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谢菁
【摘要】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之中,包括了多种心理活动,例如感觉、记忆、思维等。良好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基本音乐要素,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此,本文就视唱练耳训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展开分析,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视唱练耳训练;音乐;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视唱练耳训练对学生音乐记忆能力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情的反映,是人的心理活动在时间上得以连续的根本保证。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具有转瞬即逝的流动性特点。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觉与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构成了音乐学习的基本过程。在这其中,记忆作为音乐学习心理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在头脑储存音乐信息方面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当在学生掌握基本音乐要素的基础上多加训练,使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得到培养,能够感受音乐深层次的美,逐步做到用音乐思维鉴赏音乐、理解音乐。
历史上一些伟大的音乐家非凡的音乐记忆力,常为世人惊叹。“音乐神童”莫扎特从小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音乐天赋。在他14岁那年,父亲带他去意大利旅行演出,当时有一首大型弥撒曲,只限于教皇宫廷内演唱,莫扎特在西斯廷教堂听了几次后竟把整首乐曲背了下来,展现了出天才般的记忆力,令人非常吃惊。创作出小提琴传世名曲《仲夏夜之梦》并被誉为“抒情风景画大师”的德国浪漫乐派代表作曲家门德尔松也有着强大的记忆力,在巴赫去世后首次排演《圣马太受难曲》,当时没有乐谱,在这种几乎不可能完成演出的情况下,他竟凭着记忆把全曲排演下来;还有一次在演出代表作《仲夏夜之梦》序曲前,门德尔松不慎将乐谱遗忘在伦敦的出租马车里,之后他凭借自己对乐谱的记忆,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整理编写了一份乐谱,最终演出正常进行。非凡的音乐能力成就他们成为历史上伟大的音乐家,他们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音乐作品,给人们带来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
音乐记忆能力在每一名音乐学习者身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别。有时学生在演奏乐曲时,经常会出现忘记乐谱、导致发挥失常的现象。一方面原因是紧张,另一方面,学生本身对于乐谱记忆不牢,也容易发生类似现象。在二胡的学习过程中,音乐记忆并不是单纯强调“背谱”,实际还具体包括对音高的记忆、节奏的记忆、强弱力度符记号和表情符号的记忆等。音乐记忆是一切音乐欣赏和音乐学习活动的前提。
作为音乐基础学习课程之一,视唱练耳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受音乐记忆力的影响。如果没有音乐记忆,学生就无法对视唱的音准和节奏准确与否进行纠正,也无法判断音程、和弦的音高和性质,正确地将所听到的旋律和节奏记录下来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可以看出,没有音乐记忆也就不存在视唱练耳这一学科了。传统的视唱练耳课堂经常对音乐的各个元素,譬如音高、节奏、旋律、和声等做模唱、背唱、听记等练习。我们通常认为,如果一个学生有良好的听记、模唱、背唱的能力,那么他视唱练耳的水平也相对优秀,因此音乐记忆能力与视唱练耳水平成正比,良好的音乐记忆力有利于促使视唱練耳水平的提高;反过来说,在学习视唱练耳时遵循音乐记忆规律,也有助于学生音乐记忆力的发展。通过实践证明,只要找到音乐记忆的规律并进行总结分析,就可以在音乐实践中找出培养和增强音乐记忆力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但如何将方法和策略具体化地应用实践,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困扰人们的难题。近年来,经过不断研究,视唱练耳训练的方法、策略得以应用和实践。具体如下:
第一,在二胡课堂上,学生先听范奏,初步了解乐曲风格、情绪;了解乐曲的大致轮廓后,对乐曲进行结构分析,逐步对细节进行记忆,包括旋律音高、整体节奏、调式调性、乐曲结构、乐曲风格,理性地分析音乐的元素、信息,使对音乐旋律的记忆更为深刻、持久成为可能。
第二,学生在分析完乐曲结构、标出乐曲中的特殊节奏、演奏手法之后,教师首先让学对旋律进行视唱,视唱时注意旋律音准和乐谱上的强弱标记,感受旋律在进行中的起伏和运动规律;视奏时,注意观察乐曲中的速度和表情记号,力争不遗漏任何一处音乐表现细节。
第三,采用听音记谱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我会在钢琴上弹奏一段旋律,让学生进行听记后用二胡试着演奏出来。演奏时按照之前老师钢琴所弹的力度,模仿老师演奏时的表情姿态进行演奏,等到下次上课时,再让学生回忆这段旋律。这就要求学生对乐曲不仅要有对音高、节奏的记忆能力,还要有对音乐的力度、表情的记忆能力。温故而知新,经常让学生回忆背过的乐曲,巩固音乐记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新的乐曲时记忆力的提升。
二、视唱练耳训练对学生情感体验和音乐表现力的影响
