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姜楠
艺术实践经验的理性结晶
——“歌剧《星星之火》-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研究文集出版的启示
姜楠[1]
2015年-2016年,由沈阳音乐学院出品、创编复排的大型民族歌剧《星星之火》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和辽宁省委宣传部2015年度创作生产扶持项目,在京沈两地演出20余场,受到观众、专家和媒体的高度评价。从歌剧《星星之火》20余场的演出到专题研讨会,再到这部研究文集,这是歌剧《星星之火》研究历程及其成果的集中体现,体现了沈音人一心向学、一心向上的精神风貌。本文对文集的内容和特点加以分析,并阐释文集出版所引发的思考、带来的启示。
歌剧《星星之火》/艺术实践/文集/启示
《星星之火》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大型歌剧,第一部以东北抗联和抗日战争为题材的歌剧,60多年前引起轰动,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其历史意义深远。2015年、2016年,由沈阳音乐学院出品、创编复排的大型民族歌剧《星星之火》,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和辽宁省委宣传部2015年度创作生产扶持项目,在时隔60多年后,再次被搬上舞台,沈音人在尊重经典、传承经典的同时,再现经典,并进行了温故而知新式的深情演绎,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对作品进行了全新的舞台呈现,让这部经典之作焕发出勃勃生机,再现了这部歌剧的非凡魅力和艺术成就,受到观众、专家和媒体的高度评价。
沈阳音乐学院《乐府新声》编辑部为了将歌剧《星星之火》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更好地得到总结、概括、归纳和提炼,进一步推进沈音教学、科研、创作、艺术实践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特约请了一批在国内该领域颇有研究的专家撰稿点评,以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探讨,设计、出版了专刊《“歌剧〈星星之火〉——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研究文集》。从歌剧《星星之火》20余场的演出到专题研讨会,再到这部研究文集,这是歌剧《星星之火》研究历程及其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术界关于歌剧《星星之火》研究成果的第一次大规模呈现。文集共210页,收录20余篇文章,约20万字。笔者将本研究文集的研究内容整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阐释创编复排之心声
文集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出品人的话作为开篇之作呈现给广大读者。虽题为出品人的话,实则是一篇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既具学术价值也具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作为歌剧《星星之火》的艺术总监,作为歌剧《星星之火》中男主人公交通员老李头的扮演者,作为出品单位--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教授将歌剧《星星之火》总结归纳为"四性"即题材的人民性、音乐的民族性艺术的社会性和内容的时代性。讲述创作初衷,回顾遵守创作原则、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对参与舞台综合的所有元素进行有机综合和整体化合的创作历程,与读者对话。既有对歌剧《星星之火》特征与价值的重描,又有对其文化意义的解读,从学理层面将根植于实践的歌剧再版与新貌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究,立足文化叙事,立足学科建设,对学术思想与历史价值再认识根据歌剧强烈的时代特征、鲜明的民族特色、优良的革命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提出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感。洋洋洒洒的文字中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沈音人对艺术的执着和敬重、对创编复排的精致追求、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对文艺创作的坚守和自信。
(二)探寻排演之立意
《北京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编审刘曙光博士以歌剧复排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为出发点,以"为什么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引出问题,并以自问自答的形式,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永远是年轻"、"坚定的信仰、革命的精神永远年轻"、"经典的诠释永远年轻"来回答了自己的思考。他把歌剧《星星之火》的创编复排界定为"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优秀载体"、"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活教材"。上海音乐学院陈剑波、伍维曦副教授从歌剧重排对于民族歌剧发展的重要意义入手,认为"在演出形式上对于艺术院校的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范例","对民族歌剧的创作和在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的发展规划上引出一些深入的思考","在音乐院校民族声乐专业招生中要划出专门的名额,逐渐形成有序的中高声部齐全的良性循环,完备学科建设。"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希望"如果未来有可能,由专门的音乐学家和戏剧专家通过严谨的学术工作对作品的原初首演形态进行复原式呈现,引发有关中国歌剧历史进程的深入反思","将学术研究和实验性创新的视角引入到对这部作品的关注和挖掘中,在努力复原原始版本的基础上,推出具有不同导演意图和音乐风格的多个新版"。另外,如常平、高倩的《燃沈音星星之火,燎时代熊熊之焰——基于科学研究视域下的中国歌剧〈星星之火〉溯源、传承、发展与艺术价值追求》、朱默涵的《作引领时代风气的典范——浅谈〈星星之火〉复排的时代意义》、白丽荣的《星星之火薪火相传--谈〈星星之火〉在新时期的创作意义》等文章,把作品推到历史的大背景中去,基于对民族精神、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传统美学观等的深入理解和体会,在反思与追根溯源中去把握和探寻。已然,歌剧排演的意义与价值已远超过演出本身,鲜活地展示出了歌剧艺术的张力。
