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蒋 聪,谢嘉幸
我国虽然有久远丰富的音乐史料和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但“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进入中国已是19世纪后半叶的事情(1)1872年“心理(学)”首次以学科名称出现在《申报》的《论西教兴废》一文中。阎书昌:《中国近代心理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2页。,而“音乐心理学”进入国人视野就更晚一些。萧友梅先生于1907年在《学报》(2)《学报》创刊:一说为1907年2月在日本东京创刊,为日本东京出版的中国留学生刊物(达威,1983;杨和平,2002);一说为“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在上海创刊,月刊,学报社发行。综合性知识刊物。停刊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六月)。”自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对期刊的简介。上发表的连载文章《音乐概说》中的“音乐的定义与分门研究”部分提到“音乐心理学”这一概念,这是音乐心理学首次出现在中文文献中,开启了我国音乐心理学的新篇章。
20世纪20年代之后掀起了一阵音乐心理学热潮,激发了国内学术热情,很多学者将在欧洲、美国、日本留学所学介绍到国内,也有学者关注我国的音乐心理思想史料,研究涉及声音心理学、声音生理学、我国音乐心理学思想、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情绪、音乐欣赏、歌唱心理等诸多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张前先生于1981年在《音乐研究》上发表的《音乐心理学》一文为开篇,学界对音乐心理学的学术兴趣再次高涨,80年代涌现出大量学术文献。高校的教育也相继展开。
本文试从音乐心理学的学科定位、学科架构的角度,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这一专业复苏初期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情况,我国音乐学学科发展过程中,找寻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中的定位,为今后我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音乐心理学应属音乐学的一个子学科,了解其在音乐学中的定位和作用,有利于学科更为理性的发展,为高校设立这一专业提供学理依据,从而促进学术研究和高校人才培养更好地发展。
1.西方音乐心理学的兴起和定位
音乐心理学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西方新兴起的一门学科,以德国学者赫尔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和斯图姆夫(Carl Stumpf)为先驱,通过现代科学实验的方法对乐音物理属性、生理和心理反应进行研究,先后出版了《作为音乐理论生理基础的乐音感觉论》,简称《音感觉论》(3)张前:《音乐心理学》,《音乐研究》1981年第4期,第99-101页;刘沛译:《论乐音感觉》,见《音乐心理学手册》,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4页;任达敏老师译:《论乐音的感觉》,见《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第225页。,赫尔姆霍兹(1863年、1865年、1870年、1877年)和《乐音心理学》(斯图姆夫,第一卷,1883年;第二卷,1890年)为后来音乐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两位学者从声音的物理属性出发,关注了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与听觉感受悦耳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理现象和心理过程,还讨论了与音乐美学的关系以及科学和美学研究方法等问题。这两位学者能够关注声音和音乐领域,从他们的学术经历来看,他们在音乐领域都有一定建树,赫尔姆霍兹曾为皇家瑞典音乐学院的成员,对律学和乐器设计有一定研究,斯图姆夫是德语界民族音乐学(当时称为“比较音乐学”)的奠基人,收集了大量欧洲以外的音乐。因此,这两位学者将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与音乐学相结合是建立在广阔的学术视野之上的,做出这些学术成果是自然而然的。从整体学术背景来看,西方音乐学界在十九世纪末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以奥地利音乐学家阿德勒(Guido Adler)于1885年在《音乐学季刊》发表的《音乐学的范畴、方法和目的》为标志,“音乐学”首次成为具有“学科性”的概念,进入了“阿德勒体系”时期(4)李方元:《西方音乐学:“阿德勒体系”及其三个历史阶段——特征与文化阐释》,《音乐研究》2015年第1期,第5-14页。。在阿德勒的学科架构中,他将音乐学分为历史音乐学和体系音乐学两大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大部分之外,阿德勒还列出了一系列音乐学的“辅助学科”,包括声学、数学、生理学、心理学、逻辑学、语法学、格律学、诗学、教育学及美学。在提及心理学时,阿德勒做出了较多解释,他指出“尤其是乐音想象与音程关系,以及实际中与之对应的情况,即音乐思维的理论,这被视为普通逻辑的一部分”(5)Guido Adler(1885). Umfang,Methode,und Ziel der Musikwissenschaft. Vierteljahrsschrift für Musikwissenschaft,1(1):14.,并在学科构架图表中还为心理学注释了三个方面,即乐音想象、乐音判断和乐音情绪。应该说阿德勒的学术视野,在他的音乐学构架中关注到了音乐史、音乐理论、音乐美学、音乐教育这样的“传统”学科,也关注到了当时的“新兴”学科,诸如乐音生理学、乐音心理学、比较音乐学等。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被作为体系音乐学的辅助学科为音乐史学、音乐理论、音乐美学、音乐教育以及比较音乐学做了更为基础的科学支撑。1908年德国音乐学家里曼(Hugo Riemann)也对音乐学学科进行分类,未出现“音乐心理学”,只出现了已有的音响物理学和音响生理学两个学科(6)俞人豪:《音乐学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此后,音乐心理学研究日趋成熟,德语界最早以“音乐心理学”命名的书籍是由瑞士学者库特(Ernst Kurth)于1931年所著的《音乐心理学》;英语界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西肖尔(Carl E. Seashore)于1938年所著的《音乐心理学》。学科的成熟也体现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音乐学学科分类中,在1955年德国学者德列格(H.H.Draeger)所列的音乐学条目中,音乐心理学被列为体系音乐学的一个分支学科(7)俞人豪:《音乐学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第15页。;1973年斯洛伐克音乐学家艾尔舍克(Oskár Elschek)将音乐心理学划分为理论音乐学下的一个分支学科(8)俞人豪:《音乐学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第18页。。二十一世纪之后,音乐心理学已然发展成为音乐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科学性日益凸显。
2.我国音乐心理学的兴起和定位
