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摘要】随着微型化时代的到来,微课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象生动,形式灵活多变。音乐微课的应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音乐微课作为对音乐课堂有效的知识拓展和补充,不仅适用于时代的教学需要,也适用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本文针对音乐微课在音乐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同时对目前音乐微课存在的问题做了一定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音乐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微”时代的来到,微博、微信、微课成为这个时代教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效使用微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同时与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相适应,有助于推动初中音乐教学的发展进程。然而,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我们对音乐微课的应用策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尝试,充分发挥其优势,推动音乐教育教学高效开展。
一、微课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在音乐课堂中应用微课教学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微课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与传统课堂教学比较,音乐微课的特点在于音乐教学重点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音乐教学需要。音乐微课主要为了突出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知识中重难点的教学,或者是音乐教学中的某个教学主题、教学环节、教学实践活动。相对以往的一节音乐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音乐微课的内容更为简洁和明了。音乐微课打破了传统教学45分钟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在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使用微课教学,可以做到知识点的把握,准确地解决关键问题。其次,在教学中使用微课,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新的音乐课程改革中,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音乐微课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音乐学习的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并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有效性。同时,它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再次,通过运用微型课堂录像,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知识的概念,帮助他们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将微课应用于音乐教学中有效提高了音乐教学效率,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使他们能有意识地构建起当前所学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中获得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二、微课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在音乐知识教学中使用微课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有效的知识性微课教学。对于枯燥的乐理知识,老师的讲解有时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微课在课堂上的使用,学生能直观地理解知识的构成和原理。在教学中,我们针对刚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制作了微课“首调和固定唱名法”,通过这节微课让学生理解固定调和首调关系和互换的方法。在初中音乐教学建议中提出“初中音乐教科书采用五线谱版,演唱首调唱名法”。首调唱名法的优点是调式感觉清楚,易于体现作品风格。然而,学生对于首调唱名法并不了解,我们通过制作“首调和固定唱名法”微课,让学生很明了地学习首调和固定调之间的转换,然后将此方法运用教材乐谱之中,让学生将理论很顺利地运用于实践之中。这种专业性知识的学习对于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来说是有帮助的。这种知识性的微课,可以在学生第一次没有完全明白的情况下,课下可以反复观看,深入理解里面的内容。又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协奏曲的概念是需要学生了解的相关知识,可是老师如果只是念一下概念的话,很难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这时就需要微课的辅助介入了,我们把协奏曲的发展过程和概念以及不同的协奏曲表演形式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短短的六分钟内了解整个知识结构,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
(二)在音乐唱歌教学中使用微课
在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一直以来是音乐教学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在唱歌教学中节奏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一般情况下,老师利用钢琴伴奏,一个乐句一个乐句地教唱,或者运用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加以辅助教学。微课是在此基础上,利用视频一步步把学生带入其中。微课的导入,通过微课的播放,使学生在歌曲中找到节奏,学习节奏与歌词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八年级上册《雪绒花》这一课,学生都知道四分之三拍的含义以及强弱规律,但是由于节奏的变化,真正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就显得有些困难了。这时就可利用微课将四三拍的理论以及在《雪绒花》中每一小节的歌词如何按节奏分配和朗读讲授给学生,学生和微课视频一起学习,很快就掌握了这首歌的节奏,同时为接下来的歌曲学唱节约了时间。在现在的唱歌教学中,合唱同样作为唱歌教学重要的一部分穿插在教学中,由于学生从小生活在单旋律的环境之中,对于多和声的音乐接触不多,让他们一下子去唱合唱有些困难,于是我们就借助于微课,将合唱的形式、配置及好的合唱作品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观看,让他们去模仿、去体会合唱声音的和谐,调整自己演唱时的问题,比如声音过于突出、过高的问题。这种微课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歌唱示范效果。
