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宋耀茹
展览链接:
我们何以成为我们
策 展 人:彭忠明
主 办:上海言午画廊
参展艺术家:何雨、李青、李文光、李易纹、刘国强、祁磊、冉凯、温一沛、伍伟、萧搏、岳云龙、郑文昕、朱玺
展览时间:2017年2月25日—3月31日
展览地点:上海市闵行区新镇路1399号宝龙大厦1楼
2017年2月25日下午,上海言午画廊开年首展“我们何以成为我们”艺术家群展正式开幕,本次展览邀请到何雨、李青、李文光、李易纹、刘国强、祁磊、冉凯、温一沛、伍伟、萧搏、岳云龙、郑文昕、朱玺13位才华横溢、风格鲜明的艺术家参展,力图呈现在当代艺术开放性的框架内,尤其是在观念艺术和新媒体得以普遍运用的时下,年轻一代艺术家创作的多重走向。
艺术往往就是从看似日常习惯的表象中抽取一个片段,经过艺术家的语言处理后,呈现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从而触发观者的思考。本次展览的主题是“我们何以成为我们”,对于“我们”这一词语的认知,可能是因为每天都会不经意地使用,反而缺乏真正的本源思考。正如我们每天都在谈论“青年”这一概念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成年人般的陈词滥调。不可否认,在当下资本主义后工业化时代,一切都是被资本化的,到处充斥着德波式的虚假人造的社会景观。它不断制造出理想生活的范式,激发出人们内心宗教般的欲望狂潮。在这一时代里,科技与信息的高速发展让我们生活更加便捷的同时,也让我们对此生成了强烈的依赖,是变相绑架了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在一切以速度为前提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下,作为个体的“青年”被这一人工制造出来的幻象所裹挟而迷失自我,并加重了每一个人内心的焦虑、惶恐和孤独感。那么国内的艺术家该如何适应这种状况呢?策展人彭忠明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当我们兴高采烈地拥抱互联网时代时,资本成为人们膜拜的神,宗教被物化为哲学、科学与艺术,自我的肉体与精神、灵魂由此分离。人类感到更加孤独、空虚,所有人都沉迷于景观与表演中。我们既是景观的消费者,又是景观的制造者,并在不断再现景观的过程中个体的‘人’被迷失和消解,资本意志和国家机器却更加牢固和板结化。因此,我个人认为的当代艺术要么是宗教般地修复自我肉体与精神之间的分离之苦,要么就是彻底地、心甘情愿地融入新世界,连接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动大众像革命那样地去打破被资本物化的那层厚且硬的心膜。作为个体的艺术家在面对此状况下,可能最需要做的就是跳脱出艺术的精英思维,和更多的学科跨界,和更多的人进行链接,激发起大众走进艺术并共同参与创作。”
我们何以成为我们?这一疑问式的主题首先是对身处在当下快速发展的后消费时代中每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意识及能力的一种发问和探讨,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商品就像是一个不断繁殖、变异的细胞,悄然经历着“符号化”的过程,日渐与奢侈、美、浪漫、奇异联系在一起,引发了全世界各行各业热衷讨论的“消费文化”的话题。尤其是二战以后,美国式的消费方式借助电子媒介铺开了跨越空间的再生产,商品与消费已经充斥了学术与生活世界的视野。也许是生活世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我们的认知方式也慢慢发生了改变,也许二者兼而有之,消费文化开启了我们观看世界的新视域。法国哲学家波德里亚根据马克思的经济政治学理论,对当代消费社会的特征作了描述,他认为,消费社会就是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惊人的增长和消费。在这个过程中,人变成了官能性的动物。①“今天,看到物的生产、完善,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②那么如波德里亚所说,面对在消费文化中不断消亡的“我们”,艺术家们该如何重新定义呢?
