折纸、戏剧曲艺,乃至戏剧创作结构都一一被吸收运用。如利用中国水墨形式的《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将动画自身对“写意”的领悟与认识,表达得恰到好处。而《金色的海螺》,借鉴的是皮影戏和剪纸的手法;《三个和尚》则将传统绘画、曲艺融入到动画作品之中;《大闹天宫》则从人物造型到场景设计,广泛地借鉴了中国民间的年画、泥塑,还有佛、道两教的建筑、壁画,以及从中国传统舞台戏曲表演中提炼出的优美动态,让全世界感受到了中国动画和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动画最初的探索,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得到了普遍认可,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鹬蚌相争》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作品,为中国动画赢得了“中国学派”的荣誉。这一阶段,中国动画在剪纸与皮影动画、偶戏动画、水墨动画,还有诸多形式上的尝试,取得了丰硕成果。而随后一个时期,由于经济体制转变、产业环境没有形成等诸多因素,中国动画开始进入衰退期,国外动画片趁虚而入。在美、日、韩等国外动画片的冲击下,中国动画只能模仿美、日、韩动画样式,丢掉了中国元素,弱化了中国语言,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优秀作品问世。

直到1999年,《宝莲灯》打着“重启中国动画片复兴之旅”的旗号昙花一现,之后中国动画重新归于沉寂。幸好近年来,中国动画再次走上探索之路。2015年的《大圣归来》,2016年的《大鱼海棠》,两部作品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一部取材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一部取材自庄子的思想。在诸多细节上两部作品都体现了中国元素对影片的影响。这些初步探索立即得到了观众的肯定,在票房上也取得了不错的回报。虽然在技法、意象等诸多方面依旧受到不少诟病,但两部动画的亮眼表现毕竟让人为之振奋。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中国动画已经长期羸弱,以美国电影巨头为代表的动画产业轻松地开辟了中国市场。这些动画片或大量融入中国元素,或故事本身就源自中国文化。如《花木兰》所表达的是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在《功夫熊猫》中也有对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直接表达。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在影片中显得不突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概念到形象上的转化,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紧密有序地融合在一起。这些动画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作,使观众潜移默化地认同了影片所传递的价值观,又不失对影片的新鲜感。充满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第一部,梦工场在票房上的收益达到近五亿美元,同时功夫熊猫系列还专门推出了中国版本,在很多细节上迎合中国观众,最终抓住了庞大的中国市场。

2004年的动画片《花木兰》是一次成功地利用中国文化打入中国市场的尝试。《花木兰》无论从故事框架和剧本结构,还是细致到符合时代的中国服饰用具,用西方人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花木兰》利用大量的中国元素,起到了很好的代入作用。而且整部作品并不突兀,除去动画造型、叙事方式和内涵表达等专业问题,普通的观众很容易从直观上去接受。迪斯尼公司对《花木兰》当中的细节不可谓不细致。在《花木兰》筹备当中,迪斯尼公司甚至在中国的内地和港台地区聘请了一大批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艺术家,多达700人的团队,历时两年,投入一亿多美元,对《花木兰》的脚本、情景、造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以维护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国民间故事的精神内核。在《花木兰》的高潮部分,对花木兰手中所持的宝剑,其深入刻画的程度,足以证明团队在前期的准备之充分。花木兰的故事背景大致在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广泛使用的青铜兵器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设定也完全符合历史背景。青铜兵器从秦汉到南北朝的变化,也充分体现了《花木兰》对于细节的注意。作为西方动画融入中国元素打入中国市场的初步探索,《花木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随后诞生的《功夫熊猫》系列,无论在商业上还是口碑上,都进一步取得了巨大成功。阿宝在梦境中醒来后出现的陶瓷用具,墙上的挂画,简单的几样物品就勾勒出阿宝生活的环境。在《功夫熊猫》第一部当中,师傅与阿宝在练武的场景里有对于瓷器的设定,其刻画的真实程度接近于宋代汝窑的品相。陶瓷首先被中国人所熟知,并且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技艺传承千百年来从未间断。长期以来,陶瓷作为中国的名片,也被世人所称道。几个陶瓷碗的出现,使中国式的故事情节得到更加自然的铺垫和呈现。《功夫熊猫》当中的这种手法不断累积和叠加,使得影片更为真实和生动。

在动画形象上,中国动画同样面临严峻挑战,被大众所熟知的形象大多源于国外动画。比如刚才提到的功夫熊猫系列,随着第一部《功夫熊猫》开拓的国际市场,功夫熊猫的形象被迅速接受,加之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动画片所创造的价值也被持续放大。而中国的动画形象就相形见绌,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动画形象孙悟空,从《大闹天空》到《大圣归来》,金箍棒、虎皮裙、筋斗云等元素构成了国人对孙悟空的固有印象,而日本动画《七龙珠》却将孙悟空从中国名著当中剥离出来,成为另一个故事的形象设定。不仅是日本动画,日本的漫画《最游记》,也将中国名著《西游记》改编得面目全非。乘坐吉普车的三藏法师代替了身骑白龙马的唐玄奘。这部连载十余年而不衰的漫画,留给对中国文明知之甚少的观众一个曲解的中国印象。中、日两个不同的孙悟空形象,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了不同的影响力。来自中国的孙悟空是否还能保留中国印记?与此同时,我们还很难找出能与孙悟空相匹敌的中国动画形象,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经典中国动画形象的匮乏,同时也说明中国元素在动画中的独特作用。中国动画要想取得长足进步,进一步争取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根植于本土的传统文化,是一条重要的出路。

通过对中外动画片运用中国元素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动画片更善于“打文化牌”。虽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作品对中国元素造成了歪曲和丑化,但是更多的案例表明,中国元素的正确运用不仅能为创作者提供一种思路,也能为观众创造出一种美学享受。因此,中国动画应根植于自身价值取向、人文环境、 美学理念、民族心理,用中国人的语言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故事。

尽管中国动画曾有属于自己的辉煌时期,赢得过“中国学派”的美誉,但是,单单运用中国传统工艺的方式早已被世人所熟知,而更深层的文化脉络、创作理念,有待我们的梳理和发掘。中国人用自己独有的理念看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浩瀚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璀璨文化,是区别于国外动画的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也是中国动画的独特优势。我们拥有自己的文化脉络,有自己的艺术理论框架,但遗憾的是无人梳理。有谁能说清楚中华优秀传统造物体系包含什么?中华优秀传统造型观念都有哪些?很显然,我们的梳理和研究远远不够。这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新一代动画人继续努力。

从更高的层面去说,中国动画还担负着传承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的使命,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而吸取历史的教训,借鉴成功的经验,包容并蓄,融会贯通,践行“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使中国动画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在助推民族复兴的同时,也是为世界动画的发展做贡献。

1.付璐,于彦博. 论“中国元素”的设计与创新 [J].求索,2012

2.刘洋.《大鱼海棠》叙事理念同观众审美期待的失衡现象及化解方式 [J].视听,2016

3.李晶.中国元素与中国当代设计艺术[J].艺术探索,20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