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台南孔庙释奠乐的“双雅传统”

时间:2024-05-20

蔡秉衡

一、前 言

台湾首座孔庙为台南孔庙,肇建于南明永历十九年(1665 年,清康熙四年),素有“全台首学”之称。早期台湾各地孔庙在释奠乐的使用上,多以清代的乐章为主,1968 年至1970 年间特别成立了“祭孔礼乐工作委员会”,①祭孔礼乐工作委员会编印:《祭孔礼乐之改进》,台北:祭孔礼乐工作委员会1970年版。在释奠乐的部分,主要由庄师本立先生(1924—2001)着手研考,采用明代洪武六年(1373)间定祀先师孔子庙的乐章,②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曾命詹同(生卒年不详)、乐韶凤(生年不详—1380)等重新制作释奠乐章,詹同与乐韶凤两人,直接从宋代大晟府拟撰释奠乐章歌词中,挑选出六首乐章,其中或有一、二字之差异,然大抵相同或类似,同时将乐章名改换,“迎神”演奏《咸和》之曲,乐章取自宋代《凝安》;“奠帛”演奏《宁和》之曲,乐章取自宋代奠币《明安》;“初献”演奏《安和》之曲,乐章取自宋代文宣王位酌献《成安》;“亚献”“终献”演奏《景和》之曲,乐章取自宋代《文安》;“彻馔”演奏《咸和》之曲,乐章取自宋代彻豆《娱安》;“送神”演奏《咸和》之曲,乐章取自宋代《凝安》。参见[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六十一《乐志一》,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502页。意即洪武二十六年(1393)的《大成乐章》,③“颁《大成乐》于天下。”参见[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五十《礼志四》,第1297页。并参照明代《頖宫礼乐疏》所载乐谱,译成一字一音,每字一小节四拍的形式,一句四字四小节,搭配钟、磬、鼓乐,使各乐句分明,其中研制并改进了许多释奠乐器,这份明制的释奠乐,成为今日台湾大多数孔庙释奠乐最主要的版本。

台湾多数大型孔庙多由公部门管理,台南孔庙不全然属于公部门所管理,其行政职员亦非由公务体系支薪,目前为“财团法人台南市孔庙文化基金会”的组织方式来管理,这在台湾孔庙的管理制度上是很特殊的,其释奠乐至今仍沿袭清代制度,成为全台最特殊的释奠乐形式。这里也可看出台湾各地孔庙的释奠仪节文化,并无制式化的规定,完全由各地县市政府自行选择其使用的释奠仪节。台南孔庙释奠乐除了以传统“八音”雅乐为主外,④此处的“八音”雅乐是指以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类制作材质的乐器,所构成的大合乐系统。台湾民间音乐另外有“八音”之类,有时也称“八音”乐团,出现在喜庆与丧葬的活动场合,在客家语系地区有客家八音,闽南语系地区亦称为鼓吹乐,其曲目一小部分与“十三音”相同,一小部分与北管相同。林清财曾搜集“十三音”“八音”“北管”曲目1050首进行比较,认为三者应是各自独立的乐种。林清财:《南部地区的八音与十三音》,《高雄文化研究》2004 年年刊,第57—99页。还加上台湾传统音乐的“十三音”,使用在祭孔上的也称为“雅乐十三音”,并由清代延续至今的“以成书院”负责释奠乐的礼生与乐生及相关事务。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来看,台南孔庙是台湾第一座孔庙,其释奠乐的形式也是台湾孔庙当中保存最久远的,也是最独特的,特别是其用乐的“双雅传统”。本文从文献研考与田野调研着手,从中探究其“双雅传统”的意义。

二、“雅乐传统”释奠乐的渊源与流变

台南孔庙初兴时称为“圣庙”,清代官方对孔庙的称呼多以此名。其兴建缘起,目前以清代康熙年间江日升的《台湾外记》(1704)所记,为较早的见闻:

康熙四年乙巳(附称永历十九年)正月,郑经率文武朝贺永历于安平镇。…… 八月,以谘议参军陈永华为勇卫。……(陈永)华见诸凡颇定,启(郑)经曰:“开辟业已就绪,屯垦略有成法,当速建圣庙、立学校”。(郑)经曰:“荒服新创,不但地方局促,而且人民稀少,姑暂待之将来”。(陈)永华曰:“非此之谓也。昔成汤以百里而王、文王以七十里而兴,岂关地方广阔?实在国君好贤,能求人才以相佐理耳。今台湾沃野数千里,远滨海外,且其俗醇;使国君能举贤以助理,则十年生长、十年教养、十年成聚,三十年真可与中原相甲乙。何愁局促稀少哉?今既足食,则当教之。使逸居无教,何异禽兽?须择地建立圣庙、设学校,以收人材。庶国有贤士,邦本自固;而世运日昌矣”。(郑)经大悦,允陈永华所请。令择地兴建圣庙,设学校。于承天府鬼仔埔上,鸠工筑竖基址,大兴土木起盖。⑤[清]江日升:《台湾外记》卷六,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版,第233—236页。

