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在或不在”当代艺术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A Summary of the Symposium on “There or Not”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编者按:“在或不在”当代艺术展在北京CBD区的万国艺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邀请了当代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11位艺术家,以他们不同风格的艺术语言,不同背景的艺术观念,乃至不同身份的成长历程阐述了“在或不在”这一展览主题。参展作品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了艺术家群体对当今社会的反思,是对昨天和今天,乃至未来之物质和精神转换的思考。他们通过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对于历史文化、悟境及禅宗的理解。
Editor’s note:The grand opening of “There of Not”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was held at the Wanguo Art Museum in the CBD of Beijing. 11 represent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s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hibition, who expounded the theme of the exhibition, “there or not”, in their artistic languages of different styles, with different artistic concepts, and even different identities.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were adopted in the works to express the artists’ reflection on present society and their thoughts on the past, present, and even future conversion between the material and the spiritual, mirroring the artists’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culture, realization realm and Zen from various angles.
张景会 弘一法师 禅诗 33×109 cm 2015年
展览链接
时 间:2015年12月13日下午
地 点:北京万国艺术馆(万国艺术空间)
参加研讨会人员:
学术研讨会主持:邵 亮
策 展 人:商长松
艺 术 家:张景会、祁海平、马 元、王利丰、田旭桐、马 静、张 骋、李 旺、王爱君、冯 欣、陈柄呈
嘉 宾:刘泉义、张二苗、刘一凡、吴占春、徐 涛等
商长松:首先感谢所有参展艺术家给予我们这个展览的支持,感谢各媒体给予我们展览的大力支持。展览还没开幕,众多媒体就开始推出展览活动的报道,今天成功开幕,各家媒体将会呈现给受众更多的报道。首先请出我们研讨会的学术主持邵亮博士来主持本次活动。邵亮博士在古典美学和当代文化方面很有研究,而且,他是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的院长,他对当代艺术、古诗词以及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有独到的见解。在展览开幕式上,他给了展览很高的评价。我们请邵老师来主持下面的活动。
冯欣 秘密之二 42×54cm 2015年
邵 亮:首先,我想说在这个场合里面,在座的大多数都是艺术家,有很多是我的朋友,是我尊敬的前辈,有些艺术家虽然我没有见过,但是这些作品我也都是闻名已久。所以今天很开心,看到画册,看到作品,然后见到作者,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又多认识了一些好朋友。更重要的是今天到场的除了艺术家还有媒体的朋友。其实我们做媒体、做艺术研究、搞学术理论,有时候就是给艺术家敲边鼓,摇旗呐喊的,就是搭建一个平台,并让这个平台更加有趣一些,然后让艺术家更好地表达自我。
