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谢志勇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中外艺术交流日趋增多,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元化。音乐剧这一集歌、舞、剧为一体的“舶来品”,其雅俗共赏的特点,开始被社会各阶层所喜爱。这一时期,国有文艺团体纷纷尝试排演音乐剧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同时它们也是培养我国第一批音乐剧人才的主力军。
在本科教育层面,1995年,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开始招收音乐剧表演专业学生,随后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一些专业院校,以及一些综合性大学的二级艺术学院,乃至师范院校都开设该专业,为我国的音乐剧发展储备人才,到目前已有一定的积累。
1990年,武汉艺术学校在副校长沈承宙带领下,开设了我国中等艺术院校的第一个音乐剧专业。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的高职艺术院校,多数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由各类艺术中专学校整合升格而成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武汉艺术学校为高职艺术院校开设该专业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借鉴经验。高职艺术教育通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职业艺术学院等高职院校都开设了音乐剧表演专业。
在演艺市场,音乐剧被誉为“朝阳产业”,而各高等艺术院校音乐剧专业也就成为了“朝阳专业”。音乐剧作为“舶来品”,在我国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受众群体。在党中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我国音乐剧创作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其娱乐化、大众化、流行化、时尚化的艺术特点,使之表现形式更加灵活自由,符合现今人们追求多元化的审美要求。音乐剧产业的市场前景不可估量,社会对音乐剧人才的需求也逐年上升,但作为一门外来艺术形式,音乐剧的人才培养在与我国教育体制接轨时,尤其是高职艺术院校开设该专业时,受到师资、教材、学制等影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认知对其进行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了多样化的概念表述。在查阅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人才培养规范说”“教学活动程序说”“人才培养系统说”“教育过程综合说”等等。随着时代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但其核心要素却是相对稳固的。本次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培养主体为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它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条件、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隐性课程设计、教学评价方式、教学保障条件八个方面。
一直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所实行的是专才教育为主的方式,因此培养出的人才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较为单一。而高职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这一培养理念与音乐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如果说歌剧是培养“会演戏的歌者”,舞剧是培养“会表演的舞者”,话剧是培养“全面的语言表演者”,那么音乐剧则是培养能歌、善舞、会演戏的“三位一体”表演者。从某种角度上讲,高职艺术院校音乐剧表演专业肩负着培养为社会各阶层服务的具有多种才艺的人才的任务。
目前,各高职艺术院校专业设置一般参考以下几个条件:①根据学校自身办学条件;②根据本地区经济结构;③根据“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要求;④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⑤根据生源的状况;⑥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
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相较于2004年版的指导性目录对专业的划分和设置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在文化艺术大类的表演艺术小类中,增加了音乐剧表演专业,这为高职艺术院校开设该专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各行各业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扩大,艺术“多面手”成为紧俏人才。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大力办好职业院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这个讲话就进一步坚定了全社会办好职业教育的信心。音乐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是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良好载体,其所具有的时尚性、多元性特点,必将受到越来越多学子的青睐。
课程设置是音乐剧人才培养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大类上讲,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等。根据音乐剧的专业特点,该专业的专业课部分既要体现唱、跳、演三个小方向的均衡性,同时也要兼顾三者的融合性。因此,在音乐剧表演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声乐、形体、台词、表演、音乐剧析赏等必修课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适当开设即兴伴奏、市场营销、管理概论、教育心理学等选修课程,最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开设音乐剧剧目排演必修课,将学生所学的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充分发挥音乐剧剧目培养学生唱、跳、演“三位一体”综合能力的作用。
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多,学时相对较短,因此在课程的开设、选择和时间上要更加科学合理。本着“理论够用,重技能培养”的原则,把看似相对独立的课程进行系统调整,使课程间内在相互承接、递进,最大限度地挖掘每门课程的功能,使课程教学成效最大化。例如对于《音乐剧赏析课》的开设,有些学校是放在第一学年,而有些学校是放在第二学年。这类课程是学生对音乐剧专业进行全面认知的课程,若放在第一学年开设,对学生提升专业性质和走向的了解,从而形成自身的专业认知会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高职艺术院校普遍采用学年制教学模式,少数院校采用学分制教学模式。学年制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便于管理,有利于保证一定的培养质量。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由于过度追求整齐划一,不利于因材施教,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高职院校音乐剧表演专业教学而言,采用学分制教学是最经济有效的方式。首先,音乐剧表演专业的专业课程基本涵盖了高职艺术院校音乐、戏剧、舞蹈三大表演系部的专业课程。采用学分制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整合全院的教学资源,为其所用。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学优势能够与该专业资源共享,师资共享,场地共用;其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就业定位选择课程,激发学生潜能;再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有效调整学习时间,把握学习进度,缓解学习压力;最后,有助于增强教师间的竞争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必然要引入学业导师制,帮助学生规划学习课程,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完成学业。同时学分制的实行,需要一定数量师资、课程以及教学场地的支撑和保证,每所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计。
通常意义上讲,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围绕着教学目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开展教学的组织形式。由于地域文化、师资结构的差异,各高职艺术院校音乐剧表演专业的教学各有其自身的特色,在教学形式的组织上也有其鲜明的特点,但同时又具有许多共性的规律。
