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摘要】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关键词】制心一处;一门深入;演奏姿勢;数息法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记得在星海音乐厅里,看到夏尔·迪图瓦走上舞台,他的步伐缓慢安静,我立刻被他的帝王风度所折服。他迈上指挥台,答谢观众的掌声,然后拿起指挥棒,非常从容的指挥乐队,好像这些音乐早就活在他的身体之中一样。他的指挥威严庄重,手势简单柔和,但是每一个动作都能使乐队产生精致优美的声音。
我感觉到他在舞台上时内心是多么宁静,在观众面前,在音乐的洪流之中,他泰然自若,如处家中。他好像从未忘记声音响起前的宁静,从未忘记这种宁静还会再来。这种内心的宁静,这种坚若磐石的能力,以及对跌宕起伏的音乐的自如应对,就是我们所说的舞台风度这一优秀品质的核心。
沉着、安静,可以使演奏者将音乐中各种不同的情感控制于股掌之中,不会因一种表情而放弃平衡,也不会对接下来的表情毫无准备。我们可以在任何一次最出色的器乐演奏中找到这种品质。在演奏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的电影中,杰奎琳·杜普雷泰然自若的处理活泼快速的经过句,在每一次连续的极富戏剧性的弓法后,又回到了一种绝对冷静的状态之中。她不断以一种旺盛的精力和狂热的姿态投入到音乐之中,通过演奏,表现出了一种引人瞩目的、与生俱来的尊严。
又如低音提琴大师埃德加·梅耶,不论他在演奏什么类型的音乐,都能感受到他冷静的内心,坚若磐石。双手如“痴儿”一般操控着琴……。
我们想象一下,杰奎琳·杜普雷和埃德加·梅耶在练琴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也许他们这种舞台风度不是练出来的。因为毕竟很少人会有像夏尔·迪图瓦和杰奎琳·杜普雷这类大师那样的音乐天赋。在这种具有非凡音乐天赋的演奏者手中,富有魅力的音乐,在不经意中自然地流淌出来,甚至对他们来说犹如走路、吃饭一样自然。虽然我们没有这种超人的天赋,不能像他们一样信手拈来。但是,他们所处的心境是可以到达的。
《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庄子·天道》又曰:“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两篇古圣先贤之作都提到了“静”,由此可见,自古中国人就对“静”有着高度的认知。
那么,如何让心安静下来,并且演奏呢?浅谈以下四方面:
一、身心的统一
身心的统一,是一个身、脑、心和感官知觉完全集中并投入到现实活动的状态,如果能将所有的精力、智慧、感情、理性投入来做某一件事,自然就容易成功,也就是“制心一处”,就是佛经所说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现在的心?常常是散乱的,好比一盏灯一样,光向四面八方去放射。但如果把这个光集中到一点,那个力量就会很大。譬如激光,把它集中在一点,连钢板都能够穿透。再看散乱的?光,连一张厚点的纸都不能透过。同样的光,不同之处,就是集不集中在一点。所以说,我们要能把心也集中在一点的?话,制心一处,那个力量就太大了,无事不成,这大概就是佛家讲的定了。
我们的大脑和内心,像一条河流一样永远在滾动,譬如我们生理上,血管里的血在流动,我们的呼吸在往来,我们的大脑在思考,我们很难安静下来。要安静,就要身、心两个都静止下来才能真的安静,比如流水停住不动了,宁静了,水里面的尘埃都下去了,我们再看这个水,碧清的,清到极点,一眼就看到底,这个才是“静”的境界。
对于演奏员来说,这不仅意味着要融入到音乐之中,而且还要使观众不能影响你。练习时,要在所处的环境之中绝对放松,清醒意识到你的每一个动作和你发出的每一个声音。身心的安静开始于大脑的完全清醒。试想,在一个美好的假期之后,我们的大脑精神饱满、思维敏捷,热切希望投入到练习之中,或许技术会有些退步,但是我们会非常注意动作、指法和句法的细节。如果在紧张的一天中,大脑塞进成千上万件事情,不停地胡思乱想的话,我们就无法对乐谱上的音符做出反应,或者主观的加上自己的见解。身体在,心却不知去哪了。所以,我们必须常常清理凌乱的大脑和内心,以便领会我们眼前的事情。
