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曹树钧
(上海戏剧学院,上海 200040)
丰富多彩的艺术探索 认真深入的莎学研讨
——简论第三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
曹树钧
(上海戏剧学院,上海 200040)
2016年9月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显示了上海这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莎学事业的迅猛发展,充分发扬了“海纳百川,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上海城市精神。本文从莎剧演出的成就、莎剧演出的不足以及莎学研究的新进展这三个视角,对上海举行的第三届莎剧节作一初步的探讨和论述。
曹禺;莎士比亚;第三届莎剧节;演出成就;莎学探讨
1978年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经济面貌,使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而且也使中国的文化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中国的莎学事业独具民族特色地进入国际莎坛,对世界莎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笔者感到荣幸的是,亲历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的巨变,亲身感受了近40年来中国莎学事业的发展。1984年参加了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的成立和筹备工作;1986年从头至尾参加了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1994年参加了‘94上海国际戏剧节,任戏剧节办公室主任;2016年9月又自始至终参加了第三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亲身感受到中国莎学事业在改革开放近40年期间的迅猛发展。
本文仅从莎剧演出的成就、莎剧演出的不足以及莎学研究的三个视角,对第三届中国莎剧节作一初步的论述,以求教于广大观众与莎学界的同行。
2016年春,上海戏剧学院院刊《戏剧艺术》刊登通知,向国内外莎学界朋友告知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即将在上海举办的消息。内容如下:
2016年是世界戏剧星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他的作品历经四百年的淘沥依然具有极其鲜活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地的剧场内外演绎着与我们当代人息息相关的生命故事。为纪念这位人类戏剧史上的罕见天才及其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精神财富,为中国戏剧更好地走向世界,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的戏剧更好地融合,上海戏剧学院将联手国际剧协等单位举办“2016年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
本次戏剧节定于2016年9月11-17日在上海举办,将呈现十余台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剧团或戏剧院校的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演出。与此同时,还将举办“莎士比亚与当代中国”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
在丹桂飘香的中秋时节,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于上海隆重开幕。中外戏剧工作者近千人相聚在黄浦江畔,怀着对人类杰出文化成果的热爱,共同欣赏和研究世界公认的戏剧泰斗莎士比亚的剧作,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威廉·莎士比亚(1564一1616)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与诗人,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戏剧在中国的演出与研究,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在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之际,以上海戏剧学院为主发起举办的本届莎剧节,旨在组织一项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相称的高层次戏剧活动,促进上海与世界高水平文化的交流与联系,增进我国与世界莎学界的交流与联系,增进我国和各国文化艺术工作者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推进我国的戏剧事业。