郑经(1642—1681)接受当时任谘议参军陈永华(1634—1680)的建议,在承天府鬼仔埔上建立圣庙,其地点即今日台南孔庙的位址。“康熙五年丙午(附永历二十年)正月,建立先师圣庙成(今台湾府府学是也),旁置明伦堂。”⑥[清]江日升:《台湾外记》卷六,第236页。台南孔庙在1666年兴建完成,成为台湾第一座孔庙。

台南孔庙竣工后于每年春秋二仲上丁之日是否举行释奠礼乐,史册所载多断简残编,因此多不详其旧,然就笔者所阅史料,清代时期的凤山县、诸罗县、彰化邑、澎湖县等均有记载该地区曾于孔庙举行释菜之礼。⑦清康熙四十三年“(山东)莱阳宋公永清以平川令移宰于斯。行释菜礼,怆然念之曰:‘凤山自有君天下以来,版图未入,文教不施。今声名人物,得与中土媲美,称为盛事。苟庙宇依然卑陋,无以体圣天子尊师崇儒至意,其谁之责哉’?于是请诸上宪、集诸绅衿,捐俸乐输,鸠工兴建。高大则制,增两庑、棂星门,因地制宜,靡不周备;栋梁得大木、垣墙固砖砾,云锦丹漆,涂饰以法,诚壮丽巨观也。侯之用心,可谓至矣。而侯犹虑无以广圣泽,爰设义学、置学田,其为厥庙筹更深也。”参见[清]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卷十《艺文志》,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版,第366—367页。另外“考《闽书》:明万历四十年,提学副使冯珽下教各州、府、县儒学,以二月十八日先师忌辰、八月二十一日先师诞辰,行释菜礼;学官主其祭。”参见[清]陈文达:《台湾县志》,《典礼志六》,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版,第160页。“虽无山川、社稷、风云雷雨诸坛与夫文庙春秋释菜之礼,而奉文致祭,载在国典者,岁时肇举,斯亦守土者之所有事也。”参见[清]胡建伟:《澎湖纪略》卷二《地理纪》,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版,第37页。释菜与释奠均是古代祭祀孔子的礼,释菜礼较释奠礼简,释菜礼不用乐,释奠礼则乐舞齐备。蒋毓英(生卒年不详)的《台湾府志》(1685)记载了当时台湾府(即今台南)的释菜礼:“凡岁以春、秋仲月上丁日,郡守行释菜礼。……台、凤、诸三县官从祭府学毕,迺诣各县本学先师庙行释菜礼,仪文与府学同。”⑧[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七《祀典》,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5—186页。蒋毓英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担任台湾府首任知府,这里所记的府学即今之台南孔庙,当时举行释菜礼时,台湾县、凤山县、诸罗县三县官从祭于府学。由此看来,早期台南孔庙是确定有举行释菜礼,但未见释奠礼的记载。连横(1878—1936)曾于《台湾通史》(初刊1920—1921)中追记一段描述:

永历二十年春,文庙成,延平郡王经亲行释菜之礼。归清以后,康熙二十四年,巡道周昌、知府蒋毓英重建,是为府学。三十九年,巡道王之麟建明伦堂。自是以后,各府、县皆建文庙,尊先师也。每岁春秋二仲上丁之日,恭行释菜之礼。先期三日,地方官斋沐停刑。将祭之前一日,习仪于明伦堂,省牲治器。四鼓齐集,执事者各司其事。⑨[清]连横:《台湾通史》卷十《典礼志》,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年版,第244页。

连横所记倒也符合蒋毓英等的记述,甚至描述了永历二十年(1666)郑经释菜时的情景:“(永历)二十年春正月,圣庙成,(郑)经率文武行释菜之礼,环泮宫而观者数千人,雍雍穆穆,皆有礼让之风焉。”⑩[清]连横:《台湾通史》卷二,第39页。连横这里的文词是使用“圣庙”,看来其援引的材料可能是较早期的史料,然连横在上段文字则使用“文庙”,这是明清以来对孔庙的惯用称呼,可见其参考的史料有不同的年代批次,只是不详连横的史料来源为何?

