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谢艺
【摘要】“池哥昼”是白马藏族独特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浓郁的原始特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池哥昼”傩舞的表现特色,其次对其人文意义做了简要的探讨,期望对白马藏族的民族舞蹈研究起到一些具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白马藏族;“池哥昼”;表現特色;人文意义
【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
一、“池哥昼”傩舞简介
“池哥”是白马藏族语言里“面具”的读音,“昼”音译为跳,“池哥昼”的意思是跳面具舞。傩舞表演按照传统仪式规范进行,程式固定、规范,形式独特、风格迥异。按照表演功能的区别划分,文县白马藏族“池哥昼”傩舞可分为两类:一类以祭祀需求为原则,意在驱邪祈福,一类取材于民族信仰与历史传说,表现为图腾神话、先祖狩猎及历史事件。其共同作用在于通过集体活动加强文化传承,增强社会凝聚力,“池哥昼”的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都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二、“池哥昼”傩舞的表现特色
(一)角色分工
“池哥昼”傩舞多为集体舞,由乐队和舞队组成,扮演者均为男性族员。“池哥昼”祭祀仪式中一般有四个角色:一是“池哥”,由四位青年小伙扮演族人尊崇的四位山神;二是“池姆”,传说是玉皇大帝的两个女儿,也由两位年轻的白马人扮演;三是“知玛”,是一对老夫妇,在舞中唱诉族人经历的苦难岁月,也由两位年轻人扮演;四是“猴娃子”,由一个白马小男孩扮演,舞风顽皮可爱。以上四个角色的服饰、面具均不同,与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相称。“池哥”戴山神木面具,“池姆”戴菩萨面具,“知玛”戴草帽圈,“小猴子”穿普通衣衫,系自织的羊毛腰带。
(二)仪式过程
“池哥昼”仪式一般自东向西、自上而下、逐村挨户进行。在仪式开展前角色准备穿戴,由族内神职人员燃烧祭物,吟唱祭歌,神职人员祷毕,全体仪式参与人员需“吼吼吼”齐呼三声。其后,由炮手对空鸣炮,表明“池哥昼”舞队入场,入场后,由主人放鞭、焚香、点蜡,以示欢迎。四位“池哥”中的老大朝哲敬神,池哥池姆围圈跳舞,在院内表演结束后,再进入庭房。舞队绕房一周,四位“池哥”手持拂尘挥舞,取驱邪纳吉之意。庭房驱邪完毕后,“池哥”“池姆”摘下面具,入主家席宴吃饮,“知玛”立于门槛,执牦牛尾,敲门框,道吉利。酒毕,“池哥”“池姆”离主家,“池哥”中一员至火塘边绕行一圈,执牦牛尾敲击三角架及柜子。最后,主家取纸香、柏枝,置于门口焚烧,“池哥”跨过火苗,仪式完毕。舞队离开时,再次鸣炮、燃鞭,以示答谢。
(三)舞蹈风格
“池哥昼”傩舞在展演之时,具有较强的情节性,因此又有“傩戏”之说,许多表演可视为对先祖记忆的展演。“池哥昼”表演结束后,服装和面具都必须在收藏在专门地方,秘不示人,只有下次表演时才可启用,增加了表演的神圣性。从白马藏族“池哥昼”傩舞表演中可以看到远古时期原始舞蹈的遗存,远古先民用乐舞祈求风调雨顺、人吉宅安,这正在“池哥昼”傩舞中得到了反映。这样的歌舞场面在出土的一些文物绘饰中也可找到痕迹,例如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距今约五千年左右的乐舞彩盆就是一例。
三、“池哥昼”傩舞的人文意义
(一)多元文化的综合体现
“池哥昼”傩舞是多元文化综合影响的结果。从其表现形式中,可以找到许多文化形态的元素。面具造型与藏族的寺院傩“羌姆”颇有共通性,“池哥”面具与“羌姆”中的“道格西拉”面具就大有可比之处,从中可见寺院傩对白马藏族的影响。白马藏人中又流传着“池哥”老大是“三眼二郎神”的说法,这就可以看到传统道教文化的痕迹。“池哥”面具上插五朵纸花,祭山神时要插五朵彩旗,燃香、蜡五支,从中又可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五方对五色观念的影响。
(二)传统舞蹈的社会功能
“池哥昼”是白马藏族人独特的文化形态,是白马藏族原始宗教信仰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今天的白马藏族仍然在践行着他们的古老传统,这根源于现实社会的需要,因此“池哥昼”也必然内含深远的现实意义。白马藏族至今仍然盛行“池哥昼”傩舞活动,是因为这对族群发展意义重大。“池哥昼”作为典型的民族传统文化遗存,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池哥昼就像汉族的年俗一样,能够增进地域和家庭情感。每到举行池哥昼的时候,远在外地的白马藏族人,也会回乡参加仪式,这情形正与汉族的春节习俗别无二致。“池哥昼”傩舞仪式庄重肃穆,能够加强白马藏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增强身份认同。“池哥昼”中的欢腾气氛,让白马藏人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互亲互爱的情感,促进群体和谐、融洽。传统对当下是有影响的,正是由于“池哥昼”对于继承“民族性”的价值,它一直保存到今天,在白马藏人中世代流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