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李小诺
学科是知识发展成熟的产物,是专门化的知识体系,是划分知识或学问的门类(1)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学科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2)夏征农主编:《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因此,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有其独有的概念体系、表达方法和研究方法。在音乐理论研究领域中,1855年,第一个提出完整音乐学研究模式的圭多·阿德勒(Guido Adler,1855—1941),也首次把“音乐美学和心理学”作为独立的研究模式(3)阿德勒提出的音乐学研究模式包含“历史领域(历史音乐学)”和“音体系领域(体系音乐学)”两个部分;前者包含音乐考个、基本历史分类、音乐规律和乐器研究,后者包含音乐法则(和声、节奏、旋律)、音乐美学和心理学、音乐教育、音乐学(民族志和民俗角度的调查研究)。陈明道:《音乐学的历史》,《中国音乐》,2003年第4期。;二战后的瓦尔多·普拉特(Waldo Pratt,1857—1939)把“音乐物理学或声学物理学研究”和“音乐心理学研究”列为音乐学学科模式和体系中七个构成部分的首要的两个(4)普拉特提出的音乐学研究模式包含七个部分:音乐物理学或声学研究、音乐心理学研究、音乐的诗学研究(作曲及其理论)、音乐美学研究、音乐图谱研究、音乐技术研究(表演实践)、音乐实施研究(组织音乐活动)。陈明道:《音乐学的历史》,《中国音乐》,2003年第4期。。由此可见,在音乐理论学科体系化思考的开端,音乐心理学已是公认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心理学研究历史来看,人们通常把1879年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心理学学科独立的标志。如今,人们对音乐心理学学科的性质达成了普遍的共识:音乐心理学是音乐与心理学交叉的产物,是一门从科学视角研究人类音乐思维和行为的学科(5)Sadie,S.,&Tyrrell,J. (Eds.)..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nd ed.,Vols. 20). London,UK:Macmillan,2001.——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我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蜂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从音乐研究角度来看,音乐心理学从哲学、美学研究中分离出来,把音乐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注重对音乐本质特性把握,探讨音乐(音响)刺激的独特心理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诸如实验法、观察法、测量法、问卷法等等科学心理学的实证方法。
21世纪伊始,我国音乐心理学学科的发展也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8月,“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成立及“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是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是这一学科在我国建设初见成效的标志。由此,学科队伍逐渐形成,学科研究范围、性质、对象、方法的逐渐明晰,高质量研究成果也逐渐涌现。“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作为从事音乐心理学专门研究的学术性团体,每三年召开一次的全国学术研讨会,是国内该领域最新和前沿成果交流的高级专业学术平台。2021年8月26—28日召开的“2021·上海·中国音乐心理学第七届学术研讨会”(按三年一届的惯例,第七届应于2020年举行,但因疫情原因,延期并改为全面线上进行)从学者的参与度、议题的丰富性、实证性研究方法运用、成果的水平等方面表现出我国该领域研究的长足发展;大量的研究与音乐实践紧密关联,多个方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研究队伍的年轻化、团队化和国际化,展现出该学科的极大的发展潜力,某种程度上展现了我国音乐心理学学科的现状。而纵观七届研讨会,可以窥见我国音乐心理学学科在近二十年的发展轨迹。
学术会议的参与度,在某种程度上是该研究领域辐射范围的体现。参加“2021·上海·中国音乐心理学第七届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的有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青岛大学、湖北民族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法国索邦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韩国启明大学、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等国内外6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教育、医疗等机构和单位的129名音乐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们,带来了百余篇的演讲发言和研讨交流。
