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微信时代的书法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每个使用微信朋友圈的人,等于自己办了一份媒体,不仅图文并茂,兼之动画视频,而且随时更新,随时撤稿,不想发的时候转转人家的也行。自媒体让每个人都成为媒体老板、记者、编辑,同时又是读者、观众、评论人,身份交叠,随时转换。一圈一圈地漾开去,微信圈更将认识的、可能认识的、不太可能认识的全都圈在了一起,让我们自以为生活在一个朋友遍天下的时代。
如果你期待获得最新资讯,朋友圈确实是个神奇的圈。东转西转,东成西就,许多收藏展你都可以及时了解,或者先睹为快,无论在武英殿,还是在外双溪,有时福利好,还可以下载一些清晰的图片。最新的出版资讯也会及时登场,出版社的一篇软文常会被转得上气不接下气。不过我几乎不看那些对于展览的解读或者对新书的评论,它们大多写了一堆废话,却还是举轻若重的模样,让人不忍直视。此外,在朋友圈中你还可以轻易获得一些难得的资料,这要拜有机会周游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朋友所赐。对于我这种对未知始终有好奇心的人来说,真是莫大的福利。许多我多年踏破铁鞋无法见到的东西,往往一朝尽收囊底。这让我对朋友圈始终保持一份敬意。
朋友圈也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我们很少有耐心将再短的文章一字不落地看完,我们常常注意的是高亮或是加粗的字体,这种粗暴的浏览反射到大脑的只是一些断裂的印象,我们的右手拇指永远处于不耐烦的滑拉状态。我们观看图像的方式也因此变得更加细节化,聪明的家伙总是将细节而不是全篇推到你的面前。早在网络BBS时代,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不过由于手机的便携性,这种观看方式在微信时代进一步凸显—我们常常不是面对一件书法作品的全部,而是单个字,甚至是单个笔画。我们将细节不断放大,从中体味一颦一笑的魅力,却往往对于它的体态、身段以及整体的组织结构不感兴趣。我们对书法的观看,比古人的“把玩”还要精微,甚至可以用上“凝视”这样的术语。比如《万岁通天帖》,古人的讨论集中在它多大程度上体现出王羲之一门的书写方法与结构特征,而我们则更关心那些双钩填墨的锋杪,然后争论不休。同样一件书法,在展厅里观看,与在朋友圈里观赏,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换句话说,热切投稿想讨评委欢喜,与在朋友圈中获得称赞,根本就是两码事。由于展厅文化的式微(有形的展厅越来越失去吸引力,有时不过是一个宣传的由头,在展出后很快会转战网络与朋友圈),注重细节的观看方式很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处于垄断地位,这一观看方式对于创作活动的影响是愈益精致的要求—除了书写,也包括工具和材料,诸如订制特定装饰的纸张、仿制的古笔与古墨,真正的嗜古主义的气息似乎已经四处散发。它的负面我们今天还不易觉察,但一定与气势的衰落有关。越是关注细节的时代,书作的气势越弥足珍贵。就像满地都是工艺性很强的工笔画,真正的大写意就会成为难能可贵的参照物。不走寻常路的书家,不妨反其道而行之。
微信朋友圈的有趣之处,还在于它是个商圈。那些忽明忽暗的商业宣传很有意思,有人不是在办展览,就是在办展览的路上,看起来在为艺术人生南北奔走,其实都是展销会;有人明明不太出名,却喜欢用名家、大家、实力派等大而无当的title;有人时时秀出新作(实在与旧作无异),并称被人出了高价,但自己舍不得出手云云(其实出手才是硬道理);有人混迹商人、政客与明星堆中,言行举止也变了腔调,好像和他们在一起玩的是纯艺术似的;有人除了自我标榜,就剩招生广告,明明是大把搂钱,却说得与传道育人一样高尚;有人经营艺术公众号,纠结一帮人,好像每天都在讨论一些学问,一会儿董其昌,一会儿王觉斯,口气一个比一个大,后来才发现是在给藏家造局,他们背后钱拿得手软。有这群生意人搅动其中,你刷朋友圈就不得不学会躲闪,省得被无端利用。好在人多,转发、点赞,不过动动纤指,并不花什么血本,所以圈里圈外仍然热闹非凡,一片繁荣景象。
“距离”成为微信时代最难掌控的东西。朋友圈使得空间上很远的朋友距离变得很近,也使心灵上原先可能很近的朋友距离变得很远。而当我们将私人性的东西一股脑儿放到自媒体上公开展示与叫卖,玉体横陈,不仅失了体面,也让人少有期待。微信时代的神奇与无奈都在这里。书法当然不会因为微信而改变基本的准则,就像垃圾永远也不可能包装成黄金。不过一个时代里不随波逐流的人,总是少数。
责任编辑:刘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