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版画教学形式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4-05-20

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拥有优秀的师资团队和优越的教学环境,教师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学校为积极优化传统教学系统,保持专业教学的先进性,完善版画教学体系,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将美术馆、各类实践基地、艺术材料生产商等社会机构视为人才培养的有益资源,并对利用这些资源构建一个具有专业时效性的高品质的教学实践平台,与之建立合理、“双赢”、稳定的合作教学新形式进行探索。

一、艺术类院校版画教学现状

放眼当今国内外各大艺术院校,版画都是作为美术教育中重要的专业方向之一而存在,中西方的版画教学则各具特色。追求创作主题的个性化、技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国内各美院版画教学的主要内容,国外的版画教学也基本围绕相关内容进行课程设置,但在专业拓展方面较之国内显得更为丰富。在国外,艺术机构为高校提供了多种实践方式,必要的社会拓展经验也成为教学成果评价以及学分评价体系的关键因素。例如,波兰弗罗茨瓦夫艺术与设计学院在版画教学中倡导学生与文化中心、画廊等艺术机构合作,在校外举办面向社会的毕业作品展览,是否参与这些实践也成为判定毕业成绩的重要参考因素;美国的版画教学则充分与其本土的版画研讨会、艺术联盟紧密相关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参与到研讨会、展览等交流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加强学生各方面专业基础的积累。反观国内的版画教学,虽然艺术院校具备优秀的师资力量,专业教学水平也是顶尖的,但教学形式却相对封闭、单一。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思维方式被固化,而这与艺术创作应有的思维方式是背道而驰的。同时,社会上以版画为主题的活动、展览、研讨会以及版画工坊、版画驻留等虽种类繁多,但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习进入社会后,对于如何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如何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依然感到困惑,由此体现出,在传统教学中,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的对接不够紧密,专业教学与社会资源的互动略显不足。为解决学校如何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版画教学的问题,天津美术学院“版画专业教学系统性的研究(一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进行了相关探索。

图5 关月娇 家园1 铜版 50×60cm 2021年

二、“凹(铜)版画技法应用”课程中社会资源的双向拓展

(一)版画资源引进课堂

在版画作品中,对于画面印制效果的好坏,材料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创作中材料可能只是载体,但艺术家对于它的态度绝对不是简单不加考量地选取,甚至一些材料本身就隐含了作者的艺术主张,对于这一点,往往只有经验丰富的作者才能有深入体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由于创作经验和视觉经验不足,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材料与创作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晰,也缺乏对材料、技术、创作观念相互关联的认知,实践上经常遇到瓶颈。针对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相对单一的问题,在“凹(铜)版画技法应用”课程中,艺术材料生产商提供了资源供教学研究。例如,在课程中,学生得到Hahnemühle铜版纸作为研究资料,就可以围绕这种材料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研究。结合技法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对四种不同克重、不同棉质、不同纹理的版画纸的印制结果进行比对,学生个人进行记录整理(表1、图1)。其变化和差距显而易见。这种材料研究式的学习模式与教学大纲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对本门课程的兴趣,他们并以此类推地展开了个性化的研究并进行记录(图2)。通过此次课程,学生均得到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研究手册,且在日后的创作中他们对该手册不断地进行充实和内容的更新。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或者说,成为学生建立终身学习能力的开端。

图1 Hahnemühle纸张飞尘技法印制效果比较

图2 学生纸张研究、技法研究记录手册

表1 Hahnemühle纸张研究分析统计表

社会资源辅助教学带来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弥补了传统课程中材料研究不够深入的缺陷。由于有充足的教学材料供学生深入研究,教学质量大大提高,课程内容得以深化,并作用于学生实际的个人创作,大量的优秀作品也随之涌现(图3—图9)。这种带有研究性质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学习能力,锻炼了其艺术创作中的逻辑思维,从而使本科阶段的教学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图3 关月娇 童谣·看见长大 铜版 30×60cm 2021年

