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茅 慧
自2019年底至2020年全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笼罩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命,人们的行动、交往因疫情受到空前的钳制和阻隔。2020年又是我国脱贫攻坚决胜之年,重重压力之下,在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在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牺牲精神激励下,全国经济稳步复苏,文化生活扎实推进。
2017年10月18日***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①中国舞蹈的创作始终贯彻执行着***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对艺术创作的要求,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主旨下勤奋努力地进行着艺术创新。在新冠肺炎疫情十分严峻的时期,很多舞剧剧组进行封闭式训练与排练,以坚强昂扬的斗志,不仅驱散了疫情肆虐造成的心里阴霾,在无形的阻力中勇夺精神高地,更是推出多部优秀作品,显示出舞蹈艺术高扬社会正能量的独特价值。2020年的舞蹈评论紧跟创作的现实步伐,不缺席、不失语。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在各类主要报刊发表的舞蹈评论文章有170余篇,这些舞蹈评论主要发表在《舞蹈》《艺术评论》《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民族报》《北京日报》《四川日报》《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当代舞蹈艺术研究》《中国戏剧》《戏剧文学》《四川戏剧》《上海戏剧》《艺术研究》及其他省市报刊和地方高校学报。在170余篇舞蹈评论中,舞剧评论有130余篇,小型舞蹈作品评论15篇,舞蹈专场、比赛、会演及现状评论20余篇。从本年度舞蹈评论的篇目数量可见,舞剧评论所占的比例较其他评论有压倒性优势。除了舞蹈类专门期刊,不少戏剧类杂志也向舞剧评论敞开大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今艺术舞台上,舞剧的身影已经显山露水、不容小觑。
这130余篇舞剧评论的评论对象绝大多数为2020年度和近两年的中国舞剧新作,也包括20世纪以来的中外舞剧经典名作。如,2019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艺术节上,力夺文华大奖的三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天路》《草原英雄小姐妹》—以突出的艺术成就成为2019年至2020年舞评人关注的焦点。国内著名舞评家皆于这三部舞剧首演或获奖之年,浓墨重彩地予以评析推介。这三部作品的集中亮相,显示了中国舞剧创作在十多年艺术探索、修炼内功后取得的阶段性的骄人成绩,三部舞剧内容各异、风格鲜明,有各自独特的美学追求,给人留下再三评说的理论空间。尤其是《永不消逝的电波》,以其时代感、时尚性的文化包装与红色题材有机融合,加以精准的市场营销,使得这部舞剧在特殊时期依然取得公演后累计演出200余场的佳绩,成为当下国人文化生活中的现象级作品。其演剧所到之处,皆美誉傍身,一票难求,其声誉几乎可以与当年杨丽萍《云南映象》的横空出世相媲美。尽管该剧首演于2018年底,但是其热度一直延续至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年度连发三篇《永不消逝的电波》剧评,一是李娜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新时代中国红色题材舞剧的当代活力》[1],文章从该剧热演现象反思红色题材舞剧创作的发力点,从时代需求与观众痛点、符号密码与跨界技术支持、舞蹈语汇提纯与造像之美三个方面探究舞剧成功的外因,同时强调了舞剧的“故事性”“现代性”“悲剧性”“民族精神”等内因的重要性。二是张麟的《走向舞剧创作的本体自觉—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创作方式的美学评析》[2]。该文从舞台艺术的美学属性角度分析了该舞剧之所以获得大众与业界的普遍赞誉,在于该剧从不同侧面深刻反映了近年来中国舞剧遵循本体叙事规律的观念转向,具体表现在文学思维向舞剧思维的转换与互文、情感逻辑取代故事逻辑、时空处理优化本体功能等层面。