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校音乐教育本土文化渗透研究综述

时间:2024-05-20

陈娜

【摘要】本文对 2000年以来关于本土音乐文化渗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对音乐教育的文化渗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进行阐述。学校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音乐教育本土文化的渗透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进行。本土音乐是伴随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民间文化果实,其流传范围广泛,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中,应该重视本土音乐文化,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在教育中渗透本土音乐文化理念,有利于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关键词】音乐教育;本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教育是传递音乐文化,以音乐文化作为培养人的内容的一种教育活动,不仅受制于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也受制于音乐的产生与发展。音乐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音乐教育是指通过传授与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来建构或改变受教育者音乐文化水平的活动。它不但包括学校音乐教育,也包括社会音乐教育,如少年宫、群艺馆、业余音乐艺术团体、老年大学等机构的教育活动:家庭音乐教育,如家庭中的音乐欣赏、器乐练习等活动:个人音乐教育,如社会上的个人音乐教育活动。狭义的音乐教育,指学校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通过音乐培养人的活动,即学校音乐教育。本文从学校音乐教育的本土文化渗透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从中看出音乐教育文化渗透的研究历程,有利于今后的本土音乐文化渗透研究。

一、音乐教育本土音乐文化渗透研究

谢嘉幸在《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一文中談到,在中国,很多学生都不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曲,甚至还是不了解不关心的心理,对于这种文化的缺失,大家好像都不太在意。作者认为在知识时代,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内在的核心因素,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就是民族音乐,是一种特定的区域文化符号,人类通过音乐去与自己的文化产生亲密的关系,进而才产生外延的思想情感。作者还谈到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现代社会,更是需要发展本民族的音乐,通过音乐交流的方式去与其他国家的友人进行沟通交流,因为音乐能够以一种更自然更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来进行社会交往。这种交流活动不仅是要认识不同文化间的差别,也要吸取其他文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在这种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会使我们更好地去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曲,这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1949年以来,我国教育以技术与技术结合的模式,学校教育文化意识不够强。一方面,虽然后期相关学者对于民族音乐的挖掘和整理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甚少;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后的流行音乐的冲击,使我国的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没有很好的继续下去,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理论滞后。但是这种问题解决主要在于活性文本,作者认为我国的许多方言,在久远的历史中也得到了传承,文化得以传承的中介最主要还是人,即人的活动。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就是学校音乐教育,音乐教师则是音乐文化传承的主力军。作者并提出要以民族音乐为基础构建学校音乐教育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系统较为复杂,是自上而下的全新改革。

彭婷在《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非专业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以湖南文理学院非专业学生为例》中,谈到本土音乐文化作为一种地方特有的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本土音乐文化不仅有增强民族自信,塑造民族性格,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作用。文章以湖南文理学院的非艺术生的音乐欣赏选修课为例,从近三年来的选修课程评估中发现本土音乐的普及并没有流行音乐广泛。湖南文理学院处于三湘之地,有着得天独厚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优势,但是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通过三项措施来论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将本土音乐文化在课程设置中突出主导地位,这一个问题是最关键的,因为得不到重视的时候,再多的措施也枉然。其次,提高音乐教师对本土音乐的认识和表现力。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这就得通过教师不断的通过学习,与时倶进的学习音乐知识。作为大学的音乐教师有着非常好的资源,还可以与当地的民间艺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吸收特色的音乐元素运用到课堂当中去,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增加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兴趣。选取经典的本土音乐素材提高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认同本土音乐文化。还可以设置非常的校园活动,如民族音乐进校园,各类的民族文化艺术节,聘请民族艺术家开办讲座,都会大大增加本土音乐文化的吸引力。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谈到的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中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全国大部分学校看来也是如此,以小见大,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的渗透仍需努力。

刘敏在《论民间音乐文化融入中学音乐教育的必要性》中提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全文从四个部分去论述本土音乐文化融入音乐课堂的重要性,尤其是提到了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们接触并了解中国的五声调式,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开头谈到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是特色的地域文化,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都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民间音乐是各类音乐发展的基础,并且这种民族音乐植根于广大百姓,为人民所有,是更加充满自由的精神产物,接地气而着有强烈的认同感,更是代表了一个民族的音乐精神。作者谈到在音乐教育的课堂上培养民族文化的观念非常重要,但是受到一系列诸如五四以来反传统,西方音乐模式的冲击等都使民族音乐文化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因此,改革音乐教育是至关重要;音乐教育融入本土民族音乐需要重视“活性文本”,这个“活性文本”就是音乐教师,教师非常关键,一个有着较高艺术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兴趣及引导学生去学习本土音乐文化;提高音乐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音乐教师不只是学习当地的本土文化,更要博览及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本土文化,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渗透到音乐欣赏,歌唱教学,器乐教学,音乐常识中来。作者在此篇文章中提到的见解都非常鲜明,最重要一点就是增强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从中国的五声调式着手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领略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会大大提高。

