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张丽莉 刘望道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机考 认识
基金项目:海口经济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jyj-2019029。
作者简介:张丽莉,海口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刘望道,海口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214
机考,是计算机考试的简称,又称“机辅考试”“无纸化考试”“绿色考试”,与传统考试模式大相径庭,已经成为机考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认证形式。机考最先应用于计算机类、外语的认证考试,后逐步扩展到会计资格考试等。机考在我国不同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近年来延伸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中。中宣部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提出,“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创新考试考核办法”。对此,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和管理工作者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初步经验,但还需持续改进。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的现状和认识两方面进行初步思考。
长期以来,传统笔试采用的是纸和笔,折射出我国历史悠久的考试文化,在我国现行考试体系中至今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人们已经习惯成自然。同时,在长期的考试实践中,传统笔试因其环节多、周期长、流程复杂,安全保密差等问题也逐渐显现。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采用现代化计算机工具改革考核方式,成为教育战线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追求。机考能够克服笔试的一些缺点,在缩减环节、缩短周期、简化流程,安全保密等方面有传统笔试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从传统的笔试向无纸化考试方式的转变中,我国的教育考试已投入实用的有教育部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等。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的无纸化考试系统在我国不同的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1]。
中宣部、教育部提出的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创新考试考核办法的要求,引起了高校广大教学和管理工作者的关注,一些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考,在实践操作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在理论可行性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尝试和探索中积累了初步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研究成果的状况是反映事物活动面貌的重要方面。2019年7-8月,几次通过期刊检索和文献检索查中国知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考或无纸化考试的研究成果的数量变化不大。2019年10月16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考”进行期刊检索,选择主题、全文、篇名,分别为1、173、1条结果。进行文献检索,选择主题、全文、篇名,分别为1、260、1条结果。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进行期刊检索,选择主题、全文、篇名,分别为7、513、6条结果。进行文献检索,选择主题、全文、篇名,分别为7、1407、6条结果。
虽然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的成果不多,从这些有限的研究成果,可窺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进展的一斑。
从研究成果看,有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试点环节的。如,乔永平,乔明宇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中,概括了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机考模式试点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前期充分调研;申请教改项目立项;开发机考软件系统与试题库;分步骤实施:组织部分学生模拟、在部分课程中进行试点、全面推行[2]。
有探索从一门课到多门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实践过程的。如,张红军,钱文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的探索与实践》中,回顾东华大学从《形势政策》开始,采用多种题型进行无纸化考试,再推广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四门课程的考试[3]。
有研究高职院校思政课“无纸化”考核体系的具体构架的。如,朱媛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无纸化”考核体系研究》中,提出高职院校思政课“无纸化”考核体系的具体构架是:课堂考核: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核:主要由计算机考试(期末题库随机抽题)、团队制作PPT展示发表占总成绩45%;实践考核:占总成绩15%[4]。
有研究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机考的协调与保障的。如,席涤非的《本科院校思政课程机考教学改革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从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教务处及其他二级学院之间的协调,教学内容与机考试内容的协调,机考成绩与平时分数、实践成绩的协调等方面展开[5]。
这些成果,以实证研究为主,有从总体上,有对某门课机考进行的论述;有针对专科院校,有针对本科院校机考的论述。
从实施动态看,无论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认识到机考远远高于传统笔试考试的要求。对打好机考的实施基础,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水平两方面都投入了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实施前力求科学、合理地整体筹划。