图9 张雪松 时间·流年 铜版45×55cm 2020年

(二)传统教学走出校园

深度探索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新模式,是版画教育持续关注的方向。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与国内多个版画博物馆、天津东疆国际艺术中心、深圳观澜版画基地等社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专业实践平台,社会拓展与传统教学形成交叉互补,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画廊举办展览,在版画工坊进行驻留、参观,与艺术家、业界专业人才近距离沟通学习,使学校师资单一的状况得到改善,也将所学与社会应用进行了初步对接,获得了许多具有专业时效性的信息、技术,为个人创作和职业规划进行了前期铺垫。例如,在“凹(铜)版画技法应用”课程中,学生可以到天津东疆国际艺术中心参观,对其版画工坊的硬件设施、技法材料、工作方式等方面,如最先进的版画机器设备、最古老的印刷方式、传统水印木刻工作室的设置、艺术家个人工作室的设置、多人协作印制流程、服务于艺术家的工作方法、版画衍生品印制等,都逐一进行考察记录,以此拓宽了自己的专业视野,同时,也将版画艺术与版画技术、版画作品与版画产品等与专业相关的信息进行了梳理和划分,加深了理解。

版画家群体相较其他艺术家类别仍属小众,与版画艺术家近距离沟通探讨的机会十分难得,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也与当时驻留的艺术家进行了创作观念上的交流,这种与同行探讨、学习的过程尤为吸引学生。聊天式的对话使书本上的创作理论变得生动易懂,学生也真切地看到抛开课堂、学分、作业约束的创作过程,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此次课程结束后,很多学生对于个人创作充满了动力,甚至对于未来发展有了初步的规划,课程取得良好的反响,甚至超越了既定的课程目标。课程过后,学生利用假期到深圳观澜版画基地进行艺术驻留,进行深入的学习创作;还有一些毕业生选择在天津东疆国际艺术中心实习并在毕业后被版画工坊聘为技师。

三、社会资源拓展的意义

版画教学始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美术馆、画廊等社会机构与美术学院合作的增多,学校如何将传统理论、实践教学拓展到社会中,为人才培养提供一个优质的平台,设计出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考察课程,成为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曾经高校为社会输送、培养人才,如今社会资源与课堂有效结合——于学校,社会资源反哺了传统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填补了传统教学体系触及不到的缝隙,极大程度地拓展了“师、资”的力量,使版画教学保持了专业领域的前沿性,建立了教学新模式,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人才适应社会的能力;于社会、企业,既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源源不断优秀的人才引进,又完美地将学校作为企业文化的理论支持,与一流的师资建立交流,也能使自己企业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从而转化为潜在的经济利益。

图6 王乃赓 Rock and Roll铜版 20×15cm 2021年

图7 王乃赓 赞 铜版20×15cm 2021年

图8 张雪松 时间·厚积薄发 铜版 60×40cm 2021年

学校需要丰富的社会资源,企业需要学术理论的指导、人才的输送,学生需要更高效的教学模式。社会资源的加入,拓展并丰富了课程内容,提高了教学的愉悦性,也有利于师生将理论用于实际工作中。学生明确了今日所学为明日所用,为现阶段的学习提供了诸多动力。这种专业理论、实践操作、社会拓展三层递进式的教学方式更为全面,校企合作实现了“双赢、互补、共享”的目的。

四、结语

版画教育应该注重增加人文社科等知识,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美术馆、博物馆、画廊、艺术工坊等艺术机构本身,也是当今人文社科领域重要的知识传递的媒介,一部分顶尖的机构更是科研知识的生产、发生地。社会同样育人,今天的版画教育模式更要与优质的博物馆、艺术馆等社会资源进行合作,提高教育质量,打破学校教育体系和社会教育体系的边界,实现终身教育的目的。版画教学的改革更应该紧跟社会时代的需求,深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此次项目的可行性也为今后更多新型的教学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攒了可靠的依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