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王刚
从字体设计到TYPOGRAPHY
——“文字设计”课程的探讨
王刚
对“文字设计”与“字体设计”概念的混淆,会造成文字相关课程教学上的混乱。本文通过对文字设计中诸多概念的梳理,澄清“文字设计”与字体设计的区别。并探讨文字设计课程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文字设计;平面设计;概念误读,
文字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课题,内容包括字体设计、文字应用、文字图形等。但是在专业教学中“文字设计”与“字体设计”经常被混为一谈——人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这两个词的细微差异。
早在2001年,韩国首尔举行过一场名为“TYPOJANCHI”的设计展览,几年后日本设计大师杉浦康平与展览组织者安尚秀就“TYPO”的话题进行过一次对话,被收入《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一书。书中杉浦先生将那次展览称为“文字设计艺术双年展”。2015年,“第四届韩国国际字体设计双年展”开幕,英文为“The 4th International Typography Biennale”时隔多年,“Typography”却被官方媒体译成“字体设计”。可见,即使在专业人士口中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也比较模糊,似乎混用也并无不妥。理解概念是学习的第一步,在专业教学中对概念的解释必须确切、严谨。我们不能让学生带着对概念的模糊认识甚至错误理解走出课堂。
从技术角度来看,文字的呈现是一种信息复制术。从甲骨、泥板上的雕刻,到竹简、羊皮、纸张上的笔墨书写;从雕版、铅字印刷到今天的数字媒介,信息复制技术的效率越来越高,文字的形态也越来越规范。这其中最具革命意义的是印刷术,它的出现使文化得以高效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文字的书写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字体,更没有字体设计。那时的文字形态具有鲜明的个人书写特点。因此,东方的汉字能够成为独立的审美客体——书法艺术。隋唐之后雕版印刷出现,字型规范、可读性较好的楷书成为雕版用字的首选,并演变出之后的宋体。雕版印刷虽然高效,但字里行间不可避免的雕刻痕迹还是提醒人们:这不是“真迹”。刻工为了加快速度,将楷体笔画取直、简化,书写的意味逐渐淡去。到了元代,这种笔画平直的印刷规范字已经成型。然而就像今天版画在很多人眼中不是艺术的尴尬境遇一样,这种被称为“宋字”的印刷体当时并不受人待见,被贬为“硬体”。而更具有笔墨特征的“楷体”则被尊为“今体”“软体”,是字形的正统。但无论如何,宋体字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派生出多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版本。只可惜中国古代对手工业者的劳动并不重视,设计者的名字竟无从可考。明朝时期宋体传入日本,在那里被称为“明朝体”直到今天。
以拉丁字母为代表的西方文字,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主要由少数虔诚的神职人员掌握,因书写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文字形态在修士们的抄写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15世纪古登堡发明活字印刷术,字体最初依照中世纪手抄书字形设计。在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意大利数学家帕乔里、德国艺术家丢勒都试图用几何绘图法设计拉丁文字,使之形成规范,逐渐形成了标准。16、17世纪之后,印刷厂中已经有了从事字体设计、铅字铸造的工作。以设计者名字命名的字体如Garamond、Didot、Caslon等已经在西文世界流行起来。
到了19世纪,印刷厂对字体的需求非常迫切,印刷业中分化出专门设计、铸造铅字的铸字厂,为印刷厂提供成品铅字,字体设计的工业标准如字体、字号系统逐步完善。这一时期,美国长老会在中国开办印刷所,印刷圣经等读物,现代意义的活字印刷进入中国。印刷工人出身的传教士姜别利(William gamble)发明了电镀法制铜模,铸造“美华体”,成为后来宋体的蓝本。这种按照西方印刷工业标准制定的字体,使中国印刷字体逐渐规范起来,字体设计也有据可依了。期间不乏“聚珍仿宋”“汉文正楷”等汉字字体被陆续设计出来。但是直到1950年代,汉字字体设计仍没有形成统一标准,设计水准参差不齐。1961年成立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陆续完成了“宋”“黑”“仿宋”“楷”等字体的设计工作。
