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育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探索研究——以传统蓝印花布为例

时间:2024-05-20

陈玉 李辉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民族宝贵的文化财产和精神宝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在世界文化一体化的今天,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鲜活性、差异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显著特征,代表了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并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正如***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所指出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集中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现出民族文化的精神与魅力,因此,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创新显得尤其重要。探索在其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的实践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1.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瓶颈,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到其下一步的持续发展。以传统蓝印花布技艺为例:传统蓝印花布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蓝印花布通过这种技艺最后形成了自身与众不同的物质载体形态。它起源于宋朝的嘉定年间,因其获取材料的便利及工艺的简单、易操作性而成为普通百姓极为喜爱的印染制品,使用地域也从江南传至全国,主要影响至浙江、山东、安徽、湖南、湖北等地,并又逐渐在各地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地域特色与风格。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非遗保护与发展的重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当中,有不少非遗项目得到了各方面的保护与支持。如政府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资助与宣传,学者及各级研究人员对非遗的记录、整理、研究与挖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发展思路与策略等,尤其对于手工技艺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的策略。例如蓝印花布非遗技艺,可以通过对其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以使其实现产业化与品牌化经营,从而提升其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并对其加以广泛的传播与推广,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有“蓝印花布之乡”美称的南通就在蓝印花布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在全国起到了典范作用。其中有国家蓝印花布非遗传承人吴元新老师创办的南通蓝印花布艺术博物馆,不仅对蓝印花布纹样及产品进行了创新与生产性保护,而且还对民间的蓝印花布进行了收藏、整理与研究,出版大量学术著作,为蓝印花布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贡献。除了南通地区,国内的其他地区比较分散,如山东的蓝印花布主要集中在鲁西南、鲁中等地区,如临沂、东明、淄博、滨州等地,几位代表性传承人如周延亮、刘玉国、孙朝斌等。

对比南通与山东地区的蓝印花布的发展情况,总体来说南通发展更好,而山东地区的形势比较分散,且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文化氛围。能有自己独立的染坊同时能有面向大众的店铺算是很好的发展状况,其他仍然多保持着较落后的手工技艺发展状态,而且这部分传承人的处境并不乐观。主要问题包括:

(1)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不够;

(2)缺乏传承与创新的高级人才参与;

(3)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不明确;

(4)文化宣传与推广不够广泛。

针对蓝印花布当前面临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应该及时调整与探索适合其发展的策略,尤其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模式的探索更是当前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的。

2.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受到外来流行文化的冲击,失去了年轻观众,面临着后继乏人的严重危机。这种危机就像是釜底抽薪,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前的状况是老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岁已高,新一代的传承人又严重缺乏。这是因为首先成为传承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专业性、代表性,需要长期的习得、接受、掌握某项非遗的技艺、技术、技能,相当的艰难;其次需要相关部门的认定,还有就是成为传承人,需熟练地掌握某项技艺、技术、技能,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去学习掌握一门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的许多年轻人不愿意成为新一代的传承人,现在严重的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尤其是年轻的传承人。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参与。传统蓝印花布手工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其物化的形式展现出其独特的民族技艺的魅力,作为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应该更好地进行文化的传播,传播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正如***总书记提出的“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众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对于类似蓝印花布这样的一些群众基础较强的非遗项目,应该针对当前传承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手艺传承人年龄老化,极度缺乏年轻的传承人,缺乏创新的设计人才等对症下药,政府可以给予其一定资金支持,其原本较为封闭的传统家族、师承方式可以改变为公众化传承,面向群众招募传承人。由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公开招收学徒,达到技艺传承与创新的目的。而作为年轻学子云集的高校,必将是传播与传承的最佳选择场所,尤其是那些热爱传统文化及有创新意识的设计人才,他们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传播的有力人群。所以,越来越多的非遗已经瞄准高校并进入高校,通过讲座、展览、合作等多种形式来融入高校的文化氛围。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传播非遗文化,发现与培养非遗传承创新人群,寻找和实现对非遗的文化传播和传承创新的各种机会。文化部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鼓励非遗走进校园,走近大学生,鼓励高校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成为非遗传承院校。有不少代表性传承人和学有专长的学徒,经常到高校中授课或培训,这样既可以提升传承人的文化素养,又可以解决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师资严重缺乏的难题。二者结合可以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人才,并通过院校的年轻设计人才进行设计创新,结合非遗文化与技艺创作出适合当代的优秀作品。这样的做法与形式已经初见成效,如第四届中国非遗展上我们看到了更多的高校已经加入到传承院校中,并展示出了新的优秀成果。非遗传承展现出新的时代魅力。