释菜礼较释奠礼简,清康熙年间陈文达在《台湾县志》(1720)中提到孔庙的祭祀为:“释奠,祭先师也。庙在县治之南。岁二祭,以春秋二仲上丁之日。”⑪1这里所指的也就是台南孔庙,蒋毓英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所记载台湾府学行释菜礼,当时“乐舞未备,权以鼓吹侑食迎送。”⑫[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七《祀典》,第186页。高拱乾《台湾府志》(1695)所载即称为释奠仪注,并有释奠乐舞的使用,⑬[清]高拱乾:《台湾府志》卷六《典秩志》,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版,第174页。由此看来,台南孔庙至少在进入清领时期即开始有释奠乐的使用。

明代(1368—1644)与清代的释奠乐章名称有较大的差异,明代的释奠乐章皆以“和”来命名,清代则以“平”来命名,清代改为“平”的时间约在顺治元年(1644),其用意如下:

顺治元年,摄政睿亲王多尔衮既定燕都,将于十月告祭天地宗庙社稷,大学士冯铨、洪承畴等言:“郊庙及社稷乐章,前代各取嘉名,以昭一代之制,梁用‘雅’,北齐及隋用‘夏’,唐用‘和’,宋用‘安’,金用‘宁’,元宗庙用‘宁’、郊社用‘咸’,前明用‘和’,我朝削平寇乱,以有天下,宜改用‘平’。”⑭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九十四《乐志一》,第2733页。

清代在释奠用乐上有多次的变化,分别在顺治二年(1645)的先师庙乐章、康熙六年(1667)所颁太学的《中和韶乐》、⑮“颁太学《中和韶乐》。”参见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八十四《礼志三》,第2534页。康熙五十五年(1716)又将《中和韶乐》颁给直省文庙、⑯“颁《中和韶乐》于直省文庙。”参见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九十四《乐志一》,第2748页。乾隆七年(1742)以顺治元年之旧词重改、乾隆七年重订直省先师庙乐章等。顺治二年(1645)举行释奠先师之礼,六个乐章分别为:“迎神奏《咸平》,奠帛、初献奏《宁平》,亚献奏《安平》,终献奏《景平》,彻馔、送神奏《咸平》。”⑰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九十四《乐志一》,第2735页。迎神与彻馔、送神虽然皆为《咸平》乐章,但是歌词不同。⑱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九十六《乐志三》,第2825页。有乐章歌词的记载。顺治二年(1645)与康熙六年(1667)所订的释奠乐主要是用于京畿所在地,康熙五十五年(1716)颁给直省只是扩大使用范围,乾隆七年(1742)重改旧词以及重订直省先师庙乐章,这些释奠乐的异动对于当时台湾只是台湾府的行政层级并无直接的影响。清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官员等级主要以总督、巡抚为主,总督常统领一省或数省,巡抚则统领一省,其下才设知府统领一府,府以下为厅、州、县,⑲[清]昆冈等纂:《钦定大清会典(光绪朝)》卷十三《户部‧尚书侍郎职掌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6年版,第3页。康熙二十三年(1684)收复台湾后设台湾府,将台湾划归为福建巡抚管辖,其下有台湾道,再下一层级则为台湾府,台湾于光绪十一年(1885)始设为行省,然而在此之前台南孔庙作为府学孔庙释奠乐的使用是如何呢?这是我们接着要探究的问题。

康熙二十三年(1684)台湾设府后,康熙二十六年(1687)曾颁定文庙释奠礼乐舞的规定:“颁行‘天下圣道,正际昌隆’等事。内开:奉旨:丁祭国子监十笾、十豆,舞用六佾;各府、州、县八笾、八豆,舞亦六佾。并乐器各项,俱照《会典》原定遵行。”⑳[清]高拱乾:《台湾府志》卷六《典秩志》,第174页。此事记载于高拱乾(生卒年不详)的《台湾府志》,高拱乾当时任台厦兵备道,亦即台湾知府的长官,主要管理台湾,此史料之后即记载了当时文庙释奠的仪注,所载释奠乐章为:迎神奏《咸和》与《宁和》之曲、初献奏《安和》之曲、亚献奏《景和》之曲、终献奏《景和》之曲、彻馔奏《咸和》之曲、送神奏《咸和》之曲,此乐章名同于明代的乐章名,在歌词上亦只有几字之差。清代从顺治到康熙年间,虽有重订释奠乐并颁行,然施行范围仅在京畿与各省文庙,其下的地方文庙则较无规范,至少台南孔庙在康熙年间所使用的释奠乐章,是采用明代洪武六年定祀先师孔子的乐章,属于明制释奠乐。

