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元代青花瓷器鉴定

时间:2024-05-20

耿宝昌

青花瓷是陶瓷工艺中的瑰宝。它以显示对比分明的青白二色而定名,其制作工艺是:以着色力强,色泽浓艳清新的钴料在高岭土瓷胎上绘以纹饰,然后施透明清澈的白釉,经1350度高温烧结而成。成品的釉下彩呈现蓝色花纹,明净典雅。过去陶瓷界多认为青花瓷的烧制,始于元代。1985年江苏省扬州出土一件绘有成株牡丹及如意云纹的青花大碗残器,其纹饰与唐代铜镜传统图案花纹相同。由上海中国硅酸盐研究所对其瓷釉、色料进行化验,所得的科学数据证实,该残器系河南省巩县窑产品,其蓝色花纹为釉下钴料绘就。与此装饰大体相同的瓷器,近年在美国、丹麦、叙利亚、日本及中国香港等地亦继有发现。经1986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陶瓷学术会讨论,学者们以目前发现的这一实物标本为据,认定青花瓷早在唐代已烧制成功。它是唐代巩县三彩的姐妹艺术,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青花瓷器。元代青花瓷的烧制不是偶然的,它受到唐代巩县窑、长沙窑及宋元两代磁州窑、吉州窑釉下彩绘的影响,进而在景德镇官窑烧制成功的。

元代青花的研究热潮

20世纪30年代,陶瓷界即已着手探索元代青花。1929年被闽籍旅英华侨吴赍熙运销到英国的青花云龙象耳瓶原系北京智化寺的供器,署有至正十一年(1351)铭款,其颈部题字为“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圹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瓶身绘缠枝菊、莲、牡丹、蕉叶、飞凤以及海水云龙为主体纹饰,笔触有力、青色浓艳、形象生动。此瓶为英国人泰乌多福勒特茹所收藏,而被英人霍布逊发现。本世纪50年代,美国波普博士将其定为“至正型",亦有“赍熙型”之说。从而以其为标志,开始对元代青花瓷在朦胧中进行研究。60年代,海内外广泛展开了研讨元代青花瓷的热潮。初期的一些文章提到的主要是散见于中亚地区伊朗德黑兰阿特别尔寺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中之藏品。当时认为,传世的元代青花瓷为数不多,且大都已流落异国他邦。但据近几十年来的考察,仅国内各省博物馆、文物单位藏品和历年窖藏、墓葬出土,以及散落于社会上的元代青花瓷传世品,陆续被发现的,为数已不少,其存量与质量均不亚于国外。近年在全国各地出土的残片更是难以统计其数,江西景德镇御窑及湖田等窑址的出土物造型繁多,扬州唐城遗址附近也出现不少。在国外,如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阿曼中亚地区及“丝绸之路”的出土物也屡有发现,可见当时盛烧之状况。

国内现存元青花的经典之作

从制作工艺上看,元代青花瓷多姿多彩,并非像旧时所说俱为厚重粗笨。

1975年,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征得湖北省黄梅县元延佑六年(1319)墓出土的青花缠枝塔式罐,肩部四面对称狮、象首堆塑,纹饰简便,青花色泛灰不鲜,应予测试。

1964年,河北省保定市出土一批窖藏青花瓷,计有青水白纹云龙梅瓶、狮球玉壶春瓶、缠枝牡丹执壶,形制均为八方。江西省高安出土的一批青花云龙牡丹梅瓶、云龙荷叶盖罐,河北定兴县出土的特殊造型的青花松竹梅高足碗,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的凤首扁壶、出戟花觚、托盏、洗,广东省发现的青花鸳鸯、人物舟船、葵口松竹梅浅盘均为难得之物。

1978年,浙江省杭州元至元丙子(1276)纪年墓出土青花瓷座观音像三件,系元青花烧造年代最早的作品。辽宁抚顺市发现的六方兽耳尊,南京明洪武二年沐英墓出土的萧何追韩信梅瓶,湖南常德元墓出土的蒙恬将军玉壶春瓶,安徽省蚌埠市明初汤和墓出土的双兽耳尊,江苏省金坛县窖藏出土的云龙罐,四川省出土的青花“至正七年”款的盖罐,广西省出土的尉迟恭救主罐,湖北省发现的“四爱”人物梅瓶和新疆“丝绸之路”上发现的高足豆,更是弥足珍贵。甘肃省天水市窖藏出土的一批元青花瓷中的凤纹梨壶、青海省发现的青花器座、内蒙古自治区窖藏出土同于元大都龙纹碗的青花象纹碗等器有的胎厚体重,有的胎薄体轻,玲珑剔透,均是典型的精美作品。最近香港拍卖行出现了一件三顾茅庐罐,纹饰新颖,应予重视。

元代青花的艺术成就与鉴定要领

《元史》卷八十八《百官志》载:"浮梁瓷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1278)立,掌烧造磁器。画局秩八品,掌烧造诸色样。”由此可知,元代青花瓷是在浮梁局直接组织、管理、指导下的景德镇匠人以其惊人的技艺烧造出的艺术佳品,当时参与制作的还有从西域俘来的工艺技术人员。元青花瓷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它适应了元统治者生活习俗与审美的需要,此外也与北方磁州窑釉下彩绘瓷的生产以及与中亚文化的交流、瓷器外销等因素的激发有关。