(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微课
欣赏教学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部分,并且在欣赏中涉及到很多音乐知识,比如作品曲式和体裁、音乐要素、作品背景、作品的民族地区、作曲家的背景及创作思想等,这些欣赏的知识都为微课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的介绍,缩短对作品的认识过程。比如在讲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戏曲撷英》,这个单元要求欣赏和学唱黄梅戏、越剧、豫剧等地方戏曲,这些戏曲的地域性很强,学生生活中接触的少,所以接受和学习起来有些困难。为此,可借助微课,将这几个地方戏曲的发展和特点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对地方戏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后面的学唱戏曲片段做好铺垫。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从音乐要素上去分辨作品,而学生在小学很少有老师将如此专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他们在欣赏时很茫然,他们感觉不知道要听什么。因此,我们将音乐作品中常见的音乐要素分别制作成了几个小微课(如旋律篇、曲式结构篇、器乐篇、体裁篇等),把每一种音乐要素系统地讲解,并列举作品实例欣赏,让学生通过微课掌握音乐表现要素的种类,并以此为指导,解决欣赏课上分析作品的问题。
(四)在音乐器乐教学中使用微课
器乐教学也是初中阶段的一部分教学内容,音乐教材中编排了有关乐器演奏的学习内容。我们在学习竖笛演奏时,教师在乐器演奏的示范过程中,由于班级学生的人数过多,竖笛的按孔又小,坐在后面的学生很难看清楚老师在前面的示范动作。这时通过微课 将老师演奏演示过程直观地展示在大屏幕上,这样有利于学生与老师一起学习演奏。同时,由于学生个体和性格差异,有的学生过于胆小,没有听懂又不敢请教老师和同学,导致学习乐器没有了信心。然而微課可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通过微课将竖笛的指法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边看边做,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可以将微课带走,回家自己观看学习,达到学会的程度,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给课堂节省出部分教学时间。相信利用音乐微课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热爱音乐,热爱音乐,并主动学习乐器。
(五)在音乐拓展教学中使用微课
在音乐教学中,有一些功能性的音乐需要教授给学生,单纯的讲解有时很难让他们理解和领悟,这时教师就要有效地应用微课,将微课制作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加深对音乐的功能性理解。以七年级下册《影视金曲》为例,在该课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知道影视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基本特点和作用,场景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及作用。音乐教材中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是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和《放牛班的春天》的主题曲,虽然这两部是很有名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但是学生对影片内容并不太了解,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观看影片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为此,我们针对该节课程内容,将教学内容拓展到了学生生活之中的音乐。在微课中我们引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主题歌《凉凉》作为素材,并把《凉凉》在剧中片头、片尾,以及作为插曲和背景音乐出现的片段剪辑制作成微课展示给学生看,很快就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再以此导出片头、片尾曲和插曲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记忆会更深刻。我们在音乐微课有效应用时,要始终以学生的认知和接受为基本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三、音乐微课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本人一段时间的微课使用,我发现在音乐微课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有待我们共同探讨和解决。
(一)音乐微课的运用忽略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探索
微课将完整的音乐知识整体性、系统性割裂了。知识的显现成碎片化,对学生知识的连续性有一定的影响。微课是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的,所以,在问题阐述过程中,老师是无法停止强调知识点的,要想将知识点再深入讲解就需要老师在微课之外在做详细的知识讲解。
(二)音乐微课教学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的音乐教学内容
微课所展示的内容应该是音乐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的知识点,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制作成微课。不要认为一节如果出现微课就有多“高大上”,微课是为了辅助我们教学而出现的。教师通过讲解或者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就可以理解的内容,就不需要再出现微课教学中了。
(三)音乐微课的制作增加了教师工作量
教师在录制音乐微课前需要做大量准备工作,虽然微课视频的时长不过10分钟左右,但教师前期的准备远远不止这些,如音乐视频、音频的剪辑,线谱的绘制等工作,把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或作品内容提炼整合剪接到微课之中。后期还要合成和录制,也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由于录制的要求,好多和合成工作需要教师回家之后才可以完成,这样的过程无疑增加了老师教学以外的工作量。
总之,将微课合理应用于音乐教学中,实现了音乐教学的现代化与信息化,通过微课将音乐知识具体化、生动化,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他们能有效构建起所学的音乐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获得自信心。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合理地运用微课这一载体,平衡利与弊之间的关系,让发挥其优势,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吉娜(1979—),女,汉族,本科,教师,中学一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