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文|徐寅秋
在“多元创新与产业变革”中国杂技产业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紧紧围绕“多元创新与产业变革”主题,探讨中国杂技艺术与杂技产业的特质、分享杂技产业园区建设成功案例、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趋势及其对杂技产业的影响,进而探寻中国杂技产业在新形势下的新方向。论坛成果斐然,具有高度的时代性、前瞻性与现实指导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四五”规划中作出了“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相关部署。在新时代,以创新、转型与变革谋求中国杂技产业的发展,势必要再度审视中国杂技的相关艺术特质,从中挖掘与时代相契合的产业属性,以此作为探索杂技产业新路径的出发点。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协主席边发吉强调,杂技没有语言的障碍,本身就便于在全球市场上广泛传播;此外,处于后现代的当下,所有艺术门类都面临着裂变的恐慌,而杂技三千多年以来,不断在吸收其他姊妹艺术之长的过程中创新与变革,杂技坚韧不拔、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艺术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高度契合,始终能适应时代与市场的潮流。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主任姜浩扬充分赞扬了杂技艺术的魅力与价值。他认为,杂技是用生命铸就的人类挑战极限的最高级的艺术形式,有冲击世界艺术高峰的能力。因此,他呼吁让杂技艺术得到应有的国家尊重、学术尊重和主体话语权。姜浩扬还就杂技产业的创意和运营分别提出了“点石成金”与“捏沙成团”的经验概括,建议发展艺术产业首先要把握方向、找准方法,再制订方案,要在感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
沈阳军区前进杂技团原副团长董争臻指出,杂技的优势在于能博采多种艺术之长,灵活多元,能拥有不同的站位和方式。发展杂技产业,一要打通市场渠道,二要打通政府渠道,三要打通学术理论渠道,既要占据市场优势,也要占领主流意识平台。杂技要凭借创作精品,实现多条腿走路、多通路发展。
在文旅融合蓬勃发展的当下,杂技产业先行者不断拓宽产业面,延伸价值链,为中国杂技界创造了丰硕而宝贵的创新性高质量发展经验。本次论坛邀请全国多地杂技产业负责人、院团长参会,介绍创作、运营、管理的相关经验与思考。
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薛金升指出,杂技多元创新与产业变革的背景和语境是以杂技产业为基础、以创意产业为引导、以中国杂技的传承与创新为根本目标、以中国故事的书写与传播为责任使命。黑龙江省杂技团十多年来,在管理、招生、机制、艺术和体制多个方面实现了创新发展。推动产业变革,应当重点考量五个方面,一是要制订符合本院团实际的人才、作品、市场等发展战略;二是要打造独有IP,以差异性展现领先优势;三是挖掘本地文化内容,把握文化定位;四是产业转型,如黑龙江省杂技团完成了“变舞台为平台、变剧场为市场、变作品为产品、变演艺为创意”的转身;五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位,以点带面,持续发力。
深圳欢乐谷旅游公司艺术总监朴红玉介绍了欢乐谷作为中国魔术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将魔术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成为欢乐谷园区核心发展和内容的历程。深圳欢乐谷杂技产业主要由一台主题晚会、多个街头表演和世界顶尖级魔术节庆组成。未来将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搭建人才培养基地,培育一专多能型人才,并与李宁魔术艺术学院在教学、道具研发、节目创作等方面实施战略合作;二是搭建创新创作的平台,不断优化驻场主题晚会,并在国内国际重大赛事中磨砺创作能力;三是坚持开拓市场,打造魔术节庆,通过引进国际优秀的魔术师、滑稽师及文化交流活动,借鉴国际先进理念,打开国际市场。
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河北省艺术中心)主任廉天用“以节兴城”概括了吴桥杂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吴桥的杂技产业目前主要有杂技教学、杂技演出、杂技道具研发和生产、杂技旅游四个方向,以吴桥杂技大世界为产业龙头,集合云瑧金陵杂技酒店、中国杂技博物馆、吴桥杂技学校、金牡丹综合教学基地、环球马戏城、大运河旅游度假区等,形成“一核多点”爆发式产业格局,并以杂技产业为驱动,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汇集吴桥,促进城市发展。