一、造型特色

在造型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四系扁方壶、执壶、凤首壶、梅瓶、玉壶春瓶,口径达45厘米的大盘、大碗脱颖而出,都与传统的造型有明显的不同。如梅瓶,器型高大粗壮,器身上肩肥腴,腹下削瘦,配以稳定的器座,造型十分新颖。它是符合当时的审美观与实用需要的历史产物,因此,烧制多样的美器是很自然的。更加新颖的造型有:多穆壶、僧帽壶、梨式壶、龙凤壶、葫芦瓶、S耳瓶、戟耳瓶、蒜头口瓶、双系小口罐、鸟食罐、鼎、炉、豆、、高足杯、杯盏、大碗、墩碗、折腰碗、浅盘、葵口洗、菱花口大盘,口部呈平沿的梅瓶等等,其形制均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

元青花纹饰由当时的画局出样,其工艺采用印、堆、绘、先印后绘、剔花、镂孔、堆塑、填色、洒点、绘画等技艺进行装饰,收到各自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钴料的变化

元代青花所用钴料,有国产与进口的青料。国产料发色灰,进口料绘画的青花色泽浓艳,层次清晰,明净素雅,时有黑色斑点。如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龙瓶一类大器多采用进口青料。国产料多是用于小件器物,如菲律宾出土物及江西九江市博物馆征得的至正十一年墓出土的青花莲菊连座瓶炉。青花装饰丰富多彩,描绘有细腻入微和线条粗放之分,常用青花涂染为地章留白的处理手法,或加以浮雕工艺,或阴刻剔出花筋叶络,使之突出,更富立体感,或在繁密复杂的纹饰空间染以蓝色,将留白的翎毛、花卉衬托成生动的画面。绘画精致而细腻,构图繁缛,器體纹饰多至八九层,但主次分明,处理和谐。器物口里往往也加绘蕉叶、云纹、回纹装饰。多饰变形莲瓣,如意头形的倒垂云肩,其中时绘海水、花卉或祥禽瑞兽。牡丹花瓣留出白边以显层次,花大叶大形如手掌,精工细绘,栩栩如生。绘工粗放者用笔雄豪道劲,寥寥几笔构成梅菊、云纹,形象极为生动。

三、丰富的纹饰

元代青花纹饰内容题材丰富,繁花似锦。云龙纹是历代沿袭运用的纹饰,龙的形象一般是头小、双角、颈细身长,有三、四、五爪之分。龙凤纹主要为独龙、团龙、行龙、穿花龙、云凤、穿花凤。云纹有团云、灵芝云、如意形云、飘状长带云,一、二连三云片或山字形大片云。动物有:天鹿、麒麟、狮、虎、豹、象、鹿、羊、海马、白兔、仙鹤、孔雀、鹭鸶、长尾鸟、芦雁、鸳鸯、莲池鱼藻、秋虫螳螂等,均极逼肖。花卉有:牡丹、月季、荷莲、蕃莲、宝相花、菊花、梅花、月影梅、松竹梅、牵牛、射干、灵芝、芭蕉、竹石、瓜果、葡萄等。人物多采用历史故事,主要有:蒙恬将军、周亚夫细柳营、萧何追韩信、韩信赠金、文姬归汉、昭君出塞、三顾茅庐、吕洞宾、尉迟恭单鞭救主、四爱人物(周茂叔爱莲、陶渊明爱菊、林和靖爱梅、王羲之爱鹅)、西厢(拜月、拷红)等等,以及仕女、婴戏图。佛教的法器金刚杵、道教的八仙也入画面。人物形象多高大而清秀,但开光四爱人物则景小,神态飘逸,辅助的边饰采用卷草纹、钱纹、水纹、回纹、串珠纹、蕉叶、变形莲瓣纹等。文字诗句者较少见,这一装饰系受磁州窑影响,如高安客藏出土的青花高足碗,以草体书写“人生百年长如醉,算来三万六干场"的警世之言,书体流畅。还有上写“福”“寿”以及属姓氏的何、黄者。纪事干支纪年铭也见于装饰之中,如“至正七年”即是。

四、胎釉处理

元代青花瓷鉴定要领,除对以上造型、色彩、纹饰细致体察,认真研究,掌握其特有的时代特征外,识别胎釉及工艺的处理也十分重要。

以景德镇湖田烧造的元青花瓷而论,胎质坚细,露胎砂底光滑,时有附着铁色斑点,尊、罐类底部边际略有浅显较宽边足,盘类足内边呈坡形,梅瓶类足边刮削棱角有力,干净利索,宽窄不齐。玉壶春瓶圈足边线虽然齐平,但有显示里出外进之疵。

元代青花瓷的釉面一般较厚,色泛青白,往往有欠润泽。通常称之为卵青,较有光亮的則青白度稍弱,它与明、清瓷的釉面色泽显然不同。

元代烧制青花瓷的窑场,尚有云南玉溪、建水,浙江江山县,以江西景德镇烧制的水平为最高,产品远销国外,成为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瓷器而名扬世界。

80年代起始,海内外出现了大量仿制的元代青花瓷赝品,多为独出心裁臆造的古怪器型,确是新颖。即使据型摹制之器也大都走样,其与原器相比差之远矣。大略观感作为现代艺术品尚可值得欣赏,不善于识别很容易被其迷惑,对此万勿自我陶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