三是陆佳敏的《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音乐创作手法》[3]。该文从音乐角度对原创音乐做了具体的音乐美学分析,揭示了该剧的交响化音乐创作方式、音乐的“核心主题”贯穿及变奏,及其所展现出的美学意涵。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大学主办的舞蹈学术期刊《当代舞蹈艺术研究》在2020年也先后发表了王晶晶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新”在哪里》和何洋洋的《舞蹈时空的结构形态及其表意探析》,两篇文章着重论述《永不消逝的电波》等近年来的优秀舞剧创作对舞剧叙事方式的突破。王晶晶观察到,《永不消逝的电波》时空上用叙事切割的方法,在画面呈现上,将舞段原有的画面重组;在空间叙事手法上,某些场景以“倒带”的方式,呈现出真实空间和假定空间的虚拟结合。[4]何洋洋认为长期存在的舞剧叙事的“单一时空”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日益深化、复杂的舞剧表意需求;《永不消逝的电波》《天路》和《草原英雄小姐妹》不约而同而又手段各异地实现了“复合性时空”的叙事结构,在理论上总结出这一舞剧艺术探索的新成就以及艺术价值,“不仅为作品中复杂情节的跌宕推演提供了一个多维框架,使主题在表意维度的拓深中更加深刻与厚重,也在时空形态的视觉传达中建构意蕴深厚的审美范式,可为观众的审美感知提供层次鲜明的视觉图层”[5]。这几篇舞评皆出自青年舞评人之手,他们在其舞评实践中,都竭力避免泛泛而论,而努力追求艺术奥义的深掘和本体论述的自觉,其评论指向和本体诉求的理论意识值得嘉许。
2020年,从中直文艺院团到地方省市歌舞院团,均有多部新作问世。2020年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战争,中国歌剧舞剧院在数月内突击创作推出了舞剧《英雄儿女》;无锡市歌舞剧院坚守艺术阵地,顽强工作,推出原创舞剧《歌唱祖国》;中央芭蕾舞团也响应2020年国家扶贫攻坚决胜之年的号召,推出扶贫题材舞剧《花一样开放》及革命历史题材舞剧《沂蒙》。“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新时代艺术创作选题内容导向意识,旗帜鲜明地在舞剧舞台上高扬着。《艺术评论》发表了两篇《英雄儿女》舞评文章,分别是许锐、张雪纯的舞评《舞之“情境”的共鸣—从舞剧〈英雄儿女〉看红色经典的重塑策略》[6]和董丽的《穿越历史时空的英雄赞歌—民族舞剧〈英雄儿女〉评析》[7]。许锐、张雪纯的文章站在舞剧立意和主旨的高点,从舞剧营造的人物和事件的“情境”入手,并以此作符号解读,阐释出红色精神符号的种种样态如何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使往昔与当今产生共情共鸣。董丽的文章则从新时代语境、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内涵价值解读、舞剧视觉审美营造的拓展等方面加以评述。无疑,这些评论都首先揭示了舞剧思想内容、主题立意的精神传统和文化理路,同时注重分析舞台艺术、舞剧语言的表达特性,显示出了专业舞评的特质。
2020年9月,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在上海举行。在入围终评的8部舞剧中,《骑兵》《朱自清》《石榴花开》《红旗》《努力餐》获得本届舞剧奖。在评奖演出期间,舞剧《骑兵》收获超高人气,美名不胫而走。随后《艺术评论》《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分别发表了于平、江东、张雅宁的舞评。于平的《“视觉格式塔”叙事理念中的舞剧〈骑兵〉》[8]一文认为,《骑兵》一剧在艺术表现上凸显出“视觉格式塔”叙事理念在舞剧创作中强劲的表现力。剧中设计的舞蹈形象主体,在“骑兵”群体与“战马”群体的交互中建构成像。牧马、羊群、鸿雁等生物,是舞蹈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形象,尤其在以牧区草原为自然和文化背景的舞蹈中,如何以人体动作为主体舞蹈语言来表现动物的动态以及它们与人性的相通,编导有自己的方式和手段。而以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接受美学的范畴内对《骑兵》中的精彩舞动如战马与骑兵形象的双重复合与再生予以理论阐发,是评论界对创作现实的理论提炼和理性导引。张雅宁在其舞评《形神合度现草原丰碑—评舞剧〈骑兵〉》中,将形象塑造呈现出的人马合一意境解读为“编导巧妙地抓住了战马与战士的合一性,在对于战马的塑造中突出了其作为‘动物’的灵性和作为‘人物’的灵魂,通过拟人化的表达,将重心从形似移向情真”[9]。