萧友梅先生1907年发表的《音乐概说》开启了我国音乐学的架构。这篇文章是在“挽近理学日发达,各科学亦日趋于理学的研究”的大背景下撰写的,介绍了音乐学中的各科,音乐心理学为其中一科,即“考音乐与人身心之关系者曰音乐心理学”。可见,萧友梅先生将音乐心理学作为音乐理论或乐学的一部分,是与乐谱、旋律、乐典、和声学、对位法、作曲学、音响学、音乐组织学、音乐史学等并列的研究领域。王宁一先生曾对“音乐的定义与分门研究”进行了细致分析,他认为萧友梅先生对“理学”、“各学科”有着深刻认识,对当时国际学术的发展趋势有着敏锐的把握,他认为萧友梅先生要建立的音乐学是“一种特定的理论——关于理论的理论”。那么,其中所列的音乐心理学也应为一种音乐理论。虽然已不易考证萧友梅先生1907年提出的音乐学构架受何启发,但能够感受到这一学科构架与西方音乐学构架较为相似。1920年萧友梅先生在《音乐杂志》上发表了《乐学研究法》,这篇文章将乐学分为五个方面,并按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排列,依次为声学、声音生理学(声音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理论、音乐史。可以看到,在这篇文章中,萧友梅先生用词相当慎重,没再使用“音乐心理学”,更多地提及“声音心理学”或“声音生理学”,显然受到了当时德国学界的影响。而对于音乐心理学与声音心理学的区别,同为留学德国的王光祈先生在七年之后做出了明确的解释。王光祈先生于1927年在《中华教育界》上发表《声音心理学》一文,解释了声音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两者的异同,声音心理学为“研究声之感觉及音之辨察”,而音乐心理学为“讨论音乐作品结构上或演奏上所引起的美感”。这种认识与德国赫尔姆霍兹和斯图姆夫的著作一脉相承,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音乐心理学与音乐美学的密切关系。
而我国音乐学的构架在当时还较为模糊。杨荫浏先生曾经在 《国乐前途及其研究》(9)杨荫浏:《国乐前途及其研究》,《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4期,第4-15页。《音乐史问题漫谈》(10)杨荫浏:《音乐史问题漫谈》,《音乐艺术》1980年第2期,第12-18页。等文章中或多或少地涉及了音乐学的内容,如律学、乐谱、音乐史、诗词文学、音韵学、数理、音响学、民族音乐、乐器学、国乐宫调理论以及西洋作曲理论等,还包括音乐美学和音乐心理学的问题,如审美习惯、欣赏能力等。杨荫浏先生的许多思考都源于实践,也谦虚地请教音韵学、音响学、音乐心理学(11)杨荫浏文中提到,他曾得到音乐心理学家刘廷芳博士的帮助。(文中写的是刘廷芸博士,经笔者考证,应为刘廷芳博士,他为中国心理学会的创办人,也在音乐上有很高造诣,但他是否在音乐心理学领域有所贡献,还有待考证。文中应为印刷错误。)、文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大家,通过积累各学科的知识来加深对中国音乐史的认识,同时也促进国乐的实践。杨荫浏先生广博的学术视野为我国音乐学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
吕骥先生曾在全国民族音乐学第三届年会(少数民族音乐专题)上的讲话《中国音乐学、乐学和有关的几个问题》中较为明确地提出了中国音乐学的架构,包括自然科学方面、艺术科学方面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涵盖十几个学科。其中虽然没有明确点出音乐心理学,但吕骥先生强调了音乐学研究“要落实到联系我们的人民生活,要研究音乐发展与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关系,要研究音乐发展的根本规律,要研究音乐与民族语言的关系,音乐与社会生活、思想情感、心理状态的关系等等”(12)吕骥:《中国音乐学、乐学和有关的几个问题--在全国民族音乐学第三届年会(少数民族音乐专题)上的讲话》,《音乐研究》1985年第1期,第2-12页。。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吕骥先生也强调这一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很多学科相互联系,包括“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思想史、艺术史、民俗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
张前先生于1981年在《音乐研究》上发表的《音乐心理学》(13)张前:《音乐心理学》,《音乐研究》,1981年第4期。一文,开篇明确了音乐心理学是“研究音乐与人心理关系的一门学科”,是心理学和音乐学相结合的“新兴的边缘学科”,也是心理学和音乐学的分支学科。文中首次介绍了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史和研究领域,并强调音乐心理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研究方法的基础学科,说明了音乐心理学与音乐其他学科(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治疗学)的关系。应该说张前先生的这篇文章是对音乐学界前辈在音乐心理学这一领域的回应。不论是从学科建构的角度,还是从音乐理论、音乐史、民族音乐学等音乐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需要,音乐心理学都有其用武之地,可以为音乐理论、音乐史、音乐美学等理论学科提供实证支持,也可以为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治疗学等应用学科提供基本的音乐心理现象规律,从而更好地解决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问题,最终将音乐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用于音乐各类实践活动。
在国内出版的音乐学类书籍中,俞人豪著的《音乐学概论》(14)俞人豪:《音乐学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将音乐心理学作为体系音乐学的一个分支,单列一节,介绍了音乐心理学的历史、理论和流派,以及主要研究领域。在周青青等六位教授著的《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15)周青青:《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一书中,未将音乐心理学单独列为一个学科,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后两版书中,由张前和宋瑾先后分别撰写的音乐美学中都提到了“心理学音乐美学”或“心理学美学”,应该说这是音乐美学在研究方法或研究角度的新探索和新发展,而不能将此等同于音乐心理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音乐学”课题组著的《中国当代音乐学》(16)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音乐学”课题组:《中国当代音乐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中,音乐心理学独占一章,由罗小平撰写,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情况,特别是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迅速发展的趋势。
《中国音乐年鉴》(17)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年鉴》,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年。是了解我国音乐领域发展的重要文献,自1987年以来,每年年鉴都有各学科方向的学术研究综述。音乐心理学首次“亮相”是在1990年,由谢嘉幸教授撰写,其中介绍了国内进行美学领域和实践领域的音乐心理学研究,国内外专著及学科展望。此后,从1991年至1993年,1995年至2003年和2007年,都有音乐心理学学科的综述,这足以反映出音乐心理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的上升发展趋势。