在本次研讨会发言的129位代表中,高级职称的有25位,中级职称30位,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30余人,本科生7人,中小学及特殊学校教师4人,音乐文化公司及医疗单位代表5人。由此可见,音乐心理学研究队伍涵盖了老中青三代学者,中青年学者占据60%,结构较合理;队伍的年轻化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沛的后备力量。
团队化合作研究在本次研讨会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师生合作,突显研究中传帮带的师生关系;跨学科团队,在问题意识的导向下集中力量,形成前沿水平的成果。学会荣誉会长张前教授、顾问罗小平教授专程给参会者捎来问候,鼓励青年学者研究进步;学会副会长林华教授和谢嘉幸教授等资深专家对青年学者的成绩给予赞赏和鼓励。这充分表现出老一辈学者、我国音乐心理学学科的“栽树者”,对后辈、对音乐心理学事业所寄予的殷切希望。
与往届会议不同的还有一个现象,发言者中有几十位学者有留学背景,以及十余位在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在读的留学生。他们的学术视野、背景和资源,为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走向国际提供的有利条件。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研讨会首次提出接受英文摘要,并收到了11篇投稿,其中大部分撰写较完整,可向国际期刊直接投稿。早在2008年,在张前教授(首任会长)和周世斌教授(现任会长)的组织带领下,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加入了亚太地区音乐认知科学学会(APSCOM)并成为四个执委国家之一。国内一些颇有建树的中青年学者的国际期刊发表和担任国际会议和期刊的评审,反映出中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已在国际平台上逐渐得到重视,并在音高认知、音乐协作与交流、音乐与语言、失歌症研究等领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本届研讨会展现的研究队伍的年轻化、团队化和国际化特征,显示了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巨大潜力和国际竞争力。
本届研讨会包含两场学术讲座、三个主旨演讲、14个主会场演讲、86个分会场发言、一场专家对谈及自由发言、两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评弹和江南丝竹),以腾讯会议“云上”交流的形式召开并进行同步直播,观看直播在线人数持续保持四千余人。如图1所示,与历届研讨会相比,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参会人数最多、参会单位最多、发言议题最为丰富的一届,而且在研究方法的多元运用、研究质量水平以及与音乐实践密切结合的程度上都是最高的一届,呈现出鲜明的音乐心理学学科特色,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展现了我国该学科研究的极大进展;随着会议的展开,可谓惊喜不断、亮点纷呈。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因为人类心理活动与人类(人文、地理)生存环境密不可分,因此,心理学兼有人文和自然学科的双重性质。正如上海音乐学院廖昌永院长在该研讨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在学科发展日益精细化的今天,跨学科视野下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多方法地对复杂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已日益成为学科发展的大趋势。立足传统、兼收并蓄的前沿交叉学科将是未来科研画卷中的点睛之笔:音乐心理学就是这类学科的典型代表。”是的,尤其在认知科学的影响下,跨学科视野和方法,为音乐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更深广的理论基础。本次研讨会参会者的研究涉及认知科学、社会学、语言学、符号学、神经科学、医学等广泛的学科视角,研究内容也展示了研究者们在新领域的深入思考和开拓性探索。
1.认知科学视角
发端于20世纪下半叶的认知科学,整合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旨在探索人脑或心智的工作机制。作为一种方法、视角乃至理念,认知科学向包括音乐在内的多种学科延伸、渗透、交融。第二代认知科学提出“具身认知论”(embodied cognition)的核心观念,认为认知源自我们的大脑、身体和身体经验的本质;认知结构本身来自于我们具身化的细节。
本次研讨会有多位学者对具身认知理论及其在音乐实践研究中的运用和体现进行了探讨,这一论域在之前的研讨会中几乎没有人涉及。上海音乐学院李小诺研究员在主旨发言《具身认知观念影响下的音乐表演心理研究》中,对具身认知观念下音乐表演心理研究领域的新理念、方法与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引介了包括“EmbodiedMusicCognitionandMediationTechnology”“MusicEmbodiedCognition”等多部重要著作,指出在“具身认知”理论影响下,研究者认为音乐表演的表现力根植于人类运动、言语和情感行为的普遍特征;并结合自己的个案研究,对近年来音乐表演与语言、音乐姿态和音乐技能训练等开拓性研究进行了评述。南京金地未来学校教师蔡晓航《具身认知特征在音乐感知与体验中的体现》以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感知与体验模式为例,分析不同环境中培养出的身体,由大脑支配产生不同的运动,同时,在对音乐姿态的体验中,大脑以隐喻的模式,投射对应的文化,进而由音乐感知和体验引发对自我身份的肯定和认同,揭示并阐述了具身认知特征在音乐感知与体验中的体现。上海东海学院王艳艳《基于脑科学的舞蹈与音乐对认知不同影响研究》针对舞蹈、音乐与视觉、动觉、记忆的关系展开论述,探究舞蹈与音乐对三者的不同影响。天津市梧桐中学音乐教师佟雪《具身认知与中学音乐学习》以欣赏教学、戏曲教学、乐器演奏教学为例,强调基于身体和动作的音乐教学方法都是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音乐学习和音乐教学中探索更多样的、更高效的具身性音乐学习模式。
