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张大千泼墨泼彩中的图底关系与空间深度

时间:2024-05-20

一、图底关系

图形与基底的关系是视知觉领域最基础的概念之一,观察平面图形时,人的视觉会倾向于将清晰、醒目、实体的部分看作处于主导地位的“图”,而将模糊、暗淡、虚空的部分看作处于从属地位的“底”。在稳定的图底关系中,图形与基底主次分明,表现确定的空间与景深,常用以表达强烈的确定性、稳定性和唯一性。文艺复兴绘画中以自然风光、建筑要素作为背景,衬托作为主体圣母、天使、耶稣等人物的表现方式,便是稳定的图底关系的代表。而在转换的图底关系中,图形与基底的关系并不绝对,二者甚至可以互换。太极图中阴阳两级互为图底,一黑一白、一实一虚,便是转换的图底关系的代表。转换的图底关系由于其主体与背景随观察与感知持续互换,在静止的画面中产生了某种运动的张力,产生动态的扩张与延伸感。

一般来说,图形与基底之间特征鲜明则获得稳定的图底关系,特征模糊则获得了转换的图底关系。人的视觉在感知二维画面时,主要靠边界、面积、肌理、明度等几个方面的特征区分图形与基底。通常,封闭图形在视知觉上是完整的平面范围,被认为是图形,其外的区域则为基底;小面积被包围的区域在视知觉中通常被认为是图形,大型未受约束的区域则为基底;肌理鲜明、变化强烈的部分为图形,平滑整洁较为平淡的区域则为基底;色彩明度与饱和度高的区域往往看上去离观者更近,被认为是图形,明度与饱和度较低的区域则为基底。在张大千泼墨泼彩画中,图形与基底之间的区别被不断模糊:不同要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图形的边界被打破并相互渗透,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包围与被包围;色块之间没有明显的大小之别,面积接近;不同图形都包含了强烈与平缓等几种肌理,往往在不同方位都具有鲜明的边缘与模糊的过渡的部分;所用石青、石绿等色彩明度与饱和度也无明显的差别。由此,构建转换的图底关系,即往往在某一区域是图形的部分,在另一区域又会变成其他图形的基底。图形间的衬托与反衬托在不同局部形成了交错的主体与背景,图形间的相互掩映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山体、松林、江面、云雾、瀑布、岩石。

二、空间深度

绘画是在二维平面再现三维空间的艺术,重叠遮挡是在平面的二维画面中制造三维空间错觉的重要手段。人的视知觉具有补偿性,当前面的物体遮挡住了后面的物体,观者的视知觉可以本能地对后面被遮挡的物体进行补偿,形成一个完整的形体。再依据虚实大小关系的经验判断来确定二者间的距离,从而形成具有深度的三维空间。“众沙交会,借丛树以为深”,即通过树丛遮住其后的空间,由此显得幽深。中国山水画家常通过近树与远山、云雾与山峰及山峰与山峰之间的相互遮挡与重叠,在二维图面中暗示了三维空间。

当图形的边界确定而明晰时,这种观者根据图形中重叠与遮挡的关系判断三维空间的方式十分有效。而当图形的边界模糊而交融,即前景与背景具有转换的图底关系之时,视知觉的判断便陷入循环往复的不确定性,进而又获得了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两个图形不断捕获公共部分成为遮挡对方的前景,又不断失去公共部分后退为被对方遮挡的背景。柯林·罗在《透明性》一书中阐述了图形边界与空间深度的关系,即若两个图形叠合在一起,每个图形都试图将公共部分据为己有。人们同时看到一组交叠图形中的每一个,空间不仅在后退,也在变动,即拓展了的空间秩序。

这样一来,观者依据每种组合方式都可以推断出一个完整的具有深度的三维空间。空间在画布上被压缩,表现对象被打散,而后在观者的审视与感受中再二次被还原出来。观者通过对色块间图底关系的慢慢感受,才能逐步察觉空间的深度。这就形成了一种观看者与被看的空间之间的交互关系。通过对真实的物理空间线索的隐喻与暗示,达到使观者能够同时接收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空间的感知的目的,即获得了视线所得之外的遐想。

在感知画中空间深度的过程中,观者视线随观察对象转换为基底而沉浸如画面深处,又随观察对象转换为图形而退回前景,一远一近、一进一出间,仿佛在画中漫步,从而强化了中国画可居、可游的精神追求,也使画中世界变得含蓄而多意。不同色块间可以排列组合形成多组图底关系,往往在画面一处位于视线焦点的图形,通过墨色浓淡渲染以及肌理的变化,过渡到画面另一处却变为基底,而在此处其衬托的图形又重新获得视线焦点的地位。由此画中便具有了多个视觉中心,每一视觉中心都拥有自适的空间深度关系。观者视线在这些视觉中心间不停观游转换,无形中强化了传统山水画多点观察、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段,达到画中漫游的效果。

三、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哲学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塑造了传统绘画中对神似、写意的追求。在观赏过程中创造一种有赖于观者想象的画外意象,正如“竹锁桥边卖酒家”“踏花归去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所创造的意境,通过画中丰富线索暗示,实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观赏体验,在有限的画面中创造无限的视知觉感知可能性。

由于观者的观赏过程包含了对画作的二次创作,在中国画的图面表现中,不确定的要素往往包含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境,以及观者解读与再创造过程中的线索与暗示。例如齐白石所画虾,其背景中的留白可让观者感受到水的律动。

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打破了表现对象与背景,图形与基底间的确定关系,将画中完整的图面解构成空间的片段。通过创造转换的图底关系,将一个具有确定纵深的深空间打散为无数前后波动的浅空间,任意空间片段都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解读,激起观者心中感知与共鸣的线索。空间片段间又通过晕染过度、颜色变化、肌理调节构建了关联,使整幅画面始终作为一个连续的整体。

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中看似凌乱的图形中蕴含着丰富的组织新秩序的暗示,只不过需要观者自发进行视觉组织。图底关系的转换又进一步拓展了解读的方式,不同的图形与基底的组合方式唤起了观者心中对于画中空间与要素的不同主观感受。大面积石青、石绿色的泼洒晕染,时而浓密时而清淡,在画面间穿插流淌。交织的图形在山下好似水面,在山间则为松林,在山前则化作云雾,正如白石先生名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其转换的图底关系,与中国文化中的太极图具有相似的视知觉特征,蕴含着相似的哲学理念。在静止的画面中产生空间的波动与景深的变化,起伏动静之间达成微妙的平衡。以独特的表现技法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进一步丰富与升华了传统绘画艺术与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