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 薛征涛
融合南北 独树一帜
——蓝瑛的艺术特点
□ 薛征涛
蓝瑛(1585-约1664),字田叔,号吴山农、西湖研民、蝶叟等,晚号石头陀,杭州人。《浙江通志》记载其:“少颖异……蘸灰画地,作山川云物,林麓峰峦,咫尺有万里之势。”①可知蓝瑛虽未出生于世家,但极具绘画天赋,少时在家乡时已小有名气。据庞元济所著《虚斋名画录》记载,蓝瑛曾作《朱竹墨石图》②,自题:“丁未夏日画于东皋雪堂,呈上雪居老先生教正。”不难看出他在23岁时已来到松江地区,与当地名士雪居先生孙克弘有所互动。也正是因为与孙克弘相交,蓝瑛才得以结识董其昌、陈继儒等松江名士,为自己进入松江画坛奠定了基础。56岁时在扬州小住两年,期间又与杨文骢、张宏、马士英、唐志尹等复社名士和达官显贵相熟。晚年返回杭州终老,以卖画授徒为生。
根据蓝瑛生平,不难看出江浙地区是其主要活动区域,这里的自然风光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蓝瑛山水画所表现的题材。而在表现手法上,他一方面承袭了自古以来南方山水画表现的基本特点,同时也借鉴了浙地“浙派”山水的绘画表现方式。此外,随着思想控制的不断削弱,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个人意识开始觉醒,到明末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其中产生了很多前人所不敢言的观点,如明代思想家李贽就说“世人但知百姓与夫妇之不肖不能,而岂知圣人之亦不能哉”③,黄宗羲也谈到“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④,唐甄更是提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⑤。自古以来的圣人、君主无不是被顶礼膜拜的对象,而明末的思想家们则敢于把他们拉下神坛,这是明末思想解放最明显的表现。而这样的思想解放也影响了明末画坛,画家们纷纷开始反对明初以来的“复古”思潮,开始进行自抒胸臆的艺术创作。而正是由于这些客观的地域文化背景,才使得蓝瑛敢于突破固有模式,融合南北,自成一家。
蓝瑛摹古作品一览表
蓝瑛是一位全能的画家,山水、人物、花鸟皆通,尤善山水。在蓝瑛的传世山水画当中,摹古绘画占了极大的比重,是研究蓝瑛师承及艺术风格形成过程的重要依据。
蓝瑛的摹古绘画不钟情于一家,而是博采众长,在其传世作品当中,以摹古自题的绘画作品几乎占了一半,笔者对蓝瑛绘画作品收集整理出了蓝瑛摹古作品一览表。
由表中可见,蓝瑛一生当中进行了大量的摹古,较为系统地学习了中国画绘画史知识以及艺术表现技巧。但值得注意的是,蓝瑛对于古人绘画的借鉴并非一味照抄,而是经过其主观意识取舍的,因此其摹古绘画皆为自我认知主导下的摹古。
以《溪山秋色图》为例,题为:“癸丑新秋日仿松雪《溪山秋色图》并大痴笔法,蓝瑛。”虽然在构图方法及其长披麻皴式的表现上借鉴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但在用笔中,黄公望多为中锋,而蓝瑛则较多地运用侧锋。蓝瑛1633年所作的《富春高士图》以高远法构图,取景开阔,用笔刚柔适中,整体气息有黄公望的韵味,题跋上更是充满了对黄公望的敬仰之情:“黄公望余乡之富春高士,倜傥有大志,不偶,逃名诗画,深心丘壑,与其乡冯士颐、吴复为唱和友。近之吴人好事拉为吴人,此可噱耳!但不知《杨铁崖集》中之叙处,余癸酉秋客富春,探其旧时篱落,今则乔木蘼芜矣。余师法大道,然未万一之及,遂记公望出处,鉴赏家知之耶。”1634年创作的《秋景山水轴》整体的绘画感觉与黄公望比较相近,山形取势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穿插组合有大痴《水阁清幽图》的影子,画面右下方的小树以及画面中部小屋附近的树形有黄公望的形制,但可惜的是,这幅画的笔墨结构、山石皴法以及画面的整体处理上并无元人绘画的影子,未得元人绘画之真意。