认知科学的发展推动了音乐心理研究从方法到范式的巨大转变,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多学科的综合视角。近20—30年,我国音乐心理学学者,尝试借助于统计学、生物学、现代脑科学等手段,涌现出一批专题和个案研究可喜成果。
2.社会学视角
社会学是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社会科学,其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了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agency)或人际互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将人类的音乐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社会学视角探索音乐的功能,从音乐的象征性特性中探求其社会价值等,是音乐社会心理研究的新领域。在音乐心理学、音乐声学、音乐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享有国际声誉的英国剑桥大学Ian Cross 教授,其研究以跨学科实证方法在音乐与语言、音乐作为互动媒体的动态和效果、音乐团体互动与儿童移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众多成果在国际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他为本次研讨会带来的讲座“作为依附性交际互动的音乐(Music as affiliative 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 从社会学的角度,通过追溯人们对于音乐参与方式的意识转变原因,分析社会互动行为中达成共识的必要性,点明了音乐所具有的互动性特征;以研究结果为基础,以参与式音乐和表现式音乐为例,阐述了语言与音乐、音乐与社会的关系,紧紧围绕着音乐的依附性和交际性展开,揭示了人们在多种交互的空间或环境中音乐作为交换活动所呈现的依附性。
当今社会,音乐几乎充盈在人类个体和社会生活的每个层面,人类的交际互动则依赖于个体间在诸如运动、韵律、态度等多个层面上的一致性,以实现共同关注和行动所必需的指称的一致性。因此,音乐已经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互动行为而存在。Ian教授的讲座,将为音乐社会心理学研究起到启发性作用。
3.新文科特征
新文科是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的教育理念,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意指通过突破传统学科的自我设限,加强学科的融合与创新,是“基于现有传统文科的基础进行学科中各专业课程重组,形成文理交叉,即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达到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6)王丽华、刘炜:《助力与借力:数字人文与新文科建设》,《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7期,第130-138页。的学科形式,其研究理念旨在有效打通文科内部的联通渠道,在不同学科体系之间搭建起融合共通的桥梁。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研讨会中,针对问题提出和解决,一大批青年学者和硕、博士生在诸如音乐结构分析、音乐风格阐释等研究中融入了实证方法及心理学、声学、物理学等理论,表现出较强的“新文科”研究特征。上海音乐学院杨建教授的研究《音乐表演中的姿态与协作——基于音视频媒体的可视化分析》,运用可视化软件呈现了多个音乐现场的对比,阐明音乐表演中的乐谱、音响与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共同服务于音乐表演的整体效果及演奏者之间的交流协作。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审美心理学专业的万诗慧提交的论文《音乐厅中的“群体动力性效应”》,基于勒温场论的整体动力观理论,通过对上海主要音乐厅的声学、光学指标的采集,及因他人的在场而产生的相互依存的动力关系的分析,阐释了音乐厅音响和感受特征的内在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姜蕾教授以《调性生成理论》(GTTM)为研究基础,进一步思考了音乐、语言与实证心理学的交叉研究,认知心理学引入音乐系统启示要我们在音乐与认知心理科学之间建立紧密持久的联系;上海音乐学院教师杨珽珽“我们在聆听什么?——浅议格里塞音乐创作中的音乐感知问题”和鲁瑶“哈斯《徒劳》:谢泼德效应与循环结构”等等,从心理学原理入手,分析了音乐作品的感知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主会场主旨演讲中,南京大学艺术学院赵奎英教授《当代声音艺术的超学科、跨媒介实践》阐述了“超学科”不同于“跨学科”,它反对将科学与社会、知识与实践分裂,反对专业化、学科化导致的知识碎片化,代表着一种最高层次的不同学科之间,学科与非学科之间的交叉、跨越和融合。而“跨媒介”强调了一种媒介之间的辩证关系。如果从一种扩大的意义上看,我们可以把实际使用两种及以上媒介,并有意或无意地突显不同媒介间的相互关系的艺术都称为跨媒介艺术。赵奎英教授对超学科性、跨媒介性的学科定义以及声音艺术实践中二者的体现及意义等问题的探讨,引发我们从“学科意识”到“问题意识”的转向和调适的思考。
