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奥尔夫教育理念在老年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初探

时间:2024-05-20

摘 要: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因其具有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功能,已然成为老年人最为喜爱的老年大学课程之一。然而,从教育的视角来看,目前老年音乐教育的现状是“生硬”地模仿普通学校音乐教学模式。基于這一不合理现状,并结合老年人智能保持等相关理论,拟探索在老年教育中引入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探索老年音乐教育的合理方式,推动老年音乐教育理念的发展,愉悦老年音乐学习氛围,提升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品质。

关键词: 老年音乐教育;奥尔夫教育理念;原本性

中图分类号: J6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8)02 - 0081 - 08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8.02.012

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老年大学不仅面临供需失衡、“一座难求”的紧张局面,同时,在音乐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以开设艺术课程为主的老年大学,生搬硬套以知识学习为目标的普通学校学科教学模式,因而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没有依据老年人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特点来实施教学,更没有依据老年人学习音乐的目标——交流、摆脱老年孤独、愉悦身心等非音乐功能需求 来实施教学。老年音乐教育尚没有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其理念上还处于音乐技能与知识的学习和浅表性娱乐阶段,这也是目前国内老年音乐教育未能形成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的重要原因。

在老年大学音乐教育中引入德国奥尔夫教育理念,其一是希望改进现有的老年大学音乐教学观念和方法,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更健康、更快乐且无压力的音乐教育和音乐活动;其二是进一步拓展奥尔夫教育理念适用于国内的教育对象的年龄层次,推进奥尔夫教育理念在老龄层次的教学研究。

一、我国老年音乐教育概略

(一)老年音乐教育的定义

“老年”一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后简称《保障法》)中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施祖美在其《老年教育策论》中指出:“老年教育指以退休期的老年人口为教育对象,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教育目的……的教育过程。” {1} 潘澜将老年教育定义为:“以老年人为对象的教育和学习活动。” {1} 根据这个定义,老年音乐教育可以描述为以老年人为对象的音乐教育和音乐学习活动。目前的老年音乐教育形式多样:既有传统的如省、市、区的老年大学和社区老年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也有各种老年音乐社团(如老年合唱团、戏曲团等),还有各种老年音乐活动中渗透的音乐教育,以及随着互联网一起发展起来的网络远程老年音乐教育等等。本文主要以老年大学的音乐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实施老年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老年音乐教育是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需要音乐教育是由他们的需求表现决定的。根据对成都市三所老年大学 {2} 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中音乐类课程的开班比例最高,这说明音乐教育是最受老年人青睐的一项内容。

其次,法律法规明确了老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老年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保障法》第七十条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 {3} 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的老年教育做到了有法可依,为真正实施六个“老有” {4} 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三,音乐教育有助于老年人愉悦身心,促进肌体健康。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之于老年人,能排解心理的孤独感,丰富精神生活。器乐学习时眼、手、脚的同时参与,可使老年人的末梢神经的灵敏度得到锻炼,大脑的指挥系统保持正常的运转。同时通过集体学习,提高老年人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家庭和睦以及和谐的代际传递,最终促进社会的大和谐。

(三)我国老年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是老年音乐教育主要以老年大学为载体。目前我国老年大学开设的音乐课程主要有声乐、合唱、戏曲、舞蹈、电子琴、手风琴、钢琴、民族乐器(古筝、二胡、葫芦丝、腰鼓等)、舞蹈等。

二是社区音乐活动成为老年音乐教育的有效补充。我国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导致老年大学已无法满足老年人享受教育的需求,转而以社区合唱团、艺术/曲艺团、舞蹈团、老年广场文化等多种形式展开。

三是家庭老年音乐教育。主要表现形式为老年人在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获取音乐资源。

四是近年逐步发展成熟的“慕课”(MOOC){5}网络课程成为老年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慕课优化了传统的网络视频教学,解决了传统远程网络教学单向性、缺乏互动性的问题,学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交流,其很大程度上再现了现在学校教育的模式。但本身存在的不足是缺乏老年人集体学习方式中面对面的交流过程,而面对面的交流是排解老年人内心孤独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老年人音乐心理特征