乾隆年间台南孔庙的释奠乐又从明制改为近于清制了。刘良璧在《重修福建台湾府志》(1741)的释奠仪注中书写的释奠乐章,其六个乐章名分别为《咸平》《宁平》《安平》《景平》《咸平》《咸平》,此为顺治时期的名称,然其歌词则为乾隆时期所制。㉑[清]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卷九《典礼》,第269—274页。此书的原刊年为乾隆六年(1741),因此,今日台南孔庙的释奠乐开始采用清制的时间,最迟应该不会晚于这一年,然而现行之清制释奠乐章,用《昭平》《宣平》《秩平》《叙平》《懿平》《德平》等及其歌词,㉒[清]陈培桂主修、杨浚纂辑:《淡水厅志》卷五《学校志》,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版,第130—133页。最早见到在释奠仪注上使用的是陈培桂(生卒年不详)主修的《淡水厅志》,此书成书于清同治九年(1870),因此,台南孔庙直至今日仍在使用的清制释奠乐章,至迟不会晚于同治九年(1870),意即距今至少约一百五十一年以上。据笔者研究,目前台南孔庙释奠乐谱,是按照阙里文庙府、州、县释奠乐章演奏。㉓[清]庞钟璐撰:《文庙祀典考》卷六《昭代乐制》,台北:中国礼乐学会出版1977年版,第387—388页。

图1 台南孔庙所使用祭孔乐谱迎神《昭平之章》

图2 台南孔庙所使用祭孔乐谱初献《宣平之章》与亚献《秩平之章》

《昭平之章》的歌词为:“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世之师。祥征麟绂,韵答金丝。日月既揭,乾坤清夷。”㉔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九十六《乐志三》,第2825页。台南孔庙印行的释奠乐章谱是使用律吕谱和工尺谱并呈,其工尺“四”字常与“士”字混用,在《昭平之章》歌词的“韵”字标为仲吕,工尺为“仕”字,此处工尺谱应校订为“上”字,笔者与清代《文庙祀典考》校对,为宫音“上”字。另外歌词的“夷”字标为太簇,工尺为“工”字,此处工尺谱应校订为羽音“四”字。

谱1 迎神《昭平之章》(蔡秉衡译谱校订)

《宣平之章》的歌词为:“予怀明德,玉振金声。生民未有,展也大成。俎豆千古,春秋上丁。清酒既载,其香始升。”㉕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九十六《乐志三》,第2825页。台南孔庙印行的释奠乐章谱在《宣平之章》歌词的“振”字标为仲吕,工尺为“仕”字,此处工尺谱应校订为“上”字。歌词的“金”字标为“清泰”,应统一标为“清太”,因为全篇的“清太”只有此处有异,即是指高八度的太簇音。

谱2 初献《宣平之章》(蔡秉衡译谱校订)

《秩平之章》的歌词为:“式礼莫愆,升堂再献。响协鼖镛,诚孚罍甗。肃肃雍雍,誉麾斯彦。礼陶乐淑,相观而善。”㉖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九十六《乐志三》,第2825—2826页。

谱3 亚献《秩平之章》(蔡秉衡译谱校订)

《叙平之章》的歌词为:“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皮弁祭菜,于论思乐。惟天牖民,惟圣时若。彝伦攸叙,至今木铎。”㉗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九十六《乐志三》,第2826页。

谱4 终献《叙平之章》(蔡秉衡译谱校订)

《懿平之章》的歌词为:“先师有言,祭则受福。四海黉宫,筹敢不肃。礼成告彻,毋疏毋渎。乐所自生,中原有菽。”㉘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九十六《乐志三》,第2826页。歌词的“受”字标为“清太”与“黄太”并呈,应统一标为“清太”,工尺字倒是无误。歌词的“宫”字标为“清黄”与“清太”并呈,工尺字为“六”字,此处的“清太”有误,应校订为“清黄”,为徵音“六”字。歌词的“有”字为仲吕,工尺字标为“工”字,此处工尺谱应校订为工音“上”字。

谱5 彻馔《懿平之章》(蔡秉衡译谱校订)

《德平之章》的歌词为:“凫绎峨峨,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泽无疆。聿昭祀事,祀事孔明。化我蒸民,育我胶庠。”㉙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九十六《乐志三》,第2826页。歌词的“孔”字标为黄仲与仲吕并呈,应统一标为“仲吕”,工尺字无误。歌词的“蒸”字标为“太清”与“清太”并呈,应统一标为“清太”。

谱6 送神《德平之章》(蔡秉衡译谱校订)