心理学史上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由冯特)创建作为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充分说明了实证研究方法是该学科探究问题、解释世界的重要方法。实证研究是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追求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因此,实证性研究与思辨性研究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所获取的是新证据,也就是发生在问题提出之后,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而获取的客观材料,以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正是有了这些实证研究方法,音乐心理学才有可能通过数据揭示出音乐加工的心理机制。从这个角度上说,音乐学与心理学的交叉与融合不仅可以增强音乐研究的科学性,而且也可以弥补语言性描述和解释音乐的不足,从而揭示出音乐加工的心理机制,这也是音乐心理学前沿成果产出的重要路径。
关于研究方法问题,“第一届中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的专家讲座、自由研讨中就针对性地展开过讨论,一致认为“在我国音乐心理学学科建设之初,实证方法的缺乏是影响学科发展的关键瓶颈”(7)王樱朴:《“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人民音乐》2002年第10期,第25-26页。。如图2所示,本次研讨会的交流中,大部分研究者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实证性的研究方法,与历届研讨会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占比,都是最高的一届。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证方法的运用上丰富多样,极富创造性。
图2 七届研讨会实证研究数量及占比
1.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定性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多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个案法、文献档案法等,来考察研究对象的属性或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对研究对象的性质做出回答,或对先前的观点进行证明或补充。定量研究是研究者实现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通过诸如测量法、问卷法、评定法及相关实验方法获得这些变量的数据材料,以对原来的假设做出证明或证伪。
本次研讨会中,有多篇采用上述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音高认知和识别、音乐表演、音乐训练等心理特征。福建师范大学侯建成教授的论文《出色的音高识别能力与较好的心理旋转表现相关(Superior pitch identification ability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mental rotation performance)》对音高识别能力与心理旋转能力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被试二维及三维心理旋转(MR)的成绩测量,拓宽了以往关于音乐家绝对音高与视觉空间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同时验证了非音乐家的音高识别能力与心理旋转表现的相关假设等;首都师范大学蒋聪老师的团队提交的论文《非音乐人用什么唱名法?——一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调查》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唱名法运用进行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缺乏对自己音高感的认识,乐器学习对音高关系、音名的掌握有一定积极作用;因此,建议学校音乐教育应加强音名构唱,以加强学生对音高关系、调式等元素的感受,培养乐感。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彭镜霖的《音乐表演者的自我研究》,通过问卷、测量的方法,围绕音乐表演者自我的构成、发展以及应用展开,综合自我理论和音乐表演专业的特性,探究音乐表演者的自我与表演行为的关系;并从自我的角度讨论音乐表演者的主体意识问题,包括如何在音乐表演中构建音乐表演者身份,以及如何让表演者在表演活动中感受并发挥“我”的作用。解鸿雁教授课题组的《音乐训练提高听障大学生内心听觉的实验研究》,采用自行编创的音乐训练技法,以20名佩戴人工耳蜗或助听器能够进行基本交流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自编的听辨能力测试对训练前后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音乐训练是提升听障大学生内心听觉的有效干预方式,通过增强音乐感知、增进音乐记忆、丰富音乐想象,可以有效改善听觉注意能力、听觉辨别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听觉编序能力以及听觉理解能力,建立较理想的音调韵律感和对音的辨析能力。本次会议中这类采用传统心理学方法展开的研究,表现出研究设计的逻辑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2.认知神经科学方法