高职艺术院校的音乐剧表演专业教学可分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辅助教学三个部分。其中,课堂教学根据每门课程的性质,又可分为:集体课、小组课、一对一小课。形体、乐理、艺术史等专业课程以及文化课一般采用集体授课。表演课、台词课等课程一般采用小组课教学,即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分小组进行授课,学生既是授课对象同时也是旁听者。由于个人条件的不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声乐课一般采用“一对一小课”的形式进行授课。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音乐剧剧目排演课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相较于其他教师可以单独授课的课程而言,这门课程需要在编导教师的统筹下,各专业方向的教师集体授课。这样的授课形式好处在于,教师能够从本专业的角度,结合学生课堂上的综合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效率。同时也可以更加客观的掌握学生专业能力的高低,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明确自身主攻方向,做到“一专多能”。教师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授课,能极大地发挥教学团队的力量,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有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总体提升。
实践教学是高职艺术院校音乐剧表演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职学校倡导的“工学结合”教学形式的最好体现。其主要包括校内演出、社会艺术实践、各类赛事等,结合表演艺术的特点,学生平时的练习以及专业考试,也可归纳到该范畴中。实践教学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好坏最直观的体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艺术实践中的表现,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帮助学生练好本领。
高职艺术院校音乐剧表演专业辅助教学方式较为多样化,包括讲座、观摩、大师课等形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业已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媒介,学生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了解各种资讯,学习各类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已经成为现今音乐剧表演专业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隐形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到的,除正规课程以外一切事物的总和。它具有隐蔽性、暗示性、不经意性等特点,主要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观念性、物质性、制度性、心理性四种隐形课程。一个专业的成功与否,与其是否形成了一定质量的隐性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验告诉我们,高职艺术院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剧表演专业也不例外。专业教师既是学生专业的指导者,也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自身高超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树立标杆。在教学中,努力营造关爱学生、互助友爱、集体荣誉至上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在剧目课的教学过程中,角色的分配始终是难题,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矛盾,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专业教师站在不同的角度,帮学生分析问题,疏导心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平时营造的良好集体氛围在这时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由于各高职艺术院校所处的地域、风土人情的不同,文化背景各具特色。音乐剧文化属于“舶来品”,具有鲜明的西方文化色彩,同时又具有高度的时尚性和娱乐性,在日常教学剧目中多以欧美成熟剧目为主,因此学生的审美相对比较西化和现代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不高。通过正规课程教授,比较生硬地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度,收效是十分有限的。这就要求在校园、教室的环境布置上,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方面,要有机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是各高校独一无二的本土文化元素,在无形中影响学生转化审美观念,激发他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信心与决心。各院校也可结合本土音乐元素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音乐剧,这也是各高校该专业创出品牌办出特色的有效途径之一。
高职院校对音乐剧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评价方式,从宏观上是对办学的评价,从微观上主要是围绕教与学两个层面进行,通俗地说,就是针对学生和教师(课程)进行评价。一般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结合平时到课率、完成作业的情况、考试分数和德育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而对于教师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打分、同行互评、教学业绩考核等方式进行。客观地说,目前的教学评价方式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首先,在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对动态的把握,不能只关注结果。例如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过多地关注成绩,而应注重学生的努力度和提升度,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声乐基础较好的学生,由于身材的差异,舞蹈能力较弱,如果一味批评,学生在形体课上会表现出极大的不自信和厌学情绪,最后就会自暴自弃,这是家校、师生之间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与培养出“一专多能”的音乐剧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驰。其次,在评价的目的上,要以反馈和调控为导向,而不能只是简单的鉴别、选拔、淘汰。例如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待考试严肃认真,势必会造成个别问题学生的不满,在对其评价中会给予超低分。这就要求校方在对待这种不客观的评价时,要及时听取教师、学生多方的心声,坚决捍卫教师的尊严。更新教学评价单一理念,促进整体性、多元化的评价发展,是高职艺术院校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必然要求。
稳定的教师队伍、完善的教学场地、完备的制度建设、优质的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艺术院校音乐剧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目前,困扰大家的是音乐剧编导专业的师资缺乏。鉴于音乐剧的综合性艺术特点,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具有音乐剧表演经验和理论功底的“一专多能”的编导来对各课程教学成效进行优化整合。现今,各高校通过人才引进、在职进修、出国深造等形式,培养出了一批音乐剧各小专业方向的师资,这些师资已经基本能够胜任日常教学任务。而音乐剧剧目排演课,由于缺少专业的编导师资,使得学生的专业所学不能在剧目排演中得到最好的体现。同时,部分教师由于没有相关的舞台表演经验,在日常教学中缺少实践支撑,这些也都是影响高职艺术院校音乐剧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
现今,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越来越追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高职艺术院校音乐剧表演专业的建设,如何办出特色,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是时代所需,社会所需,人民所需。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职音乐剧表演专业会越办越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