(一)生理、心理特征

1. 生理方面:据研究表明:“人的衰老大约是从30岁开始就出现某些生理结构的老化。到了70岁时,人体组织细胞会下降30%。” {1} 人体的衰老表现为肌肉弹性的降低和力量的减弱,细胞减少、器官萎缩、体态衰老、心血管老化、呼吸功能衰退、消化功能降低、运动耐力减弱、脑细胞减少,“韧带、肌腱萎缩僵硬,老年人动作变慢,反应变迟钝。细胞基础代谢量的降低,各种功能的减退,储备能力的降低和适应能力的减弱等等。” {2}

2.心理方面:情绪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年人会面对退休后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如社会角色的转变,生活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量的减少,记忆力的衰退,健康状况下降,产生对死亡的预知及恐惧,因伴侣或朋友的离世而陷入悲伤情绪之中,在生理及心理上对子女的依赖、需求等等。其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疑心、孤独等悲观与消极的情绪,以及性格固执、自尊心变强等现象,给自己和家人造成巨大的精神与心理压力,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健康。

3. 智力方面:“人的智力从50岁开始下降10%;60岁下降20%,而到70岁会下降30%左右。” {3} 根据卡特尔的流体智力(液态智力) {4} 和晶体智力 {5} 学说,“流体智力的发展过程与其他心理能力發展的趋势是一致的。” {6} “流体智力40岁就开始减退,而且减退较快,60岁减退明显,如近事记忆,思维的快慢等。而晶体智力直到七八十岁才有所减退,而且减退缓慢,有的甚至还有所提高,比如常识、词汇等。” {7} 老年人的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在发展上具有特殊性,周朝东教授在其博文中指出:“老年人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呈现为反向运动变化。流体智力表现出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的明显趋势;而晶体智力不仅不会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反而因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表现出上升的态势。”{8} 另外,老年人的晶体智力因个人文化修养、知识经验的积累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4.学习能力: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学习能力,60岁时相当于20岁时的90%,70岁时相当于20岁时的80%或70%。”{9} 从这一研究结论来看,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在60~70岁时降低幅度并不太大,而老年大学中,这一年龄段人数所占比例最大。因此,老年大学学员的学习能力是没有问题的,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其流体智力的保持和晶体智力的提高。

(二)音乐心理特征

老年人因其在实践活动方式、认识和创造活动的方式、人生经历等因素与其它年龄层次群体的差异而呈现出老年人群特有的音乐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自觉能动性高。老年人接受音乐教育完全是超功利性的、自发的且没有学历教育压力的。他们不是为获得某种学历而必须学习相关课程,而是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所需以愉悦身心、圆梦等非功利目来参与学习。其终极目标就是愉悦身心,是一种真正的人性化的、自由的、无压力的学习。老年人学习音乐不是单纯追求技巧上的娴熟,也不是为了成名成家,而是通过音乐去感受生命的律动,实现生命情感的再创造。

2. 交互主体性突出。在老年人音乐教育的学校或场所,音乐施教与受教者,以及受教者与受教者之间所构成的关系更应该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主体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结构不分地位高下、身份贵贱、权力大小、都是我和你的爱的关系。{1} 也就是说在老年大学或老年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同学之间是一种和谐的、自然的彼此尊重和平等。

3. 超功利性的。黄剑敏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老年教育的‘游戏精神的主要特征有:自由性、超功利性、愉悦快乐性、富有创新性、平等参与性、合作互动性。” {2} 老年音乐教育具有游戏性的、超功利性的性质,他们既不是为了养家谋生,也不是为了功名利达,而是通过这种游戏方式获得高级需要的满足。

三、奥尔夫教育理念

(一)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

德国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幼教、早教、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治疗等诸多音乐教育领域。而将这一理念应用于老年音乐教育,在国内尚属空白。根据笔者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发现,奥尔夫的原本性教育理念及其游戏式的教学方式,正与老年音乐教育所应有的教育理念相契合。

奥尔夫曾说:“‘原本意即‘属于基本元素的,原始素材的,原始起点的,适合于开端的。……原本的音乐绝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一起的。” {3}