认知是人脑的功能,在研究音乐认知脑机制的过程中,研究者们首先采用的是传统心理学的实验方法,通过行为测验的成绩来间接地论证音乐训练与人的内部智力的因果关系。然而,如果深入探讨音乐的要素、结构加工的脑机制,则需要运用现代脑功能检测的高科技手段给予更深一步的直接测量。认知神经科学旨在探讨人脑基本结构及其信息加工过程,揭示心智的生物基础。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脑电图(EEG)、磁共振成像(MRI)、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层扫描(PET)等脑成像技术,这些技术可以通过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呈现出音乐加工诱发的脑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微妙变化。
如图3所示,本届研讨会中虽只有6篇运用认知神经科学方法的研究,但已是数量最多的一届了。在前几届研讨会提交的该类论文中,多为国外研究的综述,也出现了少量的研究实践。如第二届研讨会张卓的《聆听两段音乐的脑电图分析》;第三届侯建成的《音乐诱发情绪的脑电实验研究》和《调式和速度组成的不同音乐类型诱发情绪活动的脑电研究》;李小诺在第五届研讨会提交的《音乐的认知与审美体验——对两个音乐片段的fMRI实验和音乐结构的双重分析与思考》和第六届提交的《音高认知的脑机制fMRI研究》等。
图4 第七届中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各议题提交论文情况(8)说明:涉及两个(或以上)议题范围的论文,按照规模符合度高的议题进行归类。
图5 七届研讨会音乐表演心理研究论文数及占比
本次研讨会提交的论文中,大多采用跨学科团队作业,对音乐学习、聆听、审美体验等进行深入探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云、孙晨、孟祥云课题组带来的“音乐学习对语言加工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研究分享。南云教授长期从事音乐学习脑机制的研究,医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背景,和多年的研究积累,使她的研究得到国内外认可。本次讲座从音高与节奏两个角度出发,由横断研究入手,通过纵向追踪研究探索音乐学习促进语言加工的因果证据,表明音乐学习具有向语言领域迁移的特性。西南大学郑茂平教授的研究《中国人“以悲为美”心理机制探究——悲伤音乐促进思维的心理学证据》,运用了行为学和脑成像同步记录方式,选择悲伤性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从语言、人格、思维能力、思维通道四个方面研究悲伤音乐与思维之间的加工特征和加工机制;发现在对fear和sad音乐进行情绪识别时才需要进行音乐情绪的视听双通道整合加工,happy音乐的情绪识别并不存在显著的通道差异;提出“以悲为美”的心理动因和脑机制原理。哈尔滨音乐学院宋蓓教授课题组采用fNIRS多脑超扫描技术,对专业的小提琴手和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对听觉加工和视觉加工的颞叶与前额叶这两个脑区的音乐活动中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发现,欣赏者与表演者之间在左侧颞叶与右侧额下回以及中央后回出现脑间同步;这一针对音乐鉴赏活动中的人际交流与互动机制的研究,监测了生理指标与神经活动变化,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宁波大学音乐学院徐志斌和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系袁博、徐强的论文《基于脑电的音画呈现方式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作用研究》,采用纯音乐和音乐结合画面两种音乐呈现方式作为刺激,通过正性、中性、负性三种情绪音乐,在被试聆听音乐时同步记录脑电活动,揭示音画呈现方式的音乐审美脑机制;研究发现,在音画情绪一致的条件下,音画结合呈现比纯音乐更能激发聆听者的情绪,但并没有对音乐音响信息的加工起促进作用;这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设计提供实证性依据。
用认知神经科学方法研究音乐的问题,最早多见于心理学领域,并且日益活跃,其研究也逐渐能恰当切入音乐本质特征和实践问题。另一方面,近些年,通过跨学科团队或实验室建设,音乐心理学界学者也越来越多涌现出相关的研究,并随着对研究方法的掌握,从音乐本体出发,切入实质性问题的探讨。二者逐渐呈现出相得益彰、殊途同归的局面。