当今的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大型舞剧生产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相应地,舞蹈评论界也十分积极地投入观察和思考,评论实践的活跃已是常态。在繁荣昌盛的舞剧大潮中,如何评价和认知这空前的舞剧盛世?2020年10月2日《人民日报》第8版副刊以头条位置刊发了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的《中国舞剧在创新中绽放无穷魅力》一文。之后,《舞蹈》杂志于2020年第6期又发表《走创新发展道路,攀舞剧艺术高峰—40年来中国舞剧创作一瞥》,该文总结40年来创作“从量变到质变,中国舞剧攀登艺术高峰的脚步从未停止”“从‘讲故事’到‘讲好故事’,中国舞剧磨炼艺术内功的努力从未停顿”“从汲取外来营养到创新创造发展,中国舞剧屹立世界剧坛的追求从未停歇”[10]5—7三个方面,高度概括赞扬了中国舞剧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步步奋进征程和座座艺术丰碑,指出“当代中国舞剧艺术的历程是曲折的,进步却非常令人瞩目。优秀的舞剧艺术精品,为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描绘了无法替代的亮色,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明进程镌刻了珍贵的艺术印记”[10]7。文章以“时代亮色”“文明印记”对当前舞剧创作成果高度赞扬。
歌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这也意味着理论的理性本色。而理性的重要价值恰在于它的公正、客观、冷静和真实,以及理性之光在繁华喧嚣的现实表象前的透视功能。纵观2020年的舞剧评论,绝大多数、绝大篇幅是对作品的正面肯定分析乃至赞扬,即使有鲠骨之言,也往往躲闪于字里行间,或者于收尾处一笔带过。相对于公开刊发的舞评文章,更为锐气和直率的舞蹈批评意见和观点多出现在专题论坛和讲座之中。2020年9月和10月,中国舞蹈家协会的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和古典舞评奖先后举行。同期,主办方也召开了“2020中国舞蹈高峰论坛”和“中国古典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研讨会”。《舞蹈》杂志先后刊发了这两次研讨会的纪实和综述。在舞剧研讨会上,舞剧编导赵明从自身编导的实践经验体察到当今舞剧创作在评奖机制制约下同质化趋势的严峻性。具体表现为舞剧作品个性特质、舞蹈本体被外围技术湮没,整体创新有余而经典传承不足。在古典舞研讨会上,高成明在题为“中国古典舞的浮光掠影”的主旨发言中说:“在中国古典舞的创作方面,我们虽然作出了非常让人刮目相看的贡献,但同时也陷入了在动作层面改造的困局。中国古典舞先是因戏曲动作与芭蕾相结合而基因变异,继而又随着现代舞的涌入而‘腹背受敌’。这样的‘左右开弓’带来创作上的更加灵活,却也使得我们的作品变得更加中性。古典舞创作把太多别的特征非常鲜明的元素放在自己的作品中,不说黯然失色,至少特征不那么明显了。所以说,不要盲目创新,不要盲目地把与中国古典舞的美学有严重冲突的素材放到中国古典舞里面。事实上,当今天回过头来看中国古典舞,现存的动作素材绝对够了,甚至多了。就古典舞的动作素材本身而言,包括我也曾经做过很多尝试,由于这些素材本身就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就必须让其‘自洽’,符合人物身份。也就是说,古典舞的素材只能表现历史人物;然而另一方面,每一个创作者都把创新作为自己的生命,这一古典舞的创作限定使得其不满足于此,当想要创新又找不到创新的工具和方法时,只能‘就近’取材,从而导致了现代舞、芭蕾、武术等各种素材的拼凑,离我们所期望看到的中国古典舞的纯粹性和古典性渐行渐远。”[11]通过简要概括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节点,高成明指出中国古典舞当下属性的中性化,其古典属性因作品的盲目创新而出现特征和风格消解的危机。中国古典舞在创作层面上出现的这一边界模糊、风格“串味”的问题,非一日之寒。理论界乃至实践界的有识之士对此早有发觉,时有议论。但问题虽清晰,解答却不甚确实。以北京舞蹈学院为首的学院派古典舞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开始创建,数十年苦心孤诣、埋头耕耘收获的一套套精湛的古典舞动作语汇,如何成为业界乃至公众舞蹈修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珍视和传承古典舞风格性语言,并在美学的高度予以定性定位,实乃舞蹈理论、舞蹈评论应该用心、用力的方面。
