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少教多学”模式下的民族音乐欣赏课堂探索——以初中音乐欣赏课《丰收锣鼓》为例

时间:2024-05-20

金 盛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江苏 南京 211102)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聚集着华夏儿女的精神文化和审美积淀,也体现着民族艺术的精华。音乐教材中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欣赏作品,但是由于课时安排以及学生兴趣等原因,在民族音乐欣赏教学中,往往就是听一遍再讲一讲,一带而过。没有深入聆听和参与感知,学生是不会产生共鸣的。那么民族音乐欣赏教学该如何开展?笔者结合笔者学校多年贯彻的“少教多学”教学策略,针对《丰收锣鼓》一课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一、“少教多学”模式解析

“少教多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价值取向,强调的是教师要减少课堂控制、包办、代替的时间,把交流、表达、反思、展示的机会还给学生。我们构建 “一体三维六环节”的“少教多学”运行机制模型,规范教师要针对性的教、启发性的教、发展性的教。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自主、学得有深度。这既是对教学本真的一种理性思考,也是对现行教育中忽视学生主体,扼杀学生灵性教学方法的彻底颠覆。

在“少教多学”一体三维六环节”运行机制中,一体是指建构学习共同体,意在营造适合“少教多学”理念的学习文化;三维,是指课堂观察中知识、学生、反馈三个维度,意在建构促进“少教多学”课堂改革的评价体系;六环节是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提升、总结拓展六个环节的教学流程,意在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经营模式。

二、建构“少教多学”模式下的民族音乐欣赏环节

《丰收锣鼓》是苏少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弦管和鸣”的欣赏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打击乐器的风采,展现了人们喜庆丰收的热烈场面。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有这样的描述:“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对照要求在有效聆听的基础上,建构“少教多学”模式,展开主题旋律视唱、乐器音色听辨、描述乐曲情绪和音乐要素关系等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初听作品片段,用合适的词语说一说作品的情绪。

聆听主题一,跟随钢琴伴奏视唱前半段旋律。

完整欣赏《丰收锣鼓》第一段视频,在听到主题一的旋律时,请学生举手示意。

师生活动:合作表演引子部分。

教师展示引子开头部分大鼓演奏,简要讲解演奏技法,并请两位学生上来演奏。

分别展示大锣、小鼓、镲,聆听音色,介绍演奏方法,并请学生演奏。

教师演奏竹笛,指挥学生共同完成引子部分(片段)的演奏。

在对作品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师生演奏引子部分,和视屏中中央民族管弦乐团的专业乐手们一齐完成乐曲第一段的演奏,身临其境的融入到民族音乐演奏中来。学生在演奏打击乐器时首先聆听乐器音色,然后初步学习演奏技巧,和教师一起完成演奏。在这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发的提出不同音色打击乐为何能产生“和谐”效果的问题,并能够带着问题进行作品的欣赏,在其中思考。感受不同民族乐器,不同音色“和”的魅力。

(二)提出问题 独立思考

欣赏第二段视频,请同学们认真分辨这段音乐中使用到了哪些乐器。

学生回答,师生讨论、总结民族乐器分类与民族管弦乐队编制。

提出问题:“民族乐器的音色大都比较独特,而这些有着鲜明个性的乐器是如何能够和谐的在一起演奏的?”

带着问题视唱主题二,结合民族乐器分类知识,辨别各个乐器组的演奏顺序。

本环节有两个音乐知识点需要掌握;民族乐器音色听辨以及民族乐器分类。学生至本单元已经接触了如二胡、竹笛等中国民族乐器各组中具有代表性乐器的演奏,了解了相关形态、音色、演奏方法等知识。在这里不需要再去多讲,由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品欣赏,回忆、整合、归纳以往知识点,结合作品以及民族乐器知识继续提出问题并引出乐器个性与融合的思考——无论是带有“哭腔”的二胡还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亦或是穿透力很强的唢呐,民族乐器真是太有个性了,而这么有个性的乐器经过巧妙的编排能够完美的在一起发声,产生如此和谐的效果,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智慧,佩服中华文化的精妙。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自主地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有效聆听 立足审美

观看中国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的《丰收锣鼓》视频,完整欣赏。

简介作曲家:彭修文——为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队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简要回顾作品结构与民族管弦乐队编制问题,然后开始欣赏。欣赏过程中不提问,不讲话,纯粹的欣赏作品。直接音乐学生,不再需要其他多余环节。欣赏完以后引出作曲家,并出示总谱片段,引导学生了解大型管弦乐作品的创作绝不仅仅是不同音色分段式的演奏,而是和声学、配器法等多门音乐学科的综合,使作品能够在技术上产生“和”的效果。