本届莎剧节尤其引起中外莎学界的注目的是,上演了12个国家演出的17台丰富多彩的莎剧剧目,它们分展演剧目和特邀演出剧目两大类,具体剧目如下:
展演剧目Performance:
特邀演出Specially Invited剧目有:
◆按国家英文名排序
本届莎剧节在演出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国家多。本届莎剧节参加国家有三大洲:亚洲(中国、印度、伊朗)、欧洲(德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塔吉克斯坦、乌克兰、美国)、美洲(阿根廷、美国)共12个国家,是中国莎剧演出史上参演国家最多的一次盛会。
第二,剧种多:有话剧、戏曲、哑剧等多种演出形式。
长期以来,学术界、舆论界有一个误解,总是将人类文化的瑰宝——莎翁剧作视为高不可攀的高雅艺术。实际上莎剧是雅俗共赏的作品的典范。它那雅俗共赏的审美品格很难简单地划入“雅”或“俗”的范畴。莎剧源于民间,与民间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三,无论大型话剧和小剧场戏剧都充满了艺术探索精神。
中国首届莎剧节组委会主任、中莎会首届会长曹禺,历来赞成以丰富多彩的演出形式演出莎剧,目的是让莎士比亚成为广大人民的知音,而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正如他在首届莎剧节闭幕词中所说的:“我们是以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来演莎士比亚的。有话剧、有京剧、有昆曲、有越剧、有黄梅戏,有广大中国人民所喜爱的各种地方戏曲。有少数民族演出的莎士比亚,有许多学生剧团与知识分子组成的团体的演出。甚至有按照莎翁原本,用英国语言演出的莎士比亚。还有按中国的历史与环境,把莎士比亚改编成更为中国观众理解的改编本。所有这些劳动,创造,都在舞台上发出它们独特的光彩,在莎土比亚与中国人民之间架起一座座美丽的桥。”
他还亲自提笔为首届莎剧节4月10日会刊(第一期)题词:
“莎士比亚是我们当中的一个,是最贴近人心的一个。愿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的举行,使更多的人成为莎士比亚的知音。”
2016年上戏中国戏剧节(莎学界人士通称为第三届中国莎剧节),演出剧目既有大型话剧,又有大型戏曲、哑剧、小剧场话剧,形式丰富多彩,正是首届莎剧节这一优良传统在新世纪的传承和发扬。
大型话剧《麦克白》和小剧场话剧《仲夏夜梦南柯》可以说典型地体现了本届莎剧节在艺术上勇于探索的特色。
本届莎剧节由国际交流中心、上戏演艺中心承办,获得中国剧协、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等单位大力支持,演出以小剧场莎剧为主,同时有若干台大剧场莎剧。
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是由上海戏剧学院于1998年创办的一项非盈利性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旨在让上海乃至全国的戏剧专业人士和戏剧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国内外戏剧思潮与创作,加强中外戏剧人士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它以具有实验性的小剧场戏剧为载体,强调戏剧艺术的本体及其价值,主要面向专业工作者、青年和知识层,以丰富的演出形式拓展他们国际视野,活跃学术交流,提升审美品味,并为现代化都市的文化的多元化与繁荣注入新鲜血液。
话剧《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最后一部,也是莎士比亚悲剧中气氛最阴沉可怕的一部。全剧五幕27场,是四大悲剧中最短的一部悲剧。这是一部典型的心理剧。演出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一种阴沉晦暗的悲剧氛围之中。第一幕一开场女巫甲即说:“何时姊妹再相逢,雷电轰轰雨蒙蒙?”第一场结尾三女巫合说:“美即丑恶丑即美,翱翔毒雾妖云里。”这种美丑颠倒、妖雾横行的气氛笼罩了剧本的大半部分。神秘可怖的预言,一连串的暗杀屠戮,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王位,围绕着一个“权”字。这种争权夺利的险恶斗争实际上是当时新旧制度嬗变时期,阶级矛盾激化的一种表现。
此次,雷国华执导的上戏话剧《麦克白斯》希望表现英雄被毁掉的悖论,用以感动现代的观众。她认为“戏剧本体就是一个英雄,然后被撕毁,我们现在就是修补,让他重新站立起来”。剧中有些场景表现得也颇有张力,如“闹宴”一场,麦克白斯一面宴请群臣,一面派人刺杀班柯。酒宴上他忽然看见被杀的班柯,大惊失色,情不自禁地踏上宴会桌胡言乱语起来,将麦克白斯因良心和恐惧而陷入错乱的精神状态表现得颇为精彩。但此剧2016年5月初演时,总体从舞台呈现来看,不少熟悉《麦克白》的观众觉得过于注重外在的视觉冲击力,而缺乏主人公内心轨迹的细致刻画。