释奠乐的乐器使用主要是以八音乐器的分类为主,即金类、石类、丝类、竹类、匏类、土类、革类、木类等八类,由此八类多种乐器所合奏的音乐,传统上被认为是释奠乐最完整的呈现,抑是释奠乐“大合乐”的象征,㉚“大合乐”所指的演奏组合简言之,乃是指八音乐器按照一定的五声十二律合奏,再搭配歌舞所组成的综合表演艺术。详参拙著:《论文庙释奠乐队编制的演变》,收录于《“世界的孔子:孔庙与祀典”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北市孔庙管理委员会2010年版,第271—294页。古代宫廷的祭祀音乐亦多采此形式的合奏,只是在乐器的项目或数量上,因不同的祭仪以及不同的地点等多元因素而有增减。从台南孔庙建立一直到清同治九年,释奠乐的使用一直保有传统的八音合奏,我们可将之视为“雅乐传统”的释奠乐,目前台南孔庙在释奠活动上,在大成殿的释奠乐除了使用上述传统八音合奏外,业已加入了民间音乐的“雅乐十三音”,并行之百年以上,其中又与“以成书院”有密切关系。

三、释奠乐器的建构与“以成书院”

台南孔庙自建立以来,重要的修缮有19 次,对于释奠乐器的修缮,目前文献所知至乐局成立时的记载有3 次,第1 次在清代乾隆十四年(1749),杨开鼎(生卒年不详)当时奉命巡视台湾,见府学(台南孔庙)与县学日亦倾圮,乐器与祭器也企待修整,于是由当时的士人廪生侯世辉(生卒年不详)等诸人,捐赀大修,并于乾隆十六年(1751)完成。㉛“郡诸生侯世辉等捐赀大修,于是改六德斋为典籍库,改六行斋为礼器库、乐器库,崇圣殿下统为廊,达于东西庑。又新建泮宫坊,铸祭器、乐器。”参见[清]陈寿棋总纂:《福建通志台湾府》之《学校》,台北:台湾大通书局2000年版,第239页。第二次由当时的台湾府知府蒋元枢(1738—1781),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复远求吴市,制造彝器”㉜何培夫主编:《台湾地区现存碑碣图志》(台南市上篇)《重脩台湾府孔子庙学碑记》,台北: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1992年版,第24页。。完成礼乐器修缮。第三次修缮在道光十五年(1835):“(刘鸿)翱复与府守谋乐器,员外郎吴尚新、生员刘衣绍、六品职员蔡植楠请任修钟、镛、匏、鼓、琴、瑟、箫、管、鼗、磬、祝、敔皆具。舞六佾六六三十六人,聘海内乐工,以时教童子习。”㉝何培夫主编:《台湾地区现存碑碣图志》(台南市上篇)《台湾府学重修夫子庙并祭器乐器记》,第39页。当时刘鸿翱(1779—1849)担任福建分巡台澎等处兵备道兼提督学政,此次重整祭孔乐器,主要是八音释奠乐器。传统的八音释奠乐器有埙无管,台南孔庙目前两者皆有使用。

台南孔庙乐局的设置时间,大致可从姚莹(1785—1853)的描述推知,姚莹于道光十七年(1837)任台湾道,翌年曾参加了台南孔庙的释奠礼,其在《台湾府学圣庙祭品碑》碑文中提到:“先是三年冬,中丞刘公观察台湾,与郡人士修府、县学宫,设局举蔡生植楠教习乐舞,颇备声容矣。”㉞[清]姚莹:《中复堂选集》东溟文后集卷十三《台湾府学圣庙祭品碑》,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年版,第175页。文中所述中丞刘公即是刘鸿翱,所设的“局”指的就是乐局,蔡植楠(生卒年不详)是当时释奠乐舞的教习,所述早先三年冬,应是指道光十五年(1835)刘鸿翱整修释奠乐器之时,因此,台南孔庙的乐局设立,应在道光十五年(1835),刘鸿翱与吴尚新等人则是重要的推手。

参加乐局者是一项荣誉,同时也有一些特殊待遇,这种乐局的设立由台南开始扩散出去,例如光绪年间担任台湾道兼按察使的唐赞衮(生卒年不详)曾记载到,同治十年(1871)有彰化学训导刘凤翔(生卒年不详)等人:“于彰邑修造乐器,遴选佾生,开局教演;并禀准每学遵例舞用六佾,即照乐府之数额,设三十六名,外加四名,以备疫病事故更替之用。由县会同教官考选本籍俊秀通晓音律、娴习礼仪者补充。每逢府、县两试,免其应考。由局赴学造报送院收考在案。迩来各县亦多乐局。惟每有窜名佾生,混图跨考者。”㉟[清]唐赞衮:《台阳见闻录》,卷下《文教》,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年版,第87页。由此来看,参与乐局者是一项荣誉,且多为士人,享有特殊待遇,其地位则胜于一般庶民。

