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流动之美:荷兰罗森堡新艺术陶瓷设计

时间:2024-05-20

张红霞

新艺术运动时期是现代陶瓷设计史上创造力极为活跃的一个阶段,欧美各国都踊跃进行陶瓷设计革新,摆脱历史主义和复古主义束缚,推出以自然为主要灵感来源的新颖设计。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兰罗森堡皇家瓷器与精陶厂(Royal Rozenburg Plateelfabriek,1883~1916)以其系列新艺术陶瓷设计作品惊艳亮相、辉煌一时,并以其卓越的设计和制造品质,完美诠释了新艺术运动的美学精神。

一、新艺术运动设计的理念和特点

新艺术运动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的延续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兴起后,迅速发展并获得国际影响力,其思潮在欧洲的传播路径是从法国、比利时到荷兰和西班牙,再从德国、匈牙利、奥地利到意大利、俄罗斯。①当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潮和作品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欧洲大陆时,欧洲各国都基于本民族历史文化以及时代变化,对其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和阐释,在工艺美术运动设计理念基础上,逐渐形成新的艺术设计思想和新的形式语言。这导致新艺术运动并非一种统一的艺术风格,但它们又具有相似的艺术理念和设计原则。

各国新艺术运动设计虽然风格不一,但思想基础相同。它针对工艺美术运动遗留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首先,历史复古主义导致大量对古代作品的复制和模仿,缺乏创新、个性与时代特色,因此新艺术运动提出摆脱历史主义,倡导设计创新和个性化;其次,自然主义的盛行导致对自然的盲目机械复制,仍未能摆脱欧洲传统理解自然视角,因此需要转向研究自然内在规律,对自然进行简化和抽象的深层次设计;第三,意识到昂贵手工制作与机械化大众化生产的矛盾,设计师们开始主张在设计中适度引入工业化生产,进行手工艺与工业化相结合的新尝试,摆脱纯粹装饰而注重功能与装饰相结合。

新艺术运动设计的统一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计理念一致,基于花卉植物生长、运动形式的基本概念是新艺术运动的根基,着重以弹性动态形式表现植物有机生长的活力;其次,突出对“线”的探索和表现,把二维平面上线的运动变化发展到极致,并延伸到三维曲面、塑造有机立体造型;第三,设计主题相似,随着当时植物和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发现,陆地和海洋动植物成为新艺术设计最重要和最主要的主题,来自海洋和异国陌生生物的奇异形态和艳丽色彩,成为新艺术设计师的重要灵感来源;②第四,影响来源相似,来自日本、中国等远东异域文化,不仅为新艺术运动增添了一种异国情调,也是艺术家和设计师更好理解简化自然和抽象线条表现力的样板。欧洲本土的凯尔特艺术、象征主义、新洛可可艺术的弹性曲线和哥特建筑中蜿蜒的装饰也是新艺术运动的重要灵感来源。尤其是借鉴法国新洛可可艺术通过波状流动和不对称的弹性鞭状曲线来塑造形式,以达到表现自由永恒“运动”的设计特征,突出表现在法国和比利时新艺术设计中。③荷兰新艺术陶瓷设计也具有以上这些新艺术设计的共性。

二、荷兰现代陶瓷设计的兴起

在工艺美术运动精神的激励下,低地国家荷兰于1880年代也开始了现代陶瓷设计和生产转型且发展迅猛。

图1:西奥多·科伦布兰德设计,花瓶,1888,铅釉陶器,荷兰罗森堡厂制造,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荷兰曾经有非常辉煌的代尔夫特陶器,但在18世纪末开始衰落,到19世纪80年代只剩一家名为德·波塞莱尼·弗莱斯(De Porceleyne Fles)的老厂。该厂虽为百年老厂,却最先感受到工艺美术运动带来的春风而开始改革复兴,引进英国技术并聘请艺术家进行设计,率先开启荷兰现代陶瓷设计之路。该厂聘请了阿道夫·勒·孔德(Adolf Le Comte,1850~1921)为艺术顾问,他是代尔夫特理工学院教师,讲授装饰理论和装饰艺术课程,培养了很多学生投身陶瓷设计领域,为荷兰现代陶瓷设计发展的重要先驱。