(四)总结拓展 展示提升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对于作品的理解以及本课提出的民族音乐“和”的问题。弦管和鸣体现出的是中国文化中“和”的精神,“和”的魅力。贯穿本课的线索是一个“和”字,课堂上主要有三次提及,首先引子部分合奏感受打击乐器的和谐,其次是第二段时讨论民乐个性与和谐的问题,再次是出示总谱了解音乐技术上呈现“和”的效果。这三次提及作为不同的方向引导学生能思考中国文化“和”的问题。在展示拓展中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作品,实现自我认识的提升。

三、在少教多学模式中抓住民乐欣赏核心内容

“少教多学”让教师减少了课堂包办,把交流、表达、反思、展示的机会还给了学生,是一种适合音乐欣赏课实施的教学策略,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价值取向。“少教”绝不是不教,相反的教师在备课时要做更多的准备,在“少”上多研究,做到能“让”会“引”,确保让引并重;学生在“多”上下功夫,做到善学真思,确保学思结,在这其中围绕课标牢牢抓住民乐欣赏核心内容。

(一)有效聆听主题旋律,立足审美核心

音乐主题是一首乐曲的核心部分,优秀的音乐主题都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效聆听并记忆音乐主题是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常规教学中我们可以聆听一遍到数遍主题然后跟着钢琴视唱主题旋律,在听与唱的过程中加深对主题旋律的认知与记忆。但有一些主题由于音区或者节奏等原因并不适合演唱,关于这一点,可以选择其他的途径教学但首先还是应该以聆听为主。例如《丰收锣鼓》第三段主题是竹笛的华彩演奏,难以演唱,可以在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乐器的音色,将音乐知识融入有效的聆听中,图文并茂,简约又不简单。在有效聆听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反复聆听、模拟节奏、互动体验等方式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起立体式的听觉感知。

(二)基本掌握音乐要素,突出学科知识

音乐教学应结合音乐作品恰当的揭示音乐要素(如音色、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力度、速度、和声、织体等)。如本课导入环节聆听竹笛演奏随后聆听丰收锣鼓合奏片段,这就是为学生展示单旋律与和声体系的对比;讲到民族乐器的个性与和谐很自然地引入五声调式概念等。音乐要素就像探究音乐的工具,应该能够基本掌握,但也不能每一个都理论式的讲解,有些要素(如和声、织体)过多的讲解对学生可能会起反作用。本课在介绍作曲家的时候展示总谱,在图形谱的有效呈现中,学生对于和声、织体等要素就有了初步的认知。所以教师应当以音乐要素的基本掌握为抓手,突出学科知识,从而让学生能够“探究地学”。

(三)体验民乐丰富表现,感知民乐魅力

《丰收锣鼓》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乐器尤其是打击乐的表现功能,围绕民族器乐的丰富表现,在欣赏中融合民族乐器的音色、技法、组别、编制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认知作品。本课中在师生合作表演“引子”部分,学生能够接触到打击乐,用音色来引导学生正确的演奏打击乐器。如大鼓敲击中心区发出通透的声音,大锣用合适的力度敲击中心点发出层层晕染的音色效果等。在认知每件乐器音色的基础上聆听合奏效果,感受竹笛与打击乐器合作展示出的丰富的表现力。从这一小小的活动中建立起学生对于民族器乐丰富表现的关注,为后面的欣赏环节做好铺垫。

(四)传承民乐优秀传统,弘扬民族音乐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课程的学习领域除了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之外,也包括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在培养学生各种音乐能力的同时,让他们能够品味民族音乐的意蕴,理解民乐精神,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优秀传统,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本课结合欣赏环节多次提到了中国音乐文化中的“和”,在技术层面给学生分析,为的是能够引起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民族音乐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这样,适当点拨,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时间,在这其中对于民族音乐的“审美情趣”便能够得到培养,“文化理解”也能够不断得到提升。

围绕民乐欣赏核心内容,构建课堂教学六环节。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教师自由选择其中的几个环节,可灵活地运用,大胆地取舍,适时做一些必要地引导、激励和点拨。构建“一体三维六环节”少教多学运行机制,就是尽可能的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能拥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权利,让学生动起来。不让课堂教学滑落到“多教”的老路上来。通过教师更高效的课堂指导,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作品的有效聆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有时候,教师适当的“留白”,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真思考,积极讨论、交流,才能让学生在“合作地学”中对所听的音乐有所感悟,提高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