3.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探索研究

传统手工技艺作为非遗的一部分,面对当前传承与发展现状应该不断进行探索与尝试,挖掘其内在的民族文化内涵的表达形式,培养与其相联系的优秀设计人才投入其中。作为传统的手工技艺多产生在民间,传承人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经济情况都不可能使传统技艺融入现代审美与文化,这必然造成了其生产的产品多是停留在民间的传统、朴素、乡土等特色,而无法更广泛地拓展到城市大众人群,不完全符合现代大多数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从而限制了其产业化,甚至是品牌化发展,也同时限制了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当前非遗传承方式在我国大体有四种: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社会传承及院校传承。其中家族占了21.5%,后来又提升到51.3%,比例增加,传承人既是保护者又是研究者。然而这样的传承方式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那么从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传承方式应该是当前最理想、最具有可行性的一种传承方式。探索与研究这种方式对未来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将非遗技艺融入大学课堂

关于高校的传承方式首先便是能够与现在的一些相关的大学课程相联系。以传统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为例,它的传统技艺是手工形式的,但其最终呈现出的外在物质形态——蓝印花布,却彰显了文化、艺术、审美、功能、民俗等众多特点。因此,完全可以与当前高等学校中的美术、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文化传播等专业相融合。正如蓝印花布传承人吴元新老师所言:“只要保留核心技艺,如手工刻版、手工刮浆、手工印染、手工刮白、手工晾晒这些程序不变,其他都可以顺应时代、顺应主流文化做出改变。适应这个时代,既有民族性又有现代性的作品才能被现代人认可,才能历久弥新,不断传承下去。”正因为吴元新老师认识到高校教育传承的重要性,他才身体力行的实践着,并将蓝印花布带入高校校园。通过讲座、展览、授课,建立院校合作关系,成立实验室等多种形式将蓝印花布非遗技艺引入校园。所以,针对一些高等院校的设计专业,结合相关设计课程适当地将非遗项目融入高校教育,让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亲自参与并体会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年轻设计者的创意思维,带动大学生这一传承人群,创作出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新的作品,也同时实现对非遗更好的传承与创新。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可以开设专门的蓝印花布非遗技艺与设计课程,在强调传统的“工匠精神”的同时,打破传统的“师徒制”传授模式,采用专业必修、选修方式,通过正式的课堂教学,应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普及传统的蓝印花布手工技艺文化。

3.2 在高校创建稳固、持久的设计团队

非遗进入课堂教学后,建议在有研究基础的骨干教师带领下,根据学生的兴趣与专业水平进行考核选择。在前期成立非遗研究与设计工作室的前提下,创建一支稳固持久的设计团队,既要激发与保持设计团队的创意氛围与活力,又要实行严格的团队制度。教师可带领学生设计团队围绕非遗相关的项目展开研究与设计实践,研发新的创意产品。在学习与实践中打开思路,掌握传统技艺并结合现代设计方法进行研发,最终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在高校中努力创建稳固、持久的设计团队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设计实战水平,而且给我国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创新与活力。比如在开设专门的蓝印花布非遗技艺与设计课程的基础上,还可以挑选部分优秀学生课余时间跟随教师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事比较专业的蓝印花布艺术作品制作、创作,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才。

