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水墨表现形态多元化背景下的自我认识

时间:2024-05-20

郑天伦

中国水墨表现形态多元化背景下的自我认识

郑天伦

中国水墨画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艺术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和内涵。近现代中国水墨艺术的发展是一段革故鼎新,在不断跌宕修正中艰难前行的历程,这一历程的推进和每一个阶段性变化,融汇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世界多元文化竞争发展的今天,有一大批中国水墨探究者都在试图改变旧有传统图式而去建立全新的图式,但时至今日,新的图式还没有能够证明其系统性,无论在技法表现还是理论架构上都没有形成一个引领主导地位和具有中国表达方式的作品格局。中外古今诸多艺术观念、风格的对照和融合是当代艺术家不得不面对的基本处境。因此,中国水墨探索始终在两条角逐的轨迹中并行。一是“洋为中用”,其结果是西方绘画的意识形态对中国传统绘画观念的独统,最终结果可能是中国绘画精神的泯灭;再者是“古为今用”,容易形成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复制,充其量的感觉也就是打碎再重组,这就显现出当代水墨在表现形态出现多元化发展的“虚旺”和无能为力。

基于当代中国水墨表现形态出现越来越多元化的现状,身在其中的我们如何适从?如何甄别对错?如何把握自己的创作、探索之路?对此,我们应不断修正自我,且行且思量。

技与艺的关系

从艺之初对技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对造型基础、表现技法等的重视和系统训练是此时的不二法门。技的培养是艺术家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视觉形象的重要条件,不论是在灵光一闪之时,还是靠殚精竭虑地苦苦追寻,将无形的自我表现冲动转化为艺术作品,其技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技在笔锋中的隐藏,如林中阳光,草尖露水,只要花足够的时间,遍地皆可寻见,吃得苦中苦,方有技中技。只有技术精微,才能将灵感闪烁下的胸中之竹迅速转化为手中之竹。

匠者学技,师者求艺。技与艺在某一个路口分了岔之后就会越来越远。艺与技不同,它立于技的基础之上,却自有其独特的业态。以习武为例,它讲究童子功,每日下腰、压腿、站马桩,这都是基本功,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脱掉三层皮,方才技能日高,凡此种种,有此技之后如何?借用“棋圣”吴清源语,“统统忘记,忘记定式,忘记曾经的一板一眼”,此实乃禅机之言。《金刚经》里有言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事物的表面均是假象,事物的本真即是深刻的道理。

“能在于形、妙在于技、神在于气、逸在于性”,真正的画家,胸有成竹,不会老惦记画谱,拘泥于材料、材质和具体的作画程序和方法;只有画匠在画技上斤斤计较,原地打转,却转不出大气场和大格局;一味重视对技的训练,致使高度的技术化,有可能导致异化,使造型转入图案化,从而丧失艺术的感染力,并最终断送自己的艺术前途。在技层面上解决艺术这个游戏,其作品能有多少深度,我想只是时间问题,练到一定时间大家水平都差不多,只是略高略低而已。真正问题在于有人动心动肺地去表现他所呈现的东西,很真诚、朴素;而有人忙了一辈子,都在忙物之皮象和形而下的笔墨技巧之技,压根连艺术之门都没进。

界内学技,成一匠之功,依葫芦画瓢,有理有据,仅求得物之皮象,终难成趣。只有在广阔的界外摸爬滚打,动心动肺地去表达自己独一无二的朴素情感,方能迈步登高。何为界外?即品行、眼光、胸怀、感情等诸如此类,这是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我们朝着光明而去。

实践方法的改变

实践方法就犹如过河的桥和船,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它是构建知识体系和艺术大厦必不可少的要素。了解、研究正确的实践方法,其作用在于能够引导画家沿着正确的方向从事水墨探索活动而不会误入歧途。作为画家本体,一旦认知了正确的方向,就会使自己站在一个时代的高度,以大视角的眼光推断艺术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认识、了解先行者成功的探究方法对中国水墨发展的进步并不比其发现本身用处更少。

随着中国水墨表现形态多元化手段的愈加丰富、多变,人们为出新而去不断地尝试新的绘画材料与语言,这是艺术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必然规律。但无论如何,在探究实践过程中对反映艺术生活本体的东西不可丢弃,它是不断实践、推进的源泉,是中国水墨前行的原动力。

