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强巴林寺,是康巴藏区最大的格鲁派寺庙,其酥油花制作技艺堪称一绝,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每年藏历正月十五,强巴林寺都要举办酥油花灯节,用酥油、糌粑和各色藏式颜料彩塑成的护法神、珍禽异兽、亭台楼阁、花卉树木,以及许多宗教人物及故事,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
酥油花灯节期间,强巴林寺的僧众都会进入繁忙状态。因为他们要在这短暂的期间,完成5个与外墙等高的巨型酥油花。初三至十五,僧众用五彩酥油雕塑制作酥油花。酥油花完成后,经僧侣诵经,晚上就要立在寺庙外墙上,让数以万计的信徒膜拜。十六日早,僧众便将酥油花取下来分给虔诚的信众。
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的木刻雕版技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2008年6月,波罗木刻雕版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静平淡的波罗乡也因为这一技艺而名声大震。关于波罗木刻的起源,那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400多年前的一天,名叫贡拉多吉的年轻人在一天夜晚梦到了活佛传授他木刻技艺,然后贡拉多吉便开始刻苦练习木刻,并最终成为了木刻大师。
波罗木刻选材颇为讲究,仅选用波罗乡当地产的桦木、花椒树,且以每年十月份的树木为最佳。挑选好的树木需要放置晾干。晾干后,要将表面锉平整备用。波罗木刻制作流程极为严格,可以分为裁纸、撰写、内文校对、印刷、临摹雕刻、经文校对、进油、晾晒、兑制朱砂、上色、防护、分页、核对、捆扎包装等近20道工序。仅校对就需要十余次。校对后,还要将酥油溶化后倒在刻板上,经过一天一夜的晾晒,这样刻板在酥油的保护之下才不易开裂腐烂。德格印经院中80%以上的印经版都是出自波罗木刻匠人之手。
藏族制陶技艺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发现,昌都的卡若遗址、拉萨曲贡遗址等出土的陶器,距今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其中,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双体陶罐是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陶器作品,是藏族先民烧制的最早的彩绘陶器作品。
在吐蕃王朝时期,藏族制陶技艺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赤松德赞父子执政期间,出现了较高水平的绿釉烧制技艺,当时兴建的山南桑耶寺使用了绿釉陶质建材。穆蒂赞普时期修建的赞塘玉艺拉康(绿松石庙)的屋檐的瓦当和砖片也是绿釉陶质建材。在佛教后弘期建造的博东峨寺庙和日喀则夏鲁寺、昌都噶玛寺等寺庙的屋顶也都使用了绿釉陶质建材。那时的绿釉烧制技艺已经很成熟。
康巴服饰既具有藏民族的共性特征,又别具地方个性特色。俗称康装。它以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闻名。康巴藏袍,具有一衣多用性,宽大超长,日当衣服夜当被,既可遮风避雨保暖,又可装物当坐垫,基本特征是大襟、宽腰、长袖、超长、无扣。腰带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式样不一。
康巴服饰中男装服饰差异不大,女装服饰差异尤为明显,并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格。康巴服饰大致可细分为康北农区服饰、康南农区服饰、木雅服饰、嘉绒服饰、牧区服饰、康巴特有着装等类型。
“噶玛嘎赤画派”产生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是西藏唐卡三大流派(勉唐画派、钦则画派、噶玛嘎赤画派)之一,主要流行于以昌都为中心的康巴藏区。相传是由南喀扎西活佛创建,因噶玛巴大法会而得名。
噶玛嘎赤绘画技艺,是在勉唐画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它也吸收了汉地工笔人物画的技法,线条流畅,淡雅清丽。风景部分,注重写实,吸取了汉地山水画和花鸟画的绘画技法。
噶玛嘎赤画派的唐卡,以构图空灵、设色柔和淡雅、人物构图生动的画风著称,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嘎玛德勒是噶玛嘎赤画派第10代传人,也是西藏自治区级噶玛嘎赤画派传承人。
东坝,地处怒江峡谷之中,海拔2600多米,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有“左贡小江南”的美誉。东坝民居,已有600多年,集汉、藏、印度、纳西族等民族风格,并自成一体,建筑面积庞大,用料考究,精雕细缕,装饰华美。外观雄伟壮观,内里富丽堂皇,堪称藏式民居中的宫殿式建筑。
东坝民居的建造,一般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成本达数百万。这里的民居的大小不以平米计算,而是看柱子的多少,主要是因为东坝并不产木料,所需木材均需要由从外地运输过来。有的木料甚至是从尼泊尔运过来。民居建成后,要用黄、绿、红、白、蓝五色进行粉刷和彩绘。黄、绿、红、白、蓝,这五色象征着藏传佛教“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