乐局有固定的经济来源,连横记载台南乐局时提到:“在台南府治奎楼内,由绅士办之,以司文庙祀典,岁收租谷数千石。”㊱[清]连横:《台湾通史》卷十六《城池志》,第479页。乐局在光绪年间有一次重大的改制,此次并改名为“以成书院”,此在清代的相关文献中均未见,据载光绪十七年(1891),工部郎中职员陈鸣锵发起重整文庙礼乐,“聘王县令少君(通称王老五)者为乐师,林协台公子二舍为顾问,邀集地方文士研练礼乐,名曰:以成书院,……礼乐生仍以秀才或书生为之。”㊲林开登:《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二五三四周年诞辰释奠暨以成书院一五〇周年特刊》,台南:台南市文庙管理委员会编印1984年版,第4页。当时的乐师王老五甚有名气,连横记载到有一次听好友郭寿青(生卒年不详)演奏琵琶,认为甚得精妙,郭寿青便说其琵琶是学自王老五(生卒年不详),而王老五的技艺又来自于妻子,㊳“亡友郭寿青弹琵琶绝佳,金石丝竹之属,莫不通其神妙,而外此碌碌也。寿青之学,学于王 老五,老五又学于其妻者。风清月白之夜,灯红酒绿之时,闻寿青琵琶者,皆神气飞越,感兴上下。四弦之中,千变万状。乌乎!何其奇耶!”收录于[清]连横:《雅堂文集》卷二《郭寿青传》,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4年版,第66页。此当为“以成书院”改名以来的第一位导师。

从音乐的乐风来看,“以成书院”所承传的“雅乐十三音”音乐,其院生皆认为具有雅乐之风,“其吹奏音律,金声玉振,雅韵悠扬,听者精神为之一爽,是为文教之雅乐,亦则文人之韵事,实为雅颂升平之一美风,不可与俗乐同日而语也。”㊴林海筹编:《同声集》之《雅乐十三音之由绪》,台南:台南乐局以成书院1933年版,第1—2页。从其自我认知来看,民间俗乐与“雅乐十三音”音乐不可相提并论,其院生过去皆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其音乐又与民间的北管音乐有所不同,且多用于文庙、武庙等祀典,然此“雅乐”又与文庙释奠乐结合,释奠乐的传统雅乐形象有其清晰的历史传承及脉络,因此,两者相较来看,“雅乐十三音”音乐可视为一种民间雅乐传统,此传统延续至今已一百八十五年,虽然今日的“以成书院”院生已不再是秀才的专利,但是其赓续台南孔庙释奠乐的传统至今不变。

四、“雅乐十三音”的传统

台南孔庙释奠乐的传统特色除了八音分类的祭孔乐器以外,也兼用民间“雅乐十三音”的音乐。“十三音”的名称又称为“十三腔”,目前在清代的文献中并未见此乐种的名称,其出现记载当有两处,其一是日人片冈严的《台湾风俗志》与连横的《雅言》;其二是林海筹编的《同声集》。片冈严的《台湾风俗志》提到:“所谓十三腔,就是不属于南、北管的音乐而言。”㊵[日]片冈严:《台湾风俗志》第四集第一章《台湾音乐·十三腔乐》,陈金田、冯作民译,台北:大立出版社1981年版,第5页。连横《雅言》㊶《雅言》主要是1933 年为当地的“三六九小报”写作专栏,总计二百四十七则,全书收录计304 则,后再加上未刊稿集结成书,包含了里谚、民讴、童话、儿歌、弹词、灯谜、隐语、对联、乩诗、签词、祀曲、戏剧、音乐、技艺、歌舞、吟社、诗钟、书画、金石、雕刻、图绘、建筑、珍藏、碑碣、胜迹、考古、泉布、服饰、工艺、染织、物产、风俗以及掌故等,相当丰富。对于台南文庙音乐的描述时提到:

台湾无祀神之曲,唯文庙释菜,须歌“四平之诗”;其谱颁自礼部,各省皆同。文庙之乐,谓之古乐;八音协奏,温厚和平,饶有肃雍之象。台南文庙旧为全台首学,故设乐局以教乐生。而士人之习乐者,别设乐社,以时演奏,谓之“十三腔”。十三腔者,以小钲十三面调节音律;其乐器与古乐略同,唯无钟、鼓、柷、敔,而多丝、竹之属。其谱传自中华;若《殿前吹》《折桂令》《紫花儿序》则台南自制,与各地不同。㊷[清]连横:《雅言》,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版,第30页。