20世纪80年代,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空前活跃,由于研究者多是从音乐哲学、美学研究中分离而来,因此,在上世纪末约20年间,大多数研究都采用了思辨的方法,在原有哲学、美学基础上融入相关心理学概念,论及音乐审美心理、表演心理和教学心理等。由于思辨方法采用的论据是来自研究之前(不像实证方法论据产生在研究设计之后),对原始材料的收集和分析不具系统性。因此,该类研究虽不乏优秀之作,亦为我国音乐心理学建设初期提供了基础性的研究,但由于是经验加感受式的论述模式,缺少科学性和新颖度,较难对音乐心理规律进行深入地探讨和验证。如图2和图3所示,本届研讨会中的实证研究论文,无论从数量还是在占比上均为最高位,而且,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要高于往届,体现出鲜明的音乐心理学的学科特色。学会会长周世斌教授在闭幕式致辞中对此大为感慨:本次会议大量的实证方法的运用和一批高水平的实证成果涌现,突显了音乐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并展示出美好的发展前景。值得一提的是,诸如韩锺恩、余丹红等音乐美学、教育学的专家也参与了会议的研讨,并对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理念和对其它学科的辐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
本次研讨会围绕音乐感知与认知研究、音乐表演生理-心理研究、音乐审美心理及跨文化比较研究、当代音乐教育与社会心理研究、音乐心理学与脑科学研究、国内外音乐认知与心理研究新课题动态述评、音乐心理学视野下的音乐本体与实践研究、音乐心理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治疗等九个方面的议题而展开,与音乐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是本次会议所呈现的重要亮点。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与音乐教育教学、音乐治疗、审美感知体验、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聆听等音乐实践紧密结合是本次会议所呈现的重要亮点。
1.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教育教学
目前,我国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力度可谓空前,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应是该领域的重要支撑。本次会议代表80%来自教育教学单位,他们的研究与各自的实践密切关联。如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授陈泽铭将联想与联觉理论运用于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中;武汉音乐学院黎莎老师过对语言节奏、诗词节奏在原本性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探索语言节奏知觉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留学法国利兹大学的赵璐倩分析了学习环境与儿童音乐学习动机的关系;索邦大学留学生刘晓荷以柯达伊教学法为例,探讨音高多模态认知的神经机制;上海音乐学院的张晖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苏杭老师、广西艺术学院黄文翠教授等等多名学者,分别就视唱练耳教学、婴幼儿的声音感知、儿童音乐教育等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音乐心理学与审美体验
对人类而言,音乐审美发挥着重要的、多方面的功能;人类音乐审美感知的发生和对审美心理的机制的探讨恐怕比我们所设想的要早得多。西南大学郑茂平教授以实证数据为佐证,从语言、人格、思维能力和思维通道四个方面论述了悲伤音乐与思维之间的加工特征,阐述了中国人以悲为美的心理机制;中国音乐学院杨静副教授以谭盾的两部多媒体音乐《地图》《女书》为例,以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隐形结构对位为切入点,从认知的视角探究了听觉音乐与视觉影像相互介入引发的多重结构现象生成、结构样态与接收感知;宁波大学徐志斌老师运用脑电技术探讨音乐欣赏过程中音画呈现方式的作用;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李轶、杜佳慧、陈严、张婕怡等针对作品隐含的心理学原理和隐喻特征进行论述。
3.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虽然是一个新兴专业,但以其独特的吸引力迅速得到广泛关注。该领域的研究占据整个会议的近三分之一而成为本次会议热议的话题。上海音乐学院杨燕宜给大家展示了她多年来针对女性乳腺癌患者的音乐治疗实验,及其减轻病情症状、疼痛强度,缓解机体与精神的疲劳效果;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赵洁玮探讨了歌唱治疗在肺癌患者肺康复中的作用;一大批对针对中老年、中小学生、特殊人群的音乐研究显示了这一专业的社会参与度和,也表现出人们对高质量美好生活的内在的心理需求和向往,希望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能助力这一学科的迅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音乐治疗专业的师生在公益性心理干预活动中做出了重要贡献,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张珏通过分析音乐治疗领域与新冠肺炎的相关文献,总结了音乐治疗在疫情期间行之有效的应用技术与干预人群。
4.音乐表演心理研究