今天,借助计算机技术,字体设计的效率大大提高,字体设计也不再是铸字厂的专利。另外,数字字库不再局限于铅字字模的限制,不需要一个庞大的物理字库,这对设计师而言是个好消息:可以在电脑屏幕上轻松调整设计所需字体、字号、间距等等,如果对效果不满意,可以马上修改,所见即所得,甚至可以对字库字体进行再设计。技术再次改变了字体设计的轨迹。
随着西方印刷业的发展,尤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文字设计、排版发展成为专门的事业,被称为“排印学”(TYPOGRAPHY)。“typography”一词来自希腊语“typos”和“graphia”。typos原本表示“敲打”,后引申为“符号、象征”,而graphia则有“刮”“以线条刻画”之意,后来引申为“书写”,合起来理解,typography原意是“敲打、刻画而来的图形”,更符合事实的解释则是“书写而来的文字、符号”。在牛津、朗文等权威英汉词典中,“typography”一般被译为“字体排印学”。这与词源学的解释一脉相承,书写、版式、编排、印刷的过程是这个定义的核心。而“字体”“字形”“字型”等词汇是排印中的重要概念。
“字体”英文是“typeface”,指的是一款字的风格。在计算机技术介入印刷之前,排版印刷要依靠庞大的物理字库——铅字,而每种铅字的总体风格、特征就是这款字的“字体”。如汉字中有“宋体”“黑体”“仿宋体”“楷体”等字体,无论字号大小,每种字都有着相同的面貌。字体并不涉及具体某一个字的形态、笔画,也不依赖实体而存在。同一幅字体,无论有多少个字,无论它们之间个体差异多大,它们总有风格统一的基因,它们是一个整体。
“字形”为“glyph”翻译而来,特指单个字(符)的形状,如比例、结构、笔画造型等。可以这样理解:在同一个字体中,虽然风格统一,但是每个字的笔画、结构却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字都要进行字形的单独设计。仍以汉字为例,根据国家标准(GB2312-80),已知常用汉字为6763个,那么一套字库做下来,设计师就应该设计6763个汉字字形(glyph)。
“字型”则是“font”,这个单词来自词根found,有熔化、注入的意思。在铅字印刷时代,指的就是铸造出来的铅字。每个“font”在铸造完成后,被赋予了特定的形态和尺寸,“font”与纸面接触,最终完成印刷。因此“字型”在当时纯粹是一个物理概念,不但有形态,还有尺寸、重量。当印刷进入计算机时代,电脑字库“fonts”不再依赖任何物理介质,完全摆脱了铅字的局限,font的概念也就失去了具体的语境,不容易被人理解了。
目前国内对上述概念的表述和理解仍存在很大分歧。很多人主张不要咬文嚼字,毕竟时过境迁,就算是发明这些词汇的西方人在面对这些铅火时代流传下来的名词时也难免犯糊涂。于是许多文献干脆把“typeface”“font”“glyph”一股脑翻译成“字体”,掩盖了它们背后巨大的本质区别。不管怎样,我们知道字体(typeface)不是“TYPOGRAPHY”的全部内容,“字体排印学”五个字也很难定义typography的范围。
维基百科中对typography的解释是:字体排印学,又称“文字设计”。“在当代,字体排印学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范围相当广,包含了文字设计及其应用的所有领域,包括排版、字体设计、手写体、书法;街头涂鸦、碑铭和建筑用字、海报设计和其他大面积文字应用(标语、布告板等)、商业交流及推广、广告、标记和标识(Logo)用字、以及影视中的动态文字等等。” 换句话说,TYPOGRAPHY不仅限于字体设计、排版印刷,一切与文字相关的设计都可以算做“typography”、也就是“文字设计”。这是一个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如果我们看一下众多设计赛事“typography”单元的作品——无论是印刷字体设计,还是以文字为图形元素的平面海报,或者屏幕上的动态文字设计——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三十年来,我国的平面设计教育经历了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的变革。这个过程中许多专业名词都随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成为了历史:实用美术、装潢、美术字、三大构成、装饰画,这些词汇如今在设计教学中鲜有提及,这是我国设计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随着设计观念的不断更新,在今天“字体设计”作为一门专业课的名称似乎也欠妥当。