刚才,有一位先生在发言的时候用的一个词是“温馨”,确实这是一个很温馨的空间,也许这个空间不是一个很官方的、很大的、很严肃的东西。在这个空间里进行的展示可能暗合了这个展览的主题“在或不在”,在这个空间中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收放自如、可收可放地来表达自己的东西。像我自己,我这个人喜欢写点旧诗,同时,学的基础又是一些现当代的理论,表面上看是很矛盾的,其实它就像今天的主题“在或不在”,看似矛盾对立,却又紧密相连。看展时我有这样一个感触,我觉得大家可能跟我有一种类似的感觉。因为我们今天同时面对不同的问题,一个是很当下的问题,你要生存,你要进行艺术表达,你的艺术不能落伍,你得在某个领域站在世界的最前端。而与此同时我们又对一些古老的东西有所憧憬。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面,渴望找到自己的立场,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光是艺术家,也包括写诗的人,可能普罗大众也都一样,都希望建立一种很遥远的,又很贴近的精神憧憬,同时,还要建构自己的个人世界。刚才我在开幕式致辞的时候主要谈水墨,但我关注到大家在这个展览中,展示的绝不仅仅是水墨,事实上水墨只是大家使用的一种方式。也有一些艺术家索性就没有使用这种方式,尽管大家所使用的媒介、阐释的语言丰富多样,但是我能感觉到这里有共通的东西,共通的东西在什么地方?就是大家好像都在建立一种我们跟过去以及我们跟当下的关联性,用各自不同的语言,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也可以说是建立一种活生生的对话关系,一个很好的对话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面,不是观众很严肃地看你这个东西,在这里,在座的都是艺术家,都是对于这个空间,对于自己作品,最有发言权的人。我只是开了一个头,我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各位发言。艺术家的作品展示在这里,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想法,又有什么体会?都随意地聊聊,这里像一个大沙龙,这种温馨的气氛让自己很开心,多听听各位前辈、朋友的想法、建议。
祁海平 虚镜1 68×70cm 2015年
祁海平:说到这个展览我觉得第一个就是它的主题非常有内涵,它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理解,我们也可以从各个侧面来阐释。从字面意思上说,就比如说像我们这里的作品本身就是艺术家思维或者心性的一种呈现,那么无论你这个人在不在场,这个艺术作品通过它的痕迹,就可以把你的思绪、心性传达出来,所以艺术家的精神就存在于这个作品之中。当然我们还可以用更多的方式来阐释这句话,我觉得它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主题。刚才商老师也讲了,我们这个主题是具有传统意义的,但是各位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完全是基于一种现代的、当代的艺术语言。的确如此,不光是水墨,还有文字、书写,不光是具象的,还有装饰的、抽象的,所以我觉得虽然这个空间很小,但是它呈现出来的面貌和思路是很多样的。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就是通过一种现当代的方式来探讨一个古老的话题,也可以说通过一些可视的形式来探讨精神的、看不见的境界。我这次的作品,因为受商长松先生主题的影响,所以我画的好像是一种对应的关系,或者是有一种倒影似的幻景的感觉,因此我将它命名为《虚镜》,其中有很多东西可能是我们无法言传的,但是它在这种变换中,呈现出来的一种心境,这个是可以去体会的。
王利丰 籍-山界 70×100cm 2014年
李 旺:参加这次展览我觉得很荣幸,刚才祁老师也提到了关于主题的问题。当初商老师组织展览,跟我说了这么一个主题,开始我觉得自己产生了一些误读,并陷到设定的主题里面了。长松策划过很多展览,具有丰富的策展经验,而且每一个展览都有不同的主题,我觉得他在这方面非常严肃,并且学术严谨,不只是在商业层面去思考,所以接到这样一个命题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思考,后来我觉得过分的思考反而是一种对于主题理解的误读,但是通过这个思考的过程,以及参加展览的过程,我觉得反而给了我一些在创作之外意想不到的东西。“在或不在”是非常有禅意的。生活本身处处是禅,无所不禅,所谓禅意不是从表面去理解的禅,实际上它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所以,后来我的作品不再局限于题目所限定的文字表达。另外就是祁老师讲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语言方式,中国艺术讲心象,通过画面呈现一种物化的形式,可能音乐家会通过自己的乐曲来表达,作家通过他的文字作品,那么画家只能通过我们的画面,或者说我们的艺术作品来表达。