音乐表演和人类的任何创造行为一样,都是以创造主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并受这种心理活动的支配。然而,它的再创造性具有与其它音乐实践(如创作、聆听等)心理很不相同的特点:因为在表演过程中要精准地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要经过长时期艰苦地训练才能实现,这一过程具有独特的生理-心理规律;而完成这些动作过程的最终目的是音乐的表现,这其中又包含了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音乐表演动作技能的训练及其音乐表现性的相关研究,一直是音乐表演心理研究的重要领域。
除了前文提到的李小诺研究员、杨健教授及宋蓓教授针对音乐表演的研究外,上海音乐学院教师王阿钰的《从亚历山大技法视角看音乐表演的生理与心理》,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李玉杰《对音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身体-心理感知体验的探讨——以日本太鼓为例》、孙荣廷的《生物反馈在乐器演奏及教学中的应用》、李子烨的《“感知—认知—演绎”视角下的音乐表演教学新探》,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郑雪飞的《声乐表演的心理与情感分析(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Analysis of Vocal Performance)》等探讨了音乐表演教学训练中的生理—心理相关特征;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和他的学生王舒凡提交的论文《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怯场心理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怯场的成因进行考察,并对怯场心理的矫治和干预措施进行了探讨。关于音乐表演的表现性,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赵木希、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王赢等论述了音乐表演中的情绪情感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多位学者运用了可视化方法探讨了身体姿态在表演中的作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后李申《音乐姿态在音乐表现力感知和交流中的作用(The role of musical gestures in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musical expressiveness)》通过两项实证研究,探讨了表演身体如何塑造表演者的主观体验并与表演者的解释性/表达性想法相联系,以及音乐表演的视觉信息如何影响听者对音乐表现力的判断。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石必成《探寻音乐表演中的身体表现力》选取王羽佳和卡蒂亚两个演奏家的现场演奏版本,借助音乐可视化和动作可视化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表演姿态与实际演奏音响效果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观众视听觉产生的影响。
表演理论研究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属于新兴学科,音乐表演心理研究,不仅是音乐心理学的重要领域,也是表演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备受国内外研究的关注。音乐表演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生理—心理运动,并以身体有机运动的方式展现音乐的表现性。本届研讨会中有关音乐表演心理的研究不仅从篇数和占比上呈现数量上的增长,重要的是前所未有地出现了基于认知神经科学实证方法、音响和演奏姿态的可视化方法等在研究深度和质量上的提升,这将为音乐表演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
另外,本次会议的综述性、文献性研究也表现出较高的质量和水平。中国音乐学院任恺副教授对自己的译著《音乐的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百科全书》中的音乐心理学相关内容进行简述,并借此分析音乐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与趋向,同时也讨论了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方向研究生的学科素养培养问题;宿迁学院教师章峻源对中国音乐心理学历届研讨会的议题和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对比,由此探讨21世纪以来国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进程及前景;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赵钰茜以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国立卫生研究院的“PubMed”检索系统为数据来源,通过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和文献追踪软件Stork,对21世纪以来脑电实验在音乐领域的研究方向、研究热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杨弋对音乐中重复性因素及聆听的研究评述等,以其问题选择的凝聚、文献数量的广泛,受到与会者的关注。另外,武汉音乐学院教师单金龙、湖北师范大学教师夏娟等研究,从音乐心理学角度探讨了民族音乐文化、美学、哲学等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笔者作为七届研讨会的亲历者,虽然从本次会议中深切感受到我国音乐心理学学科在理论体系的探讨、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议题的广泛和深入、研究团队的成长等方面,在近些年有着长足和发展,并表现出强大的潜力;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路径也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本文从研究的纵、横两个方向关系上提出个人的看法。
