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 崔漫
近期,《中国书画》美术馆举办了“境象吴哥·中国书画杂志社画家代表团赴柬埔寨采风成果展”,将去年参加采风活动的15位画家创作的六十余幅作品悉数展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有国外友人、领导学者,以及慕名而来的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作画中游。3月19日,韩国驻华大使馆尹国夑先生一行参观了展览。尹国夑先生一行对展出作品喜爱非常,认真听取介绍,不时称赞,激发出到韩国采风创作的火花。3月20日,中宣部原秘书长、中国政研会会长官景辉在中国书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康守永陪同下来到美术馆参观,认真欣赏展厅内的每一件作品,并不时地与大家交流,称赞《中国书画》杂志对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有来宾观展后留言:“中国书画杂志社在艺术交流和传播等方面所做的贡献有目共睹,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柬埔寨的采风创作是从文化角度参与***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而且画家创作艺术特点和风格明显,可见策划之用心良苦。”
对柬埔寨的采风之旅是中国书画杂志社在2017年的重要策划,其目的也是一以贯之地为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画家提供创作舞台。提到东南亚地区的文明古国柬埔寨,首先想到的便是吴哥窟了。古老的寺庙神龛,神秘的雕刻艺术,吸引着人们想要前去一探究竟。如果是文艺青年,必看过蒋勋的《吴哥之美》,更加让人心向往之。对于艺术家来说,以丹青妙笔表现异域风土人情,更是别有情致。于是,中国书画杂志社于去年的3月和12月,分两批次组织了15位画家赴柬埔寨进行艺术采风和交流活动。
中国画的对景写生到明清之际日渐式微。1949年以来,以李可染和张仃等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为了打破严重程式化的中国画创作现状,探索中国画发展新思路,率先走进大自然,面对自然景物直接对景作画,在画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自此以后的各美术学院教学中,对景写生逐渐被确定为中国画专业(特别是山水画专业)必修课程。目前,从全国到地方,不仅是美术院校,还有画院和各种从事中国绘画相关工作的团体,组织写生已经成了一种时尚,并且已经逐渐从名山大川深入到乡野山村,从国内走到国外。走出国门到柬埔寨去写生对于画家们而言,既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又能为自己的创作注入新鲜的血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况且中柬友谊源远流长,还能为两个国家的文化交流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两次的采风活动均是从走进暹粒市开始。暹粒是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吴哥文化古迹的所在地。出国之前,上网搜索了柬埔寨历史,浏览了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卡门的《柬埔寨·五月的盛放》,以为做好了功课,当我随着采风团队走进暹粒,吴哥窟真在眼前的时候,觉得自己被震撼到毫无准备。许多画家也有着与我一样的感受。画家鲍铁雷感慨说:“我早就知道大吴哥(吴哥城)寺庙群和小吴哥(吴哥窟)里面的长廊壁画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的浮雕无比精美,但没想到是精美到如此地步,而且无处不在,走一路看一路。”精美浮雕引起了艺术家们浓厚的兴趣,而塔普伦寺内盘根错节的卡波克树及丰富多样的花朵草木也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灵感,加亚华尔曼七世为纪念母亲修建了塔普伦寺,千年光景,时移世异,墙体剥落,石块坍塌。kapok树盘根错节踞于寺内,绕过梁柱,探入石缝,让寺庙躲过了战乱,躲过了法国人的整修,至今面貌如初,古意仍存,初衷未变。在这些奇特的植物面前,团长尤德民说自己简直不想挪动脚步,也由不得打开速写本。只是游人较多,逼仄的空间让画家无法安坐挥毫。
肖舜之 吴哥窟之一 68cm×67.5cm 纸本墨笔 2017年
孟旭耀 高棉微笑 49cm×49cm 纸本设色 2017年
赵澄襄 洞里萨湖人家 73cm×43.5cm 纸本设色 2017年
苏高宇 柬埔寨写生 67.5cm×34cm 纸本设色 2018年
寺庙里的石狮也是画家们的写生对象:折断了斗角,残缺了尾巴,看过了无数的昼夜更替,习惯了繁华匆匆逝去,石狮在落日的余晖下依旧昂首,保卫着庙宇神龛。面容威而不怒,严而不狰,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满是慈悲与安乐……这些境象让在场观者无不动容。围绕着吴哥窟、塔普伦寺、洞里萨湖以及当地的风土民情和周边的自然风光等,画家们或拿出速写本搜寻素材,或用相机拍摄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或用中国传统的水墨宣纸对景写生,几天时间里一个个虽汗流浃背仍大呼过瘾,盛赞不虚此行。只是第二批采风团不幸赶上了当地的严格管理,在诸多地方以保护建筑的名义,让画家与目标保持较远距离才能动笔。
暹粒的采风活动结束后,画家们乘车赶到金边,参观了柬埔寨国家博物馆、皇宫和柬埔寨吴哥经典艺术馆,与当地艺术家进行了交流及笔会。柬埔寨职业画家苏提曾获得金边皇家艺术大学博士学位,是柬埔寨文化部艺术部原副部长,在艺术上有着较深的造诣。贝松是从红色高棉战争中逃出来的艺术家,是著名的柬埔寨人物和风景画画家。他们与中国的艺术家们共同创作,大家或是互换各自的作品,或是互相切磋绘画技艺,对中柬文化艺术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任重志 吴哥造像 45cm×33.5cm 纸本墨笔 2017年
尚奎元 柬埔寨所见 20cm×10cm 纸本墨笔 2017年
贾荣志 柬埔寨吴哥写生 24cm×46cm 2017年
白联晟 吴哥印象 32cm×48cm 纸本设色 2018年
周松 塔普伦寺午后 45cm×67.5cm 纸本设色 2018年
画家们表示,柬埔寨之行积累大量的绘画素材,也了解了这个鲜有文字记载又饱受战争洗劫的高棉民族的艺术和历史文化,在创作上也多了些思考,增进了一份厚重。这次展览便是奉献给观众的成果。柬埔寨战火纷飞的时期已经过去,战争的创伤逐渐修复,那片埋葬了无数战争难民遗骨的荒林如今已然成为了肥沃的农田或是建筑工地。对于中国画家来说,这样的采风除促进两国交流外,通过他们的采风作品,也让更多的爱好者和海外藏家关注到柬埔寨及柬埔寨的艺术文化,或许更具人文意义。■
付万全 吴哥窟神兽 68cm×68cm 纸本墨笔 2018年
骆亚男 塔普伦寺记忆 45cm×45.5cm 纸本设色 2017年
秦嗣德 吴哥之美 25cm×18cm 纸本设色 2017年
鲍铁雷 洞里萨湖人家 141cm×72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