罗森堡皇家瓷器与精陶厂1883年由德国人威廉·沃尔夫·冯·古登伯格(Wilhelm Wolff Freiherr von Gudenberg,1855~1930)在荷兰海牙建立,原名海牙瓷厂,1900年更名,1916年关闭,其存在时间虽然短暂,影响却极为深远。冯·古登伯格是阿道夫·勒·孔德的学生,曾就读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学院,并在德·波塞莱尼·弗莱斯厂短暂工作过。

此外,荷兰各地陆续成立了多家陶瓷厂和提供陶瓷设计教育的学校,许多知名艺术家和设计师都投身其中,努力提高荷兰陶瓷艺术设计品质和国际声誉。荷兰古达镇(Gouda)是另一个荷兰陶瓷重镇。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南荷兰公司(Zuid-Holland)为代表的几家陶瓷厂共同制造了现在普遍所指的“古达”陶瓷,其色彩大胆、对比强烈,被认为是新艺术风格陶瓷的典型代表。这些古达镇陶瓷厂早期深受罗森堡陶瓷设计影响并招募了来自罗森堡厂的员工,因此制造了很多模仿罗森堡蛋壳瓷的艺术陶瓷,后期才逐渐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从1900年开始,荷兰新艺术陶瓷开始在各大国际博览会上获奖并进入各国市场,迎来了一个高度活跃的创新期。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荷兰陶瓷设计,综合了多元文化影响,其中来自法国的影响是最重要的,此外还包括荷兰后印象派绘画,以及来自中国、日本、波斯、希腊以及荷兰殖民地帝汶和新几内亚等异国文化的影响,其融自然灵感、民族特色与异国风情于一体,构成荷兰新艺术陶瓷的独特个性。

三、 罗森堡新艺术陶瓷的设计特色

为罗森堡厂开启新艺术陶瓷设计的是第一任艺术总监,著名的建筑师、地毯和陶瓷设计师西奥多·科伦布兰德(Theodoor Colenbrander,1841 ~ 1930)。他虽是德国人,但主要在荷兰从事设计工作,是荷兰现代应用艺术的代表性人物。他于1884至1889年担任罗森堡厂艺术总监期间,设计了荷兰第一批新艺术陶瓷作品,显示出荷兰殖民地爪哇的蜡染图案、日本版画以及伊兹尼克陶瓷的影响,但又自成一派。科伦布兰德善于巧妙组织,仅以少数几种形式元素就可以形成繁复的图案设计。他还喜欢采用融欧洲古典建筑元素与自然风景于一体的主题,通过建筑、几何、花卉、人物等图案元素的有机整合和自然过渡,融抽象和具象形态为一体,在陶器上形成一幅幅光影错落、场景辉宏且富于象征意味的装饰性景观,其复杂、精致和神秘令人叹为观止。其设计中常用的网格状交叉影线在罗森堡后来著名的蛋壳瓷图案设计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图1)。

罗森堡厂第二任艺术总监为朱利安·考克(Jurriaan Kok,1861 ~ 1919),正是在其带领下,罗森堡陶瓷攀上了新艺术设计的高峰。为研发高品质艺术陶瓷,朱利安·考克与工厂陶瓷化学家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合作研发出一种非常薄的半透明蛋壳瓷,其成分和制作方法与英国骨瓷相似,但坯体需先经1300摄氏度高温烧制,然后进行装饰和上釉,再以1000摄氏度左右的较低温度烧制。这种特别精细的蛋壳瓷坯体,使得新艺术典型的风格化主题、不对称形式以及曲线造型成为可能。多种明亮的高温釉下色料也被成功研发,与形式精美的蛋壳瓷一起成为罗森堡标志性设计的关键技术支持。朱利安·考克聘请了很多荷兰优秀画家加入他的团队,他们共同设计创造的系列高端蛋壳瓷作品成为罗森堡厂最富盛名的产品,充分体现出新艺术运动的精髓,是荷兰乃至世界新艺术运动陶瓷设计的重要成就。

