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有机结合

时间:2024-05-20

高 旖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我国民族声乐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作为传统文化艺术,实现现代化升级和创新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纵观民族声乐发展的演变和发展,最重要的是民族唱法的创新和发展,民族唱法在不断继承和发扬传统声乐精髓的基础上,正在借鉴和汲取美声唱法的长处和优点,从而实现民族声乐的可持续发展。

一、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

(一)民族声乐

我国民族声乐历史悠久,最早对民族声乐的记载要追溯到先秦时期,民族声乐作为人们生产生产中产生的文化艺术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折射了人们的审美追求。由于我国历史文化一直延续至今,所以民族声乐发展也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集成。进入新中国之后,我国民族声乐在“百花齐放、洋为中用”的艺术思想指导下,通过挖掘传统声乐的精髓,引入国外美声唱法的发音技巧,发展一度呈现高速趋势,但是进入新时期,受国外文化艺术作品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影响,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重视程度有所偏低,民族声乐发展逐渐在音乐发展中边缘化。

(二)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是西方音乐的重要唱法形式,是一种典型的欧洲唱法,凭借其唱法的科学性及欧洲强大的文化输出,对世界各国声乐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声唱法的特点是宽广的演唱音域,坚实而华丽的声音质感,得到了很多听众的亲睐和认可。

美声唱法早在建国前就传入我国,并且一大批音乐家以自己的实践探索,将美声唱法融入到现代民族声乐中,民族声乐得到了现代化改造和发展,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以后,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引入美声唱法进入一个活跃期,涌现了一大批如肖友梅《问》、青主《我住长江头》等优秀作品。可以说文化融合是一场博弈和挑战,民族声乐如何利用好和发展好美声唱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在音乐界争论不休,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民族声乐想实现现代化发展必须作出改变和创新,才能推动民族声乐的进步。

二、民族声乐引入美声唱法的意义

(一)优化民族声乐的演唱方式

早期的民族声乐、民族唱法属于“原生态”状态,在上个世纪60年代前都不是很规范,各地唱法差异性大,歌唱技术相对封闭,听众和传承范围较窄。美声唱法随着欧洲歌剧的兴起而全面发展,并为适应不同的演唱需要,演唱技术及演唱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其科学性和严谨性是公认的,美声唱法声音坚实,富有光泽,而且每种声种划分的细致,各具特色。一是美声唱法在理论上更加完备。通过对于美声唱法的医学研究,能够得出美声唱法的理论相对于传统民族唱法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对于歌唱器官有较为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歌唱的三个要素:歌唱动力、振动物体以及共鸣腔体。而民族唱法更多的是口口相传,经验主义较为明显。二是美声唱法在演唱技术上更加成熟。美声唱法追求声音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共鸣效果丰满圆润,声音清澈且具有穿透力。

(二)民族声乐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民族唱法能够获得快速发展的直接原因是对于美声唱法的理解和学习。一直以来民族声乐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形式,虽然在经验的基础上积累了很多正确的动作,但是这种动作具有很强的偶然性,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新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追求和要求都经历着重大变革,民族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不受重视。实现技术的转型,通过对其他优秀作品和演唱技术的学习来体现时代性、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民族声乐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民族声乐作品难度及多样性的要求

随着民族声乐的发展,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种类与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尤其是歌手因为参加各类声乐比赛的需要,很多歌曲在难度上有了很大的飞跃。比如《飞天》《玛依拉变奏曲》《春天的芭蕾》《沂蒙山我的娘亲亲》等。有的是加入了美声花腔的技巧,有的是需要歌手在高音上作渐强渐弱,有的是需要极强的气息支持。这些作品都需要演唱者接受过严格正规的声乐训练,有科学的发声方法,否则将无法胜任作品。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是完成高难度、高强度训练的有力保证。

三、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有机结合途径

(一)学习和认识美声唱法特点

我国民族声乐想实现与美声唱法的有机结合,第一步就应该充分认识和了解美声唱法的特点,美声唱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元音纯正、吐字清晰、音调准确、气息饱满、音域宽广、音色优美等。具体在实践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注重对美声唱法的学习。在民族声乐课程设置中,应该多加入美声唱法的学习内容,通过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比较,从而对比出美声唱法的一些优势,同时弥补民族唱法在系统性和理论性上的不足。

(二)建立和完善民族唱法理论体系

传统民族唱法的继承和发展路径之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民族唱法的理论体系,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完善和统一,从而摆脱传统民族声乐在学习和发展中经验主义和口传心授的弊端,减少民族声乐的学习成本,从而扩大需求人群,摆脱“曲高和寡”的印象,真正成为大众消费级的艺术产品。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学习国外音乐理论上的知识,特别是融合美声唱法的理论知识,挖掘出科学的理论体系,从而在完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民族声乐的科学性。

(三)加速美声唱法的民族化

实现民族声乐的现代化发展,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有机结合就要把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系统与民族唱法的语言、生活和审美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发挥二者的长处和优势,形成中国特色的美声唱法学派,从民族声乐发展的首要任务上看,把加速美声唱法的民族化是目前我国民族唱法的根本需要。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在演唱题材上就要实现多元化,使美声唱法的科学方法和民族题材及民族语言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能够被大众接受雅俗共赏的声乐作品,只有获得了观众的亲睐和喜爱才有现代艺术发展的动力。

(四)实现“中西结合”多元化发展

当今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是呈现多元化趋势,声乐发展也同样如此,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西方声乐对中国声乐的影响越来越大,实现“中西结合”多元化发展是未来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融合的最主要趋势。所以在教育教学上就应该更多的将二者的学习融入一体,不能孤立的学习民族声乐,各种流派要相互借鉴和学习,取彼之长,补己之短,通过良性的交流和发展,在保持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精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美声唱法进行挖掘和利用,不仅能够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还能够推动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融合和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