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吴 爽/Wu Shuang
编者按:“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是以孙机先生等国博学者数十年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按历史时期分为“先秦服饰”“秦汉魏晋南北朝服饰”“隋唐五代服饰”“宋辽金西夏元服饰”“明代服饰”“清代服饰”六个部分,展出文物类型涵盖玉石器、骨器、陶俑、服装、金银配饰和书画作品等,兼具普及性与学术性。此文为策展团队成员所撰,讲述了展览从确定文本到空间布置等各环节策展团队所做的思考,“都是展厅里读不到的故事,却是理解展览可见形式背后的历史、素材和资料”。
展览链接: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
展览时间:2021年2月6日始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18展厅
策展人:孙机、胡妍
策展助理:朱亚光
内容设计:高露、吴爽、郑旋、张裴桐、吴比
空间设计:孙祥(主设计师)、姜全敏
平面设计:上官天梦(主设计师)、高畅
2021年新年刚过,“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如约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与观众见面,开展消息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参观。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展厅进行了限流,国博出现了久违的排队观展场面,可见其受欢迎程度,也因此此展被我们戏称为“网红展”。
笔者作为策展团队的一员参与了展览策划的全过程,当展览顺利地与观众见面的时候,也是我们的工作基本完成的时候。然而展览的背后,却有许多值得一述的故事,这是一些展厅里不可见的内容。
一
我们通常所见的展览,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场域内,比方说博物馆、美术馆的展厅中,用实物加图片或文字的形式,向参观者讲述某段历史、还原某个事件或展示某种成就。展览一定会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和展线,但一般都以平面加空间的方式加以展示,让观众走进一个特意营造的空间环境,使其能够感受主题,了解历史,收获知识。但展览工作的开始,往往是从文字入手的,而且是以深入的专业研究为基础的。
策展团队布展图(图片来源:策展团队)
戴貂蝉冠人像(摄影:范立)
仿宋代牡丹莲花童子纹绫(摄影:范立)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由孙机先生担任总策展人,展览的内容文本便是以国博从沈从文先生到孙机先生等专家几十年的服饰文化研究为蓝本,这是一个跨越中华五千年、内容异常丰富的文本。它以通史的叙述方式讲述了华夏服饰的演变过程,由大量的文字、文物、图片及手绘线稿组成。我们的工作便是将这样一种著述式的文本形式转化成为可视性的展览。展览与文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展览需要以实物为主体陈述主题,文字与图片多为辅助形式,并且应言简意赅;而文本恰恰相反,它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完整陈述主题,而实物则以插图的形式存在。因此,将文本转化为展览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用实物配合文字的形式清晰地讲述整个中华服饰的发展演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获取这些实物,以及如何简化文本文字,同时又能保证叙述的完整性。我们所采取的方式就是重新整合现有文本,删减并合并章节内容,补充展览所需的大历史叙述,形成简约概括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展览大纲,确保展览叙述的流畅度;另一方面则在全国的文博机构内寻找并商借相关文物,将文本中的图片转化成展览上的实物,保证展览内容的直观并提升展览的展示效果。展览文本的转化与实物展品的搜寻,是本次展览策划工作中耗费时间与精力最多的地方,最终形成了展厅内以中国朝代更迭为主线的七个单元,配合着平面上文字、图片及线稿,为观众讲述不同朝代间的服饰特征及其承前启后的变化模式。
明代头面(摄影:范立)
着装人像细节(摄影:范立)
二
为了丰富展陈形式,我们特意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制作了11尊发型胸像和15尊着装人像,以实物的方式还原了历代的发型、冠式与着装,每一尊塑像的细节都经过孙机先生的严格把关,几易其稿方才成形。其中精心制作的15尊全身着衣人像,更成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这15尊人像的着装及配饰,全部参考有确切纪年的出土陶俑、美术作品与文献记载复制或仿制而成,最大限度地还原历代服饰的基本样式。为追求更真实的服饰效果,人像所着服饰的工艺均尽可能按照服饰形制所处年代的工艺进行,布匹的原料、织造、染色及缝制,皆有史可依,北服的专家团队更为此专门制作了相应的织机以复刻相应的编织技法,许多工艺更邀请了非遗传承人加入制作。与此同时,所有的人像从内衣到外衣、从配饰到发型、从动作到仪态,皆按照历史上的着装规范复原,可以说这批服饰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古代服饰仿制品。稍感遗憾的是,为确保展览展示的安全,观众只能隔着玻璃看到着外装的人物形象,却无法感知其内所着的中衣、内衣、下裙、裤子等被覆盖于内的服装形式,以及这些精心制作的布料柔软的质感和秀美的纹样。
虽然这些着装复原人像并非文物,但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历史的依据,这些知识的获取全部基于制作这批人像的服饰研究者们多年的研究成果,他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都建立在严格细致的考订之上。严谨的史学研究态度贯穿了展览的始终,体现了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对观众的负责和对待展览的态度。
宋代公服(摄影:范立)
展厅现场(图片来源:策展团队)
围绕这些人像,展览在空间叙述上特意采用了各朝代先分后总的单一展线形式,即观众在进入每个单元的空间后,首先看到的是具体朝代的服饰信息,接着随展线走向位于展厅中间以菱形分割而成的对应的朝代服饰人像。此种展陈方式的目的是让观众的观展顺序与历史发展的轨迹一致,使观者在具备了一定的服饰知识之后,通过着装人像的整体概貌,将零碎的知识加以整合,形成相应朝代服饰特征的整体概念。我们采用这种分总的陈述方式意在为观众提供一种观展的体验和知识获取的方式。展览还吸引了许多汉服爱好者结队盛装前来,展厅内仿如时光倒流般,展柜内的文物与展厅中的观众相辉映,置身其中仿如穿梭在中华五千年的时光隧道之中,固定着的文物与行动着的观众,构成了展览内独特而新颖的人与物的互动。
三
作为国内第一个通史类的服饰展览,“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巨大的时间跨度和知识量是我们在进行展览内容设计时所面临的难题,这也是我们在孙机先生所写大纲之上进行内容取舍与增添时心存忐忑之处,毕竟修改如一部中国服饰通史之巨大体量的展纲绝非我们的能力所及,更不可能在一个展厅的有限空间内包含所有的历史内容。因此看过展览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展厅内少了许多少数民族服饰的内容,某些朝代的服饰特征未曾提及,有些重要的文物也没有展示,这其中有着许多客观条件限制,诸如空间面积、文物状况或实物匮乏等,皆制约着展览呈现的最终效果。
一个展览的诞生,离不开从文本到空间的转化、从平面到三维的转变,既要考虑到展陈方式与主题陈述之间的关系,也要考虑到文物的实际状况,更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的出发点,就是要做成一个面向大众讲述中华服饰文化的展览,观众的接受程度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对象。因此,在确定了主题与形式的大框架之后,展厅内出现的文字成为我们接下来考虑的内容,从文本的书面表述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口语形式、重要概念的附加注释、生僻文字的读音标注等,都是考虑到观众在展厅内的阅读顺畅和知识接受。只有受众面的拓宽以及知识传播的被吸收,展览才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而观众所见到的展览,是一个团队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劳动成果,中间凝聚了许多欢笑和泪水,以及不为人知的付出、困难与考量,这些都是展厅里读不到的故事,却是理解展览可见形式背后的历史、素材和资料。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