在硬件设施上,对机考工作的电力供应是否充足?网络设置是否通畅?服务器功能是否健全?设备规模是否匹配?计算机机房是否足够?场地协调是否有保证?等等,都进行了提前和较周密的准备。以某本科高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含专科学生),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的办学规模为例,对大一、大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考,2018年上半年参加人数为9735人,占在校大学生人数近一半。通过整体筹划,使上万人规模的机考顺利进行。
从软件水平看,目前高校的运用状况有外购软件、自制软件和改造软件等几种情况,运用合适的配套软件做机考的支撑。技术条件成熟、条件较好的高校,做到了自制软件,有专业的软、硬件技术人员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调试。还考虑到进行机考时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和突发事件,有针对性地设想有效的应急措施与预案。一旦出现这些情况,能够及时应对和处理。
此外,在机房技术人员、考试学生、专业教师和兼考人员的通力合作方面,目前,机考的主体学生和机考的主导教师,对一般的电脑操作能力和网络知识已经初步具备,学习和掌握了上机考试的流程。技术人员能较熟练运用操作系统、电脑程序和机考软件。兼考工作人员初步适应从纸考到机考的新变化,维持好考场的正常秩序。一当机考出现考题异义、电脑黑屏等机器故障、网络堵塞等异常情况时,在信息沟通、排除障碍上能够及时处置,以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这些高校进行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经验和一定效果。
调查发现,由于机考是新生事物,大家站在同一起点上,实施机考时有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之间、某个高校内二级学院之间相互取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现象。一些高校对此事并没张扬,正在默默进行,进展中的经验和成果尚没得到充分的反映,這也是全国高校众多,而对机考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的原因之一。
为了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的顺利实施,在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的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端正对机考的认识。端正对机考的认识,应该适当超前,但绝不能滞后。要充分认识机考的发展趋势,自觉强化机考的信息化意识,努力消除实施机考的畏难情绪。
(一)充分认识机考的发展趋势
机考由于其优越的功能和明显的优势,将会成为日后考试改革发展的趋势。虽然机考目前尚无法全面替代传统笔试模式,只是传统考试模式的补充和发展,普及还存在诸多瓶颈,短期还不能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它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发展趋势看有无可估量的发展前景和后劲。对它进行研究和探索,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法的改进、完善和创新。
对机考的实施与探索,在硬件设施上已经涉及到经费投入、设备规模、电力供应、场地协调等方面,在软件设施上已经涉及到网络知识、计算机技能、技术水平、适用软件等众多方面。对此,在机考的初步尝试中,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已经尝到了机考在节省人力、节约资源方面的甜头。一些学生也对机考持肯定态度。一些高校已认识到机考未来的发展趋势,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工作进行改进和逐步完善,以适应机考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自觉强化机考的信息化意识
高校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大学生群体等,都要适应机考形势发展的要求,强化机考的信息化意识。要改变对机考认识滞后的状况,为大范围地全面实施机考做必要的准备。高校领导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机考,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统筹规划机考全局,在相关投入上为机考建设可靠的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新知识的学习,掌握岗位必须的信息化技能。要针对机考工作的需要,做好建立试题库等前期准备。教学管理人员对机考工作,在机考全局上要有配角意识,在分工协作的局部上要有主角意识。大学生群体要尽快适应从纸考到机考的转变,发挥自身在计算机操作方面的优势,做好应考的充分准备。同时,大学校院还要为机考顺利运行营造浓厚的舆论环境。
(三)努力消除实施机考的畏难情绪
由于机考是考试方式的新生事物,人们对传统笔试已经习惯,可谓驾轻就熟,不一定乐于接受机考改革的变化。由于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对这个新生事物的改革,有的人可能望而却步,有的人可能可能一下子不适应。更有甚着,对这个新生事物的改革,担心可能会遭遇失败,畏难情绪随之而来。要克服对实施机考的畏难情绪,我们秉持的态度是,即使在试验时遭遇失败,也不要灰心丧气。世界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加强学习,勇于接受新事物,逐步积累经验,机考的改革必定成功。
此外,为了持续改进和逐步完善机考工作,除端正对机考的正确认识外、必须打好机考的实施基础和多方协调,特别是要抓住机考的工作重点试题库建设。
参考文献:
[1]乔剑涛.无纸化考试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J].价值工程,2011(4):176.
[2]乔永平,乔明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黑河学刊,2014(9):107-108.
[3]张红军,钱文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的探索与实践[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0.
[4]朱媛.高职院校思政课“无纸化”考核体系研究//“决策论坛——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北京:中国会议,2016-12-24:76.
[5]席涤非.本科院校思政课程机考教学改革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0):13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