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古代“走索”图考

时间:2024-05-20

◎ 文、图︱郑淑玉(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走索,中国传统杂技之一,即在悬空的长绳上行走,并做出种种惊险动作,现多称“走钢丝”。一般认为,走索是由西域传来。杜佑《通典·乐六》记录有走绳的表演形态:“以两大绳系两柱,相去数丈,二倡女对舞,行于绳上,切肩而不倾。”并指出“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皆出西域”。这段文字说明舞索等散乐杂戏多由西域传来。汉代已有走索表演,多称作“高絙”。汉蔡质《汉官典职仪式选用》(清平津馆丛书本,第10 页)载:“汉正旦,天子临德阳殿,受朝贺,舍利从西来,戏于殿前……以两大丝绳系两间,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对面道逢,切肩不倾,又蹋局出身,藏形于斗中。”后汉天子在宫殿上受大臣朝拜时,有西域优伶走绳献艺,并在绳上对舞,相逢时切肩而过,姿态娴熟。汉代流行的走索技艺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绳索呈水平状和呈倾斜状。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有诸多走索表演的形象。河南新野樊集出土的汉代画像砖有一幅平索戏车走索图像(见图01),其索分别牵引在戏车车橦(桅杆)的演员手中,其中一名还坐在戏车高杆的顶端,表演者在两车晃动和绳索的摇曳中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场面惊险。山东邹城郭里镇卧虎山出土的西汉《百戏·西王母》高縆画像砖描绘的是高縆表演场面。中间为一竖架,中上部各置一横杆,自顶端向两侧各连结一斜索。画面共十三人,顶端横杆四人,其二人单腿转身对舞,长袖飞扬,一人在杆右侧,腋下夹杆表演,中部横杆一人,双手上抓,欲作引体上升状。斜索左右各一人,双腿并起高翘,匍身下滑,技艺惊险。左下、右下角各一人持矛蹲坐。山东沂南汉墓壁画中的“刀山走索”(见图02)也甚为精彩,绳索下倒插着四把尖刀,极为惊险,一人立在刀尖朝上的索道间倒立,两端还各有一人在索道上相对表演,一似手挥流星,一似双手执戟。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也能看到有关走索的记载。《魏书》(武英殿本,第934 页)卷73《杨大眼传》载:“大眼,武都氐难当之孙也。少有胆气,跳走如飞,然侧出不为其宗亲顾待,颇有饥寒之切。太和中,起家奉朝请时,高祖自代将南伐,令尚书李冲典选征官,大眼往求焉。冲弗许。大眼曰:尚书不见知,听下官出一技。便出长绳三丈许,系髻而走绳,直如矢,马驰不及。见者莫不惊叹。”但这种高难度杂技多属于宫廷表演项目,其名称也多有不同,如用青丝绳为索者被称为“青丝幢伎”,在绳索上手擎花伞者称为“伞花幢伎。”

唐代舞索称作“绳伎”,逐渐走进宫廷,成为皇族官宦经常观看的节目。唐明皇尤其喜欢观看绳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 年),为庆祝唐明皇生日,御楼前设绳伎表演。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四库全书本,第58 页)卷六“绳伎”篇记载:“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御楼设绳伎。伎者先引长绳两端属地,埋鹿卢以系之。鹿卢内数丈,立柱以起,绳之直如弦。然后伎女以绳端蹑足而上,往来倏忽之间,望之如仙。有中路相逢,侧身而过者;有著屐而行之,从容俯仰者;或以画竿接胫高五六尺,或踏肩蹈顶至三四重,既而翻身掷倒,至绳还注,曾无蹉跌。皆应严鼓之节,真奇观也。卫士胡嘉隐作《绳伎赋》献之,辞甚宏畅。玄宗览之大悦,擢拜金吾曹参军。”唐明皇卫士胡嘉隐还当场作《绳伎赋》,得明皇赞赏,当场封胡嘉隐为金吾仓曹参。唐刘言史的《观绳伎诗》、唐张楚金的《楼下观绳伎赋》也生动地描绘了绳伎艺人高超而优美的表演技艺。张楚金为唐高宗李治时期的进士,所观绳伎乃为掖庭宫女表演,说明唐朝宫廷经常有百戏表演团体。

01/东汉平索戏车画像砖[局部](河南新野樊集出土)

02/“刀山走索图”[局部](山东省沂南县北寨 村汉墓出土)

03/神娃登绳弄玉图(来源:《信西古乐图》)

04/苏州走索图[局部](来源:明张宏《杂技 游戏图》)

日本奈良正仓院博物馆藏绘制于12 世纪的《唐儛会》(又称《信西古乐图》)绘有50 余种由唐朝传入日本的乐舞杂技节目,其中就有一幅“神娃登绳弄玉图”(见图03)。表演者脚穿木屐,边走索边跳丸,这与刘言史诗中所写有相似之处。看来,当时的绳伎表演多是复合型的杂技,走绳之中融入了高跷、叠置伎和弄丸跳剑等项目的内容,其难度自然比单纯的绳伎要大得多。