这里提到台南文庙设有乐局,另设有乐社,所演奏的乐种称为“十三腔”,少数的乐曲是台南当地自创,演奏者多为士人。另外林海筹所编的《同声集》中的《雅乐十三音之由绪》一文提到:

至于十三音之设,以十三种乐器编成之故,称曰“十三音”。专集庠序秀才为之,流传寖盛各界人士之长音律者,亦别树一帜,各立社名。盖前清之时,每十二年一回恭送圣迹(字纸灰),敬请孔子神舆巡绕府城内外,及节孝旌表恭迎晋祠。于是时,“十三音”编队随神舆前,或圣旨亭前奏乐灿行,或逢武圣及祀典庙宇祭祀,举行神舆绕境时,亦酌用之。㊸林海筹编:《同声集》之《雅乐十三音之由绪》,第1页。

这里提及了“十三音”的用途,在当时民间的迎神赛会中进行演出活动。“十三腔”使用的乐器有不同的记载,然大体上是大同小异,上述书籍有记载乐器名称者有《台湾风俗志》与《同声集》,前者所记的乐器有:鳄铎、叫锣、双音、三音、饼鼓、檀板、三弦、凤笙、洞箫、管、霜清、笛、提弦、鹤弦、四弦、钟弦、鼓弦,提壶、豹弦、琵琶、篪等21种;㊹[日]片冈严:《台湾风俗志》第四集第一章《台湾音乐·十三腔乐》,陈金田、冯作民译,第6页。后者所记有叫锣、鳄铎、三音、饼鼓、檀板、双音、笛、箫、笙、管、琵琶、三弦、双清、秦筝等14种,外加擦弦的胡琴类包含了提弦、和弦、四弦、钟弦、鼓弦,提胡、猫弦等7 种擦弦乐器,总数加起来计有21 个乐器。从乐器的音响性质来看,主要的乐器群在胡琴类与小件的敲击乐器,吹管乐器则有4 件,弹拨类有4 件,总体来说是以丝竹乐器组合为主,在音量上不算响度很强的音乐组合。

台湾传统的音乐品种主要有南管与北管两大系统,南管音乐多婉约,北管音乐多高亢,北管音乐的大吹大擂主要有多只唢吶的组合,其敲击乐器的响度亦较大,然北管音乐也有较纤细的丝竹乐形式,多表现在其昆腔演唱、弦仔谱当中,“十三腔”所使用的乐器大多同于北管音乐的乐器组合,但是又不属于北管音乐的体系,因此,从过去至今,有许多人认为在台湾的南管音乐与北管音乐系统当中,应当再加入“十三腔”系统。㊺赖锡中:《台湾第三乐系“十三腔”探微》,《高市文献》2004年第17卷第4期,第72—85页。“十三腔”在民间有时也称“圣乐”,主要是常使用在庙宇的祭典中,音乐的性质趋向雅致,可为民间音乐的类“雅乐”品种。

日人片冈严在20 世纪20 年代对台湾的“圣乐”有如此的描述:“所谓圣乐,也可以称为‘孔子遗乐’,也就是台南孔子庙祭典时所演奏的音乐,乐器、乐调、乐谱都跟普通音乐不同,具有清雅的古风。以前在孔子庙设有‘乐局’,并且应用庙产的田园收入,做为购买或修理乐器的经费。”㊻[日]片冈严:《台湾风俗志》第四集第一章《台湾音乐‧圣乐》,陈金田、冯作民译,第1页。这里将台南孔子庙的“乐局”设置与祭孔音乐的情形做了连结,至少可见到台湾在日治时期,台南孔庙与“乐局”的关系。如今在台湾所称的圣乐团多半为国乐团化的乐队形式,且多与宗教庙宇结合,除演奏祭典仪式音乐也可以演奏一般国乐团编制的国乐乐曲。

台南孔庙的“十三腔”向来认为与“雅乐”最为契合,此可表现在两方面,一为其组成成员,从清代以降,多以士人为主;二为音乐上多以丝竹乐的形式呈现,且长期配合祭孔释奠乐演奏。1921 年出版的《台湾风俗志》记载当时十三腔音乐的演奏组成及分布:“由许多人用二十多种乐器合奏,这种音乐多半是读书人、缙绅之士、和富商等,以‘社’或‘会’的名称组成乐队,经常聚集在一起演奏自娱。这种乐队很普遍,在基隆、台北、士林、板桥、新竹、彰化、台南等各地都有。”㊼[日]片冈严:《台湾风俗志》第四集第一章《台湾音乐‧十三腔乐》,陈金田、冯作民译,第5页。可见其成员的社会阶层并非一般庶民,而是以士人阶层为主。