艺术素养的养成和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人文、历史、艺术变革等有关,与艺术发展到最前沿的各类多元化表现方法和形态没有任何关系。纵而观之,中国水墨表现形态呈多元化的现状亦然。最新最前沿的艺术表现方式和相关知识是我们在探究水墨的时候知道自己在研究中所处的境地是什么样的,你实践的方法和方向是不是别人已经尝试过,已达到什么结果,目前探究之路又出现了哪几个新的方向,领军人物有哪些人,等等。所以在水墨表现形态多如繁花的当下,不因表象的繁华迷失,不断调整和改变实践方法,在探究的时候要不断追问为什么,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去挑战过去。

建立批判思维

在中国水墨表现形态多元化探究过程中,除了实践方法的改变外,还应建立牢固的批判思维。这里主要指要挑战学术权威,拉开和导师的距离。艺术探究之路的“怀疑”是进步的推动力,学术上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来就是一种常态,争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和认识真知。

一个有自己灵魂的艺术家,总不希望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仅仅建立在别人评价的基础上,不希望自己是艺术权威和导师山头下的一块石头。在从艺中,我们都会经历两种思维过程。一是海绵式思维,其强调艺术基础的获得;二是淘金式思维,其强调与已知的艺术架构体系积极互动。从艺一门很难,如果欲在造型风格、表现形式上产生原创的个人特色,那么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在水墨探索过程中,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学术权威,以海绵式思维方式去博取众家之长,是我们得以进步和不断受到启迪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随着自身的发展和探究的深入,也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吃什么拉什么”,显示出“消化不良”,归而论之是忘不了经典之作的震撼力量,无法摆脱权威、导师的定式,只能在定式中变幻手法,借以保持“上乘”的品质,然而这类所谓探索性作品,说到底仍是大伪之作,明眼人一观便知其出处。

画家对要表达的客观对象的主观反映,不是哲学的理性的感知方式,而是其通过直觉的经验与充满灵性的感悟而达到辩证的深刻,是艺术的直观感受。艺术表现要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怀,“物之观念由实物或其写象而得之,非由言词而得之也”。特别是中国水墨,说“自己话”,表达真切的感受最重要。例如,你相思多年的初恋情人突然到访时,你是怀着何等激动的心情为她沏上一杯茶,并与其品茗言欢,在她行别后,你此时面对留有她唇香的这个杯子,恍惚恋人与杯子已融为一体了,只要你是动真性情地去表现它,我想你可能在造型时会抹去茶杯的棱角,画得很圆润,线条很舒缓,且又不乏依偎感。这就是你心中“真实”的杯子,这个造型出来后是唯一的,也一定很有趣味。换而言之,在没有体会到这个杯子背后温情故事的其他画家眼里,其外在形态充其量仅为一个物理概念上的普通茶杯而已。千人有千孔,万人有万象,每个人对同一个要表现的对象感受是不一样的,只要都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同一个茶杯可以有千万种造型,这就是对画家本人来讲,好的作品得以长久留存和有价值的唯一道理所在。艺无止境,无论多么伟大的艺术家,他也有他的“习气”、认知盲点和惯性思维,在探索过程中也都会不断遇到这样和那样的“苦恼”。在探究他们的个案研究中,只有建立批判思维,常存“怀疑”之心,不论是对其作品研究还是解读其艺术观点论著,最终目标是发现权威和导师的不足点,形成你自己的合理判断,这正是建立批判思维给我们后学者可能带来突围的切入口。

确立个体独立、批判的思维方式,对真正的艺术探究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批判性思维方式就是使人由某种关系、某种群体内的附属转而成为独立性的个人,所谓独木能成林。独立、批判性思维是一个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更是探究性艺术家所必需的时代精神。没有独立、批判性就不会有自己的艺术主张和艺术风格,更不可能有创造性。听信和盲从那些你认为艺术惯常的道理往往是你步入歧途的开始。人云亦云,唯权唯上,把领导当导师,只能成为一个平庸之辈。

“若汝不与彼以根据,但使之由威权,而生信仰,则彼既不能自思,终为他人思想之玩弄物而已。”

绘画,说到底是一种精神活动,源于造化,形于技,而止于精神。愿与中国水墨探究者同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