从音乐哲学上看,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即是从“音本体”转向“乐本体”,从西方哲学二元对立的哲学观转变为主客体合一的哲学观点。在后来的音乐教育哲学发展上,雷默的审美主义哲学与埃利奥特的实践主义哲学即是这两种哲学观的最好阐释,后现代音乐教育与音乐人类学又进一步厘清了音乐和人的这种关系。音乐不仅仅是音响的物理运动,它更为重要的含义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实践活动,它需要人的实践参与,才变得有存在的意义。脱离人的实践而讨论音乐的存在,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正如奥尔夫所讲:“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 {4}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是综合性。在奥尔夫的音乐课中,欣赏课会运用歌唱、器乐、声势、戏剧表演、舞蹈等表现形式;歌唱课、器乐课也可以运用声势、舞蹈、乐器、语词等。可以说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每一课例都可以极大地综合各种表现形式,在独立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音乐教学手段去丰富课程内容;也可以说奥尔夫教学模糊了传统学校音乐教学模块的边界:欣赏课不只是静听,器乐课也可以有语词的加入,歌唱课也不只有嗓音。这种综合过程中又指向奥尔夫的另一个核心理念——即兴,奥尔夫音乐课程中,均要求有即兴的、发自内心的、身体的原始的音乐表现——即兴的唱故事、即兴的声势、即兴的舞蹈、即兴的器乐合奏。这种即兴性又最终体现了奥尔夫原本性音乐的核心理念。这就是奥尔夫当年孜孜以求的目标——原本的音乐本身就是诗、舞、乐一体的艺术形式。

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包括原本的音乐、原本的乐器、原本的语言形式和动作形式。例如,从最简单的语词中提炼简单的节奏,如用人名、美食、名胜古迹等提炼节奏型,再进行扩展变化,不断的加入声部,即兴的演奏、固定低音、小型回旋曲式等。歌唱部分从下行小三度模仿布谷鸟叫开始,逐步发展到五声、加入半音、七声、大小调等。声势教学从最简单的捻指、拍手、拍腿、跺脚(包括现代声势)可发展到复杂多变的多声部声势活动。

(二)奥尔夫教育的内容

“奥尔夫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奥尔夫只是给了我们一种思想和力量——通过音乐教育,去达到人类的最高智慧……奥尔夫教学法只是一种思想。” {1} 奥尔夫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嗓音活动、动作活动和乐器演奏活动。” {2}其节奏教学始终贯穿于三个方面,从最简单的、原始的节奏入手,引入各种教学内容。

1. 嗓音活动。奥尔夫教学体系的嗓音活动主要有歌唱和节奏朗诵活动。奥尔夫本人十分强调歌唱教学,他认为没有歌唱的学校是“沉默无声的学校”,这让他觉得“充满忧虑”。奥尔夫的歌唱活动包括即兴的唱故事、唱儿歌,在教学方法上也借鉴引进柯达伊的歌唱教学。

2. 动作活动。动作活动又可分为声势活动、戏剧表演、律动和舞蹈。奥尔夫认为语言、动作和音乐是统一不能分开的。声势活动是奥尔夫教学体系的又一独创内容,通过身体打击乐——捻指(高声部)、拍手(次高声部)、拍腿(中声部)、跺脚(低声部)可以用身体构成四声部音乐。为此,奥尔夫专门编写了声势活动的教材《节奏——旋律练习》。在教学中,通过身体打击乐去发现不同的音响、音色,从而感受音高、音色等方面的不同;通过不同的节奏组合,产生出千变万化的音响效果和节奏韵律,能使音乐参与者获得奇妙的音乐体验。

3. 乐器演奏活动。奥尔夫打击乐器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两类。有固定音高的音条乐器有钟琴、铝片琴、钢片琴、木琴、音砖等;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有三角铁、串铃、响木、双响筒、铃鼓、手鼓、非洲鼓等。此外还有担任旋律性乐器的竖笛。

奥尔夫的乐器演奏教学往往从最简单的节奏入手,常采用低音固定音型伴奏,旋律聲部即兴演奏,常用小型的回旋曲结构。

四、奥尔夫教育理念在老年音乐教育的应用

(一)与老年音乐教育的联系

奥尔夫原本性教育理念的主要教学对象是儿童,但是在奥尔夫开始创办京特学校时,他们的教学对象并不是儿童。“京特学校的教育,是从17位18岁至22岁的女学生开始的。” {1} 办学目的也“主要是为培养那些将从事音乐专业或担任音乐教师的年轻人,而不是儿童。” {2} 因此,1948年在为巴伐利亚广播电台的学校节目录制的时候,奥尔夫对这个计划还比较犹豫,以至于他谈到:“以前的音乐教材(注:指京特学校时期)是为了动作训练写的,也即是或多或少是为成人设计的,那样对孩子是不适应的。” {3} 奥尔夫“原本性”的教育理念是在儿童教育发展成为体系之前(1948年广播节目)即京特学校时期就已经基本成型,而那时的教育对象主要是成人。后来将教学对象的重心转向儿童除与广播节目引起的反应有关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受到当时杜威儿童中心的教育哲学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说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本”其实是始于成人教育。