其1626年所作《秋林高士图》,题曰:“天启六年重九仿黄鹤山樵《秋林高士图》画法于南峰之石缝天,钱塘蓝瑛。”画面设色以淡雅为主,格调高雅,颇得元人逸趣,但整幅作品结构严谨,造型讲究,细节处理到位,同时具备北宗绘画的气象。画面中的山坡和石块的表现使用了王蒙的牛毛皴,章法布局也与王蒙《青卞隐居图》的山石结构较为相似,但画面中的线条大到山体轮廓,小到细枝点叶,都是作者一笔一笔细细描摹得来,线条的质量极高,不仅自然流畅,还在其中完美地表现出了对象的质感、力感以及形态、结构,充分体现出南宋绘画的精细与严谨,而这与元画倡导的恣意洒脱却有相悖之嫌。所以,这幅作品虽标明仿王蒙,但其自身特点还是比较突出的。
[明]蓝瑛 松岳高秋图 183×94.3cm 绢本设色 浙江省博物馆藏款识:松岳高秋。法荆浩画于城曲茅堂,蝶叟蓝瑛。钤印:蓝瑛之印(白) 田叔父(朱)
[明]蓝瑛 西湖十景(10屏) 169×45cm×10 绢本设色 扬州市文物商店旧藏
从蓝瑛的摹古绘画中不难看出,其心中并没有像董其昌一样将南北两宗变得泾渭分明,而是主张二者融合,因此在其绘画作品当中,展现出的是两宗风格的完美融合。
1640年的《仿黄鹤山樵山水图》,虽然形式上有王蒙绘画的繁密之感,但用笔的感觉则有很大差距。王蒙“牛毛皴”的用笔来源于北宋李成,用笔清秀俊逸,而蓝瑛此图元人中锋用笔居多,同时兼用侧锋,将“牛毛皴”的皴线化用成了短笔细点,并将山石原本的外轮廓线融入到牛毛皴当中,通过对牛毛皴的变形化用,使其完美地统一于整个画面当中,强烈地突出了山石的质感。相对于山石的处理,蓝瑛此图中对于树的形态以及用笔方式与王蒙更为接近,树的搭配、穿插,前后关系,疏密关系处理得十分恰当。除了造型和用笔,此图最为精到的应该是蓝瑛对于中国画“墨分五色”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其对于色墨关系的处理能力。通观全图,线条繁密,为强化体积,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苔点迭垛以破之,而细观这些苔点,不难发现其中墨色的变化。以画面下部为例,那一大片山坡上的苔点众多,但蓝瑛却能通过利用虚实关系和浓淡关系将其分开,重点部位的苔点以浓墨实笔点出,而边缘丛生的野草则用淡墨虚笔带过。在对最前端一棵树的刻画上,通过点叶的墨色变化来表现树的体积。树枝顶部的点叶墨色清淡,而下方苔点浓密,符合树木的生长规律。而在树干的点叶则浓淡相间,借以表现树叶错落有致的样子。在画面中部茅屋周围杂树的处理上,蓝瑛通过以墨色的浓淡来表现树木的远近关系,近处的树枝叶以浓墨描绘,越往远处墨色越淡。值得注意的是,在石头的苔点和树木的点叶处理上作者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石头的苔点笔墨浓枯,而树的点叶则更为淡润。由此可见,在整幅图的用墨上,蓝瑛很好地以虚实、浓淡、枯湿的对比对画面进行了相当到位的处理。此外,整幅作品以赭石为主,用色协调,没有过于强烈的色彩对比,一些树的夹叶设色略填了一些红,树干与山石的色调柔和统一,相比于他的重彩画,这类浅绛山水文气十足,干净雅致,深得元人绘画之精髓。
如果说上一幅作品代表了蓝瑛的繁密一路的绘画,那么1639年所作的《霜入云山图》就是其中简澹风格的代表。全图造型趋于简洁,用笔放逸灵动,有元人绘画之精神。整幅作品以水墨表现为主,石头的取势与渲染,淡彩染叶,红与墨对比,借鉴了宋元处理办法。画面最下部为一方孤立的石头,勾线自然,皴染皆备,略点水草以营造近处水景,中部是整幅画面墨色最重之处,表现了前后错落的很多石堆,应该是水中的岛屿,岛上树木丛生,云气贯穿其中,营造出参差错落、若隐若现之感。画面上部的远山虽然以“落茄点”笔法进行表现,但山形饱满,结构紧凑,可见其绘画功力的深厚。远山墨色整体下部略重,中部偏淡,云气穿插其间,同时以楼阁将中景与远山相连,达到画面气息的圆融流畅。通观全图,构图方式是元人最喜采用的一种,但蓝瑛却能吸收古人的经典构图,经过加工,完成“自我化”,近景、中景、远景之间的断连处理得恰到好处,律动感十足。笔法方面,在以米芾“落茄点”为主的基础上,夹杂了众多元人的表现手法,如在近处山石的表现上有倪瓒画石的影子,错落的苔点饱满润泽,有吴镇的笔意。