李易纹 聚光 布面丙烯
另外,“我们”还是一个相对于他者的指代名词,是一个群体相对于另一个群体价值主张的界线,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存在时,就是对外表达“我们是谁”“我们如何不一样”。但问题是这种表达客观真实吗?如若没有清晰的自我认识,就无法抵达自我的未来,因此,当代的青年艺术家该如何面对这一浮躁、复杂的生存环境,如何真诚地面对自我,笃定并坚守作为艺术家的理想和底线,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语言自信、真实、持续地表达出对当下时代的感受,这是他们抵达自我未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一种现实背景中,这次群展呈现出当下青年艺术家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在艺术创作中的不同面向,并再次思考和讨论被艺术界已经用滥的“青年”这一词汇,是有其内在必要性和外在社会价值的。在艺术界,通过讨论让我们清晰何为“青年”,“青年”这一群体意味着怎样的内涵和外延,而当它和艺术家联系在一起时又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等等问题,以使得青年艺术家在未来的创作中更加清晰和明确。对于外在的价值在于通过作品的展示和讨论,向所有参与者传递一种适度保持怀疑和思辨的精神,一种不被现实和规则所禁锢的行动力,最终都能够思考和找到我们何以成为我们的路径。
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共有13位。在艺术家的选择上,策展人彭忠明说:“我比较关注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及创作语言的实验性和探索性,而不太在乎艺术家的年龄和地域性。在展览作品的选择上也没有固定的媒介和材料,影像、装置及绘画都有。”因此这次展览完美地展现了在当代艺术极具包容性与开放性的背景下年轻一代艺术家创作的多重走向。
青年艺术家李青本次的参展作品是《人类伴侣》,延续了他一直以来的创作理念,旨在打破各种约定俗成的条条框框,乃至神圣化的艺术规条。对他而言,甚至当代艺术体制本身也可以转化成某种实验材料和游戏对象。在李青极具个人化的艺术逻辑之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古训仍然有效。他的每个艺术触点都得以稳定而充分地成长。这种态度会打造出李青独特的艺术“方圆”,也会不断解构李青既有的“方圆”系统,极具悬念。其实,无论规矩,还是方圆,李青都可以凭借骨子里的游戏精神超然物外。
本次展览中,艺术家李文光的作品《5—5》是首次展出,现阶段他的创作在形式上与以往相比有所改变,颜色的处理更为简单,之前作品中的红色不见了。李文光表示:“我希望可以更多地关注在结构的变化与布局当中,在整个画面的布局上类似于方程式的感觉,在同一个形态里做出不同的变化,就像算数一样。这打破了我过去的布局排列方式,作品越大,它的方程式也将越复杂。”李文光的艺术实践并不能被单纯看作是针对抽象形式的探索,艺术家用标尺测绘与辅助作画去尽量精确地接近自我预案,在绘制中偏差的一瞬间,甚至是笔画意外的重叠所留下的痕迹,都是一次对感觉与诗性的回赠。这种既烦琐又饱含力量的图式在通过叠加与重复之后变得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装饰图样,从而唤起观者的想象力与审美能力。
李青 人类伴侣 综合材料
李文光 5—5
艺术家伍伟的参展作品《皮毛》是将类似动物身体的纸质皮毛赋予反常的形态和色彩,艺术家希望观者得到直接的视觉感受,他试图在材料与空间中寻找一种纯粹而极致的直觉状态。
何雨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艺术家,在辗转商业世界多年之后,逐渐发现自我生命真相的表达是建立在“用不撒谎的身体”及肢体之外的各种艺术媒介,喜欢尝试冒险,探索艺术创作方式的无限可能性,这也是何雨把自己的创作命名为无界艺术的原因。她相信,艺术可以成为改变个人及社会的积极能量,通过艺术实验探索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她本次的参展作品为高清影像《阅后即焚》。
艺术家岳云龙的参展作品是《女神系列》,这一系列是艺术家心中最喜爱最亲近的极想描绘的作品,这系列作品描述的形象是岳云龙最爱的女性,外表看这系列并不是人物肖像,但是里面倾注的感情完全来自于艺术家对这些人物最真的爱和感受。《女神系列》最早的勾勒来自艺术家对母亲的思念,始终无法用写实的语言形式来描绘。抽象的语言可以把艺术家的情感很好地抒发出来并且那是一种思考整合后的面貌,希望给观者带来丝丝感动。
李易纹在2013至2014年的绘画实践过程中,将绘画所包含的各个技术要素进行渐次拆解,并重新审视、怀疑及重建。他的作品《聚光》想显现的是一种不同因素相互纠结、拉扯、共生、抵消的复杂而又单纯的画面,使绘画在一个充满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系统中推进与呈现。他认为风格是在向内心的维度中反复探寻自我和向外在的参照系中不断重新定义自我的一种挣扎,以及不断怀疑再确定后的一种坚持,是自然流露的个人禀性使然。这种看似庸常、平淡却有一丝异样的绘画面貌是艺术家有意为之的外壳,希望在层层外壳的包藏下不经意渗透出的某些特质可以让人惊喜。
温一沛的作品《紫色空间-2》通过对形象的形状化以及对空间的平面化处理,巧妙地从概念中解放了图像,使我们能从画面中感受到可触的存在与温度,他的绘画总是呈现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事物。他将视角对准日常生活最隐秘的室内空间,楼梯、电灯、墙面、门窗与通道等统统成为画家不厌其烦地描绘的对象。这种对形象更加自我和有意的处理与把握,拓宽了图像本身可感知和观看的维度,形象在画面中被处理到近于几何化的程度,与具象的现实场景建立了距离。基于极端简化之后的形状则人为弥合和丰富了去具象后空缺出的凝视与想象空间。带领观众进入笼罩在表象场景之中的心理空间,令观者的情感可以沉浸其中。
“我们何以成为我们”不仅是对当前纷乱繁杂的当代艺术的思考,也是一次对自我的思考和阐释。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31日。
注释:
①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