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提琴演奏艺术在中国的民族化问题探究

时间:2024-05-20

刘梦璐

【摘要】小提琴是西方乐器,它拥有小巧精美的外观,有着动听美妙的声音,在西方有着“乐器皇后”的美称。小提琴自清朝时期传入我国,对我国音乐的创作、演绎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影响是相互的,我国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小提琴的演绎。本文就小提琴演奏的民族化进行研究,就表演形式的民族化、演奏技术的民族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提琴;民族化;意义;影响;表演艺术

【中图分类号】J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提琴表演形式民族化的表现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自从小提琴传入我国后,深受我国传统音乐表现形式的影响,不断创新和发展,融入了中国的表演形式,越来越符合中国大众的音乐审美观念,表演形式慢慢民族化。小提琴的民族化表现在很多方面。

(一)演奏题材

一种乐器的演奏要根据演奏题材来进行,演奏题材可以说是艺术的灵魂。从小提琴传入起,我们可以了解到小提琴所演绎的题材越来越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引起中国人的民族共鸣。流传最为广泛的小提琴名曲《梁祝》便是如此,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千古流传,由小提琴所演绎的凄惨的爱情故事同样动人心弦。由小提琴演绎中国传统音乐题材不仅仅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异彩,更是增添了小提琴新的表演形式。

(二)演奏技巧

用乐器演奏出一曲绝妙的音乐仅仅具有题材是不够的,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在演奏时还要注意演奏技巧。小提琴琴身小巧,音色动听,在演奏时西方化的演奏技巧给人以一种优雅、动人的感觉,让人不自觉地闭眼享受。近年我国出现了一些优秀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他们作为文化使者将小提琴的艺术之美普及散播,在创作和表演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在演奏中有着东方的、中国的优美纯净、细腻准确、含蓄内敛的风格,同时也有着小提琴旋律曲调和精神内涵。民族化的小提琴演奏技巧融入了中国音乐演奏技巧,例如传统戏曲。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融合了中国民族特色的小提琴演奏别具一番风味,能够更好地演绎民族特色。小提琴在演奏时,吸取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中的精华,学习了带有民族特色的表演技巧,经过融合、创新后的小提琴更富有韵味,技巧更为纯熟,演奏出的曲目更能引起民族认同感,展现不一样的民族文化。

(三)演奏语言、情节

语言是表达情感最好的方法,而情节的演绎是带动观众情感的途径。一首曲目要想触动人心必定有演奏语言、演奏情节的技巧。小提琴在演绎的过程中,通过专业的演奏技巧如滑指演奏表达自己的语言。如今的小提琴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与中国的传统艺术相结合,演绎着一首又一首的优美作品。小提琴演奏开始演奏中国民族语言,用中国语言演绎着中国的民族情结。

二、小提琴演奏艺术民族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小提琴自从传入我国后,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也比较久远。在我国发展的这段历史中,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小提琴越来越民族化。但是,小提琴的民族化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并不是把中方文化强加在小提琴的演奏过程中的,而是让两方文化相互融合,在吸收一方文化时,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通过无数次的演练而达成的,促进小提琴演奏境界的提升。

(一)推动小提琴大众化

一开始的小提琴只出现在上流社会,一直以高雅、优美的形象存在,感觉让普通人很难接近。但是,小提琴与大众的关系在慢慢缓和。逐渐民族化的小提琴走进了大众的生活,民族化的演绎题材和演绎技巧为小提琴在中国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今,小提琴所演绎的内容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表达出的情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使普通大众越来越容易接近小提琴、了解小提琴,小提琴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越来越好。

(二)推动了中国特色民族文化面向世界

源自西方的小提琴被中国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小提琴吸收了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音乐形式,在演奏的过程中传达了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推动了中国传统音乐走出去,被世界所熟知。近代中国音乐发展史中新音乐和传统音乐的发展结合得非常好,在文化特征和情感心理方面把握得非常好,这为小提琴演奏的民族化提供了创作理念与技术的结合契机。中国传统音乐是五声性调式体系,虽然部分作品中出现了七声调式音阶,但核心有架仍是五声性。这种体系源自于五度相生律,音阶内部的音高结构特点与西方大小调体系有着明显的差别,同时与旋律线条的走向和风格性等都有着密切联系。在小提琴民族化演奏特点中,乐音音程的运动关系及调式音阶中各乐音功能性和色彩性的理论与实践,均影响到整体旋律的风格特征,在演奏中把握好调式音阶中各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决定着最终演奏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小提琴演奏中,弘扬民族文化,面向世界发展,要求中国的小提琴乐曲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相结合,首先要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相关知识,对民族民间音乐和民族器乐统配等课程进行实践学习,体会中国音乐的特殊韵味。

(三)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小提琴的传入,给中国民族音乐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不同于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小提琴独特的演奏方式也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灵感和契机。面对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音乐要想经久不衰必然要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小提琴是一种新的演绎方式,通过小提琴演绎中国传统音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小提琴演奏音域宽广,近似人声,有较强的歌唱性,因此,有些作曲 家把经典歌曲改编为小提琴曲之后,成为中国小提琴作品的经典之作,产生 了更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如韩铁华重新编曲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刘奇改编自陕甘宁地区的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均深受人民喜爱。一些作曲家在创作中国风格的音乐作品时,会注重对节奏与节拍的灵活化处理。节奏是将乐音长短不同的时值进行规律化的形式组合,节拍是节奏的强弱律动所形成,民族特色的音乐传递着即兴性特点,通过音乐表演中力度、速度和乐音音高、旋律线条等方向整合。如在小提琴独奏《广陵散》中,节奏音程的跳进和双音结构模仿古琴的清静幽雅,在音高中,以运弓、换弓、按弦、揉弦技巧灵活处理长短结合的节奏,这种灵活的收缩更好表达出作品所要传递的清新、飄逸的意境。

(四)推动小提琴演奏在中国的发展

小提琴不断吸收中国传统音乐,慢慢走进入大众的视线,被大众所熟知。民族化的小提琴演奏方式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演绎中,被大众所喜爱。如作品演奏中的滑音,这是借鉴了我国带腔性乐器如竹笛的“指滑音”“气滑音”等演奏技巧,以及拉弦乐器中的换把等演奏,将这种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演奏技法发扬,完成在方向 上的上下滑音、往返滑音,在速度上的快滑、慢滑和中滑,在距离上的小滑音和大滑音等,分别适应不同的音乐情感和乐音的腔体变化,中国传统音乐丰富了小提琴的表演形式和韵味,拓宽了小提琴的发展道路。

三、小结

小提琴演奏艺术的民族化无疑是小提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发展道路还很长,也许发展的道路很坎坷,但并不能阻止人们前进的步伐。小提琴演奏一直在从内容形式、演奏技巧和乐器应用等方面融合民族音乐特色,传递着小提琴的音乐魅力,其独特的韵味感染着人们,民族化的小提琴演奏更能引发大众的共鸣,推动小提琴的大众化,同时,民族化的小提琴演绎方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向世界展示中国独特的音乐文化。小提琴的民族化须进行不断创新,丰富小提琴的演绎内涵,使中国民族音乐更好地与小提琴演奏艺术相融合,推动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媛.茶艺表演中的小提琴演奏艺术初探[J].福建茶叶,201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