在纵向上:内在(有时是内隐性)的理论依据的可靠性和外显的研究设计“问题”的针对性,以及二者之间的科学对应关系。一方面,“大胆提问、小心求证”是科学研究提倡的精神,问题意识是将学术研究引向深入的关键;而另一方面,某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是经过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乃至上升至哲学高度。因此,对相关基础理论核心理念的准确理解,对心理过程基本特征、音乐本体特征的准确分析和把握,是音乐心理学富有意义的问题提出的关键前提。正如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在其主旨发言《走向科学防止内卷——兼谈音乐心理学在新时期美育中的使命》中提出的,音乐心理学必须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追求——确定性,即概念的确定性、事实的确定与逻辑的确定性;他认为我国音乐心理学仍处于“前科学”状态,想要转变前科学状态进入科学,需要对厘清概念,需要找到人类心理学活动的公理系统与基本元素。所以,对问题的聚焦设立,需要对基础理论以及研究对象进行更为严密的元素化解析;在此基础上,才可针对性选择研究方法,以实现研究结果和阐释的可靠性。我们必须承认,目前的许多研究在上述环节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颇,应当在基础理论的掌握、问题导向、研究切入点及研究的深度上下功夫。
在横向上,跨学科方法的运用与音乐本质(本体和实践)特性体现的有机关系。音乐心理学从科学视角探究人类音乐思维和行为的交叉学科,我国从事音乐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来自音乐和心理学背景的两方面学者。对于前者来说,基于心理学研究科学性的要求及条件,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比音乐学其他理论研究的难度更大;对于后者来说,基于音乐内在结构逻辑的复杂性和表现的艺术性,针对音乐问题的实验设计比心理学其他分支的研究要求更精细和精准。这也就是该学科的“两难境地”,这也许是该学科在我国(尤其是发展初期)研究水平受限和发展的迟滞的重要原因;直至如今,具备音乐学和心理学双重学科知识背景,对研究者们来说仍是巨大的挑战。因此,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跨学科团队作业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必然趋势——这要求研究者们以学习的态度,首先从观念和胸怀上实现跨界,以切实理解研究工具的实效,在其中对自身研究的出发点和方向保持清醒定位并切中音乐实践特征。可喜的是,近些年部分综合大学的心理学院(系)的研究团队中吸收了音乐专业的研究者(或专业音乐家);专业音乐学院中也出现了音乐心理学相关实验室,如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心理学实验室2012年就购置了生理数据采集系统;天津音乐学院艺术心理研究室的眼动实验有多年的探索;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审美心理学实验中心的脑电(EEG)实验室和双耳分听实验室的建成,通过博士点设立、项目博士后的支持,开展了一系列音乐认知研究等。诚然,这对于音乐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领域的研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音乐心理学研究要做到既符合他学科叙述语境中的研究过程、写作表述的规范,又要显现音乐研究问题和专业特色的表达,由此形成体系化的教学研究领域——无疑,这是一条艰辛而富有意义的道路,需要我们的智慧,更需要勇气和坚持。
再者,中国音乐以其悠久的历史、深远的意境和韵律正日益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辉,而针对这一客体而展开的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尚有待跟进,这对揭示中华民族音乐审美心理特征,在国际视野中展现中华传统音乐艺术风貌和旨趣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研究在于发现,虽然音乐心理学在本世纪日益受到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视,但从国内外整体学科研究来看,用音乐探索人类认知和心理奥秘之路仍属刚刚起步。相信在国家日益强大的科学、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支撑下,我国音乐心理学将越来越多地涌现出高水平研究人才和成果,进而在国际范围内产生影响,为增强国家文化实力、为揭示人类的认知规律添砖加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