2002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的“当代音乐学研究专家论坛”中,诸位音乐学家就音乐学学科建设进行了充分讨论,总体来说都期盼音乐学研究能够扩大学术视野,开拓新的研究方法,鼓励多学科交叉研究。音乐心理学就属于这类边缘学科,也是理论层面的学科之一。(18)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年鉴2003》,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37-238页。
音乐心理学在20世纪初走入了我国音乐学的领域,也在二十世纪末逐渐稳固了其在我国音乐学的一席之地,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兴趣,研究也逐渐从音乐美学中脱离出来,有了较为清晰的研究方法和较为明确的研究课题。然而,我国音乐学界对音乐心理学的认识是否延伸到高校的音乐学学科建设中,高校的音乐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如何?先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相关文件读起。
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本科专业设置主要沿用1978年以前的学科设置并授予学士学位(19)《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审定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工作情况的说明》,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件选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17-418页。,而1978年以前的学科设置主要建立在1963年由国家计划委员会、教育部修订颁布的《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基础之上。《专业目录》(1963年)包含11个部分,这11个部分既有学科特点,又有行业特点(20)郭雷振:《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的演变——兼论目录对高校专业设置数量的调节》,《现代教育科学》2013年第3期,第 44-54页。。其中艺术部分包括音乐,但专业中还没有出现“音乐学”,音乐理论领域只有“民族音乐理论(110101)”(21)括号中为专业编号,后面学科同此。,其他各专业为作曲和表演领域;心理学(060014)属于文科部分,备注中写道“也可以办基础侧重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心理学专业”;另外,师范部分也包括音乐(050016)和心理学(050009)(22)国家计划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1963年。《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240-246页。。 1984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教育部开始分科修订本科专业目录,1986年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学生管理司和计划财务司合编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及毕业生使用方向介绍》(23)国家教育委员会学生管理司、计划财务司合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及毕业生使用方向介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已经显现出修订的方向,之后发布的文件更加完善。1987年后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其中包括艺术类,艺术类包括了“音乐学”(1203),在专业简介中罗列了主要专业课程,课程中虽没有列出音乐心理学,但有心理学;另,在哲学类下面的“美学”(0306)其专业课程中包括音乐美学,也有心理学(24)国家教育委员会高教一司:《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与专业简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0页。,可见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基础学科;社会学类中含“社会心理学”(0404);而“心理学”(含心理学 1401,工业心理学1402)已成为理科的一个学科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理科本科基本专业目录》。从1993年的《专业目录》开始,设置了十大门类,与之前八十年代的《专业目录》有了较大变化,艺术类(0504)被划归到文学门类(05)下,音乐学(050401)同其他作曲理论和音乐表演类学科同属于艺术类;哲学门类(01)中不再有“美学”的分支;教育学门类(04)不同于原来的“师范”部分,其中不再包含音乐教育,音乐教育(050445)被划归为艺术类;心理学(0715,含心理学 071501,应用心理学 0715052)仍作为一级学科保留在理学门类(07)中。1998年版的《专业目录》基本延续了前一版的学科分类,只是音乐教育消失了,也许被整合到“音乐学”中(25)许多学校在招收音乐教育专业时,常注明为“音乐学(师范)”。,原来五项音乐表演类相关的学科被整合为一项“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仍独立为一个学科。
2012年的《专业目录》对艺术学科来说是个不小的变化,艺术学(13)独立成为了一个门类,音乐与舞蹈学(1302)由原来的二级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音乐学也升级为二级学科(130202);教育学门类(0401)又重新设立了艺术教育(040105)。2020年最新版的《专业目录》延续了2012年的学科分类,再原来基础上新添加了流行音乐(130209T)和音乐治疗(130210T)两个音乐类学科;但音乐与舞蹈设置有所不同,“舞蹈学”(130205)与“舞蹈教育”(050432)相互独立,而“音乐教育”并未独立成为一个学科。
研究生的专业设置要比本科有所细化,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业目录自改革开放以来也经过了几次修订。1983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2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与研究生工作文件选编》,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73-93页。哲学学科门类中有美学;教育学门类中有心理学,包括八个心理学专业方向,其中有文艺心理学;文学门类中有艺术学,其中包括音乐学、作曲及作曲理论、音乐表演艺术研究、音乐教育。音乐学注释子学科包含“音乐历史、音乐美学、音乐评论、音乐考古、音乐文献、民族音乐等”。