走索在宋代也有新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技巧。比如“索上担水”“跳索”“踏跷上索”等。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天宁节百官人宫上寿”记载:“第三盏,左右军百戏入场,一时呈拽。所谓左右军,乃京师坊市两厢也,非诸军之军。百戏乃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碗注、踢瓶、筋斗、擎戴之类,即不用狮豹大旗神鬼也。艺人或男或女,皆红巾彩服。殿前自有石镌柱窠,百戏入场,旋立其戏竿。”①[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颜兴林译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8年,第177 页。“担水走索”对平衡技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使走索技巧达到了新的高度。“跳索”艺人借助绷紧的大绳之弹力,在索上表演弹跳、腾踏以至翻跟斗等高难技巧,极具惊险性。在瓦市勾栏中,上杆与上索往往同时演出,甚至一人兼演两技,这说明高空节目已形成专门行当,而且在瓦市勾栏中已有专供表演高空节目的场地和设施。司马光写过一首《走索》诗:“伎儿欲夸众,喜占街路交。系组不厌长,缚竿不厌高。空中纷往来,巧捷如飞猱。却行欠肤寸,倒挂连秋毫。”②[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景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绍兴刊本,第146 页。诗中描绘了一个卖艺的姑娘在十字街头表演走索,只见她一会儿在绳索上行走如飞,一会儿在绳索上倒挂金钩,身手比猿猴还要敏捷。

05/杆上杂技与走索[局部](来源:清乾隆《胪欢荟景图册》)

06/“踏铜绳”(来源:《清国京城市景风俗图》[Les rues de Pékin])

07/ 走索翻身(来源:《点石斋画报》1885 年第35 期)

明清两代,走索仍在盛行,并逐渐深入民间。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四库全书本,第435页)记载,在杭州苏堤一带“陶柳荫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钹、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筋斗、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清李斗在《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中也描述了瘦西湖畔的百戏表演,有“盘竿”“走索”“舞流星”“吞剑”等杂技。清顾禄《清嘉录》(清道光刻本,第23 页)卷一“正月新年”描述玄妙观春节庙会中有“索上长绳,系两头于梁,举其中央,两人各从一头上,交相度,谓之走索”。清人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有《舞索》诗云:“网索高离十丈埃,从容几度惯迟回。凌波小步乘风下,也是金绳觉路来。”其诗序云:“舞索俗名‘躧绳’。施横绳半空,妇上履之如平地,甚危也。佛书名‘罥索’。”③潘超、丘良任、孙忠铨等主编:《中华竹枝词全编》,北京出版社,2007 年,第61 页。

明代能检索到的走索图较少,目前仅见《三才图会》和《游戏杂技图》中的走索图。明王圻大型图绘《三才图会》“时令”卷一中描绘了走索的表演实况:一女艺人手拖平衡杆正走在高空绳索之上,一男子担心女艺人掉落,正做举手接住状,四周观众面露惊惧之色。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游戏杂技图》,是苏州画家张宏绘制的一幅明末市井生活长卷,被称为明代的《清明上河图》,该长卷有一段场景表现的是一女子正在街头表演走索的画面(见图04)。三支木杆两端支起,中间系一绳索,一女子手持平衡杆正小心翼翼走在绳索之上,索下两个男子正击鼓助威,四周有商贩和观众观看。

清代走索图留存较多。清乾隆《胪欢荟景图册》分景点描绘了乾隆举行朝贺、庆寿、筵席、游乐等活动的场面。其中有一段“回人献伎”场景(见图05),画面中共架设有三段高空走索,最远处一着红衣男子正在小心翼翼地走索。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国京城市景风俗图》(Les rues de Pékin)是1800 年前后法国人绘制的一组京城市井人物水粉彩画,全面描绘了晚清西方人在京城观察到的街市交通往来人物角色、街头各行业和艺人。其中第182幅“踏铜绳”图(见图06)描绘一着粉色上衣、绿裤子的艺人正应绳下击鼓手鼓点节奏走索的画面。1885 年《点石斋画报》第35 期刊有田子琳画《走索翻身》图一幅(见图07)。图中一块空地上几位艺人正在表演走索翻身,四周看客正在围观,其图配文曰:“元宵后,扬城校(教)场北首,有山西男妇五六人顽杂耍技,遂于场地支木为架,贯以巨索,如卧虹,一女郎,颇娟好,短衣窄袖,玉立亭亭,两手握竹竿。竿之两端系布囊,实以砂,俄而,舞动莲钩,急促而登,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观者齐声喝彩,不防扰攘之际,一小孩将系索桩头摇活,索遽弛,而人亦坠地,众人皆失色,而女郎已如蜻蜓点水,一跃而兴,观者又齐声喝彩,曰:美哉,跌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