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导言》研究综述

时间:2024-04-24

摘 要 国内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的研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表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研究更加重视,但关于《导言》的研究综述却少之又少。重新回顾近年来对《导言》的研究,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发现,学界对《导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马克思的批判路径及人的解放思想萌芽这三方面,进一步挖掘整理其理论意义及当代价值,对我国法制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思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批判路径 批判逻辑 “人的解放”

作者简介:王晨曦,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9.232

19世纪初期,英国、法国早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此时的德国,在政治上依然实行封建专制制度,远落后于时代,所以马克思说“即使采取否定的方式,结果依然是时代错乱。” 在思想领域,黑格尔的国家观(国家是理性的实现)有利于维护普鲁士的统治,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因此一直处于领导地位。青年马克思在《莱茵报》的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事实,例如,普鲁士专制制度下的书报检查令、反对出版自由、林木盗窃法等都与黑格尔的国家观相悖,这些都表明国家是富人的工具而不是伦理精神的实现,这使得马克思对原本信奉的黑格尔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产生了怀疑,于是开始了新的探索与转向。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马克思青年时期的一部代表作,在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是马克思由黑格尔的信仰者转变为批判者,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开端。

从中国知网的检索数据来看,改革开发以来,学界对马克思原著的研究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以关键词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进行检索,从2009年1月1日到2019年3月30日,相关成果的出产量达600条,关于《导言》的内容研究,主要集中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批判路径的解读”,“彼岸世界到此岸世界、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的轉向”,“人的解放思想”等。另外,也有一些学者对一些具体观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例如“马克思的宗教观相关研究”,“市民社会问题研究”,“落后国家跨越式发展的研究”,“马克思要实现和消灭的哲学研究”等。关于《导言》文本价值的研究,国内外争论不断,既有 “定向线性进化论”与 “两个马克思的对立观”,也有 “认识断裂说”和 “两次转变说” 。同时,也不乏有些学者试图寻找新的分析方法重新厘定《导言》的价值和地位。不仅涉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也涉及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的解读。

本文尝试对这些不同的观点进行梳理,以便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同时也能抓出重点,为未来研究方向的把握提供借鉴意义。总的来说,学界对《导言》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批判逻辑问题

黑格尔在法哲学架构中提出,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马克思通过论证国家的起源以及组成成分将家庭归结到市民社会,提出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国家依赖于市民社会而不是相反,建立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理论。

学界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的批判逻辑上,陈雪艳提出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批判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形式的批判,即批判黑格尔逻辑的神秘主义,黑格尔的错误在于用一种主谓颠倒的论证逻辑推出他的国家观,他不是从现实关系,而是从理念出发论证出国家决定市民社会;二是内容的批判,即应该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国家只是单纯的组织形式,真正推动历史发展的应该是家庭和市民社会。”

不过这种对内容批判的观点学界仍有争议,张一兵在《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中,重新梳理了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脉络,他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并非马克思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结论,而只是颠倒黑格尔哲学的主谓词关系得出的一个必然的逻辑推论。” 他从马克思这一时期的研究脉络着手,发现马克思此时还没有对黑格尔的国家观以及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也没有对市民社会本身进行反思因此判定“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只是马克思从逻辑出发作出的一个素朴的猜测,与马克思后来指出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意义完全不同,并不能代表马克思观念的转变。直到后来马克思将“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这一说法变为同时消除国家和市民社会本身的异化,才能真正表明马克思思想的转变。

二、关于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路径问题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不是开门见山式的,而是一个一步步推导的过程。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导言》的批判路径进行了梳理,例如:卓杰、王多吉按照宗教批判-哲学批判-实践批判的思路整理了《导言》逻辑,研究了三种批判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导言》的唯物主义思想,不断从中挖掘价值。

首先,通过宗教批判引出对德国现实的批判,马克思肯定了德国宗教批判的积极意义,提出“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但仅仅是前提而不能是“一切”,即使消灭了宗教政治也不会得到解放,例如英国法国虽然已经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但宗教依然盛行,为了寻找根源,马克思论述了宗教本质——人的本质的歪曲反映,宗教产生的根源——不合理的国家和社会制度,从而提出将宗教批判转换为政治批判。高培月、魏涛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的“宗教批判”观点研究中指出,马克思针对宗教批判提出了三个主要观点:“人的本质应该由现实基础决定,而不是依靠宗教的虚幻来塑造;其次,政治应当和宗教严格区分,不要将政治塑造成另外一种“宗教”,政治应当以现实条件为基础,反映现实苦难,并理性作出判断;最后,对政治制度的批判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平等,让民众在实践中建立真正合适的现实哲学。”

然后,批判德国的旧制度。马克思提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主张二者结合起来,刘世昱着重研究了“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之间的关系,指出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各自的重要作用,挖掘了其中蕴藏的现代化理论建设的指导意义; 但是,因为德国的历史落后于时代,同时代的英国、法国早已通过革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德国却仍然是封建社会,因此,批判德国的旧制度不是为了拯救它,而是消灭它。