1990年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硕博目录》),哲学门类中包括美学(010107);教育学门类中包括心理学(0402,含9个专业方向,普通、教育、生物、发展、工业、社会、医学、运动、军事);文学门类中有艺术学,其中有音乐学(050301),备注中提到“含音乐教育”。与1983年版的区别主要在于,心理学中的九个专业方向,不再含有“文艺心理学”,音乐教育被划归到“音乐学”下。在1996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中国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总览》中,对音乐学的研究方向和主要课程进行了说明,音乐学中包括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被列为音乐教育学研究方向的课程,同时音乐学的相邻学科中也提到了心理学(2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总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31-132页。。1997年版的《硕博目录》与1990年版相比,教育学(04)中的心理学(0402)有所调整,由原来的9个专业方向整合为3个专业方向(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艺术学(0504)中也将音乐类的学科整合为音乐学(050402)。1999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合编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在基于1997版《硕博目录》的基础上,对学科进行了新的说明。其中音乐学成为了原来4个方向(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艺术和乐器修造艺术)的综合,音乐心理学仍为学科基础理论课(28)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编:《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16-117页。;另,艺术学中艺术心理学是基础理论课程之一。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为后期2011年发布的《学科目录》奠定基础。
2011年的《学科目录》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将艺术学从文学中脱离出来,独立成为一个门类。2013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写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一书中对各学科进行了细致的介绍,音乐心理学属于音乐理论的一门子学科(29)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403页。。
上表列出了国家教育文件中的与音乐心理学有关的本科专业和硕士、博士专业情况。从整体上来看,本科专业目录与硕博专业目录修订的时间不同,学科专业分类基本保持一致,但在音乐学和心理学这两个学科在本科和硕博专业目录中并不一致。
音乐学:20世纪80年代,本科目录中艺术为单独的一个门类,音乐为艺术类下的一级学科;而硕博目录中,“提前”将艺术学放在文学门类下,音乐学直接成为艺术学下的二级学科。1993至2011年,本科和硕博目录统一把艺术学放在文学门类下,音乐学为二级学科;2012年之后,艺术学独立成为一个门类,音乐与舞蹈学整合升级为一级学科,其中本科目录中将音乐学作为二级学科,而硕博目录中的学科分类方式不同,“音乐无舞蹈学一级学科包括音乐与舞蹈创作、音乐与舞蹈理论、音乐与舞蹈表演和音乐与舞蹈有关的交叉学科”(3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403页。,未将“音乐学”独立列为一类,而是直接列出了众多所属学科。
值得注意的是,“音乐学”在八十年代的本科目录和硕博目录中是狭义的“音乐学”,主要指音乐学术研究,包括音乐历史、音乐美学、音乐评论、音乐考古、音乐文献、民族音乐等(3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与研究生工作文件选编》,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73-93页。;“音乐学”从1990版硕博目录和1998版本科目录开始包括音乐教育;1997版硕博目录中的“音乐学”是广义的“音乐学”,包含音乐学、作曲和作曲理论、音乐表演以及乐器修造技术等。
心理学:20世纪80年代本科目录中的心理学与不同学科交叉,出现在多个学科门类(师范、理科、社会学)中;而硕博目录中的心理学相对稳定,一直在教育学门类下,但文件中注明可以授予教育学或理学学位。90年代之后在本科目录中心理学被归为理学的一门一级学科;而硕博目录中仍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设立,理学中不再出现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的本科和硕博专业目录中未明确出现过,但音乐学所涉及的研究方向中包括了音乐心理学,只是当时在教学、师资以及研究方面还未形成象中外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等学科的规模;在音乐学专业课程中,一直都提到心理学,这足以说明心理学是音乐理论研究中非常必要的知识基础。有意思的是,心理学学科中曾包括文艺心理学,即后来的艺术心理学,但九十年代之后的心理学中没有再提及这个专业方向,而是更频繁地出现在艺术学学科中,并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开设(3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编:《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14-116页。。艺术心理学作为艺术理论的学科之一,虽然并不具体涉及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但也会接触音乐和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从中归纳艺术活动心理过程的共性规律。音乐心理学在1999年的硕博学科专业简介中被明确列为音乐学(广义)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这也折射出我国音乐心理学学科发展已形成规模。
除了以上高校的专业目录,还有两个较为重要的学科分类目录值得参考,一个《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1992年,2009年(33)2009年版后来分别在2011,2016年有两次修改,主要补充了一些学科。),另一个是《中国图书分类法》。这两种学科分类也几次修订,在《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音乐学(760.1510)的位置一直都没有变化,属于艺术学(760)下音乐(760.15)中的一个学科,艺术学下还有艺术心理学(760.10);而心理学从生物学下的二级学科(34)1992年版中说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心理学”列入“生物学”下二级学科”。变为一级学科(35)2009年版中说明,“调整二级学科“心理学”为一级学科”。,这与八十年代的本科目录一致,其中在应用心理学中列出了艺术心理学,但没有在心理学下面进行编号,注释指示“见760.10”,即艺术学下的艺术心理学(760.10)。在《中国图书分类法》中,艺术(J)之下有音乐(J6),没有“音乐学”的名称,只有音乐理论(J60);心理学(B84)一直在哲学(B)之下。根据目前音乐心理学的出版物来看,图书编号一般为J60(也有J60-05等),可见在图书分类系统中,音乐心理学一直属于音乐理论。
学科的成熟、确立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何为学科?不同时代、不同角度对学科的认识和分类有所不同。根据《学科分类与代码》中的定义,学科即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其相对独立的学科特点:
研究对象——音乐活动中的心理过程(音乐的感知与认知、音乐的情绪情感反应、音乐创作与表演心理、音乐审美心理、音乐才能、音乐发展心理、音乐个性、音乐社会心理、音乐神经心理等);
本质属性或特征——人文艺术学科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
