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吴嘉欣 ,蒋梦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北京 100083
翡翠是原产于中国、缅甸、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一种珍贵宝石,是以硬玉(一种钠铝硅酸盐矿物)为主要组成的多矿物集合体[1]。其材质的美学价值可以分为两种:颜色美和种质美。翡翠因多变的致色元素或杂质(如:铬元素产生绿色、锰元素产生紫色、含铁杂质产生红色和黄色),可形成绿、紫、黄、红、白等缤纷的色彩;并由于结构的粗细,产生多变的“种”[2]。有史以来,翡翠因其清透亮泽的色彩和温润晶莹的质地,成为中国人最为喜爱的首饰材料之一,并逐渐成为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
20世纪初期,装饰艺术运动在西欧火热进行,珠宝首饰的设计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跨界的趋势,东方风格成为了一些西方设计师竞相采用的元素[3]。翡翠作为一种具有典型东方气质的材料,再加上其硬度较高(6.5~7.5)、韧性较强的优良品质,在这一时期更是受到西方银匠甚至大牌设计师的特别关注与青睐,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翡翠开始大量盛行于西方珠宝领域[3]。一些产品将翡翠和中国传统的花鸟图案与雕刻技术相结合,使得作品更加富有东方的神秘色彩和雍容气质。世界知名的首饰品牌Cartier和Dior更是早在20世纪初就将翡翠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之中,并塑造出一系列经典的产品[4]。在装饰艺术风格的首饰中,翡翠材质的应用成为西方视角下中国风格的体现,这种类型的翡翠首饰在设计理念、工艺手法乃至创作方式上已经脱离了纯粹的中国风格首饰的范畴,而成为了在一定时空背景下产生的混合风格首饰[4],同时,它们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西方设计师对翡翠材质美的独到理解与把握。艺术是文化的缩影,对装饰艺术风格首饰中翡翠的应用研究,既有利于对西方视角下中华翡翠文化特征进行探索,也有利于翡翠在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宣传推广。
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是一项欧美设计革新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世界博览会时期法国艺术家吉马德、贝罗特和德卡等人组成的装饰艺术家协会[5],协会的最初宗旨是向世界展示法国装饰艺术的发展。1925年,协会成员在巴黎举办“国际现代工业和装饰艺术博览会”并成功吸引到了商界的目光,使得这种艺术风格得到了初步的发展[5]。而装饰艺术运动真正得到流行,是在20世纪30年代晚期到40年代中期。40年代中期之后,这种风格经历了20年左右的衰落期,随后又于60年代重新兴起,并于80年代迎来了新的盛行时期,并影响了随后的许多艺术流派。
装饰艺术风格总体而言呈现出多样化、现代化的特征。首先,它明显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机械元素以及飞机、电灯、收音机等新发明的影子均体现在本时期的艺术创作中;其次,它追求异域文化的美感,吸收了来自古埃及、东方以及非洲的设计元素;再者,它在形式上打破常规设计理念的桎梏,使用大胆的色彩搭配与新材质进行创作;除此之外,装饰艺术风格还受到立体主义、俄国构成主义、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影响,简单的几何图形、不规则线条以及多面体元素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6]。
由于强调装饰化效果,装饰艺术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传统的设计运动的范畴,主要为社会上层服务,在意识形态上区别于现代主义。装饰艺术运动从材料运用到装饰动机等都有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虽然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仅仅被视为“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继续,然而实际上,它全新理念的设计风格、折中主义的立场,已带给新世纪设计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它将人情化与机械化融为一体的尝试,更是当今设计研究的重点[7]。