我觉得这个展览从风格上讲,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区间,有一定的区域,组织这个展览也非常下功夫。我说我自己的作品,自己的体会,我还是比较关注生活,就是把生活中的点滴看似细小的感动和思考,通过作品表达出来。这是我自己理解的禅,不知道是不是契合商老师给我们出的题目,作品能有机会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展示出来,非常荣幸。
邵 亮:刚才李旺先生说“禅在生活”,祁海平先生也说到,“我们用一种很当下的方式,在谈论一个很传统的话题”,这使我很有感触。事实上,谈论到展览名称本身“在或不在”时,既可以在禅中讲,也可以在王阳明的心学中讲它,或是换一个西方的比较当代的学者,诸如在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理论中讲它。这个题目本身就很有趣,它跨越了时间,跨越了传统和当下。我们刚刚发言的这两位艺术家,本身就是非常跨界的艺术家,李旺先生的水墨中间,保留了他艺术创作的结构、平面、空间,然后造成一种很有趣的效果;祁海平先生一直是以抽象的作品闻名,但是他最近在尝试用一种抽象的语言,体现一种很传统的味道,我觉得真的非常有趣。
马 静:其实我是来学习的。师兄(商长松)有一次去了我的画室,他觉得我的画有禅意。其实我觉得所谓的“禅”是相由心生,是一种境界。我的画,我们家先生经常说太乱了,但是我要是画他的那种,还画不出来。所以,我还是用我自己的语言,自己觉得舒服就可以了。也没有那么多的禅思,其实就是画了心中的自己。
邵 亮:这样舒服的创作状态最好。李旺先生刚才说禅是一种生活,我的理解就是艺术家必须把自己的本真给画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禅的味道。尽管我今天第一次跟您照面认识,但是您的作品我很早就见到过,这说明您的作品已经打上了很鲜明的个人标记,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就拿写诗来说,跟过去人比,我不一定比李白写得好,但是,你只要写的是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这就够了,过了两千年不一定怎么评价,没准你可能也是李白。
王爱君:首先感谢策展人商长松先生邀请我参加这个展览,很荣幸跟在座的艺术家一起进行学术的研讨。商老师最近策划的几个展览主题都很有禅意,都和传统哲学有关系,尤其是本次展览,名字一出来,我觉得这个太有意思了。这个展览从主题到内容都非常完美。因为“在或不在”是一个禅语,确实是一个有逻辑、富有哲学味的东西;但是,对于艺术家来讲,他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在”,或者完全的“不在”。如果完全“在”的话,那就需要把本人拿过来,所以只要是画,哪怕是用照相机照,其实都不是完全的在,也不是完全的不在。如果是完全的“不在”,就是离开了这个世界,你就彻底地不在了。
所以我觉得艺术家和现实有一种距离,在不同的距离中,会产生不同样式的艺术作品。因此,今天我在展览中看到的其实是这样的景象,就是我们很多的艺术家离现实很近,就像李旺先生说的“我很生活”。我在,但是我又不是一个完全的在;就像祁海平先生说的,他很追求那种精神境界的东西,只是离世界更远一些,这是我的理解。商长松先生出这个题则是站在了一种哲学家的高度,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思想内涵的展览。
祁海平:他说的是在或不在,你说的是远和近,也是另外一个侧面解释了这个策展主题。
邵 亮:不但解释了这个主题,同时也在解释艺术和现实之间的一种关联性,一个好的艺术家,肯定对它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思考。我和王先生相识较早也算旧识,他作品那种鸿篇的巨幅我看得比较多,然后放在雅集上面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还是有不同的味道。
马 元:五蕴缘起性空,五蕴之色,受、想、行、识,皆四大和合。一念四大的因缘和合,在时间空间中保持外形不变,实是一个个生灭的连续。故佛陀《大般涅槃经》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