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质的研究、理论思辨等);
派生来源——音乐美学、心理学、音乐声学等;
研究的目的与目标——音乐心理学研究可以为音乐学提供更为基础、丰富、可靠的科学依据,充实音乐学理论;能为音乐实践活动(创作、表演、欣赏、教学、治疗等)提供指导和理论参考;与音乐学各学科交融,为音乐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音乐心理学具有作为学科的基本特点,与音乐学理论层面和音乐实践领域都存在着密切联系,但学科的存在不能依赖于抽象的学科特点而存在,而是依赖于扎实的教学和严谨的研究而存在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第一篇介绍音乐心理学学科的文献是张前先生1981年发表在《音乐研究》第4期上的《音乐心理学》;第一部音乐心理学领域的论著是张前先生于1983年出版的《音乐欣赏心理分析》;第一部《音乐心理学基础》是普凯元(36)普凯元先生曾为上海音乐学院校医。见普凯元:《论音乐美学观点的心理学基础》,《人民音乐》1989年,第9期,第40-41页。于1988年编著出版的;第一部较为系统论述音乐心理规律的著作是罗小平和黄虹两位教授于1989年出版的《音乐心理学》,这是我国第一套《文艺心理学丛书》中的一部专著,可见当时文艺心理学的范畴中包括了音乐心理学。二十世纪末是我国音乐音乐心理学界迅速发展的二十年,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文献,其中期刊论文七百余篇,专著六部,译文多篇(37)刘沛:《聚会2002年》,《中国音乐年鉴2003》,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38-149页。,涉及音乐欣赏心理、音乐表演与创作心理、音乐教育心理、声乐心理等多方面内容,罗小平教授对这一时期的文献做了充分的回顾(38)可参见罗小平:《1980-2001——中国音乐心理学动态扫描》,《人民音乐》2002年,第7期,第31-33+55页。。著作、研究文献为教学奠定了一定基础,高校的教学也相应展开。为了解二十世纪末为本科开设音乐心理学课程的情况,笔者对几位教授进行了访谈并查阅相关文献。
1.课程开设
音乐心理学在上世纪80年代的课程经历了从“隐性”到“显性”的过程。说其“隐性”,是因为一些音乐心理学的内容是在音乐美学类的课程中讲述的,如张前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1981年开设的音乐美学讲座中主讲的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专题(39)罗小平,冯长春:《乐之道 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名家访谈》,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104页。,1987年新开设的音乐表演美学课(40)蒋存梅:《我心目中的张前老师——记张前老师的学术贡献》,周海宏主编:《我的导师张前》,北京:中央音乐院出版社,2015年,第109页。,都渗透了音乐心理学的内容,许多美学思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音乐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来验证,探寻音乐欣赏、表演和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加工机制以及神经生理机制。
音乐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为本科生开设的独立课程,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才开始的。根据笔者目前收集的信息,全国最早为音乐学院本科生开设音乐心理学课程的学校应为西北师范大学,由刘沛教授于1988年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讲授的音乐心理学课程。刘沛教授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学习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加上之前音乐作曲和教学与课程论的双专业学习背景,在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心理学方面掌握了大量资料。据刘沛教授回忆,当时学校为音乐教育学生安排的是心理学公共课,他请示教务处把心理学改为音乐心理学,得到批准。如今他仍感慨当时西北师大音乐系主任和教务处长的民主和开明。在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认为公选的教育心理学可能是几大“头疼课程”之一。因为教育心理学是各学科师范生的必修课,大多由心理系的老师讲授,教育心理学涉及更多的是教育心理的共性,而没有很强的学科专业针对性,所以音乐专业学生通常会认为与自己专业无关,就直接“忽视”这门课程。然而,音乐活动中的心理活动特征、各年龄段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特点、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与学习心理等都是师范生最应该了解的,但没有专门课程来讲授这些内容。与其让学生自己苦苦思索去建立音乐与教育心理学之间的联系,不如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这门学科知识。刘沛教授当时就是这么做的,他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学,掌握大量的国外研究,将自己所学倾注于教学,相信西北师大当时的学子受益匪浅。在其发表的《关于高师音乐教育的思考》(41)刘沛:《对高师音乐教育的思考》,《中国音乐教育》1990年第5期,第6-8页。《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42)刘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中国音乐》1997年第1期,第39-43页。等文章中都提到了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心理学对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性。2003年刘沛教授调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之后,为音乐教育系和全校本科生开设音乐心理学公共选修课。
据张前和周海宏两位教授回忆,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心理学正式作为课程开设大概是在1992年,面向本科生开设公共选修课,为了开设这门课程,两位老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张前先生一直希望建立中国自己的音乐心理学专业,他曾到北京大学中文文艺理论进修班学习两年,其间阅读了大量文艺理论、美学和心理学书籍;先后两次赴日国立音乐大学和东京艺术大学讲学,期间特别留意了日本的音乐心理学书籍,收获颇多;在培养研究生时,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科的接班人,让当时读硕士的周海宏转向音乐心理学研究,并注重双学科的培养,安排他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跟随冯忠良教授学习,在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心理学理论方面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两位教授为这门跨学科早期所作的准备,终于得以施展,音乐心理学的课正式开设。之后演变为更偏向实践领域的课程,如“音乐审美心理分析”“器乐教育心理学”“音乐审美心理学”“音乐教育心理学”等(43)周海宏教授提供。。