在装饰艺术风格的影响下,西方首饰设计主要呈现出造型均衡化、色彩明艳化、材质创新化、文化包容化等特点[8]。
首饰造型均衡化,指的是这一风格的首饰注重几何感的设计,梯形、矩形、三角形以及风筝形等此前很少使用的元素被充分地运用于首饰设计的领域。与此同时,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发明、新创造也体现于这一时期的首饰造型中,汽车和轮船等造型以线条和对称的几何图形的样式出现,既体现出工业时代的风貌,也创造出属于此风格首饰的独特美感[9]。
首饰色彩明艳化,指的是这一风格的首饰使用饱和度高、对比强烈的色彩,跳出了以往艺术风格对配色的桎梏[10]。20世纪20年代,受到美国“咆哮的20年代”的影响,西方世界对于艺术的表达方式趋向于大胆化与个性化[11],鲜艳的爵士风格图案与高对比度的法国女士礼服的面料都对此做出了生动的诠释[12],这一特点也在同期的首饰产品上有所体现。
首饰材质创新化,指的是设计师们不再局限于曾经的贵金属与宝石搭配的原则,将一些以前很少用到的新材料引入首饰设计。塑料在刚刚出现时,因其多变的色彩和便捷的浇铸方式,也被视为一种绝佳的装饰材料,得到广泛的关注[12]。还有一些设计师将其他材料与宝石、贵金属混合,以达到豪华的装饰效果。George Fouquet在此方面是佼佼者,他设计的18k金钻石彩石镶嵌珐琅吊坠(图1)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特征。
首饰文化包容化,指的是装饰艺术风格首饰的总体格调呈现出容纳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趋势。20世纪初期,随着埃及图坦卡蒙墓发掘的成功和各种非本土文化传入欧洲,设计师开始将不同的异域特色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神秘的古埃及文明、狂野的非洲文明及优雅的东方文明都成为了他们借鉴的目标[14]。尤其是东方文明,在材质、色彩乃至工艺方面都对装饰艺术风格的首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装饰艺术风格的影响下,一些著名的首饰品牌也设计出了盛极一时的作品。例如,Cartier将众多颜色迥异的宝石用几何的形式组合在一起,产生了空前的视觉效果,并通过对宝石的雕琢和排列来表现装饰艺术风格下的浓郁异域风情[14]。它的“水果锦囊”系列(图2)便是这一风格的大牌珠宝的代表产品[15]。
图1 装饰艺术时期18K金钻石彩石镶嵌珐琅吊坠(设计者:George Fouquet)[13]Fig.1 18K gold enamel pendant with inlaid diamonds and colored gemstones in Art Deco period (designer: George Fouquet)
图2 装饰艺术时期Cartier“水果锦囊”(Tutti Frutti)手链[16]Fig.2 Cartier's bracelet of "Tutti Frutti" in Art Deco period
虽然翡翠拥有绿色、紫色、红色和黄色等多种色彩,但是装饰艺术风格的设计师们明显偏爱最具代表性的绿色翡翠,绿色几乎覆盖了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所有翡翠首饰,其他颜色则极为罕见。这与翡翠最早传入欧洲时的情况有关,也与绿色在翡翠所有颜色中占有的高比率有紧密的联系。翡翠被西班牙人引入欧洲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被用于治疗腰病[17]。直到1863年才由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总结出了现代意义上翡翠的宝石学特征[18]。尽管如此,翡翠和祖母绿同色的形象早已在西方人心目中根深蒂固。
装饰艺术运动开创了翡翠大量运用于西方珠宝首饰的先河[3]。绿色,作为翡翠在大众第一印象中的颜色,便垄断了这一时期的大部分作品。
中国人欣赏翡翠时将“种水”放在重要的位置,“种水”好的翡翠往往会在市场中有更高的价格。在装饰艺术风格的首饰中,“种水”则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这源于东西方对翡翠的理解不同:在中国,翡翠承载着人们的道德追求,是“君子德行”的象征,“种水好”的翡翠体现的“德行”较为高尚,因此中国人对翡翠的“种水”要求极高。装饰艺术风格的设计师更多地是将翡翠看作一种单纯的材质,并不去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再加上西方人以首饰的明亮和厚重感为美,在中国人看来“种水好”的翡翠无法达到这一效果。因此,质地不透明的豆种、糯种翡翠便成为了他们的首选。例如,LACLOCHE FRERES在20世纪上叶推出的翡翠梳妆盒(图3)就使用豆种的翡翠,使产品呈现出鲜艳又厚实的感觉。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这种现象的产生还和装饰艺术风格的特征有关,这一风格的设计师注重色彩的大胆运用,首饰作品中经常出现撞色搭配的元素[20]。与种水好的翡翠相比,色调更为干脆利落的不透明的豆种、糯种翡翠似乎因为能够更好呈现出首饰颜色的对比度,而更加受到装饰艺术风格设计师们的青睐。
