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宋元明瓷炉简论

时间:2024-05-20

宋元明瓷炉简论

如果问,什么是中国近千年来最具文化特质的器物?想必很多人会说是文房四宝。不错,纸、墨、笔、砚是文化人须臾不可离缺的东西。但是,真正与文人精神生活贴切的莫过于能包容他们内心世界的香炉,这从宋代以来辉煌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炉文化中可以看出。香炉之所以具有民族特色和独特文化色彩是与炎黄子孙崇天法祖的传统有关。就创造历史和文化的人民大众而言,文房用品未必很重要,事实上有许许多多人并不识字。但人们可以不识字,却不能没有精神寄托,因而,香炉理所当然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了崇高的地位。

香炉的产生与文人风尚

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铜炉是以烧碳取暖和烧烤食物为目的,而真正用于燃烟的炉具则是出现在汉代的陶质博山炉。当时,用以薰衣、驱蚊和清除异味。虽尚不具备精神上与理想上的涵义,却已属生活上的一种精神文明。至唐代,只因香烟缭绕让人犹如置身仙境,加上神仙思想盛行,又逢佛教传入,薰香之炉便逐渐向敬神礼佛之器演变。宋代,随着知识分子注重心性修养和统治阶级讲究宗教情操,才使香炉最终从古代的铜器形式中完全蜕变出来,成为当时代表新文化的典型器物。其显著的标志是瓷质香炉作为一个全新的艺术品种为社会广泛接受并登上了文人的书房案头和步入帝王的宫殿内廷。这些瓷色与质感俱佳的香炉在焚香礼佛之余被尊为摆设,被看成吉祥物,尤其一些精致的小型炉竟被文人当作高雅的把玩物。于是,置炉、赏炉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文化,成为当时称为“烹茶、焚香、挂画、插花”文人四艺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于是,获得炉中的美器是文人品位的象征,日供三住香是文人精神上的幸事,就连燃香时的玩赏香味、品评等级及香雾形状也成了文化生活中的雅事。宋代大文豪苏轼就很以为然地说,“……烹团茶,烧衙香,用诸葛笔”乃喜事。这种风尚到明代宣宗时又一次达到顶峰。史料记载,宣德三年,礼部曾先后四次奉旨依照宋代之博古、考古诸书及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均、定等名窑器中式样典雅者,绘图进呈,依样铸造风磨铜之炉、鼎、彝等计15684件。这批历时8个月才完工的精美艺术品,除供内廷、郊坛、宗庙所需,余者分赐各王府、大臣及释、道二教。官方倡导,尤其发放到寺庙和王公贵族家里使用的御赐品使炉的地位和观赏价值大增。此举虽在铜炉方面,也势必影响到景德镇御窑厂的烧瓷品种。一时,景德镇烧制的各式瓷炉千姿百态。一部分除在呈色和造型上仍追求宋代纯净高雅的传统外,更多的是凭借当时的青花优势从纹饰上大展宏图。实物表明,正是文化人的精诚所致和表达了民众的主观愿望使明代香炉充满了勃勃生机。这是瓷炉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如果说,炉具自汉代有了外在的雏形,宋代则有了内外统一的精神,明代在二者基础上又肩负了社会道义。应该说,香炉至此更加完美,至少,理性的人们在祈求的同时已学会搀进自己的思想和懂得反映民众的追求,从而使神圣的香炉具有更广泛的文化含义。

瓷炉发展概况

有明确记载的瓷质香炉和佛前焚香的史料均始于宋代,这从传世的文物可得到印证。尽管,宋代五大名窑的香炉存世很少,又几乎都存博物馆内,然而,面对博物馆所展现的定窑弦纹炉、官窑粉青簋式炉、哥窑乳足炉,其典雅造型和高洁瓷色仍让人感动不已。细细品味,对宋人之所以热衷炉文化大体会悟出些道理。其实,细观上述名窑的各类器物不难发现,香炉总是塑造得格外别致。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的一件残缺了小半个的簋式炉仍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台湾故宫博物院《宋官窑特展》采用香炉作为封面颇能说明宋官窑瓷炉的价值。宋龙泉窑隔式炉则靠其天生丽质博得了喝彩,它的姿色不让宋官窑。耀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等都有各种样式淳朴而意趣盎然的瓷炉生产。这些香炉代表了宋代瓷器的艺术精神。

金元时期,瓷炉生产不脱宋代风尚,而造型稍稍繁复。

明代是有炉以来的顶峰时期,产品丰富多彩。总体来说,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并形成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明代风格。存物证明,明代瓷炉的发展大体朝两个方面倾斜,其一是重造型,其二是重装饰。重造型的大多传承宋元遗风,讲究的是釉色和气质,重装饰的基本属自成体系的新思维,讲究的是思想与品格。前者仍属可上手把玩的小型器,后者多数为供奉摆设的大型器。小型器与淡雅高贵的宋瓷相比,不失型神兼备,灵气飞扬;大型器则以劝人行善的恒古哲理,独步天地,召感世人。

明代瓷炉的社会意义

研究古代瓷器的学者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被唐宋时的文字装饰所吸引。这一时期的诗歌也好,长短句也好,因直接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思想、社会面貌及政治状况,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明代香炉的最大成功之处就是用绘画替代了文字,不仅优美而且深湛,不仅耐看而且耐想。这些纹饰还因取之于历史典故、圣贤故事更带有了明显的政治色彩和道德伦理,意蕴了鲜明的文人风范和大众愿望。明代香炉的文化特质就是高雅纯朴民众化。这是明代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思想认识乃至感情立场逐步转向人民大众的结果。

明代香炉的青花纹饰准确地记录了这一变化。早期,以象征富贵权势的吉祥纹为多见,无疑这是受到统治阶级的青睐的缘故,并成为以后贯穿明清两代官窑生产的主流。明代中叶,由于知识分子从爱炉、玩炉,到直接参与制作(绘画),使民间的青花瓷炉的整体艺术风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此时,常常出现以形象生动又立意高雅人物故事作题材的画面,其中又不乏封建士大夫浓烈的参政意识和真知灼见,故有一定的促进社会理性与政治和谐的进步意义。这些纹饰还因思想新颖、内容活泼增添了生活情趣和艺术魅力。明中期的文人满腹经纶,这从“麒麟阁图”、“石勒问道图"的创作中可见一斑。到明晚期,文人的思想境界已大不一样。显然,社会动荡及民不聊生使往日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的文化人失去了信心和耐心,转而寻求更现实的,与民同乐的务实人生观,这从“人独思图”“羲之爱鹅图”“奔马图”中可以找到痕迹。知识分子的民众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炉文化原有的局限性,加上工艺的改进,降低了成本,增强了艺术性,延长了使用寿命,最终使炉更贴近百姓,深入到千家万户。

从目前流传的实物情况来看,尽管明中期瓷炉现已凤毛麟角,但是,晚明香炉还是经常可以见到,足见当初生产数量十分壮观。让人感慨的是,这些明代遗物在发现时往往仍被作为敬神礼佛之器燃着袅袅香烟。尤其幸运的是能够安然地躲过十年浩劫,流传至今。

现在,作为特定时期的炉文化时代已经结束,然而,作为与信仰连结在一起的香炉的本身,则依旧发挥着与民分忧解难的功能。所以,千百年来情系中华的香炉,千百年来给一切有求于它的人们以希望、勇气和光明的香炉,将继续在人们心里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