3.3 成立非遗研究与设计工作室

在非遗的高校教育传承中,可以针对相应的文化遗产设立研究与设计工作室,以点带面,逐步扩散发展。在研究的同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进行现代产品的设计开发,使其从传统到现代延伸拓展的设计作品更符合当下的审美与需求。这种教育与传承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可并推广开来。如清华美院、北京服装学院、江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武汉纺织大学等。这种形式充分发挥了高校学生资源广阔的优势,给高校文化教育带来活力,对优秀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这种形式也必将推动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3.4 立足高校平台,积极开展非遗文化的推广与传播

由于高校集中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从教师到学生总体代表了最先进的文化,从文化熏陶、学术研究到新知识的探索发现,高校无疑成为传播文化、宣传文化、推动文化的最佳平台。而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完全可以很好地利用高校这个文化平台。同时高校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拥有丰富的地区文化资源,对于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人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应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挥所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培育机制。这也是高校保护、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1]***总书记对文化遗产的传播也提出了需要多种形式的传播方式来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因此,将非遗传入高校,让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认识,并通过这些活动吸引有志趣的年轻人投入其中,这将对非遗的推广与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具体实践中,还应该尽可能地根据高等教育平台的不同层次,在方向上各有侧重。高职教育应该相应地强调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实践型人才;研究生教育则可以更多侧重研究能力,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专业研究与管理人员。本科教育则两者兼顾,更为全面,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扩展知识体系。

3.5 建立各方面互动合作关系,全面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高校面对的是充满活力的年轻学子,正处于学习各种专业知识的黄金时段,容易受到文化思潮的影响,思维活跃并逐渐成熟。尤其是学习艺术与设计的学生,更是创意思维最丰富最活跃的时候,如果将传统非遗技艺项目融入校园,让学生参与到其创新设计中,必将促进其传承与发展。建立恰当的校企合作关系,使技艺传承人走进高校与年轻学子交流。如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与一些高校已经建立了相关博物馆、研究中心或工作室,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不断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并产生新的创意产品。只有建立这种校企合作互动关系,才能使传统技艺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保持动力与活力,才能创造出适合当代的新的文化产品,也才能对非遗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非遗文化牵手社会公益文化,多方面宣传、普及非遗文化,是实现非遗文化传承的有效之路。还应牵手基层学校,合作共建非遗文化教育研究基地。比如由学院师生组成的非遗文化蓝印花布手工技艺队伍深入市区各幼儿园及中小学,宣传非遗文化,激发学生和孩子们的兴趣与热情。孩子们能独立完成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和孩子们共同去感知、领悟传统文化之美,提升了自信心,感觉到自身价值意义,效果显著。

可以与地方政府联合,组建相关非遗集聚区,集生产、展示、体验、传习、交流功能于一体。由相关部门出资,建立相关项目孵化基地,为项目单位提供场地和基础设施运行保障。重点由高校实施人才培训计划,组织和鼓励传承人参加技能和项目运营管理、营销等相关培训,提高综合能力,以形成“传习培训基地+生产基地+市场集聚”的文化与创意集聚区模式。此外,在组织开展各类非遗活动展示的同时,可增设群众体验窗口,普及非遗保护相关知识,全面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届六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它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活动,它的发展处在人与自然、历史和现实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教育本身就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承载方式,同时也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弘扬民族文化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培养等方面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可以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面临的危机,同时也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加强文化教育。与此同时,进一步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高校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开设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有利于培育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一代,有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对未知世界和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当代大学生接触、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被它们多元的文化、丰富的形式、以及内在价值所吸引,产生巨大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积极认知与学习、深入探究并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这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维系我国各民族文化的血脉,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有利于维持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促进文化的和谐发展。[2]近几年,教育部、文化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部门协同合作,结合我国的教育体系,支持、鼓励各地方教育部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甚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学体系,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保护效果。希望未来非遗走进高校校园的实践传承教育方式得到更好的重视、拓展、研究和发展。

注释:

[1]沈红燕.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2

[2]韩品玉,孙书文,孙秋英.传承创新:推进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