台南孔庙释奠目前举行春秋两季,春季时崇圣祠为清晨五时二十分开始祭祀,六时整大成殿正祭;秋季时崇圣祠为清晨四时二十分开始祭祀,五时整大成殿正祭,春秋二祭除了时差为一小时其余释奠仪节皆同。崇圣祠的祭祀只用“雅乐十三音”,首先演奏《攀桂曲》,次为《折桂令》,据早期的院生石荣峰描述,当时有时是先演奏《折桂令》,次为《攀桂曲》,通常是迎神时演奏,祭文诵读后演奏《殿前吹》,崇圣祠的祭祀时间约二十至三十分钟左右,祭毕即移驾至前方大成殿举行释奠礼。《攀桂曲》原曲在《同声集》以工尺谱记为46 板,㊽林海筹编:《同声集》,台南:台南乐局以成书院1933年版,第32页。早期院生方省曾译成简谱成为48 板,目前从演奏一拍20 的速度来看,彷彿成为了96板(见谱1)。乐曲以骨干音为主,所有乐器采齐奏各自加花的方式演奏,起奏时先由三音锣敲奏起拍,接着笛子慢起渐快吹奏曲调第一、二拍,其余乐器则陆续加入,演奏长度配合仪节进行,可以一直反覆演奏。《折桂令》原曲在《同声集》以工尺谱记为60板,方省曾所译的简谱也是60板(见谱2),在仪节上的演奏方式与《攀桂曲》相同。

崇圣祠仪节在恭读完祝文后即准备结束,此时最后演奏《殿前吹》,此曲在《同声集》以工尺谱记为70 板,方省曾所译的简谱也是70 板(见谱3),此曲前12 板在院生局内人称为“帽子”,在仪节演奏中是“不戴帽子”,也就是演奏直接从第13板开始,此处也是反复的地方,乐曲演奏长度亦是配合仪节进行,起奏的方式同前所述。此乐曲在后续大成殿释奠礼的眡燎时仍是演奏此曲,在台南孔庙的释奠中占有重要角色。

谱7 《攀桂曲》(方省曾译谱、蔡秉衡采谱)

谱8 《折桂令》(方省曾译谱、蔡秉衡采谱)

谱9 《殿前吹》(方省曾译谱、蔡秉衡采谱)

三首乐曲从笔者采谱上来看,现行演奏常使用附点音符来变化节拍,部分使用三十二音符是属于民间音乐的加花手法,大致上仍与早期的曲调骨干一致。从目前演奏速度来看,几乎半拍速度为40,曲速甚缓,如以此为板数来计算的话,几乎都与《同声集》原工尺谱的板数多了一倍,这也是目前“雅乐十三音”的演奏特色。

结 论

台南孔庙初期的释菜礼不用乐舞,仅用鼓吹音乐,传统八音“大合乐”的“雅乐传统”释奠乐使用,至少在清康熙年间多使用明制的释奠乐,至迟也在乾隆六年(1741)转而使用清制的释奠乐,今日仍然使用的释奠乐至迟也在同治九年(1870)已开始使用。道光十五年(1835)台南孔庙开始出现礼乐局的设置,而后于光绪十七年(1891)成立“以成书院”,继承了原先的乐局。“以成书院”在音乐上的演习及传承,主要以民间音乐“雅乐十三音”为传统。其后释奠乐的使用除了“雅乐传统”的释奠乐以外,另外又加上了“雅乐十三音”的民间雅乐传统。其释奠乐上“双雅传统”的合流,也已一百八十余年。目前台南孔庙的释奠乐仍由“以成书院”来担纲,其中含括了礼生与乐生,其能代代相传并维持释奠礼乐的进行,主要还是依赖“雅乐十三音”传统(“以成书院”)的组织化延续,以及“雅乐传统”(释奠礼乐)的中心思想为支柱,两者相依相成,构成今日台南孔庙释奠乐的特殊面貌。

“双雅传统”并非只出现在台南孔庙,彰化孔庙也曾存在这种现象,其民间雅乐传统则为北管的丝竹乐。渊源流长的“雅乐传统”,目前在孔庙释奠乐中略可一窥堂奥,在传承及延续的过程中,或许各地有不同乐社与乐种,也经年地存在此“双雅传统”的情形,只是未被彰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