《麦克白》剧中的敲门声,即麦克白行凶杀人以后的那个敲门声的描绘也别具寓意。敲门声由轻转响,越来越急促,一声急一声,每一声都像重锤,打到麦克白的心里,把谋杀犯心惊肉跳、惶惶不可终日的内心世界揭示得淋漓尽致。敲门声也有象征和预示的意义,像晴天一声霹雳一样,打开了地狱之门,预示着恶魔的末日终有一天会到来。雷国华版《麦克白斯》中也有敲门声,但这个敲门声表现得过于单一,没有把它与麦克白斯的内心刻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因此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最后表现麦克白斯覆灭之时,舞台上过多展现的是开打,是仇人的报复,而对原作关于麦克白的痛苦绝望心理的描绘没有加以强调,致使戏的深刻内涵无法获得有力的揭示。这次二度演出,导演在广泛听取观众意见之后,艺术上明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被观众誉为本届莎剧节艺术上较为出色的一台演出。
2016年既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也是中国明代伟大的剧作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著名莎剧导演、上戏戏文系硕士毕业生李如茹1994年曾与上戏校友蒋维国一起执导英国利兹大学莎剧《麦克白》。这次,她与英国朋友一起演出了别具一格的小剧场话剧《仲夏夜南柯》。此剧由李如茹策划与制作,由北京对外经贸大学英语教师李军博士与英国利兹大学舞台演出团艺术总监斯蒂夫·安塞尔共同执导。此剧将莎士比亚那从天上看到地下的“诗人的眼”与汤显祖那能上天入地、来去古今的“奇士之心”相融合,以纪念两位戏剧大家的逝世400周年。
《仲夏夜梦南柯》以共同的主题“梦”为连接,两地师生重新诠释原作并呈现崭新的舞台面貌。对外经贸大学的创作团队以莎士比亚经典《仲夏夜之梦》中的年轻恋人和仙子为启发进行创作,英国利兹大学的师生则以当代艺术形式重新演绎了一台别具一格的汤显祖的《南柯记》。
2016年上海国际莎剧节17台戏的演出,给广大莎学学者和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愉悦,同时也提出了可供思考的有关戏剧创作和演出的一些问题,有待人们进行消化和深入的探讨:
(一) 敬畏经典,重视莎剧文本的研究,是探索、创新的前提。
探索莎剧在大胆创新的前提下,还宜考虑观众的接受心理,逐步提高观众的审美水平,满足观众多方面的审美需求。
本届莎剧节有许多演出带有探索性,如何将莎剧探索与观众接受心理结合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课题。
这里首先一个前提是莎剧演出者要认真学习莎剧,敬畏经典,弄懂莎剧文本艺术魅力在哪里,然后再进行新的艺术创造。有的小剧场莎剧如《弄堂里的哈姆雷特》,演员演得很认真,但改编文本有诸多问题。尤其是结尾,哈母拿出哈父的信,说哈父是同性恋者,哈是克劳狄斯的儿子,哈闻听之后大吃一惊,满腔愤懑先杀生父,后又自杀。情节的发展不符合人物性格,也不符合情理,观众看了一头雾水,不得不得出剧本系“胡编乱造”的批评。
(二)如何恰如其分地掌握莎剧演出时间,值得演出者关注。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现代化步伐在不断加快。与这一现代生活潮流相适应的是演出者应有现代的时间观念。这是从事当代戏剧实践的艺术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的时代特点。反映在戏剧舞台上,演出的时间一定要下决心控制,绝不宜过长。莎士比亚的戏原本都较长,一般要演三个多小时,这显然是与当代生活节奏不相吻合。然而,现在的问题是矫枉过正了。这次莎剧,有不少剧目演出时间过短,这就让莎剧魅力逊色不少。
例如伊朗德黑兰大学演出的《哈姆雷特:丹麦的见证人》,将原本三个小时的时长压缩到50分钟,不但原剧线索处理不清,而且人物变异复杂的性格也无法鲜明展示。
(三) 有些优秀的小剧场莎剧未能参加展演,有遗珠之憾。
2016年4月13日至5月下旬,上海戏剧学院举办第五届“上戏有戏”演出季,在一个月内演出了十台莎剧,真可谓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笔者是个莎迷,十台戏全数观看。在这次莎剧演出季中,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小剧场莎剧。试举其中两台:
其一是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一台忠于莎剧原作精神的演出。演员是上戏内蒙班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表演纯真、朴实,基本上体现了莎剧原作的诗意风格和语言的美。演出本选择朱生豪、曹禺译本为底本,加以删节、改写,将原作三个多小时的剧情压缩成一个半小时,节奏明快,很符合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原作主要场面“舞会钟情”“阳台会”“教堂婚礼”“械斗生祸”“殉情”均予以保留。此剧演出的不足之处是奶妈的形象缺乏鲜明的刻画。奶妈是整个悲剧中最活跃的人物,她善良、风趣、爱唠叨,可爱之中有市民庸俗的一面,类似喜剧中的丑角,然而,在这次演出中奶妈并没有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有这样的不足,但这台戏仍不失为一台有光彩的优秀演出。