(三)深挖歌剧音乐之特色
作为人类音乐发展进程中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歌剧是集音乐、戏剧、文学、美术、表演、舞蹈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歌剧是运用音乐来说话的"剧",在歌剧中音乐是主导。文集中学者们深入挖掘歌剧音乐的深刻性,既有音乐风格的研究,也有音乐技法的探究。沈阳音乐学院高虹教授以《原作风采依旧新篇亦见辉煌--歌剧〈星星之火〉唱段(选)音乐分析》为题,从音乐创作的角度分析了歌剧的重要唱段(选)在旋律、节奏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以歌剧的创编复排成功的范例来诠释音乐的可塑空间和鲁艺精神的生生不息,从多个层面探究劫夫创作思想、创作方向及创作成就带给人们的更深切的思考。中国音乐学院副研究员康啸博士以《论〈星星之火〉的音乐与角色特色》为题,从歌剧《星星之火》的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以及乐队等多方面切入,对剧中重要曲调进行细致分析,揭示歌剧中西合璧的音乐特点,并对中国歌剧的创作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对剧中李小凤、老李头和孙晶石三个重要人物展开分析,阐释其在角色设计方面的特色。文中史料详实,图文并茂。作者认为"老树新花的《星星之火》展现出中国歌剧六十年的创作理路,为未来中国歌剧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对于此次复排,似是'复古',实为'创新'。不仅统和并提升了沈音创、编、演、教的水平,也为音乐学院提供了一部重要的教学剧目更重要的是,复排展现出当代创作者对于经典传统的尊重与延续。"沈阳音乐学院韩焱副教授作为主创团队音乐创作组成员以《对复排歌剧〈星星之火〉的创作浅析》为题,对歌剧的序曲及个别重要唱段与原歌剧进行比较分析,对剧中新创作的重唱唱段《棒打三更》和《漫山遍野都是什么歌》、合唱唱段及其他唱段,如《说起游击队》和《妈妈不要哭》为例的创作进行研究。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王安潮以《星星之火亮彩两代鲁艺人的创演才情--新版歌剧〈星星之火〉的音乐评析》为题,有评论、有分析,多角度、多层次,从"音乐主题:围绕人物形象塑造而大胆创新"、"戏剧结构:围绕戏剧矛盾营造的逐层递进"、"歌剧手法:多种形式协同而创造综合艺术美"、"新排歌剧之功"四个层面展开论述。他们文谱并茂,对作品的音乐本体进行了深入细微的分析研究,对了解和把握作品的创作规律、创作特点、创作技术与风格,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四)细研歌剧观演之感受
被誉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理论研究先驱性人物的李吉提先生,就如何理解戏剧音乐体裁的拓宽与变异,如何调整经典歌剧的历史风貌与现代审美需求的关系等问题谈了自己对歌剧创作的认识与建议。先生对沈阳音乐学院综合实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阐述了从《星星之火》的成功编创引发出对当代歌剧音乐创作的思考。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王进以全新的视野从故事与结构、风格与形式两个层面谈对歌剧《星星之火》观后的体会和感受,既有对歌剧戏剧性展开的分析,也有对歌剧的音乐创作、创编排演意义、人物性格刻画等方面的研究。作者认为从故事情节来看,歌剧题材的正义性、情节的真实性、情节的艺术性是歌剧的看点,并对歌剧四幕四个场景的设计以及四个结构版块的相互衔接和关联加以分析。作者将歌剧所进行的大胆创新归纳为"音乐素材的民族化、地域性和时代感和性格化的兼容"、"歌剧主要角色的声种搭配彰显歌剧的独特性和创新性意识"、"复排中对原作的改动秉承着时代精神和创新意识",认为"沈音复排歌剧的艺术创举,体现了沈音人的不断追求和向往,体现了沈音人继承传统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体现了沈音人汲取民族精髓迎合时代步伐的超前意识,更表达了沈音人以艺术教育为平台,为社会创作、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品格。"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张诗扬认为"歌剧《星星之火》之美,建立于国家正义与民族大爱之间,展现于民族革命精神和历史复杂情感之中。"她从艺术塑造之美、歌剧语言特色之美出发,站在美学的高度进行理论阐述,并阐释了歌剧背后的认知价值和审美特征。另外,还有景作人的《星星之火必然燎原--观沈阳音乐学院复牌歌剧〈星星之火〉有感》、曲学选的《精神家园的守护者》等文章,既有思辨式思索,也有客观审视与批判,条分缕析,深入浅出。从人物塑造到时代重构,从人文观照到时空交错,从中国歌剧的创作、演出到歌剧理念、歌剧流派、美学观的讨论,从凝意到升华,这些颇有见地的分析与论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开拓了学术思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
通读文集,笔者将文集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容全面。文集选题广泛,兼收并蓄,有从表演艺术实践角度切入的,有从作曲技术理论角
度切入的,有从人文精神角度切入的,有从音乐评论角度切入……文章形式多元,有论文式的,有读后感式的,有漫谈式的……前后关照,相得益彰,体现研究的综合性、立体化。文集中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资料翔实,文笔流畅,视野开阔,概括力强,感性中包含着理性,简练而有弹性,体现了学者们敢于思考、善于思考的治学态度。
(二)制作精良。版式设计是形式美的体现,可以直接推动文集内容的传播。本研究文集“颜值”极高,精美的编排,全文集的彩色铜版纸使用,上乘的印刷质量,版面元素上的精益求精,典雅的装帧,美观大方,新颖醒目,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版面美感,在版面上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
(三)设计巧妙。本文集以东北抗联战士战斗的白山黑水作为版式背景,既有对原作作者和曲谱的设计,有对主创人员、主创团队、主要演员和乐团的介绍,也有歌剧《星星之火》自2015-2016年间在京沈两地演出的领导接见照片和媒体报道展示,每篇文论中都有演出剧照的穿插。形式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加之文集内容的集纳性和连续性,使得文集更具艺术性、丰富性、科学性和专题性,体现了学报编辑部注重特色、讲究品位的办刊特点。