音乐有时表现为一种心灵上的顿悟,除了表现常见的喜、怒、哀、乐、愁、爱、憎等情绪外,对于一些微妙的情绪,如兴奋、忧郁、颓废、宁静以及种种难以言表的心境,同样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关于音乐的情感体验,《列子·汤问》中这样写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就是世人耳熟能详的“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列子·汤问》里的这则故事也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关于音乐演奏与情感体验的文献记录。虽然不同时代的人们民族、文化背景与生活背景各不相同,但很多时候人们对音乐的欣赏理解是共通的,这种“共通”能够跨越时间、跨越国界、跨越民族。华彦钧(阿炳)创作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向听众们刻画了一副旧社会残酷的生活下阿炳那深重的步伐和生活的悲哀、无奈与叹息、向往光明却不得从黑暗麻木的当下脱身的纠结心境的画面,哪怕是一个不懂音乐的人,在听到此曲后,也会被深深地触动,潸然泪下。通过音乐,人们从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满足,只需静静聆听,不需要任何繁杂冗长的文字注解,音乐自然会告诉我们它所要表达的一切。这就是音乐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音乐力度上的强弱对比、装饰音的恰当运用、演奏时的呼吸、情绪上的变化等,这些技巧需要建立在学生对乐曲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包括调式调性的分析、曲式结构的分析、乐句乐段的划分、乐曲主题的分析等,情感正是源于对这些细节的处理。少了情感的投入,音乐就变成了一个个没有内容的音符在机械地发响,哪怕演奏者的演奏技艺再高超,奏出的旋律也会如同清水一般淡然无味,无法在听者内心深处激起涟漪。只有当演奏者赋予音乐情感,才会更好地引发欣赏者的共鸣,因此,一首完整的音乐表现需要技巧和情感的完美结合。另外,对音乐作品的外在表现力体现在二胡演奏上就是演奏者的表演姿态。表演姿态取决于二胡演奏者对作品内容的理解,随着音乐的起伏、情节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化。它将演奏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就像是音乐表现的催化剂,使欣赏者深深陶醉仿佛置身音乐画面之中。
学生在二胡演奏时,常常只专心于乐曲而忽略演奏姿态。首先是因为学生自身在心理上的障碍,羞于表现,姿态上放不开;其次,是缺乏对作品背景、内涵的理解,音乐表现欠缺;最后,我在平时教学中疏于引导,自己在教学范奏时也只是在意曲子是否流畅以及某些技术性问题,对于外在表现的要求与关注没有认真思考。这就需要视唱练耳系统规范的训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分析音乐,体会乐曲丰富的情感,并赋予乐曲生命力。具体的提升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
感受能力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明显,有人敏锐,有人相对迟钝。感受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天赋,但更离不开后天的学习、锻炼和培养。课堂上,当我对学生进行音阶、节奏的训练时,首先要求的并不是立即看谱视唱、打节奏,而是要求他们对基本音乐元素产生情绪、情感上的反应,这些反应是需要建立在学生对音乐元素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的。观察发现,部分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到,另外一部分则很难达到要求。最简单的东西往往也是最难的,比如练唱音阶,要求学生将每一个音唱得柔美、清晰,调动听觉细心感受每一个音、富有情感地演唱每一个音,长期练习,达到每一个音都是最生动、最富有感染力的音。这样,在接下来视唱比较复杂的旋律时,学生才能够有更深的体会。教学时结合一些进行曲、舞曲、抒情曲等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的乐曲,学生根据乐曲情感需要采取适当的力度、速度进行构唱,在这过程中感受乐曲旋律和节奏的不同变化。丰富多樣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学生主动地对比学习内容,相互交流,既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丰富的情感体验是音乐生动丰满的土壤。在视唱练耳训练中,我经常向学生强调注意乐句的旋律走向、旋律起伏,将视唱练习曲中要求表现的、要求做到的乐曲情感特征,通过口中的演唱、手中的演奏充分表现出来;通过平时积累的音乐素材,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其背景知识、音乐风格,使其大致可以了解,课下师生可以就较难理解的内容做进一步的互助交流。随着学习内容的日渐丰富,不同的乐曲情绪特征便会不断在学生的头脑中积累、沉淀,今后分析音乐时遇到相似的情绪特征,学生内心自然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演奏二胡曲时,便会将乐曲所表达的内容以发自内心的自然姿态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
(三)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
毛主席曾说:“感受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说明理性认识能力在音乐学习中的不可或缺。因此,对学生的视唱练耳教学指导要以对旋律的进行、和声的运用以及节奏的特点等知识概念的理解为前提。但是,识谱练习、节奏练习、音程和弦听辨、调式听辨等一系列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训练,难免枯燥,很难使学生直接得到情感体验,这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枯燥的音乐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趣。教师可以选择带领学生对音乐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挖掘探究,发现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和情感经验启发学生,以获得对音乐的感受。最后将视唱练耳中的理性知识融于充满情感的音乐旋律中,理性与感性相互交织,两者最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正如俄罗斯文艺批评家柏林斯基所说:“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
参考文献
[1]陈兆凌.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节奏训练探究[J].北方音乐,2019,39(2):110-1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