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路向前,拾穗而歌

时间:2024-05-20

忻颖

2011年,文化广场作为全亚洲最大的下沉式剧场和上海首个以音乐剧为运营中心的专业剧场应运而生。彼时音乐剧方兴未艾,更不是演艺市场上的主流类型。音乐剧能成功养活一个大型单体剧场吗?这是十年前,文化广场开业时业内发出的疑问。

然而,十年来演艺市场的风云变化已经证明,音乐剧不仅在中国站稳了脚跟,而且显示出了锐不可挡的上升态势。主打音乐剧演出的文化广场不但成为中国音乐剧演出的标杆剧场和上海的文化地标,也让“看音乐剧去文化广场”成为深入音乐剧观众的口号。

2021年,历经十载磨砺与探索,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步入改建开业的第十年,它正盘活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努力发展成为中国音乐剧产业发展风向标,让剧场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空间。

做什么样的剧院,是文化广场重建伊始摆在文化广场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选择题。作为老公共空间的重新构建,文化广场首先具备了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但是,文化广场并没有将租场作为主营业务,而是以剧院运营者的姿态去打造自身内容建设。

从引介国际经典剧目到培植原创制作力量,从年末大戏到华语原创音乐剧,从室内到户外,十年间文化广场不断拓展剧院运营的文化表达与音乐剧艺术的多元语汇,为中国观众带来多样丰富的节目。

数据显示,运营十年来,文化广场共举办演出726台2647场(含巡演),平均上座率达73%,接待观众人数3013102人次,其中音乐剧/舞台剧类成为主要的节目类型。

尤其是在继续加大国际精品音乐剧、舞台剧项目引进的同时,文化广场一直积极投入专业平台建设,扶持原创与自制音乐剧节目,培育原创土壤。回溯至开业初年的首场《极致百老汇》,从每年9月自创出品各国音乐剧集锦音乐会,到2016年首次挑战音乐剧整剧制作,再到2019年面向音乐剧新人推出“音乐剧歌唱大赛”与“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这些项目给文化广场在音乐剧市场的行业地位和专业人才培育带来了明显的正向激励效应。这种效应在后疫情时代尤为突出,面对国际演出市场的不确定性,重视国内创制,持续为市场提供优质产品,成为中国演艺市场的机遇与挑战,由此更显示出了文化广场十年来规划的远见与价值。

目前,文化广场出品的音乐剧《我的遗愿清单》《春之觉醒》《拉赫玛尼诺夫》《也许美好结局》已巡演全国30座城市,巡演场次达251场,吸引观众163200人次。全新制作大剧场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粉丝来信》(中文版)亦将于今年11月至明年1月首登舞台。

2019年底,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而文化广场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实体化运作计划》显示,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的实体建设将于12月正式启动,预计明年4月完成并启用,提供近2000平米的共享空间,以此连接、服务更多的人群与产业链。

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说:“未来的文化广场将从‘看音乐剧到文化广场升级为‘做音乐剧到文化广场,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原创展演、专业论坛、歌唱大赛、孵化计划、研究中心等品牌对于人才的聚合作用,并携手更多合作伙伴资源,提升对内容端的扶持效能。”

谁来看戏,看音乐剧的受众是谁,是文化广场十年来的另一项精心研究。随着大众审美和消费水平的升级,国内的音乐剧产业顺势壮大。“早年售票大多是团购,看不到背后的人。现在观众自主买票的越来越多,通过数字化,你能看到每一张票背后的人。”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说。

自2016年起,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开启信息化平台建设,并正式建立了完整的会员服务体系。2018年,文化广场在剧院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数据可视化平台,剧院与观众的联结不再单纯依靠票务,系统描述的不再是数据,而是更加生动和具体的“人”。截至目前,文化廣场累计注册会员已超过34万人。

十年之际,文化广场进一步数字化升级,发布了《数字化剧院建设计划》。新一轮数字化剧院建设期将达成四个层面的战略目标:一是加速开发数字技术平台,加速大数据研发,力求为广大会员及受众群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二是提升产品与服务策划的数字化水平,以“数据+技术”为驱动,融通多源数据,促进营销智能化,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交互体验;三是解锁“文广8号门”新路线,通过8号门移动票亭的设立,构建开放融合的剧院生态新地标;四是发布大数据模型,不止为推动剧院的数字化标准建设,提升数字化新势能,更力求看见更多观众的需求。

让市民更多地走进剧场,除了要不断深耕优质内容,也要做好服务,践行剧场空间的社会责任。截止2021年,文化广场共举办各类公益艺术活动达2145场,吸引366096人次参与,并共计发售316337张公益演出票,建立了更为亲民的都市观演日常;公益品牌“剧艺堂”“剧院开放日”“By Stage汇谈”等,实现了与观众多维度的艺术交流;剧院还敞开剧院周边公共绿地,举办各类户外文艺项目,打造更为友善的艺享空间。

张洁说:“剧院这一载体所提供的优质精神文化产品不仅仅局限于节目,而是要形成一个内涵更为丰富的剧院生态系统。运营十年,我们愈加明确作为剧院所肩负的培育观演市场的责任,而能够真正‘看见观众,应是从业者永不懈怠的功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