蒋笛在《学校教育中的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略探——以长沙地区为例》中谈到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渗透乡土音乐文化应建立一整套音乐教育模式,建立以地方各级学校为主体,以学校音乐教育为平台的可持续发展的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系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设置一系列的本土文化课程。认为仅仅是在某一个阶段进行本土文化课程的教育,是达不到这样的目的,对音乐文化传承的效果也是甚微。要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条线和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两个点。在小学和中学打好本土音乐文化的基础,具体怎么打好,就是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触本土音乐,参与本土音乐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学习兴趣做起。还可以通过观看音像资料,走进乡村田野,聘请民间艺人进课堂表演。在实践上,让学生表演一些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舞蹈等。在大学阶段,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面,开始追求知识的深度,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鉴赏音乐,从民族音乐学,人类音乐学,社会音乐学等层面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和保护传承民族音乐的心理。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到要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音乐教材。这个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改革音乐模式,教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介者,它是直接面对学生的因素之一。并以长沙地区为例,长沙义务 教育中,九年的音乐课占到50节左右,并且参考音乐课程标准,渗透到平时的音乐课中,作者建议将地方乡土音乐教材将各个学段和年级综合编写一本乡土音乐教材。并采用长沙民间童谣花鼓戏等根据学段来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安排。在大学中,采用选修或必修的形式来开展乡土音乐文化教学。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音乐老师的培养,这也是改革音乐教育的基本手段之一。作者提出了一点较具新意的一点,就是从校园文化中进行本土音乐文化的渗透,隐性课程更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影响。各级学校利用校园文化平台,知识宣传和乡土音乐活动来丰富校园文化,这也是能够较好的创造乡土音乐实践的机会,拓展学生学习本土文化的时间与空间。

吕晓茵在《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策略探究》中从三个方面对音乐教育如此进行本土文化渗透进行了阐述。作者认为音乐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材直接面向学生,正规的音乐教材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地指导,以达到教育目的。音乐教材的编写需要广泛地收集材料,尤其是当地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像这类作品都是在民间长时间发展保存下来的,具有极大的精神价值。音乐教材的编写应以本地民族音乐为核心和重点。包括民族器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将这些素材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一点是具有新意的。从本地区着手进行教材的编写,更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还要从教师身上抓起,音乐教师是这个音乐教育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中介,一个有着良好音乐修养的教师更能够让一个学生接受更好的音乐教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深入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学习开发校本课程,并本土化运用到课堂当中去,要能够演奏传统曲目和演唱传统歌曲,可以聘请当地民间艺人为自己的指导教师,学生更地道的民族音乐文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自身教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作者还提到要创新课程体系阶段不能脱离传统。这也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早期的民间音乐都是通过口传相授来流传下去,在现如今的课程当中,有关于民间音乐的音像资料不多,这就需要教师先掌握这种音乐,通过改编保留歌曲本身的特色,制作成音像资料,或者改编成曲子可以进行即兴弹奏,这都会扩大音乐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二、音乐教育本土音乐文化渗透实践

韩晋宁在《地方音乐文化的渗透—关于高校构建多元化音乐教育模式的研究》中就山西音乐教育的情况来提出如何才能更好的促进本土音乐文化渗透到高校音乐课堂当中去。同时也提到,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审美逐渐改变,一些现代流行音乐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至于民族音乐备受忽视。目的我国现代的音乐教育主要还是以西方为主,对本土音乐的研究少之又少。在新的教育政策下,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学会唱歌弹琴,更是要学习民族文化,增加民族自信心,因此本土音乐文化渗透的意义格外鲜明。作者谈到山西民间音乐的种类从占据全国民间音乐种类的五分之一锐减到27种,每年这些种类还是继续减少。迫切的改善这种情况无疑是迫在眉睫。作者敏锐的捕捉到音乐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一些必要的措施,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首先,利用地方音乐资源,开设相关的音乐课程,并以晋中学院为例,晋中学院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配套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以《左权民歌》公选课为主要手段,同时配合左权小花戏表演队,经常进行协作演出;音乐学院合唱团还积极创新,将大量的左权民歌改编成为合唱曲目,使之具有新时代的特征。再有,高校里邀请民间艺人開办专题讲座和演出,加深学生对本土音乐的理解,进行产生认同和传承的心理;作者还从教材方面着重强调了重要性,教材是实现音乐目的的重要保障。因为本土音乐的教材非常少,建议政府和高校应联合起来,组织民乐理论家和民乐艺术家及学校教师来共同编写音乐教材。教材的编写还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意见,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作者也提到要将地方音乐融入到高校课堂当中正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还需逐渐攻破,这样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陈萍凤在《福州本土音乐走进高中音乐课堂》中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实践经验,她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将福州当地的音乐素材与教科书进行有机结合,合理地利用本土音乐与其他著名的音乐类型的相似性、经典性和实用性来进行整合,通过这些手段大大的激发了学生们对本土音乐的热爱与学习。作者从实践中从本土音乐教学与课堂实践进行结合如让学生收集并聆听福州民间童谣,口说闽剧的词、学习模唱闽剧的旋律并让学生在课堂上打击锣鼓乐,进行合奏和齐奏,培养了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手段都让学生从不喜欢本土音乐到热爱本土音乐。作者的见到也是非常独到,她认为音乐的学习必然要多元化,本土音乐就是作为多元音乐的一元,同时也应该受到重视。