学生们能够从心理学的视角重新思考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教育等实践问题,甚至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在音乐表演或理论研究方面的能力,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1989年罗小平和黄虹出版了《音乐心理学》(44)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书中结合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知识,对“音乐的审美心理结构、音乐的心理功能及其与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的关系,以及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诸方面的心理规律”以及“音乐才能的培养途径”进行了详实的论述。内容提要中表明了本书的作用,为“音乐理论工作者、音乐艺术创作、表演者、音乐艺术院校师生,中、小学、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者及音乐爱好者”更好地理解音乐提供了新视角。两位老师能进入音乐心理学领域,也和她们的学习经历有很大关系,除了音乐专业,罗小平教授获得文艺理论的硕士,黄虹老师也曾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并任教,她们都接触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和相关研究,学科交融的背景对后来的音乐心理学研究打下基础。这本书的出版也为教学做了铺垫,据两位老师回忆,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她们曾为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做过音乐心理学的讲座或培训,但还未在华南师范大学大或星海音乐学院正式设课。星海音乐学院正式开设音乐心理学大概是在2000年,为全校本科学生开设选修课。
20世纪80年代发表介绍音乐心理学学科的文章还有西南师范大学的李滨荪、济宁师专的王洪生、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周立等教授。根据周世斌教授回忆,西南师范大学没有给本科开始音乐心理学课程,但梁承谋教授曾给本科开设审美心理学或艺术心理学课程。王洪生教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后在济宁师范学院工作(今济宁学院),据他回忆,他主要在音乐美学课程中重点讲音乐心理现象等问题,未开设音乐心理学课程。周立老师未能取得联系,是否开课不得而知。
20世纪末本科开设音乐心理学的还有武汉音乐学院,但在开设课程之前,音乐心理学就已经在武汉音乐学院播下了种子,播种之人正是刘沛教授,1994年他曾到武汉音乐学院进行了两场关于音乐生理心理学及研究方法的讲座,获得时任童忠良院长的好评,欢迎并支持他建立音乐心理学学科。但据刘沛教授回忆,未曾给本科开设过音乐心理学的课程。后来由臧艺兵教授在1997年至1999年讲授过三年音乐心理学,作为本科生选修课程。据臧艺兵教授回忆,他对音乐心理学研究很感兴趣,曾经在中科院心理所修了函授课程,他曾通过小提琴演奏研究音乐对智力开发的影响(45)李果,臧艺兵:《小提琴演奏与脑智力开发的几个问题》,《黄钟》2002年第2期,第111-118页。,还对音乐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进行了专题研究。
2.研究生培养
根据《中国音乐年鉴》记载,我国第一位音乐心理学专业的硕士毕业于1990年,由当时西南师范大学李滨荪教授和梁承谋副教授联合指导,硕士研究生周世斌答辩的论文题目是《十二平均律音程协和感实验研究》(46)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年鉴1991》,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412页。。也就是说,音乐心理学专业的硕士培养从1987年就开始了。西南师范大学安排双导师制培养这一交叉学科的研究生,也说明学校对这个新兴专业的重视和负责。两位导师分别是李滨荪教授和梁承谋教授:李滨荪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系(47)刘茂才主编:《四川人才年鉴(1979-1994)》,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023-1024页。,曾在北京万国美术学院学习声乐(48)中国音乐家协会编:《中国音乐名家名录》,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7页。北京万国美术学校,经查阅资料,可能为北平万国美术所,其音乐科曾在1930年有招生,均为外籍教师。见欧罗普:《北平万国美术所音乐科章程》,《北大日刊》1930年,第2331期,第4期。,任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任,在音乐心理学领域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篇论文之外,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大辞典》撰写音乐心理学词条;梁承谋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曾任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心理实验室主任(49)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编:《中国100所高等学校中青年社科教授概览》,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603-1604页。,后为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运动心理学教授,在音乐心理学领域曾为《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撰写“音乐感受心理基础”“音乐构思意志特征”“音乐教化作用”“音乐美育策略”“音乐美育心理效果”“音乐听觉表象特征”“音乐欣赏心理类型”等词条。据周世斌教授回忆,李滨荪教授主要负责音乐心理学,可惜毕业前就去世了;梁承谋教授主要负责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教育系还负责教育统计学等课程,在以后的音乐心理学硕士培养中双学科的双导师制极为少见。双导师制的保障成就了这门交叉学科第一位硕士的研究--《十二平均律音程协和感实验研究》,研究把律学与听觉感知相联系,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探究人耳对十二平均律音程的协和感,这不仅仅是关乎律学的问题,也是音乐审美的基础问题,只有搞清这类基础问题,才能继续探索我国的音乐民族审美心理以及适合我国的音乐审美教育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是我国音乐心理学第一篇实证研究的论文,获得答辩组专家张肖虎、刘兆吉、黄希庭、冯继先、薛世民教授的一致好评。周世斌教授曾多次赴美访学进行学术交流,从2001年开始在首都师范大学招收音乐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西南师范大学招收音乐心理学硕士研究生,除了两位教授有学术积淀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学术背景需要提及,即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国家重点项目“美育心理研究”。这个项目是由心理学家刘兆吉先生主持,课题组总部设在西南师范大学(50)刘兆吉主编:《美育心理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前言。