图3 LACLOCHE FRERES的翡翠梳妆盒,20世纪20年代[19]Fig.3 LACLOCHE FRERES' jadeite jade compact in the 1920s
在装饰艺术风格的产品中,翡翠不再仅以单纯蛋面的形式出现,而是根据其材料与色泽加以设计与雕刻[3],使之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而在这些产品中,设计师对翡翠的雕刻技法区别于中国本土的玉雕技术,他们讲究立体构成学的应用,将点、线、面、体、色彩和空间等造型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组成新的立体,并强调对比与调和、多样与统一[21]。
Cartier于20世纪中叶上架的翡翠黄金钻石套装(图4)便是一套典型的具有上述风格的作品。这套首饰旨在描绘一个西方设计师眼中神秘的东方世界。设计师将中国的山水、楼阁、宝塔与神龙的元素体现在首饰设计的创意中,并用黄金和钻石加以辅饰。值得注意的是,设计师并未按照中国人的审美标准进行选材,而是选用了颜色较为深沉的豆种翡翠,在宝石和金属之间形成了深色与浅色、冷色与暖色的对比,整个作品庄重沉稳、视觉冲击力较强,与装饰艺术风格作品大胆的色彩应用理念不谋而合。
图4 Cartier翡翠黄金钻石套装,20世纪中叶[22]Fig.4 Cartier's jewelry set with jadeite jade,gold and diamond in the 1940s~1950s
在西方设计师的创作理念中,对翡翠的处理不拘泥于中国传统的手工制作技术:西式的爪镶、群镶以及采用刻面宝石作为配石的点缀手法被大量运用到这一风格的翡翠饰品中。在这些首饰作品里,翡翠多以主石的形态出现,作雕刻处理或者仅仅进行抛光与打磨,使其显现出精致的中国韵味与东方风情[23]。钻石、红蓝宝石等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的宝石作刻面处理并且给翡翠作配,愈发凸显翡翠高贵庄严的特性。
1929年巴黎珠宝商Mauboussin推出的翡翠花片胸针(图5)便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设计师选用浓郁的帝王绿色翡翠,将其细致雕刻与抛光处理后,以爪镶的形式镶嵌于底座之上。与此同时,底座又使用群镶的钻石与埋镶的黑玛瑙作为缀饰,使得整体效果光彩夺目,以钻石的耀眼衬托出翡翠的柔美,形成金刚光泽与玻璃光泽的碰撞、亮白色与翠绿色的对比,这在当时乃至现在都不失为一项大胆的尝试[24]。
图5 Mauboussin的翡翠花片胸针,1929年[25]Fig.5 Mauboussin's jadeite jade engraved brooch in 1929
与Mauboussin的翡翠花片胸针相比,Cartier推出的翡翠耳环(图6)则使用了更加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设计元素:平安扣和中国红的色调。在大众眼里,首饰配色直接影响着观赏者对首饰的感觉[26]。在这件作品中,设计师选用了略微清透的冰糯种翡翠材料,并独具匠心地用钻石的点缀和镂空的手法使得这件首饰在大胆的撞色之余显现出别样的亮眼与清新。作为配石的钻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主石翡翠的气色,让首饰的整体效果在简约中不失奢华与格调。这件作品所运用的西式镶嵌工艺让翡翠迸发出崭新的活力,这种装饰手法不仅体现了装饰艺术风格的包容性与创新性,而且对当今国内与国际市场的轻奢翡翠首饰风格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图6 Cartier的翡翠耳环,1926年[27]Fig.6 Cartier's jadeite jade earrings in 1926
装饰艺术风格的首饰大多由简约的直线、曲线、放射线与几何图案相结合而成,并且许多作品通过讲究形式上的对称来营造视觉的平衡感。翡翠往往先被切割成矩形、梨形或者圆形,然后再进行精雕细琢。