罗森堡新艺术蛋壳瓷系列主要设计特点和创新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图2~6):

1、造型设计的有机流动性

罗森堡蛋壳瓷在造型上具有高度新颖性、有机性和流动性。抛开对于东西方古代经典陶瓷造型的模仿,罗森堡陶瓷以自然为灵感来源并对其进行深度抽象、提炼形式和表现流动的理念,创造出许多新颖、有机的陶瓷造型。蛋壳瓷造型从自然植物中获得灵感,但又不似哪一种特定植物,它把握和表现的是植物蓬勃生长的有机性、运动感和生命力。因此其陶瓷造型首先体现出蜿蜒流动的形式感,仿佛自然藤蔓攀援生长一般,器皿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中自然延伸、流转和分合,形成流变的动态三维曲面造型,营造出通透的空间感和流淌的视觉感,从而摆脱了古典陶瓷造型的静态平衡而变得轻盈灵动、富于现代流动感。

罗森堡蛋壳瓷在造型上还具有方中带圆、圆中带方的鲜明特点,曲直结合的轮廓生动流畅、纤细优美且挺拔有力。大部分造型都是方形器底,由此逐渐向上,过渡到饱满挺拔、却自然分出块面方圆结合的主体部分,再分支形成曲线流畅的把手,最后再在颈部或瓶口处合拢,整体造型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天成,秀美却不失力量、动感却不失优雅。这些蛋壳瓷造型都是一次性整体注浆成型,把手、壶嘴等因此与主体部分形成一个无缝整体,体现出高超的制模和注浆成型技艺,虽为工业化生产,却毫无粘接痕迹和工业化的机械生硬感。

2、图案主题的热带风情性

罗森堡蛋壳瓷图案设计题材来源广泛,以花鸟植物为主,除了荷兰本土植物,还有很多来自帝汶和新几内亚等荷兰殖民地富于异国风情的热带花鸟形象。常见的有丁香、菊花、蓟、兰花、鸢尾、毒菌、旱金莲等植物,极乐鸟、鹦鹉、野鸡、孔雀等鸟类,以及蜥蜴、乌龟、蛇、海马、龙等动物图像。这些异国动植物的奇异造型和缤纷色彩持续激发着罗森堡设计师的灵感,为其新艺术陶瓷赋予了浓郁的异国情调。

3、图案设计的流动生长性

在图案设计上,有别于工艺美术运动时期流行的对称、工整和繁密的图案设计,罗森堡设计师一方面大量运用新艺术特有的韧性、旋转和缠绕的鞭状曲线;另一方面又受到日本艺术影响,注重不对称和留白设计。法国、比利时新艺术设计中常见的鞭状线条,在罗森堡蛋壳瓷上得到了极致运用。在洁白细腻的坯体上以精细笔画、淡雅色彩手工描画的精美花鸟、昆虫和蛛网图案中,富于弹性的曲线摇曳着、流淌着、交织着,与陶瓷飘逸流动的造型轮廓遥相呼应。它们时疏时密、时粗时细,有时形成纤美的图形意象,有时留出大片空白,疏密得宜、动静自若,仿佛是出于一种内在生命力的自由生长。

4、过渡影线区域设计的新颖性

图2:盘子,蜘蛛网、植物和昆虫的图案设计,1892,陶器,荷兰罗森堡厂制造,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图3: 朱利安·考克等设计和装饰,花瓶,1903,彩绘蛋壳瓷,荷兰罗森堡厂制造,美国休斯顿美术馆藏

