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文化 理论 实践
作者简介:祁燕辉,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171
新时代、大变局。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上越来越多目光投向中国,焦距中国的国家治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高层次的制度竞争才是应对“变局”的核心和关键。因而从多重维度追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来源,深刻把握国家治理的理论特质,才能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中国道路、创造中国奇迹。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和价值符号,是民族之基,兴国之魂,力量之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梳理了我国国家治理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决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这一论述深刻地指明了文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探寻不同时期的文化对深化国家治理体系的认识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民族屹立至今的“根”和“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思想、社会治理思想以及國家治理理念,例如:一生推崇克己复礼的儒家代表孔子,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代表庄老,以及主张以法治政的法家韩非。这些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治理思想虽年代久远,但仍然能够为当今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示,为社会治理有益启迪,也为国家治理提供有益启发。
“礼乐仁和”是孔子的经邦治世之道,其中,“礼”意思是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乐”代表着禁止淫邪,匡正人心,化导社会风俗;“仁”是指孔子的仁爱思想,后继的儒家学者将孔子仁学思想拓展到治国领域治,发展到后世所沿用的“仁政”;“和”乃是孔子对于大同生活的美好追求与向往。儒家学派把伦理道德中“仁爱”拓展演化到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理念中,就发展成了“仁政”。这些仁政思想延续千百年,对当今的国家治理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提供了历史借鉴。“无为而治”是道家学派的治世之智,也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所谓的“无为”指的并非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强加、不过多去干扰,清新洞察、知人善用。当代中国在经济市场治理过程中,不仅依靠国家这个“看的见的手”更要尊重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依据市场自身内有的机制去管理市场经济。作为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把“法”作为国家治理思想的核心要素。法律是治国的最大依据,法治同时也是支撑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托,强调用“法”治理国家、建设法治社会至今仍是我们党一贯追求。
(二)熔铸于中国革命文化之中
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近代革命实践,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不同的时期孕育了不同的革命精神,这些不同的精神力量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深厚的精神支撑。一条小船,诞生了一个大党,同时也诞生了“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旗帜鲜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当下中国的“病痛”,深入工农群众之中,倾听民众呼声和时代诉求,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划全新的社会,初步提出了关乎未来国家制度的主张,并领导中国人民长进行长期不懈的奋斗。“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时期铸就的伟大精神丰碑,时代在变迁,但不变的“赶考”精神仍然是激励中华儿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踏入新时代征程中砥砺前行不竭得精神动力。党的在西柏坡时期规划了有关新中国建设的蓝图,提出了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总结以往历史经验,确定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着手各项事业的建设。这一时期蕴含着早期党的治理思想以及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思考,蕴含着对共产党人面对时代发展问题,审视夺度、科学地进行思考,系统回答了党应如何面对革命胜利和执政考验的历史性课题,为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拒腐抗变、永葆革命者本色提供精神支撑。
(三)根植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基础之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文化。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滋润和涵养更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在国家建设中的引领力。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尤其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灵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在现实国家治理当中,能否构建具有强大号召力和核心价值观,发挥核心价值观在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引领力,始终是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国家治理现代化之所以科学,不仅因为它吸纳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精髓,更在于它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弊病,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了国家治理思想,在关于国家治理原则上提出无产阶级专政,在关于国家治理方式中提出民主集中制。
(一)国家治理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欧洲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了这样的结论:“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在马克思恩格斯眼中,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必须由无产阶级掌握国家主导权,对人民实行广泛民主,对剥削阶级实行严格专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恩格斯由阶级斗争作为理论起点,合理规划未来社会进程与蓝图,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纲领,进行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由此可见“无产阶级专政”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原则和前提。列宁不仅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经验体系,也从俄国十月革命实践中得出了无产阶级专政重要性,在建设国家政权中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体系,并结合了俄国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列宁认为,“革命民主专政是民主社会变革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奏曲和最低纲领。”并强调在生产以及社会秩序维护中,民主专政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
(二)国家治理的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国家的治理,要坚持民主与权威齐头并进,是民主集中制的统一。从巴黎公社的实践经验中,为确保人民能够成为国家的主人,不仅要确保广大人民拥有普选权而且政府公职人员也必须由选举才能产生。此外,除了保证人民的普选权之外还应该赋予人民罢免权,而公职人员相应要接受人民的监督,赋予人民选举权和罢免权意味着民主治理的开始。民主与权威并举,民主治理才会更有序。经过巴黎公社经验教训,他们明确指出只有保障领导的权威才能确保无产阶级政党强有力的组织,否则必然会导致组织的瓦解。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就明确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国家治理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并把它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和国家治理的重心。随着建设国家政权的实践中,列宁适时提出了协商民主思想,从早期党派之间的民主合作到后来扩展到中央以及地方区域自治,在体系成熟之后又推广到广大人民之中。列宁不仅创造性自上而下推广民主理念而且运用集中制原则,还以地方自治为基础,涵盖多领域跨行业。
九十九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党的执政范围扩展、理念的创新和方式的改进,都为当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革命战争时期国家治理经验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仅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也是我们党初步探索国家治理思想的开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实际情况在革命根据地创办了中央苏区,随着苏区的不断扩展、巩固,党在这一时期积极探索政权建设理论为今后在全国执政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在指导思想方面,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广泛开展普及性学习,为国家治理稳固了政治根基,提供了根本性政治保证力量。为了广泛普及和强化党内思想教育,除了创办学校、印刷书籍还系统性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通过创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领导带头集学习,党员学习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不仅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能力和实踐能力,而且有效推进了中央苏区国家治理的蓬勃发展。在法治建设方面,中央苏区时期高度重视法治的地位和作用,将法治建设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并进一步完善法治体系出台相应法律法规。这些结合实际富有创造性的探索,为后来全国性执政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后期推进国家治理法制化提供了借鉴意义。
(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治理理念的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同时意味着我们党面临着治理国家的新挑战和新阶段。新中国在探索国家治理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如何快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如何发展生产成了当时最紧要的问题。基于当时的基本国情以及缺乏相应的建设经验,参考苏联模式似乎成了当时的最佳选择,但是中国的学习并不只是停于简单的模仿,而是奉行“你取你的经,我取我的经,不能搞绝对化”由此新中国的治理道路才逐渐明朗化。毛泽东同志面对苏联模式而不是一刀切式的全盘接受,而是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不断反思进行探索,在经济方面,反思苏联只单一重视重工业,推行“一化三改”,在重视工业发展的同时也重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建国初期,以《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1950年到1953年,在新解放区开展土地革命,创新性颁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单一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土地所有制,发展农业生产,保农促工,为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使广大女性获得婚姻自由权利,也是移风易俗的另一重大进步。
(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经验的深化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党国家治理理念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40多年披荆斩棘、40多年春风化雨,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深化了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指导思想上,改革开放打破了旧的教条框架,恢复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基石。在经济建设上,改革开放不仅推动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且创造性开办蛇口工业区,推动改革开放的春风由沿海吹向内陆。由最早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将改革的方向由农村转向城市。之后,不断打破计划与市场的老框架,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完善。直至今日,***总书记提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在民主法制建设上,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各个行业,从上而下左右衔接不断推动法治治理。从改革开放到十九大,不断强化法制的建设和完善推动我国国家治理制度化上升到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