,涉及多个学科(音乐、美术、文学、心理、教育等),已有研究几乎空白,需要研究者在探索中结合实际摸索前行。梁承谋教授作为项目主持兼统稿责无旁贷担任导师,1987年招收了音乐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从音乐心理学的角度推进这一课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起点很高,严肃严格认真地完成国家课题。最终结题出版的《美育心理研究》一书收录了周世斌教授研究生阶段的两个研究《大学生音程协和感实验及音乐美育对策研究》和《幼儿园小班音乐审美能力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这类研究在今天都极为鲜见。《美育心理研究》展示了多学科与教育、心理相融合的研究思路,获得了“国内外心理学家的好评”,并获得“1994年四川省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1995年国家教委首次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51)重庆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编著:《重庆社会科学年鉴1999》,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年,第280-281页。。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音乐心理学这一学科方向在西南师范大学当时设在音乐教育下,为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理论专业下的音乐心理学方向(52)根据周世斌教授回忆。。这样设置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是与美育心理研究课题有关,这是一个与教育更相关的课题;另一个原因是西南师范大学当时只设有音乐教育专业的硕士学位点(53)田青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年鉴1988》,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第234页。,没有音乐学专业的学位点。
音乐学专业最早招收音乐心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学校是中央音乐学院,张前先生为导师,1989年周海宏为第一届音乐心理学方向硕士,研究题目为《对部分钢琴演奏心理操作技能的研究》,这应是我国音乐表演心理领域第一篇实证研究,对钢琴演奏者视谱演奏的心理加工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周海宏教授1996年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张前先生仍是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继续研究其本科论题《同构联觉——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转换的基本环节》,通过心理实验探究音乐表现与理解关系,从心理学的视角解决音乐美学中“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最终毕业论文《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是我国音乐心理学第一篇博士论文,获得了答辩组专家蔡仲德、张厚璨等教授(54)答辩专家组:张厚璨、周广仁、何乾三、杨明英、蔡仲德、钟子林、潘必新、袁静芳、陈允峰、王次炤。周海宏:《我的导师张前》,周海宏主编:《我的导师张前》,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年,第24页。的一致好评,并获得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这项研究让人们重新思考音乐的审美过程,对中小学的音乐欣赏课具有理论指导和启示意义。周海宏教授从2001年开始招收音乐心理学方向硕士。
刘沛教授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宋祥瑞教授共同招收音乐心理学研究生,1996年招收孙伟为第一届音乐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是《音乐教育中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不仅如此,刘沛教授还曾为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教授过音乐心理学专业课程。之后刘沛教授于2003年调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开始招收音乐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并为研究生开设选修课程。
星海音乐学院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罗小平和黄虹两位老师任导师,实施双导师制。这是西南师范大学后又一个实施双导师制的大学,可贵的是,她们一直坚持至退休。音乐心理学为音乐学专业下的一个学科方向,首届音乐心理学硕士是张卓和霍橡楠,论文题目分别是《音乐时距判断的主客体因素》和《音乐学院不同表演专业学生音乐听觉能力比较研究》。
3.音乐心理学的分支领域
音乐心理学的分支领域,与其说是分支领域,不如说是心理学与音乐各分支学科的交叉领域。这些领域包括音乐审美心理学、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听觉心理学、声乐心理学也较早开展。
音乐审美心理学领域,上海音乐学院的林华教授2000年首先为博士生开设“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2005年出版了《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李小诺教授从2004年为本科开设“音乐心理学”“音乐审美心理学”课程,同年招收硕士研究生。
音乐教育心理学领域,二十世纪上半叶就有学者介绍国外的相关研究。随者学校音乐教育的兴起和发展,音乐教育领域的心理研究一直受到关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美育心理研究课题中特别提到了音乐教育心理,音乐教育过程中涉及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谢嘉幸教授在《中国音乐年鉴》(1990年)中首篇音乐心理学学科综述中提到了八十年代的音乐教育心理研究,1991年与郁文武共同编著的《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中包括了音乐教育心理研究,2006年修订版中内容更为丰富详实;首都师范大学曹理教授从1992年起开始为研究生讲授“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2000年与何工教授合著出版了《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星海音乐学院赵宋光教授2003年主编出版了《音乐教育心理学》。这一领域涉及音乐能力发展、音乐教学活动、音乐审美过程、人格塑造、情绪情感培养等诸多方面。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几乎所有音乐教育学的著述与教材中都占有一定的篇幅,换句话说,音乐心理学在音乐教育学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这一话题容当此后再专门论述。
音乐听觉心理学领域,中央音乐学院的韩宝强教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进行了音乐听觉心理学的研究,2003年出版了《音的历程 现代音乐声学导论》。声乐心理学领域,华南师范大学邹长海教授,1993年出版了《歌唱心理学》,2000年又出版了《声乐艺术心理学》;四川师范大学的徐行效教授2003年出版了《声乐心理学》,较早开展了声乐心理的研究。音乐心理学分支领域较多,还有很多学者做了很大贡献,因篇幅有限,待以后梳理。