时空一体是四大聚合之因缘。大的生灭能够通过时间、空间来感知,比如色的生灭,也就是物质的存在和消亡,而大生灭内含有小的生灭现在通过科学方法也能逐步认知到,比如物质内部的分子之间的生长与消亡。
生灭的时空是不同的时空,每一类的五蕴都有自己的时空刹那,都有自己的因和缘。因起缘灭,轮回往复。故因缘一念,“在或不在”皆属弹指。
张 骋:首先我特别喜欢长松的这个策展主题,那个时候他跟我说准备策划“在或不在”的时候,我就莫名地喜欢了这个题目。我是比较擅长做陶瓷的人,就想用陶瓷怎么来诠释他这四个字。所以,我一直都在关注以前“在”,现在用得不多,将来不知道会不会还“在”的一些内容。比如说一些词汇,像“败家娘们”,以前老人经常说,那些不会过日子乱花钱的女人为“败家娘们”,以前经常用,现在用得不多了,但是有时候也用。是什么原因呢?它拿出来当作女人的自嘲了,也就是说,全世界都有我们女人花钱的身影。我们现在空前地有热情,到处采购,实际上这一部分女性是经济独立的,且思想、精神都相对独立。她们可以把自己归到“败家娘们”的行列里,她们有能力去选择她们想要的生活方式。“败家娘们”这个词,我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用,但是我想重新来定义这个词汇,或者我们习惯了的一些行为方式,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循环的思考。
冯 欣:比起语言,我更愿意用绘画来表达想法。“在或不在”这个主题,我觉得当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就是“在”,这个毫无疑问肯定在。当作品完成了之后,我觉得艺术家应该在作品的后面,就是“不在”了。这时,我希望每一个欣赏作品的人,能够和我有一个共鸣,甚至,能让别人和我有一些同感,我觉得就足够了。这里在座的都是行家,都是我的老师和前辈。艺术作品在这里展示,“在或不在”它是艺术家最好的表述。你的所思所想,包括你的感悟,对生活的态度,都装在这里面。
陈柄呈:首先非常荣幸能够跟这么多的前辈、艺术家在一起参与讨论,也有点诚惶诚恐。因为我岁数年轻,自己看了这个展览以后,发现真的要好好地学习。前辈的作品、笔墨艺术观念都非常成熟,对于我来说,感觉自己更像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少年。结合商老师这次策展的主题,我理解“禅”是人在自我内观的一个过程,它是一种修行。而我的作品《金鱼系列》是利用传统的水墨来表现当代的所思所想,通过鱼的记忆只有8秒的习性,结合了当代人的快速生活环境,与过去的传统相对接。
商长松:下面我介绍下一位参加研讨会的嘉宾刘一凡,她是我专程请来的朋友。刘一凡是英国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专门学艺术市场管理和艺术理论的研究生,所以,她这次回国也是想针对国际的艺术市场和国内市场种种的变化,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走向给予研究。所以现在,我们来听听她的感受和观点。她虽然很年轻,但是对于国内的艺术市场,她自己却有着独特的观点。
陈柄呈 鱼的穿越 34×43cm 2015年
张骋 败家娘们 2014年
刘一凡:首先很感谢商长松老师邀请我,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我前辈,比我资深很多,我只能代表稍有不同的教育背景,简单说两句。商老师曾经问过我,“在与不在”这四个字如何翻译,怎么翻译成英文,我觉得这个事太难了,因为“在或不在”在中文里有不同的含义,有不同层次的解释。我觉得这四个字“在或不在”,既是一个问题,也是它对自己问题的一个回答。商老师在序中写到“时间的这个元素,对过逝的事物,不做拥有的事物的一种思考”,我觉得各位艺术家不仅呈现“在或不在”这个选择题,而更多的是各位艺术家对“在或不在”这个主题的思考,这种思考是最感动我的部分。其次作为观展者,我看到很多作品都是2015年推出的,在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多位艺术家,能做出这么多作品,我很敬佩商老师的组织能力,以及各位艺术家的创作才华。其次我个人很喜欢这个展,很享受这个过程,我觉这一点很重要。
张景会:我主要的艺术创作是以小楷形式进行书写。当时商老师把这个主题定了以后,我也考虑了很多,而且,策展人就书写这种艺术形式区别一般性的书法。我觉得禅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修炼,是通过一种艺术创作形式来转换。参展的大部分艺术家都要以纸本绘画呈现,而书写艺术与“在或不在”这个主题的关系,是以书写心性的转化完成的。我觉得在本次展览上,我的书写形式是和其他艺术家作品进行的一次对话。