图4:朱利安·考克等设计和装饰,花瓶(左:正面,右:侧面),1903,彩绘蛋壳瓷,荷兰罗森堡厂制造,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罗森堡蛋壳瓷图案还有另一个重要特点,即过渡影线区域设计。花叶茎杆之间或线条交错盘绕形成的区域之内,被精心填以色彩层次浅于或异于主体图案之细密的点、短直线、交叉影线或小卷曲线,从而形成一种附着于主体图案之上、并逐渐过渡到白色背景中宛若一片阴影似的过渡区域。这些衍生区域仿佛有自己自由生长的意志,它们攀附着主体图案蜿蜒卷曲、无限流转,蔓延成一片细腻柔和的过渡性区域,衬托主体图案的同时丰富了整体画面的层次感,增加了视觉复杂性与细节愉悦性,从而成就了罗森堡蛋壳瓷的一大特色。

图5:塞缪尔·舍林克、朱利安·考克设计和装饰,花瓶,1902,彩绘蛋壳瓷,荷兰罗森堡厂制造,美国巴尔的摩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藏

图6:朱利安·考克等设计和装饰,茶具,1900,蛋壳瓷,荷兰罗森堡厂制造,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藏

5、色彩的清新明快性

在色彩上,摆脱对于复古色彩的追求以及工艺美术运动主流含蓄、内敛、克制的深色色调的束缚,罗森堡研发出全新的柔和、明晰、亮丽的釉下彩色,并通过和谐搭配,在洁白的蛋壳瓷上显得清新、明快、活泼,并且因渐变过渡的点、线或交叉影线形成大面积过渡区域的设计,让整体色彩更为清雅柔和、艳而不俗,创造出崭新的色彩视觉体验。

罗森堡蛋壳瓷系列除精美的装饰花瓶外,也设计和制作了许多运用同样艺术语言的日用陶瓷,包括茶壶、咖啡壶、奶罐、糖罐以及杯、碟等实用器皿。如一套装饰以热带花鸟图案、基于卵形造型的茶具,主体造型饱满有力、方圆转折过渡自然,如鸟儿头冠之翎羽高高扬起的透空盖纽尤为抢眼,其自然扭曲的弧度既贴合手指、又富于装饰意味,且与装饰主题密切呼应。这套茶具造型被装饰以富于异国风情的花鸟手绘图案,红绿对比鲜明、笔触细致生动,非常精美,因此颇受市场欢迎而大量生产(图6)。

作为新艺术陶瓷设计的优秀典范,罗森堡蛋壳瓷的有机流动造型与精美图案设计独树一帜、优雅高贵,因此1900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时,该系列立即获得万众瞩目,并得到法国、德国、奥地利和美国等多国博物馆竞相收藏。巨大成功建立起罗森堡厂的世界级声誉,带来潮水般的订单,工厂也因此被荷兰女王赐封“皇家罗森堡”称号,可在其印章上加上皇冠标志。此后,罗森堡蛋壳瓷又在1902年意大利都灵展览会和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上再次赢得高度评价。罗森堡蛋壳瓷持续生产到1916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由此产生的贸易封锁才被迫关闭。

结语

罗森堡新艺术陶瓷基于新艺术运动“流动生长”的审美理念和新自然观的独创及个性表达理念,创造出富于流动之美的造型与图案设计,带给20世纪初人们全新的现代审美感受,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罗森堡新艺术陶瓷对于机械模仿自然或复制历史风格的突破,对自然进行简化和抽象的创新设计,以及突出“永恒运动”的流动性设计具有时代前瞻性,可视为20世纪中叶流行的有机现代主义陶瓷设计的先驱。罗森堡新艺术陶瓷还以规模化工业生产为基础,成功结合了手工艺与工业化、装饰美与功能性,推动了工业陶瓷设计发展,因此在世界现代陶瓷设计史上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

(注:图片均出自Artstor数据库)

注释:

① Roberta Waddell. The Art Nouveau Style: In Jewelry, Metalwork, Glass, Ceramics, Textiles,Architecture and Furniture.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97: Introduction.

② Siegfried Wichmann. Jugendstil Art Nouveau:Floral and Functional Form. Boston: A New York Graphic Society Book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4:pp.6-8.

③ Rossana Bossaglia. Art Nouveau: Revolution in Interior Design. New York: Crescent Books,pp.3-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