要想“制心一处”必先“一门深入”,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这个道理譬如挖井,第一天挖五尺深,挑出来二十担泥,第二天又挖了五尺,可是只挑出来十五担泥,因为深了比较难把泥挑出来。你挖到十丈深的时候,可能一天只挑一担泥上来。一口井挖到见了水,就成功了。
一门深入就是要你专一挖下去,一口气挖到底。不要挖了一两天,觉得好像没有效果不见水,就放弃了,又找一个地方去挖,这样不会成功。所以我们要一门深入。“夫道不欲杂”,这个“道”不是形而上的道,而是指人生的大原则。天地间不管做哪一行,做任何事都一样,处于人世之间作人的道理,不能乱,要精神专一,有始有终。
二、姿势
垂直的姿势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使五脏六腑自如运动。双脚稳稳地站在地上,双手垂直于两侧,面向前方,目光向下四十五度。或者坐在一个结实的座位上,让自己舒服的坐直,躯干力量自然地落在坐骨上。
用意念观察自己的身体,注意紧张的部位,用意念去放松这些部位。许多演奏员都说此法可以在登台前得到放松,消除紧张,使演奏充满活力。
不管从事任何乐器演奏,姿势或者说手型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看似无所谓,但实际上它决定着能量的大小,是否能随意变化,和肌肉的松弛与紧张。而这一切又反过来决定着演奏者的内心,试问,在一个很不舒服的,甚至是疼痛的演奏状态下,怎么可能安静地演奏呢!
三、呼吸
“数息法”作为清理大脑和放松身体的有效方法得到了广泛认知。这是古代释迦摩尼佛发现的一种静思方法,日本、中国,很多修道的都修“数息法”。《达摩禅经》记载此法叫修“安那般那”,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梵文的翻译。在中文简称“出入息”。我们的呼吸,呼出去叫出息,吸进来叫入息。安那般那梵文,出、入、息,三样。请注意,我们的呼吸进来,出去,中间是有一刹那停留的。进来,出去,这个中间交接的时候,一刹那空档,叫息!出入息,尤其在冷天,假使现在注意出息,不要注意入息。把它一放出去了以后,心念一停,停那一下,不呼不吸,那一刹那之间,马上感觉到也不冷了,也不同了。人自然有呼吸,当一呼一吸之间,出入息,这个一定住了以后,你当下气好像很短暂,慢慢就和顺了,集中了思想,杂念自然少了,心自然安静了。,“数息法”,就是每进一次,出一次,心里记住一下,这个一进一出,这个叫“数”。第二步是随息,跟着“息”,换句话说,你觉得心安静了就不用数了,就看住这个“息”,一呼一吸,随了以后,你就不管了。
四、演奏中
若我们能把大脑和心舒缓下来,不再胡思乱想了之后,就会更多地注意到你眼前的事物。呼吸的深浅快慢、身体坐在位置上的稳固程度、以及周围的一切都会恢复它的本来面目。演奏时会发现空间是那么平稳、方正,时间似乎静止了,一切好像是那么地有游刃有余。同时也会更进一步地感受到身体的存在,从而真正使大脑控制身体,而不是身体控制着大脑。我们非常需要这种受控的身体去演奏音乐。
一旦安静地坐下来,就可以把足够安静的大脑和心用到工作之中。就像是舒舒服服的在饭桌前享受美食一样。要放松于所处的环境之中,这可以使自己以同一种休闲快乐的心情投入到演奏之中。
安静地坐下并不意味着缺乏活力。相反,意味着是放松的、警觉的、能屈能伸的,体内的活力既不受约束,又能被自己牢牢控制住。
最后,如果能在这样安静的状态下演奏,一定能够为音乐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它表现出的是一种平静沉着的自信。一个真正自信的演奏者定会非常从容不迫地,热情地向每一位观众娓娓道来,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从容应对。
一旦我们的心真能安静,我相信我们就可以触摸或者进入古今中外所有大师们的内心世界并与其灵魂直接沟通。
参考文献
[1]净空法师.净土大经演义[z].香港佛陀教育协会,2011.
[2]玛德琳娜·布鲁瑟尔.练琴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马穗穗(1979—),男,汉族,广东省广州市人,本科,广州交响乐团低音提琴声部助理首席,研究方向:交响乐演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