胡晓勤在《浅谈土家族音乐文化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中指出,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讲解了如何将土家族音乐融入到中学音乐课堂当中去,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去努力就能达到不错的效果。要用多种手段整合民族教学资源,土家族的历史悠久,每个地区的土家族经过长年的发现本土化,拥有的民族音乐风格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在整合每个地区的土家族音乐时要选取精华,值得学习的学习资源;多媒体发展迅速的社会,能够借助多媒体来展示土家族音乐也是非常好的方式,合理的利用了优质的教学技术。作者举了一个亲身教学实践的例子,他在给学生上土家族乐器“咚咚喹”的欣赏课,不仅播放了名人演奏的曲目,还把自己制作的乐器带入课堂并教会学生如何去制作这种乐器,并运用情境陶冶法放视频将学生带入到这个情绪当中,学生吹奏着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带着情感,这样想不达到教学目的都难;由于土家族音乐大多都是采用方言,因此学生就不太理解歌词,这时教师可以用土家族方言来演唱土家族音乐的片段,并向同学解释歌词的意思,同时介绍土家族音乐文化和特点,这将大大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作者也谈到一个提出较多的建议,就是从建立校园文化做起,利用学校的资源,聘请民间艺人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土家族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兴趣班等。作者亲身的教学经验让他对本土音乐进课堂有更深切的体会,一线教师参与到音乐教育改革中势在必行。

孙雅婷在《乡土音乐文化在盲校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运用》中,用自身在盲校中的教学经验讲述了在盲校音乐教育中进行本土音乐文化渗透的意义和可行性。谈到学校音乐教育本土文化渗透不足的原因有来自社会时代、学校及教师。并指出盲生对于音乐的依赖性极大。在盲校中,音乐课是最为重为重要的,在看不见的世界里,音乐一直丰盈着精神世界,也提出了可行的操作,如在键盘教学和音乐欣赏课,多使用当地连云港特有的音乐教材,让学生在歌词中了解连云港的历史发展,教师一边引导讲解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音乐;盲校的学生虽然看不见,但他们的触觉及听觉异常敏锐,在盲校中可以开展各类具有乡土气息的节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者也提到了一个普遍观点,就是丰富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学习本土音乐的良好氛围,借助校园广播平台,校园电视来丰富,经常性的播放本土音乐,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我也认为让每个学生都会唱家乡的歌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传承当地的音乐文化,增加民族自信,还能让自己从精神上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音乐教育本土文化渗透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得出下面一些结论:音乐教育文化渗透方面的理论有较多人研究,在理论上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大部分不能提供一种一种实质性的解决措施,这涉及到上层建筑方面,单靠任一单方面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没有相应的政策,下面做再多努力也是徒劳,但是只要相关政策的出台,音乐教育本土文化渗透改革将会得到更快的实施;要对音乐教育进行本土文化渗透,这需要改革音乐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校教育都要着手改革,从一系列开始,中小学先打好基础,到了大学再进行加强,这种效果会非常的好。这是一项任务艰巨的任务,在新音乐课程标准出台后,有些学校在标准的指导下,开发了相应的校本课程,但是都没能从根本解决这种西化的教学模式,同时,这需要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师通过提高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修养,不断地进修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理论到实践,进而才能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多学习一些民族歌曲及器乐,得到更完整和优秀的民乐欣赏实践的经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在目前来说是好的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將来,本土民族音乐文化将会在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或其他形式的音乐教育中得到较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论民间音乐文化融入中学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J].儿童音乐,2010(05) .

[2]蒋笛.学校教育中的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略探—以长沙地区为例[J].文化传承视野下的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研究,2013 .

[3]吕晓茵.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策略探究[J].中国培训,2016(02) .

[4]韩晋宁.地方音乐文化的渗透—关于高校构建多元化音乐教育模式的研究[J].大人文艺,2017(04):157.

[5]陈萍凤.福州本土音乐走进高中音乐课堂[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10)121-122.

[6]胡晓勤.浅谈土家族音乐文化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教学一得,2014(09):77.

[7]孙雅婷.乡土音乐文化在盲校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运用[J].探索,2016(03):24.

[8]谢嘉幸.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J].中国音乐,199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