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运用影视作品 助力音乐教学

时间:2024-05-20

姚意君

【摘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影视作品。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会穿插着音乐。那么,把影视作品运用于高中音乐教学中,相信一定会取得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高中生来说,和他们讨论贝多芬的音乐,往往不及讨论某某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兴致高得多。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将影视作品运用于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使它们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关键词】高中音乐;影视作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影视音乐是电视剧和电影的独特语言,逐渐成为独立的作品,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喜爱。跟一般的音乐教学素材相比,高中生对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产生了更浓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好影视作品,挖掘优秀的影视音乐,将它们融入音乐课堂,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实现教学目的。

一、运用影视作品,激发学生好奇心理

受到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高中文化课之外的课程几乎都不怎么感兴趣,认为参与这些课程对高考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听课也很少主动参与。针对这种情况,音乐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明白学习音乐的重要性。

将影视作品融入音乐课堂,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充分期待,解决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悬念导入是个很好的教学方式。利用影视作品导入新课,能直接抓住学生的眼球,引发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导入《红楼梦》音乐选段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老版电视剧《红楼梦》“黛玉葬花”的情节,里面有插曲《葬花吟》,歌词非常贴合黛玉波折的身世背景和当时凄清的心境。学生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这时,教师抛出一个问题——“黛玉为何要葬花?”这个问题只要是读过《红楼梦》原著或者看过《红楼梦》电视剧的学生都可以回答得出来。即使没有接触过,也可以随着影视片段展开联想。接着,再次播放一遍,要求学生品味《葬花吟》的音乐风格和歌词含义,联系黛玉的性格特点,分析电视剧之所以用它作插曲的原因。“插曲的风格凄婉动人,歌词可以说是黛玉生活经历的写照,表面是‘吟花,实则是‘吟人。看了这个片段,可以更加深刻地感知到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当她看到院子里满地都是落红片片,不禁想到这一地的花曾经都是姹紫嫣红,如今却也都随风飘零,伤怀不已,开始感叹自己悲伤的经历……”

设置悬念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利用好奇心的驱使带领学生融入音乐课堂。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用独特的价值和优势来创造独特审美和思维的空间。无论学生回答得如何,都要让他们自由地针对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发表自己的看法,不需要过于死板,非要说出个所以然,那样只会使影视作品中的音乐魅力大打折扣。

二、运用影视作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当代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他们主动接触一些新事物,发挥创造性思维,汲取音乐的真谛。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如果没有创新,那么就没有了活水。影视作品与时俱进,能迎合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以新颖的视角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

所以,在教学前,教师应多搜集富有创新意义的影视音乐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教学舞剧《鱼美人》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分别播放1959年首演于北京,由陈爱莲主要的舞剧《鱼美人》和1979年在北京首次演出的由中央芭蕾舞团改编的《鱼美人》,让学生比较舞剧和芭蕾的异同点。“舞台剧《鱼美人》讲究情节的变化,高潮起伏,将故事表现得更加详细、完整。而芭蕾舞《鱼美人》则更注重情感的传达,善于用身姿变化来反映故事的发展,使用的配乐也更加扣人心弦。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这种风格的作品,虽然表演上十分有难度,但是容易打动人,需要我们结合原作猜想舞蹈演员向我们传达的丰富情感。”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仿刚才看到的影视作品,改编其中的一些情节。比如舞剧中鱼美人跟猎人是大团圆结局,那么,可不可以发挥想象力,把它改编成一个凄美的遗憾式结局?这样可能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

当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去自主构思时,他们会充分地融入到音乐作品中,随着剧本中主要人物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也可以让学生在改编完作品后,主动上讲台表演,享受一下“自编自演”的奇妙感觉。教师在一旁担任观众和评委,表演过后给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三、运用影视作品,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影视作品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感受到美,引起心灵的震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把具有审美性的影视作品引入课堂中,使优美的音乐打开学生的心扉,在美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他们会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欣赏周边的事物,进而提升审美能力。

比如欣赏古筝曲《湘妃泪》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湘妃是谁。“湘妃是指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同学们都知道王昭君身上有哪些典故吗?”学生很快答出:“昭君出塞!”“对的,昭君出塞是非常有名的历史故事。昭君长得非常美丽,却因没讨好画工错失面圣的机遇。后来,虽然有幸相见,却因国家变故不得不告别长安,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如果你是昭君,心里是否有委屈与不舍?出塞时,是否会流下眼泪?”跟随教师的引导,学生逐渐被昭君的传奇经歷所打动,接着,播放电视剧“昭君出塞”的经典情节,配上琵琶曲《湘妃泪》的背景乐,此情此景,把学生带回历史的逆流,感受到湘妃泪的隐忍与无奈。“欣赏后,你们对昭君是否有全新的认识?她还只是以往你们所知的四大美女之一吗?”学生纷纷答道昭君勇于无私奉献自己,只为国家和平的高尚精神,她不仅具有外在美,心灵也同样美。如此一来,借影视作品进行审美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四、运用影视作品,增强学生民族意识

不少影视作品中都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故事情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入到课堂当中,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对于一些音乐作品,如果教师不详细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是体会不到作品深刻的内涵的。除了口头讲解外,对于有影视代表的音乐作品,也可以直接为学生播放影视片段使他们了解。这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分担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比如教学《冰山上的来客》音乐选段时,直接播放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剪辑的经典片段给学生观看。这个影视作品具有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的唯美结合。高山雪原上盛开的雪莲是纯洁而神圣的,象征着古兰丹姆和阿米尔浪漫的爱情。观看完后,要求学生当堂写一篇影评,字数不限,但要融入音乐思想,围绕“民族精神”这个关键词展开,把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试听后的感受表达出来。

如今,传统文化在逐渐流失,学生的民族意识也在逐渐淡薄。然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保持本国的文化特色对国家的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优选具有民族特色的影视音乐作品对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非常有利,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实践并创新。

总而言之,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是提升审美能力,增强民族意识方面影视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将影视作品完美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以彰显音乐艺术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成晓.塑就华彩的乐章——将影视融入高中音乐鉴赏课堂[J].当代音乐,2017(11).

[2]叶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策略[J].当代音乐,2017(0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