4.小结
以上为音乐心理学最初开设本科生课程和招收硕博研究生的情况。可以看出,音乐心理学开课初期是从两个领域开始的,一个是音乐美学方向,从音乐美学走向音乐心理学是从对音乐的理性思辨向关注人的听觉感受的重要转向,运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来解释和验证审美经验是研究的新途径,是认识人与音乐关系的新视角,拓展了音乐学的研究领域;另一个是美育方向,美育思想是我国艺术教育的根基,从抽象理论到具体实验调查经历了较长时间,刘兆吉先生主持的美育心理研究课题是首次对美育心理进行具象化,研究了音乐、美术、文学、儿童文学、品德、劳动教育、体育、学校科技活动、数学、课堂教学等多方面的美育心理,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全面细致的研究,其中音乐心理关注了不同年龄段的音乐审美能力特点,这对音乐教育各年级课标的制定有一定参考价值。两个领域虽然有所不同,但都与审美过程有关,这是音乐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由此可以扩展出大量研究课题,有待学子们探索。
在师资方面,任课教师和专业导师的多学科背景促进了这一学科的确立和发展,接触不同学科理论越多,对事物认识的角度越趋于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会有多种途径,为学科拓宽发展空间。国外导师多具备两三个学科专业背景,双导师制也较为普遍;我国导师有的以进修的方式拓展交叉学科知识,有的获得其他学科的硕士学位,还有一些出国交流学习带回了宝贵学习文献。
在课程设置方面,音乐心理学在各学校开课状态不同:专业音乐学院,如中央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把音乐心理学设在音乐学专业之下,这与我国音乐学界对音乐学学科的认识相一致;师范院校,如西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因当时没有设音乐学专业,所以把音乐心理学设在音乐教育专业下,但研究内容并未因此受到局限,有些侧重音乐教育心理领域,有些侧重音乐情绪、音乐活动的心理机制等内容。应该说,几所专业音乐学院把音乐心理学主要作为音乐学系的课程是符合国内外“音乐学”的学科建构的。虽然是一门“理论课”,但音乐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最终要指导或用于音乐实践,所以开课会面向所有音乐专业的学生,包括音乐表演和作曲专业,课程内容会倾向于音乐实践。而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培养目标与专业音乐院校不同,与音乐师范教育的历史有关,课程主要围绕着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目标来设课,以至于很多学校并没有“音乐学系”,只有音乐学相关专业方向(中外音乐史、传统音乐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等)的教师开设课程,音乐心理学也因此被等同于音乐教育心理学。
在音乐师范教育中,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在国家文件中出现较为明确。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称《指导方案》),对各师范学校开课进行了规范,其中有必修课11门,选修课若干,音乐教育心理学被列为专业任选课中的音乐教育与音乐科技类中的课程之一。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指导方案》中的11门必修课进行了详细描述,其中提到了音乐心理发展、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特征、音乐学校心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等关键词,这些内容都与音乐教育心理学息息相关。可见,从国家文件到学校教学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合力,共同促进了音乐教育心理学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待今后梳理。
综上所述,音乐心理学并不等同于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在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中是“音乐类”中21门“子学科”之一,应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
音乐心理学是一个交叉学科,主要涉及音乐和心理学两个学科。纵观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的本科专业目录和硕博专业目录的几次修订,音乐和心理学可能是最为“游移”的两个学科,因此对音乐心理学这个子学科的定性更是难上加难。在音乐学研究范畴的界定中,逐渐将其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艺术学中的艺术心理学也愿意将其纳入囊中;心理学曾将艺术心理学作为其研究领域,后来将其独立出去,只是因为艺术的“神秘”让人却步,但对这一领域的兴趣一直没有减退。音乐心理学就像“烫手的山芋”,让人向往,但又棘手,只好在几个学科中若隐若现的存在。学科定位的模糊会影响学校院系设课的迷茫,也不利于集中双学科研究力量进行学术研究,但这是任何新兴学科的必经之路,音乐心理学这门交叉学科尤甚。
音乐心理学自20世纪初被介绍到我国以来,从无到有,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一个世纪以来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奋进,“磕磕绊绊”缓慢发展起来。一方面受到本学科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大心理学的影响。从事这一领域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们有两个初衷:一个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扩展知识面,寻找新的研究途径;一个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这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我国音乐学领域开展较晚,值得拓展。前辈们在尝试探索中前行,学习国外的研究成果,尝试与国际接轨,进而探索我国自己的音乐心理学研究道路。我国音乐心理学教育起点较高,由本土教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开始,之后有日本、美国访学回来的教师也开始了音乐心理学的硕士教育,并在本科教育中开设本课程。如今,在他们的带领下,音乐心理学教育已在多所大学开设本科课程,在硕士博士阶段培养了百余名研究生,在音乐学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方向被确立下来。音乐心理学,同大心理学一样,既有基础研究的内容,也有应用研究的内容,这两方面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有些大心理学研究也进入了音乐心理学的领域,有的大学音乐学院还成立了音乐心理学研究所。音乐心理学教育的发展可谓在“不温不火”中前行,如今在“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会”的引领下,已不再“陌生”,已在我国音乐学中“生根成长”,在21世纪已收获颇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音乐心理学会有更好的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