田旭桐:其实看这个题目“在或不在”,禅在里面,佛教也在里面。这个课题,可以从很多的角度来讲,其实几千年来人类都在试图诠释人存在的价值,一个艺术存在的价值。后来我想,其实它就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就是一种活法。禅是面对生活的态度,所有的艺术在生活这件事情上应该是第二位的,艺术应该使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因此,我一直在说,生活第一,艺术第二,生活为艺术服务,这样才能更真诚,画画才会觉得不累。我看了这个展览,觉得每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都特别好,都具有独特性、观念性。艺术创作是种真诚的表现,是通过一种媒介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心释然了才会踏实,才觉得活得轻松,有趣味。“在或不在”这个展览建构了一个特别有价值的交流方式,包括下午的研讨会,大家都很放松,这也是禅,禅首先就是让自己放松。有一次我跟外国朋友交流,他说什么是禅?我说你吃过稻米没有,就像中国的稻米这样一点,禅就出来了,这是微妙的东西,不是说出来的。
王利丰: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受益匪浅,其实我对禅的理解也不深,只是我又很喜欢“在或不在”这个主题。首先这个喜欢的感觉,是对艺术的一个肯定,是一种自信,它是偏于抽象,但是它又具象,我觉得是一个中性词,我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的,所以我们东方人的文化,对于看问题和思维方式比较弯曲,不是一条直线,它比较模糊,或者含糊,或者朦胧,它不想把问题说得很透,所以我觉得它既要吸纳,但是又需要一种分量在里面,也很美,像诗一样“在或不在”。但是,总的来讲,给我的感觉还是一种肯定,是一种自信。所以从我的这个画面和我的处理方式上,首先我的创作材料是茶,这三幅画都是用茶完成的,完全是茶。我觉得应该从文化角度上讲,茶更符合主题“在或不在”。然后表现形式上比较中性的,用一种概念上的山,我觉得山这个东西存在,是靠我们如何处理,如何自主化。所以,这个主题也是这样一个东西,要说写一句话,我就说了,天地之间唯我独尊。它有一个妄信和自信,觉得看得很轻,但是非常好。
商长松:刘泉义是一个知名的艺术家,在天津美院上学的时候,我们就是很好的朋友。所以我想让他来讲,讲什么呢?因为我觉得从他的作品中,有一定的传统性,但是,同时他又代表新工笔。从表面上看,可能很难去看待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有很多“在或不在”,其实是一个表面和内在的关系,我想让他把这个说一说。
刘泉义:这个东西我也没有研究过。因为看到“在或不在”这个命题的时候,我就感觉到长松兄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策展人。因为,这是哲学的命题,我感觉到“在或不在”说了很多,说它有很多禅意在里面。就我的理解它还是和中华文化本体的东西紧密联系的,是一种文化的显现,或者针对中国画来讲可能更贴近一些。其实再进一步理解,我感觉“在或不在”,其中还有一个自在,何为自在呢,你看我们都是画画的,其实每个人的画就是传达自己的心性,你的想法,你的思绪,通过不同的材料呈现出来。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自在的过程,因为你内心非常愉悦,所以说非常自在。佛里面还有一个得大自在,得大自在更是这样的,比如说我是画工笔的,一张画画好长时间可能几个月,非常辛苦,虽然累,但是我感觉这也是一种自在的状态,并不是因为我累,我就不自在,自在是在你的心里面,大家有没有这种体验和感受。
这个命题作为当代艺术展的主题非常贴切,非常好。因为它可以包容很多,无论具象的、抽象的、装饰的、文字的,都可以包容到里面去,也是每个人的一种状态的体现。尽管我是画写实的,我照样可以把那种状态,我自己的感触,或者一种对文化、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通过画面,以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我也可以用抽象的方式把这种感觉体现出来。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命题,非常好的策划,一个非常好的展览。“在或不在”可以是一个系列展,只要把握这个命题,通过不断地推进,可能有更多不同的呈现,即使是同样参展的艺术家,也不能拿同样的东西来体现,要考虑怎么样更好地、更深入地把这个主题表现得更贴切一些。