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蓝瑛此作以米点手法为主,但却是其自抒胸臆之作,水墨淋漓,墨点的大小、浓淡、聚散以及排列层次的变化,在画面上形成了耐人寻味的节奏感,如烟如雾,苍郁、飘渺、流荡,尤其是画面中部的表现,重墨与水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互不影响,能够让人深刻感受到蓝瑛对于水墨的控制妙到毫颠,这正来源于他多年在绘画实践中的不断理解与总结。此外,中部的树叶略施红色,并不突兀俗气,而是很好地融入了画面整体当中,几点朱赭杂于墨点之间,色墨相融,既突破了墨色的单调,又点明了醉染霜林的秋意。原作现有刘海粟于1946年所题边跋一则:“余曾见高尚书《春云晓霭图》真迹,峰峦古厚,云气蓊郁,见者惊叹。梦白出示此帧虽云仿房山,更自抒胸臆,雄厚盘郁,烟云万变,盖学其澹远一派也。”可见其对此作评价之高。
由此可见,蓝瑛不仅欣赏北宗绘画的刚劲雄强,同时也痴迷于南宗绘画的幽远清静,而且他真正做到了融合南北,广泛借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付诸创作实践。
与当时主流的山水画不同,蓝瑛的重彩画绝对是独树一帜的,是其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虽然有极强的形式感和装饰性,但用色艳丽却不庸俗,浓重却不刻板,鲜艳纯净的色彩可以见出他对于用色高古的追求,可谓是对自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一种传承。
[明]蓝瑛 丹峰红树图 184.3×50.8cm绢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款识:法张僧繇。画于邗上草堂,西湖外史蓝瑛。钤印:蓝瑛私印(白) 田叔(朱)
[明]蓝瑛 仿倪瓒山水图 129×57cm 纸本水墨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款识:甲午小春画,法倪云林,时于西溪之万菉阿。雪翁老社长过晤,以此请正,七十山公蓝瑛。钤印:蓝瑛之印(白) 田叔父(朱)
《丹峰红树图》题云:“法张僧繇画于邗上草堂,西湖外史蓝瑛。”虽未有明确纪年,但就画面表现看应是蓝瑛早期的重彩画。整幅画面由下方的石头起手,石青石绿在石坡间交替间染,每一个独立的石块全用石青和石绿没骨表现,石头下部以赭石接染。原本有墨笔勾出轮廓的痕迹,但却以浓重的青绿色覆盖其上,使其隐没。石头上的墨笔苔点上也以石青石绿纯色点之,水草全部用朱砂色表现。石头上的树以双勾法绘出枝干,树干以赭石加墨染出其体积感,树叶皆以纯色点之,用颜色的浓淡关系表现树叶的疏密关系。每一棵树保持一种颜色,皆没骨点出,右边的丛树色彩与左边顺序不同,右边是先红再白后花青,花青面积较大,而左边则是先白再红后花青,红色面积较大,相互映衬,丰富艳丽而趣味十足。中景的山用重色勾写,无皴,以石绿、石青、赭石等重色间染。最高峰以赭红色写出,下接染青绿色,山间云气以白粉渲染勾勒。全图用色极为浓重艳丽,但仍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毫无庸俗的火气。
《摹张僧繇青绿山水图》轴下段以石青染石头,以朱砂写水草,周围以淡墨点了一些植物,色彩对比,中景近坡与远山的石绿色以中部的红叶相隔,山顶中部以石青为主,整体并非单一颜色,色彩流动渗化,加强了渲染,发散自然。整幅作品用色的浓淡、轻重对比变化多样,点苔以墨加以石青表现,起到“醒画”的作用,加之在近景的石坡上设置的草亭,使整个画面焕发出恬淡烂漫的逸趣。
《白云红树图》创作于1658年,是其74岁所做,自题:“白云红树,张僧繇没骨画法,时顺治戊戌清和,画于醉鹤轩,西湖外民蓝瑛。”是其重彩画中水平较高的一幅。画中的山石完全以浓艳的石青、石绿色略微分出浓淡然后以没骨法表现山势,在沟壑中以墨色积染和点皴勾斫来表现山的体积感,朱砂细笔写出的小草也十分醒目。树叶以红、黄、花青、绿色没骨点出,云用白粉进行渲染,有意思的是,蓝瑛在山顶及树冠的部分都再次敷上了一层淡淡的白粉,以表现其中的远近及虚实关系,增强了画面的色彩对比度,使画面色彩绚丽夺目,十分别致。