首先,在新技术革命大背景下,“字体设计”教学的目的、意义与方法都已发生了变化。文字一直以来都是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课题。事实上,平面设计正是从人类学会利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思想时开始的。现代平面设计更是机械化印刷实现对文字信息进行大批量复制后的事情。字体设计教学也都是围绕着文字在传统印刷中的设计、应用与呈现展开,字体设计也以传统印刷为基础。新技术条件下,字体设计依然重要,但文字的设计早已不再拘泥于印刷字体,呈现方式也不仅限于静态纸面印刷。近年来,许多国际重大展览和赛事的“typography”奖项,都有了印刷字体之外的内容,如屏幕上的动态文字、商业logo深知街头涂鸦等。就连具有70年历史的纽约字体指导俱乐部(New York Type Director Club)的官方简介也与时俱进的这样定义自己:为印刷和屏幕提供卓越文字支持的国际组织。
其次,我们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程很大程度上承袭了“美术字”的脉络。美术字是上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种带有装饰意味的文字。这些文字最初被用于广告、杂志封面,在商业中大受欢迎,影响极广。民国时期出版了许多介绍“美术字”的书籍和教材。这些因素很大程度影响了人们对字体设计的认知,以至于一提到字体,首先被想到的是这些变化多样的花式文字。在课程中,“创意字体”之类内容最受关注,有关文字形态本源的字体基础、文字设计应用等反倒不被重视。其实所谓的“创意字体”与美术字一脉相承。强烈的风格特征掩盖了字体的本来结构与面目,有个性,却悖于文字形态发生的本源。确切地说,它设计的对象并非字体,而是文字图形、图案。
另外,在字体相关设计教学中只有“字体设计”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欧美设计院校的专业教学中有一门名为“TYPOGRAPHY”的课程模块,如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平面设计专业本科阶段typography课有3轮之多,贯穿始终。内容除最基础的字体设计外,更涵盖编排设计、文字图形设计、印刷工艺等与文字相关的方方面面。参照权威的英汉辞典,“typography”被翻译为“字体排印”,通常被我们认为是“字体设计”课。然而从课程内容能够看出,这与我们熟悉的字体设计并不是一回事:除了最基础的字形设计、字体设计,更重要是文字的应用如网格系统、版面设计等——这些内容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常被孤立看待。因此这门课程更应该被称为“文字设计。”
就像“艺术设计”之于“工艺美术”,专业名称变更的背后并不是单纯的措辞差别,更是设计观念的更迭。从字体设计到文字设计,既要考虑二者内涵的延续性,又要考虑它在学科体系中的科学性。
相较“字体设计”,“文字设计”是个更宏观的概念,它涵盖了字体设计、字形设计、编排甚至“标志”(logotype)设计等一切与文字相关的内容,两者不可同日而语。澄清“文字设计”这个专业概念不是咬文嚼字,因为在定义背后隐藏着的往往是巨大的本质区别。在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文字设计”或者“字体设计”称谓的不同反映了人们对这个课程的不同理解,说到底是观念上的差异。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潘鲁生.潘鲁生艺术文论:设计教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
3.[英]西蒙·加菲尔德.字体故事:西文字体的美丽传说[M].吴涛,刘庆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4.中国字体设计人:一字一生[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5.张秀民.中国印刷简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6.杉浦康平.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M].杨晶,李建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侯立平.坚守与转向——文化转型与设计学课程设计的变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8.李爱红.浅析宋代雕版古籍[J].文化研究,2016
王刚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讲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