周口市杂协主席、河南金贵演艺集团总经理张玉玺介绍了金贵演艺集团45 年来的建设历程。从单一的杂技马戏表演蜕变至杂技产业园区全产业链发展,金贵演艺集团探索出“杂技+制造”和“杂技+文旅”两种主要发展模式。“杂技+制造”主要指现代标准化马戏大篷定制,贯彻强基础、重研发的发展理念;“杂技+文旅”主要指规划建设的四大景区、三大主题酒店、国际马戏城整体园区布局。周口杂技产业园区秉持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共建绿色地球家园的生态理念,结合杂技演艺事业,持续带动周口经济、文化、民生事业的发展。
重庆杂技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涛介绍了重庆杂技产业发展的情况。重庆杂技产业主要由重庆国际马戏城驻场演出《极限快乐show》、研学、恐龙剧组成。多元的产品可以最大化发挥杂技资源的效力,是当下杂技产业发展的关键,同时还要找准市场的定位,确定目标受众,面向年轻群体制订具有针对性的优质产品。在把握创作的基本站位之外,要以市场的反馈为标准创作精品演艺产品,在互联网时代,还尤其应该运用好短视频、自媒体平台做好线上品推,与创作、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助力城市更新、改善民生福祉等事业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杂技产业也从最初单一的杂技演艺,到集创作、生产、研发、制造、经营于一体的产业园区,向综合性城市经济的产城融合方向发展。在跨界、破圈与变革的时代浪潮之下,中国杂技产业又将如何拓展版图,在重塑的意义上谈新实践与新发展?
边发吉表示,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极快、各门类文化娱乐交叉跃进的时代,创新是艰难的,因此一要“离经叛道开新境,违师背典出奇章”;二要细分市场,以大众化为目标,以分众化为手段;三要坚持创作艺术精品,做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
上海马戏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马戏城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市马戏学校校长梁弘钧以上海杂技团未来的规划方案为例,探讨了因地制宜同区域经济、地区发展相结合的杂技产业重塑新方向。上海杂技团结合本土优势与静安区相关区域发展规划,致力于打造“文旅商演绿”(文化、旅游、商贸、演艺、生态)一体化创新型文化综合体,包括区域打造、品质提升、文商联动、演艺新地标四个方面。如今的杂技产业已经超越了市场单一面向,转而服务于社会与生态的需求。既以深化IP 发展演艺、文创、旅游、城市特色经济形式,同时以文化讲堂、艺术交流、生态保护等方式反哺社会、服务市民,市场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
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理论研究委员会主任赵双午结合湖南省的地域、经济、社会条件,提出发展轻资产的杂技产业形态,以产业重塑打开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格局。从节目、剧目而言,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近年借鉴欧洲新马戏理念,创作新杂技剧场,开拓城市小剧场演艺新空间;从市场而言,关注城市年轻群体的喜好,一方面注重演艺带给观众的沉浸式体验与参与感,追求中国杂技的现代化、国际化转型,另一方面将杂技与全民体育、健身养生项目相结合,延长杂技演员职业寿命。此外,计划在湖南落地一个新杂技国际戏剧节,加强与国际的文化交流,开辟城市文旅新IP,助力湖南打造华中改革开放高地。
广东省杂技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燕列松介绍了广东省杂技家协会自20 世纪80 年代至今参与广东杂技产业建设与发展的历程,从发挥联络协调职能、参与产业经营,到率先带领广东举办现代意义上的魔术比赛,再到参与文旅园区设计等。未来,协会参与产业发展的方式应当主要做“土壤”的培养,明确杂技未来的发展方向,既要传承传统文化,也要展示时代风貌,把握在艺术审美领域的话语权;同时还要为院团做好服务、沟通、协调,为院团的创作、演出和生存创造良好的条件。
杂技产业的崛起是杂技艺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同时也为城市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文化价值,为城市产业升级、精神文明建设与国际交流提供了新的方向。以“多元创新与产业变革”为主题举办杂技产业发展论坛,既体现了中国杂技界紧跟时代步伐的蓬勃朝气,也体现了中国杂技家协会围绕大局、团结引领杂技界开新局、谱新篇的使命意识。正如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唐延海所言,本次论坛为杂技产业搭建了合作共赢的平台,汇集了来自各方的真知灼见,帮助杂技界树立长远眼光、系统思维,不断优化布局、优化结构、优化配置,为增强杂技产业发展后劲、提高发展效益提供了智识与动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