当前中国舞蹈的主流创作仍在评奖、参赛、资助与考评机制下运行,而且这一机制已经运行多年。作为机制主体的出品人、投资方对创作给予的导向、立标、厚望,与客体承接方、创演者的对应互动乃至博弈关系,特别需要舞蹈理论、舞蹈评论界从政治文化学、社会学、艺术学、心理学等研究视角予以考察、分析和研究。庞小强在2020年《舞蹈》杂志第4期发表题为《繁荣、隐忧与反思—六年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大型舞剧项目引发的思考》[12]一文。文中通过官方数据得出结论:2015年至2020年,共有630部大型舞剧申报了国家艺术基金,平均每年至少100部。文章在“看得见的繁荣”部分详述了近几年大型舞剧在题材、内容、立意、风格、审美、院团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和成就,同时也特别提出了“繁荣背后的隐忧”的问题。诸如选材的表面化、概念化、模式化,创作手法的取巧套路化,创作目的功利化等真实存在的症候。该文以充分的数据分析和现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家艺术基金机制下的舞剧创作进行了宏观研究,言之有物,论之有据。
问题出现,旁观者清。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作为中国舞蹈界专职舞蹈艺术理论研究的国家机构,自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以来,在舞蹈基础理论和舞蹈创作时评方面取得过卓越的成就,拥有丰厚的积淀。2020年,舞蹈研究所为弘扬学术,举办了题为“走向当代的舞蹈批评:现状和使命”的系列线上讲座,聘请了罗斌、刘春、慕羽、仝妍、张萍等当今知名舞评人分别做了题为“理论是舞蹈批评的前置”“舞蹈评论网络化生存的若干方式”“主体间与学科间的交互—漫谈《中国舞蹈批评》”“在学术与现实的张力中:舞蹈批评话语体系的建构”“批评的理性与势位”的讲座。这些讲座在各位主讲人学术研究方向及积累的基础上,梳理了当代舞蹈批评的现状,对舞蹈批评进行学理性的界定和阐释,探讨了舞蹈批评内部逻辑的演变以及舞蹈生产与批评之间的张力,进而力图廓清舞蹈批评在当下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每场讲座都吸引了数百名听众同时在线。在校舞蹈学专业学生和青年舞蹈理论教师是听众主体,在问答互动环节,他们踊跃提问,积极思考,反映出新生代对舞蹈评论和批评的理论热情。②《舞蹈》杂志是中国舞蹈界理论评论和信息阵地的“元老”,刊物栏目丰富,容纳全国舞蹈界的“大事小情”,对舞蹈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传播性多年来一直予以关注。
尽管大多数著名舞评人对诸如电视或网络选秀综艺类舞蹈节目的热评、深评较少,但是2020年《舞蹈》杂志还是及时刊发了高雁对2019年开播的湖南卫视一年一季的舞蹈类综艺节目《舞蹈风暴》的评论文章[13]。已开播两年的《舞蹈风暴》,将舞蹈、舞者成功送至大众眼前,成为播出时段热议的文化现象。作者站在鲜明的舞蹈本位立场,评论中带有鲜明的反思和问题意识,既指出大众娱乐平台上如何攫取了舞蹈精华瞬间成功地博人眼球,同时又挑明大众媒体娱乐化的潜在危险。如今,各类新媒体平台舞蹈节目、新文艺群体、体制外舞蹈群体创作和表演等已经发育成长为中国舞蹈生态圈中的重要成员,而这些领域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时代感、创新性、亲和力成为切实影响民众的舞蹈样式。舞蹈评论界理应在未来加大关注观察力度,扩大理论评论范围,及时对其进行社会、经济、文化的理论阐释。
【注释】
① ***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EB/OL].新华网(2017—10—18),[2021—01—2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18/c_1121820800.htm.
② 参阅: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舞蹈研究所线上学术讲座第二季—走向当代的舞蹈批评:现状和使命[EB].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公众号,2020—12—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