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传统东北民歌演唱艺术审美特征研究

时间:2024-05-20

【摘要】中国传统东北民歌演唱艺术是我国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瑰宝,时至今日,时代的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它却依然在艺术文化领域中熠熠生辉,东北民歌经历了很多不同时期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形式,很大程度上彰显着我国文化独有的气质和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成分。由于东北民歌分布范围比较广,不同民族的演唱特色以及风格各异,本文主要以东北满族的民歌为例,对其演唱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东北民歌;演唱艺术;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东北民歌在中国传统民歌演唱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着具一格的地域特征,彰显着一个民族的风气。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和发展,东北民歌的演唱艺术越来越具有艺术感染力,好的文化和审美特征被流传至今,在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中形成了不朽的篇章。由于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东北民歌在继承和发展中,总有一些东西会丢失,那些真正被传承下来的便是东北民歌的精髓。

一、东北民歌的发展阶段

东北民歌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階段是完全保留传统的音乐特征的东北民歌,相对于现代来说,比较古老的一种东北民歌演唱方式;第二阶段是满族和汉族文化相互交融过度阶段的东北民歌演唱方式,这种演唱方式主要是兼用了混合演唱艺术,使得汉语歌词和满族音调之间的在声调上的矛盾表现出来;第三个阶段是受到汉族语言特色的影响,基本采用了汉化的方式来演唱东北满族的民歌。随着汉族和东北少数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满汉文化相互渗透,想要探讨满族民歌的演唱方式和传统的演唱艺术,就要从民歌着手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中国传统东北民歌演唱艺术审美特征的分析

(一)曲式结构特征

满族民歌的歌词结构主要有单段体曲式结构、多段联合体结构,前者主要是由单一乐段的三句、五句、七句等结构句式组成,伴随有重复的句式和段体,这些类型的曲式结构一般用于儿歌或者萨满神调。在东北的民歌分类中,满族的民歌的应用比较广泛,结构主要是上下结构并置的单断体比较多,是在其他调式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满族民歌小调,在结构上体现了“起、承、转、合”的结构特征,主要有《山林巴拉人》《悠车》《子孙万代孤包》等。

(二)旋律特征

很多民歌非常注重音乐的旋律,东北民歌也不例外,旋律是歌曲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音乐审美特征的基本核心要素之一。在广大东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以及历史上古老的生活环境的影响等影响到演唱艺术的表现形式。

(三)调式特征

传统的东北民歌在调式、旋律以及表现形式上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歌的风格特点,东北民歌的调式主要是通过五个声部的音阶表现,这种形式的民歌比较常见,七个音阶的民歌非常少见,比如说,小唱、萨满神以外的劳动号子等都是采用五音阶的表现形式。除此之外,另外一种形式的民歌的音域则是在一个八度以内,主要是以大小三度为主的音阶和调式进行创作,这种东北民歌比较容易演唱。随着东北民歌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吸收不同文化的精华,已经发展成为今天的戏曲和说唱。

综上所述,即使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变化,但作为独具文化特色的东北民歌演唱艺术不会被时代的发展所遗弃,传统东北民歌演唱艺术源远流长,为中国传统的音乐艺术领域增添了新的活力。因此,要根据新时代的审美标准对东北民歌进行一定传承与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入现代的因素,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民的审美需求和时代发展趋势,为传统民歌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雯靓.谈东北民歌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艺术特色[J].音乐生活,2017(12):77-78.

[2]李金柱.谈东北民歌的演唱风格及其审美特征[J].艺术教育,2016(08):92-93.

[3]陈香莹.我国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及演唱技巧探究[J].音乐创作,2012(08):156-157.

[4]张晶晶.东北民歌《看秧歌》的演唱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02):191-195.

[5]余成宽.浅谈东北民歌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1(08):174.

作者简介:张宝国(1981—),男,沈阳人,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