在装饰艺术运动时期,中国的花窗元素受到西方设计师的关注。翡翠与花窗的结合往往出现在胸针的设计中[16]。以一件装饰艺术风格的配饰(图7)为例,设计师选用色彩饱和度高的豆种翡翠,将其切割成长方形并进行镂空处理后装饰在嵌有白钻和黑玛瑙的底座之中,绿色、黑色与白色相结合,给予观赏者和佩戴者视觉上的层次感与舒适感。首饰整体的形态和纹路呈现出严格的对称与几何化处理,使得大胆的色彩与造型因首饰总轮廓的限制被合理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造成杂乱的效果。这件作品整体的设计理念有张有弛,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与心理层面的愉悦。
图7 装饰风格翡翠胸针,20世纪20年代[28]Fig.7 Jadeite jade brooch of Art Deco style in the 1920s
与图7的翡翠胸针相比,Boucheron于20世纪20年代推出的装饰风格翡翠胸针(图8)在形态上则更为规整。虽同样运用了豆种翡翠、钻石与黑玛瑙的组合,Boucheron的胸针呈现出更明显的几何构型和更严格的对称化处理。在这件作品中,翡翠没有经过雕刻处理,而是直接以梨形蛋面的形态出现,对首饰的色彩起到点缀作用,使得作品在整体格调上显得更为简约和现代化,同时在色彩的运用上也能够带来一定的冲击力[29]。除此之外,梨形翡翠的排列呈现出放射状的特点,胸针边缘以及中心的三角形装饰则由刚硬的直线组成,以形成曲与直、刚与柔的对比。位于胸针两侧的黑色玛瑙镶片与白色的钻石交相辉映,大胆的配色与形状选取体现出装饰艺术风格设计师富有冒险精神的设计理念。
综上可以看出,在这些作品中,翡翠更多是作为一种没有额外文化意义的宝石材料被应用于首饰的创作中。
图8 Boucheron的装饰风格翡翠胸针,20世纪20年代[30]Fig.8 Boucheron's jadeite jade brooch of Art Deco style in the 1920s
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翡翠首次在西方首饰中得到大范围应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说,有一定的进步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这一时期,设计师们创造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进步性的“中西结合翡翠首饰”。翡翠作为主材之一,在其中功不可没,对世界首饰设计风格的多样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对东西方首饰文化的交流互动产生了正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将翡翠运用到装饰艺术风格首饰的设计中,是一项具有进步性的举措。
然而,在中国经历数千年沉淀的玉文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西方人深刻领悟的。这些西方设计师对翡翠的应用依然停留在较为机械的阶段,仅仅将其作为一种单纯的宝石材料,而未能完全理解中国人对翡翠之美的评价标准,这导致种水好、色泽佳的上等翡翠在这一时期未能合理地在国际市场体现自己的价值,中华玉文化的精髓也未能充分地在国际舞台得到展现。因此,这些装饰艺术风格的翡翠首饰在本质上来说只是西方用来丰富自己的多元首饰文化的插曲,主要受众还是以西方消费者为主[21],在细节上难以契合中国受众的情怀。
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从宏观角度上来看,装饰艺术风格首饰对翡翠的运用依然是有正面意义的。它启示着人们,当选用异域风情的材质进行首饰设计时,要将其与本国流行的装饰手法相结合,才能让其迸发出崭新的活力;在吸收他国优秀文化元素的同时,要以深入其文化观念的角度理解和运用材料,才能使一种材质真正地从灵魂上融入国际市场。这些启示对推动当代珠宝首饰设计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装饰艺术风格从萌芽发展至今,已有约百年的历史。受其影响的设计师们以大胆的创新精神和深度的文化包容性,为世界贡献了一批兼具东西方美感的独特的翡翠首饰。
在对翡翠的选材方面,这一风格的设计师们选择以绿色翡翠为主,并且对水头要求不高,这与中国设计师对翡翠的选材要求有很大的不同,也体现出东西方对翡翠材质本质理解的差异;在对翡翠材质的处理方面,这些首饰结合中国图案和西式浮雕技法,结合中国元素和西式镶嵌工艺,并遵循着装饰艺术风格几何形态的翡翠构图模式,为世界首饰宝库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虽然在西方视角下创造出的翡翠首饰在选材标准及细节刻画上依旧与中国受众的追求有差异,但是其在元素提取、设计观念以及色彩搭配方面对当今首饰设计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