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最基础的手串儿,由母珠和若干子珠构成,这种叫做单组。母珠下往往有一个佛塔,有时也会做成一个连体三通佛头。我们在各种石展上看到的那种便宜串儿,通常就是单组串儿。
复杂一些的则像左边这件清宫珍宝,还有隔珠、背云、坠脚。有的还要加上弟子珠、记子留等,这种则称为“复组”。
从器型上看,母珠主要用来起到三个方向的连结作用。从意义上说,母珠是提醒诵经的人一圈结束,新的一圈又要开始了。因此它的材质和大小通常要与子珠相区别,并且往往是手串儿中最大的一颗,方便人们闭目诵念时也能敏锐察知它的存在。
手串儿有十八子、一百零八子等多种规格。这里的子,指的仅仅是子珠的数量。
以左边的图片为例,子珠就是红色的部分。以翡翠的隔珠和三通为分界线,正好左右各9颗,合为18颗,即标准的十八子。除了这种最常见的外,数珠还有九种常规类型,即14、21、27、36、42、54、108、1080这几种数目,每一种都有特定的意义。并不能随意更改。
隔珠是用来将子珠平均分开的,如一百零八的佛珠和五十四颗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颗珠子用一隔珠;二十七颗,十八颗的佛珠,则每九颗子用一隔珠。隔珠的颜色、形状、材质与子珠往往不同,从视觉上看,也起到了跳跃的作用,更为美观。我们看到的这件清宫珍宝,正是这种用法的示例。
隔片在宝玉石串中比较少,在木质串儿中比较常见。它除了装饰外,更主要的是将珠子隔开来,防止互相磨损。所以一般隔片都要选用比子珠硬度稍低的材质制作,譬如牛皮、蜜蜡、绿松石等。
隔片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当串儿不合手的时候,你随便更改子珠、隔珠的数量,但却可以通过隔片的数量来进行调整。
提系是清人给念珠加的一种新用法。它是一根绳儿,通常系于母珠两头,用来将手串悬挂在衣襟的扣绊上。让手串儿既可拿在手上,也可以佩戴在衣服上做装饰。
同时,佩戴也有讲究,穿对襟衣和穿大褂衣的戴法就不同。这种戴法在清朝后妃中曾风靡一时,不少画像中都可见到它的踪迹。
清朝的文玩手串,是对朝珠的简化。朝珠上也有背云(又称背鱼儿),戴好后应该是笔直垂于后背上的。
手串的背云就是这种简化的明证。
有的手串下面还有一种叫做“弟子珠”的装饰物,它通常比子珠要小很多,像是缀饰一样一连串坠在母珠下方,也是用来计数的。为了防止弟子珠脱落,往往还要在下面系一个结,或者用一个饰物塞住尾部。这个东西就叫做“记子留”。
这两样东西,都是手串儿的可选项,非必备项。也可以用其他饰物代替。
即系串佛珠的线绳。据说,藏传佛教的手串儿对络绳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多用红颜色或红、黄、黑、白、绿五彩棉线、丝线制成。偶尔也有人用皮绳来贯穿佛珠。
(注:图片源自《紫禁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