(二)可行性分析

老年精神音乐学在老年人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和音乐传播对老年人音乐生活的影响等多方面取得了实证研究结果。例如,不同的音乐情绪、速度、风格对老年人产生不同的治疗功效;强调了老年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揭示了老年音乐教育的特征及其规律;老年人学习音乐对其听觉能力有所提高;老年人学习钢琴能提高其大脑加工速度、工作记忆量,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发展有积极作用;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基础上阐述了音乐与老年人在“知、情、意”三个方面的心理生活;实证了音乐学习有助于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助于老年人流体智力的保持与晶体智力的提高,等等。这些理论或实证为老年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对进一步完善老年音乐教育理念产生了积极作用。老年精神音乐学为奥尔夫教育理念在老年音乐教育中的运用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支撑,成为本文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首先,奥尔夫原本性教育理念适用于老年人。同时,奥尔夫教育的教学对象也不仅仅局限在儿童音乐教育上,廖乃雄认为奥尔夫的五卷《学校音乐教材》甚至更适合成年人使用。20世纪20、30年代,奥尔夫在京特学校从事教学的对象完全是成年人,他对音乐教育的改革首先是从成年人开始的,因此,该书的理念同样适用于成年人。{4} 我们进行音乐教育改革也必须把整个音乐教育的对象扩展为由儿童到成年人直至老年人的“毕生长久的音乐教育” {5}。奥尔夫教育理念“已经将‘原本性音乐的教育活动的对象和范围扩大到远不止儿童音乐教育、更不是特殊音乐才能的儿童,而是包括所有成长着的人、乃至专业音乐家的培养领域。” {6} 因为所有音乐教育,都有一个“原本”的起点。从这些资料来看,奥尔夫教育“原本”的教学对象是成年人,到了今天,奥尔夫的这一教育理念已走遍世界,其开始在教学对象的领域不断扩大,“第二部专辑行将编辑出版,主要描述奥尔夫教学法在新的教学对象方面的拓展:把奥尔夫教学法的原理运用于各种年龄阶段的对象”。{1} 即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教学对象是全龄化的,奥尔夫教育对象应是适用于从儿童教育到成人教育再到老年教育。

其次,奥尔夫教育在老年教育理念和方法上能“扬长避短”。老年人的流体智力虽随年龄下降,但如果继续学习其晶体智力却能不断上升。流体智力在音乐能力上表现为对“音乐要素感知能力、把握音高轮廓的抽象能力与分析快速音流的概括力” {2} ,晶体智力在音乐能力上的表现是“辨别确定音程和把握音乐结构的能力,与音乐专业知识的相关的感受力等”。{3} 根据这一特点,在老年音乐教育中,既要运用老年人在晶体智力方面的优势进行课程设计,又要引领老年人多参与能保持流体智力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在这样的音乐教育活动中,老年人利用自身晶体智力中的音乐修养既可以更深地获得音乐审美感受与体验,同时又在律动、舞蹈和乐器伴奏等音乐实践中使老年人的肢体协调性、听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反应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

第三,奥尔夫器乐教学使老年人摆脱了枯燥的练琴。近年陆续有媒体报道老年人学琴“大器晚成”甚至举办音乐会的新闻,这说明老年人是喜欢音乐表演的。问题在于老年教育应是面向全体老年学员,而不只是满足于少数老年人在演奏、演唱方面的“成功”。同时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等原因,大多在器乐学习中常需要面对不能久坐练琴、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家务事繁琐影响练琴等问题,造成这种“成功”的几率很低。再者,乐器演奏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有可能“大器晚成”,而奥尔夫器乐合奏教学不仅能增进老年人的沟通交流,促进和谐,其即兴演奏的教学方式能使老年人摆脱器乐学习枯燥烦闷的弊端,解决了上述老年人器乐学习产生的诸多问题,巧妙地避开了学习传统器乐演奏的技术难题,让老年人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器乐学习的愉悦之中。