作为本研究文集的责任编辑,也是本研究文集的作者之一,从约稿、选稿、定稿、编稿、校稿到排版、出版,回想起和领导、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工作的日日夜夜,回想起参与歌剧排演工作的主创团队和演职人员们夜以继日地付出和辛苦,心中激荡起阵阵暖流,沈音情在心中涌动。从选题策划到最后结集出版,整个过程笔者可谓有触其中,品而思之,颇受启示。
(一)加强艺术评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学报作者队伍建设
艺术评论如何在多元价值观环境下重塑中华美学之精神,推动我国艺术创作发展,如何培养艺术评论人才作者群,倡导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照,是艺术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学报是连续、集中、全面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展示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作者队伍建设对于学报工作极为重要,必须重视作者群的扩张和培养。作者群的培养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功夫在平时。要充分发挥学报在培养科研人才方面的作用,要热情扶植、精心培育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主动出击,走出去,主动约稿,与作者建立密切联系,建立一支不同年龄构成、不同职称结构、不同知识结构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学者、作者队伍,努力培植和充实作者资源,以丰盈的作者资源来实现稿源优质化,用大作、力作增加刊物学术影响力,提高读者对刊物的认知度。同时,不忽略学报编辑作为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将其纳入学校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队伍的建设计划,为其提供从事科研的条件和给予必要的奖励,鼓励编辑在采编写业务上的精进提高。
(二)进一步发挥协同创新、联动合作机制的效能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协同创新"是一种致力于相互取长补短的智慧行为。此次,歌剧《星星之火》的研究文集与演出、研讨会的联动效应得到发挥。专家学者的评论与研究也是对歌剧《星星之火》的二次加热和再次发酵。这种密集式"轰炸",波澜四起,有效地增进了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将这20篇关于歌剧《星星之火》的文章结集成册,切实把歌剧创编排演生动的艺术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的深度思考,促进艺术院校课堂教学、艺术实践、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离不开艺术实践的舞台,特别是面对大型活动的开展,需要精心部署,需要规划引导,需要统筹联动。要在营造氛围、体现特色、提升效果、整合资源方面下功夫,多措并举,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发挥整合传播效应。力求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开设专题专栏,发挥在宣传报道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宣传规模。多角度阐释,多平台传播,多渠道扩大影响,扩大吸引力,加强传播力,真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面、系统地将学术活动、艺术实践和科研成果进行转化。
(三)增强学报选题策划意识,增强文化理性和精品意识
音乐学术的繁荣离不开出版业的有力支持,而多出精品是刊物发展之基,编辑立足之本,特色与质量是期刊的生命。因此高校的学报要立足专业,做出特色,催生和培育名刊名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策划意识在编辑选题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策划是富有创意的选题的思索、规划、提炼,谋求选题的设计。选题要有创新,要有新发现,要有新视角。深入挖掘、拓展、把握当今学术前沿,追踪理论动态,关注学术热点,共享科研成果,推进学科建设。通过选题、组稿、选稿、校稿、编稿,打造学术精品打造刊物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履行编辑学术职能,实现编辑理念的转化和学术心态的调整。在整体学术框架下,编辑要做内容的把关人,阅读的引路人,树立策划意识、创新意识、读者意识、质量意识,在选题与策划上加强先进性、独创性、特色性。立足于学院,充分展示学院的办学优势、办学特色,真正体现学院的办学思想和《学报》的办刊宗旨,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
认真是一种态度,专业是一种素质。这是一本研究文集,也是一面镜子,融学术性、知识性、艺术性、专题性、纪实性于一体集结学者力量,汇集了学者们的心血和汗水,反映了学者们对待艺术的态度,折射出学者们严谨的治学精神。这种面对艺术实践而产生的学术思想、观念、方法和研究行为,对于刊物建设和学术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主体作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将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统一协调起来,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完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将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层面。文集中有争鸣与求索,有感悟与品评,有思考,有探索。文集既是对歌剧《星星之火》艺术实践的延伸和思考,也是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理论探索。这是辛勤耕耘收获的丰收喜悦,这是对音乐艺术领域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鞭策力量,对于丰富和促进中国歌剧史、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表演艺术、音乐理论等的教学与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毕竟学术的传承需要靠一代代学人反复的积累、修正、补充、完善。
(责任编辑王虎)
J605
A
1001-5736(2016)03-0016-4
[1]作者简介:姜楠(1980~)女,沈阳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