最后,批判德国的哲学。对符合时代潮流的事物进行批判,才能够得到超越时代的、进步的东西。就当时德国现状来说,德国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与同时期的现代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哲学超越了本国发展水平,与现代国家保持一致。因此,首先应该进行批判的就是黑格尔法哲学思想,从近十年的论文出版情况来看,也有一些学者从马克思哲学批判的两大转向角度研究《导言》,从“彼岸世界”到“此岸世界”的转向以及“批判的武器”向“武器的批判”转变角度分析解读,探究马克思思想变化过程。

三、关于人的解放问题

寻求人的解放是《导言》的最终落脚点,宗教改革只是将世俗人变成僧侣;政治革命也只是将人变为公民,并不能实现真正的人的解放。马克思在宗教批判中发现了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歪曲反映,人创立了宗教而非相反。马克思提出人就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人”是社会的人,突破了费尔巴哈自然的人本学思想。同时马克思指出,德国实际解放的可能性就在于形成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阶级,这个阶级受到的不公正是普遍的不公正与压迫,只有这样,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从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彻底的革命,无产阶级就是这样一个阶级;同时,无产阶级还要掌握理论,而且是科学的理论,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为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上巨大的突破。

近10年的学术著作中,有关人类解放的文章占了很大的比例,刘丽在《寻求人类解放的现实力量和现实途径——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围绕着宗教、哲学、实践与无产阶级四个方面来探讨关于人类解放的现实力量和现实途径之所在,强调了实践在人的解放中的重要作用。何为芳在《制度批判与人的解放的初始链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新诠》中,从制度批判的起点-社会现实的物质关系,以及制度批判的落脚点——无产阶级两个方面寻求人类解放的力量,肯定了马克思制度批判思想相对于青年黑格尔派在哲学框架内宗教批判的超越性。冯文平在《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和人的解放——兼論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人学向度》中分析了《导言》的批判路径,从人的解放角度研究了其中蕴藏的人学思想。

还有一些学者指出,相比于费尔巴哈通过建立新的超感性实体推翻旧的超感性实体的思想,马克思强调废除一切形而上学的超感性实体,从超验走到现实。这正是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抽象人本主义的可贵之处。

四、关于《导言》的批判方法与哲学命运问题

还有一种研究思路是从整体出发挖掘一种科学的批判方法。从理论出发主张思想革命,从实践出发忽视哲学的作用,马克思批判了实践派和理论派形而上学的批判方法徐春庆 杨党校在《批判及批判的逻辑——解读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肯定了马克思的批判方法,认为马克思运用了一种具备深沉历史分析方法的严密逻辑性,这种批判并非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而是用辩证的视角既否定又肯定并以否定形式为主的扬弃。

马克思批判宗教,但并没有完全否定宗教。马克思肯定了宗教批判的作用,但指出了宗教的根源还是在于世俗社会,所以对宗教进行批判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马克思批判德国制度,是从德国的时代进程出发,从德国“时代错乱”的现实出发提出要批判德国的哲学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导言》并没有止步于批判的层面,还提出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力量,这种科学的批判方法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才是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事物。

另外,也有一些学者从人的解放这一观点出发研究哲学的目的和命运。刘同舫,陈晓斌指出:“马克思洞悉到哲学作为一种救赎方式能够令个体摆脱客观性的压迫和枷锁,从而逃离痛苦、死亡和无意义等经验性局限的束缚。” 马克思哲学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一方面是因为其与时俱进的科学性,不仅要认识世界,还要求全面认识世界;另一方面是其先进的革命性,它把维护最广大劳动者的利益作为自己的诉求,把无产阶级的利益与自身命运紧密相连。能够作为一种救赎方式发挥现实作用,这是哲学的使命,即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

五、关于《导言》的思想史意义问题

(一)本体论与存在论的交锋

学界关于《导言》有不少解读,其中有一小部分是从本体论出发,将马克思哲学做了形而上学式的解读,比如:海德格尔认为,全部马克思主义都是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与费尔巴哈式批判的意义完全一样的形而上学命题为依据的。这种形而上学思维范式以终极本体为追求,企图获得阐释万事万物的最终根源。为了回应和纠正国外理论家对马克思哲学革命意义的评价上的不足,国内不少学者,如吴晓明、贺来、陈立新等人,在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上,重估了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本体论意义,力图指证马克思哲学革命终结了全部形而上学,开启了存在论的新境遇。

周志山、张泽华从存在论的角度解读了马克思哲学批判的两大转向,对本体论和存在论做了分析,“生存论路径从概念出发,要求理论研究直径达到前概念的、前逻辑的和前反思的现实生活世界,确立和阐扬现实生活世界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之作为哲学存在论的本质根据。存在论思维范式即认为存在只有在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揭示和展露出来,并不在超感性的超验实体中。” 从“彼岸世界”到“此岸世界”的转变,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反映了马克思哲学思维从知识论的知性逻辑转向生存论的生活逻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