另一台让人眼睛一亮的莎剧,是王洛勇任艺术顾问的《西区故事》(导演赫克托尔·格雷罗,中方导演熊梦楚),充满了青春的朝气。音乐剧《西区故事》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化”的改编版,剧情时间从16世纪的意大利,转换到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纽约曼哈顿西部的一个拉丁街区。该剧由上戏音乐剧班二年级学生演出。尽管由于演出经费的限制,此剧演员的服装简朴,也没有什么舞台布景,但观众仍然感受到这是一首爱情与青春的赞歌,社会、民族间的隔阂阻挡不了纯真青年真挚火热的爱情和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西区故事》继承了上戏上世纪80年代艺术教育系统训练、严格要求的优良传统。此剧可以说是2016年上戏莎剧演出季中最好的一台莎剧。
然而不知何故,这两台小剧场莎剧在这次莎剧节中均未能参加演出,真让莎剧爱好者有“遗珠”之憾。
1986、1994年第一、二届中国莎剧节,不仅演出了丰富多彩的莎剧,而且十分重视莎剧的学术研究,举行了多场莎剧学术研讨。2016年第三届莎剧节,继承第一、第二届莎剧节的优良传统,开展了内容多样的莎剧研讨和莎剧艺术宣传、传播活动。
(一) 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活动
9月15日上午举行研讨会主题发言。分别有三位中外学者发言:
丁罗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学院的莎剧演出”;
苏珊·贝内特(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授)“莎士比亚与中国:不同地区的声音”;
瓦莱丽娅·韦恩(美国夏威夷大学资深教授)“莎士比亚与夏威夷:以泰莫改编的《暴风雨》为例”。
下午分三个组,宣读论文,有24位学者介绍了他们的莎学研究成果。这些论文从各个方面、各个视角,将莎剧研究引向深入。
有比较研究:《汤显祖的〈牡丹亭〉与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胡志毅);
文本研究:《浓缩历史剧》(李静、孙艳娜);
还有中国莎剧演出史研究:《论曹禺与中国首届莎剧节》(曹树钧);
有戏曲莎剧家研究:《莎士比亚与越剧》(蒋中崎)、《论莎剧在中国戏曲舞台上的呈现——以〈麦克白〉为例》(王永思);
有海外莎剧研究:《马来西亚莎剧演出概况》(马来西亚学者沈国明);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李建波教授,则从“情报分析家眼中的莎士比亚”这一独特视角研究莎士比亚,引起与会学者浓烈的兴趣。
9月16日上午,主办方又为《仲夏夜梦南柯》剧组单独举行了一场学术研讨会。
(二) 出版《经典新论——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文集》
研讨会期间,向每位与会代表赠送《经典新论》一册。该书由上戏宫宝荣教授主编、俞建村教授任副主编。全书21万字,精选了17篇莎学论文,为国家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丛书之一。本书以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举办莎剧节为契机,汇聚全国各地学者,从教育、改编、文学解读等方面多视角探讨莎士比亚与中国的关系以及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此书的出版,大大提升了这次莎剧节的学术品味。
(三) 出版发行纪念莎士比亚的刊物
莎学学者、四川大学《外国语大学学报》副主编李伟民教授赶在会前出版了《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专号》(2015年第1期),发给每位与会学者。
这一期刊有《外研社最新版〈莎士比亚全集〉翻译对策略论》(辜正坤)、《致莎翁400:莎士比亚研究总序》(杨林贵)、《莎士比亚悲剧批评在中国》(李伟民、杨林贵)、《京剧莎剧的编演与戏曲导演人才的培养》(曹树钧)等学术论文,从另一视角提升了本届莎剧节的学术品味。
莎学爱好者、《津门曲坛》主编王小军女士还赶印了三期含有关莎剧的论文的刊物,向莎剧节献礼,显示了莎士比亚在广大读者、文艺作者中的巨大魅力。此外上戏图书馆还布置了“莎士比亚在上海”的展览活动,为莎剧节增光添彩。
(责任编辑:景虹梅)
10.3969/j.issn.1002-2236.2017.01.017
2016-12-04
曹树钧,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曹禺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原副会长。
J892.3
A
1002-2236(2017)01-0081-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