综上所述,蓝瑛的绘画一方面悉心师古,将南北两宗技法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蓝氏语言”,同时还继承了自唐以来的重彩画风,并进行了发展,开创了在江浙一带颇具影响力的“武林派”。除了作品,蓝瑛的艺术理念在当时也颇为异类。在董其昌“南北宗论”大行其道的当时,蓝瑛却因为早年受浙派绘画的影响,对北宗绘画特点极为熟悉,加之后来跟随董其昌系统地学习南宗绘画,可以说深谙南北两宗绘画之所长,进而以南北融合的艺术主张进行绘画创作,这也为后世学习中国画提供了更为全面的途径。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郑寒白
注释:
①[清]嵇曾筠、沈翼机《浙江通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48页。
②[清]英和《石渠宝笈三编》,方勇主编《子部珍本丛刊》(第1-3册),香港蝠池书画院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第421页。
③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64页。
④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第159页。
⑤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第303页。
[明]蓝瑛 仿张僧繇山水图 177×91cm 绢本设色 无锡博物院藏
[明]蓝瑛 澄观图册(12开之一) 42.5×23.2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湖山清峙。蓝瑛。钤印:田叔氏(白)
[明]蓝瑛 澄观图册(12开之二) 42.5×23.2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夏木垂阴。蓝瑛画。钤印:蓝瑛(联珠)
[明]蓝瑛 澄观图册(12开之三) 42.5×23.2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研民瑛。钤印:蓝瑛(朱)
[明]蓝瑛 澄观图册(12开之四) 42.5×23.2cm 纸本水墨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蓝瑛画。钤印:蓝瑛(联珠)
[明]蓝瑛 澄观图册(12开之五) 42.5×23.2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蓝瑛画。钤印:蓝瑛(朱)
[明]蓝瑛 澄观图册(12开之七) 42.5×23.2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西湖蓝瑛。钤印:田叔(朱)
[明]蓝瑛 澄观图册(12开之六) 42.5×23.2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癸巳清和,蓝瑛画于云间之丽秋堂。钤印:蓝瑛(联珠)
[明]蓝瑛 澄观图册(12开之八) 42.5×23.2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研民蓝瑛画,拟介翁赵老公祖霜台玄粲。钤印:蓝瑛(联珠)
[明]蓝瑛 澄观图册(12开之九) 42.5×23.2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癸巳清和,画呈介翁老祖台玄粲。治研民蓝瑛顿首。钤印:蓝瑛(联珠)
[明]蓝瑛 澄观图册(12开之十一) 42.5×23.2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西湖研民蓝瑛。钤印:蓝瑛(朱) 田叔氏(白)
[明]蓝瑛 澄观图册(12开之十) 42.5×23.2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蓝瑛画。钤印:蓝瑛(联珠)
[明]蓝瑛 澄观图册(12开之十二) 42.5×23.2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云树归雅。瑛画。钤印:田叔(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