第四,奥尔夫乐器能快速地实现老年人演奏乐器的愿望。对于奥尔夫乐器中各种新奇打击乐器和音条乐器,无论是小孩、成年人,还是特殊疾病的人群或老年人,见到之后总是会充满好奇地去敲击这些乐器。这种即兴的不受传统乐器演奏技能约束的“敲敲打打”,既符合老年人身体本能,又能释放心理压力,还能增进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而由好奇所探索出来的声音,能使老年人的内心获得愉悦感。如果进一步用奥尔夫理念中的固定音型、波尔动等艺术形式将他们探索出的声音“串联”成音乐表现出来,那么就实现了音乐审美感知和音乐实践的融合,就能获得更深层次的愉悦感。

第五,奥尔夫教育理念契合了老年教育“无压力”的教育理念。老年大学的教学没有期末考试,没有升学压力。奥尔夫音乐教育倡导实践性的、游戏性的音乐学习理念,其本身也是无压力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身体律动、动作造型及表演有教学中设计的身体动作、更有“随乐而动”的即兴表现。

第六,奥尔夫教育理念以“人”为音乐学习的中心,倡导运用本土化、原本性的音乐,通过身体打击乐器——声势和奥尔夫乐器以游戏的方式去表现和实践音乐。这种教育理念能有效改变现有老年音乐教育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让老年人不仅学习到需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进一步地增强老年人身体健康,身心愉悦、延年益寿,促进社会和谐。

第七,奥尔夫教育用于老年音乐治疗。奥尔夫教育理念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将教学对象从儿童扩展至成人、老年人,还应用于特殊群体。老年音乐治疗的目标是增强上肢和下肢的力量、灵活性和运动范围;促进社会交流;刺激长时记忆;增强短时记忆,以及其他认知功能;增强现实定向能力;促进放松,缓解紧张;增进语言能力;增进个人卫生能力;增强感官训练;提高交流能力;减少变态行为;增强记忆力。{1}

结 语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老年音乐教育将受到国家、社会和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老年音乐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亟待改进创新。目前国内的奥尔夫教育理念主要用于儿童以及特殊人群的音乐教育、音乐治疗等,用于老年音乐教育的尚属空白。

基于上述现状提出在老年音乐教育中引入奥尔夫教育理念。奥尔夫教育理念在音乐欣赏、歌唱、器乐、以及声势教学中均具备独特优势,能有效地改进现有老年音乐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正如金奉所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博大精深,既是音乐教育的认识论,又是教学实践的方法论。” {2}

老年音乐教育以愉悦老年人为目标,而不是要培养某种技能型的人才,这实际上是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之间的最大不同。从雷默的音乐教学哲学观来看,这种“非功利性”的老年音乐教育正好是其认为的思辨主义的表现——为非音乐的超艺术的意义和价值。{3} 因此,我们可以说, 老年音乐教育是一种偏向非音乐的,实用的音乐教育。

总之,奥尔夫教育理念不仅符合老年人的音乐生理、心理特征,适用于老年音乐教育,还能改进现有老年音乐教育中的传统教学方法,更有效地提升老年音乐教育的效能,给老年人提供更好、更快乐的无压力的老年音乐教育方式与环境。

◎ 本篇责任编辑 杨迪瑞

参考文献

[1]德]芭芭拉·哈泽尔巴赫.奥尔夫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M].刘沛,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

[2]雍敦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及其运用[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3]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美]艾伦·帕·梅里亚姆.音乐人类学[M].穆谦,译.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5]高天.音乐治療导论(修订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6]李妲娜.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纪念奥尔夫诞辰100周年[J].中国音乐教育,1995(4).

[7]廖乃雄.卡尔·奥尔夫及其儿童音乐教育体系[J].人民音乐,1983(1).

收稿日期: 2017-05-01

基金项目: 2016年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重点项目“奥尔夫教育理念与老年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16SA0127)。

作者简介: 康涛(1980—),

男,硕士,四川音乐学院讲师(四川成都 61002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