通过今天的展览,我发现现在国油版雕各专业之间的界限可能不是那么明晰了。你像海平老师,李旺老师,其实他们不是学中国画,但都用中国水墨的这种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思,这种状态可能跟这个命题更贴切,因为它没有传统中国画的要求,也没有必要去想那些,就是一个心境的自我表现和传达,其实这样更切合于“在或不在”这种本真的东西。
商长松:我介绍一下,徐涛是中国文联主办的《中国艺术报》书画专刊编辑,也是一位策展人,经常写一些评论。
徐 涛:今天这个展览“在或不在”,首先看作品,我感觉很成功,因为贴主题,大家都在围绕这个主题创作,现在很多展览看不到这个。因为我也不画画,所以我们看这个画,好看不好看,但是我觉得这个画很好看,就很当代、很现代。虽然它表现的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主题,但形式上是很现代的,不管色彩还是材料等等,看得我很舒服,虽然画花鸟,但是一看很平静。办这种水准的展览难能可贵。
商长松:二苗给我的印象特别逍遥自在,正如他的作品。所以,二苗你作为艺术家,又是一个从事艺术市场的经营者,你来聊两句。
张二苗:我跟商老师是发小,他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分子,经常策划一些比较当代的画展,我觉得今天的展览成功靠的是主题。因为每个人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用自己再独特的艺术语言,你再画也没出这个圈,还是中国比较传统的东西适合艺术家表达自己的语言。这种表达就是瞬间的,其实是意念中主题的映现。有时候在绘画当中,就是瞬间的意念决定了你绘画的境界,把瞬间的意念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你的作品就成功了。所以,今天的这个展览对于展览组织来讲,我觉得靠题,而且这个题靠得特别紧,不是说靠得特别散,完全是在主题内涵的范畴内,并且每个人表达出来了他对绘画语言的理解和他对展览主题的一些想法。
吴占春:我今天参加这个展览是来学习的,因为这个当中有我的同学,也有朋友,还有不认识的个别艺术家。但是我看到大家的作品以后颇为震动,每个艺术家个人的绘画风格和自己表达的语言都非常鲜明。作为艺术家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本身我也是画画的,所以我看到这些作品对我启发很大。我看到这个主题以后,也觉得非常有意思,刚才我就想“在或不在”“好或不好”这样的话,其实都是根据自己的心境而言,你自己觉得他好,他就存在,他就伟大;你觉得他不好,他在你面前,你也视而不见。所以对于搞创作的艺术家,肯定要坚持自己的一个心境和自己一个追求的目标,不管别人怎么说,你自己想到哪,你就去画,想好了就去做,这样的话,我觉得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并通过这些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感谢长松办这个画展,刚才哪位老师说,还有第二回、第三回,有可能的话我也想参与一下,如果水平够的话。
商长松:下面有请邵老师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的研讨会。
邵 亮:刚才各位艺术家、各位朋友都聊得很精彩,所以说我刚才情不自禁抢了几句话,后面就不好意思抢了,觉得大家讲得都很有意思。我有一种感觉,不是总结的感觉,但是我觉得大家刚才聊天的方式,其实跟大家画画表现的方式是一致的。就是说我们好像表达的是哲学问题,禅的问题,理论的问题,但是其实大家都是结合自己的艺术,结合自己的生活,或者说结合了自己的生命来谈这个问题的。因此,这个问题变得很有趣,又显得很哲学。因为刚才我们时间有限,不能拿每个艺术家说例子,但是刚才谈到书法,您(这里指那位书法家)的书法摹了弘一大师的诗,我也看过弘一大师的书法,我有一种感觉就是弘一法师他的书法可能真的表达了他心目中的安静,而我们现在的表达,不可能跟这个悟道的人相同,但是我们会受到身边各种各样的影响,各种各样的波动,有时候你在有意识地把持住,然后维系住那种安静,但是我觉得这种安静(应该是波动)对我来说,同样可贵,甚至有可能更可贵。我觉得看到那种在一切的思想波动之中,艺术家的坚持,以及迸发出的能量,我是真心的感动。我为什么举这个为例呢?因为我们不是要谈禅,是在谈我们当代人、当代艺术家如何面对生活,如何面对过去和如何面对当下的这样一种态度,我们面对这个问题的方式,我们面对这个问题所做的事情本身,也许会比给他一个简单的答案更加重要,因此在这里我给大家致敬,大家都是很出色的艺术家。
商长松:感谢邵老师精彩的总结和演讲,感谢各位艺术家和嘉宾。那么,我们今天的展览开幕式和学术研讨暂时告一段落,谢谢大家给予支持!
马静 我的陶艺世界之八 97×60cm 2013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