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海风阵阵愁煞人》和《节日欢歌》的艺术特征

时间:2024-05-20

【摘要】在上世纪,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出现一大批去欧洲学习的音乐家,西方音乐开始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另一篇章。中国艺术歌曲纷纷涌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国也开始创作民族歌剧。本文围绕歌剧《珊瑚颂》其中的唱段《海风阵阵愁煞人》和《节日欢歌》两个截然不同的音乐作品以民族唱法为基础来展开研究。

【关键词】歌剧;珊妹;民族;节日欢歌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选曲依据、目的和意义

笔者是学习声乐的,平时学习和演唱的大都是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歌剧的选段。中国的歌剧中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如宋祖英老师的歌剧《珊瑚颂》里的插曲《海风阵阵愁煞人》曾经远赴维也纳演出,由“中国舒伯特”之称的印青老师所作,由王莹老师演唱的《节日欢歌》,这次选曲也是根据笔者自身的能力和意愿选择了一首民族歌剧选段和一首中国艺术歌曲。

《海风阵阵愁煞人》是在歌剧《珊瑚颂》的选曲,是剧中主人公珊妹的亮相时的重要唱段。其中珊妹的声音是未经雕琢的纯净朴实。歌曲节奏变化多,音域宽广,戏剧张力大,其中歌曲淋漓精致地表达了女主角珊妹遭遇渔霸压迫和家庭不幸、爱人远走后的悲愤、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让笔者对这首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首咏叹调《海风阵阵愁煞人》所包含的艺术地位显而易见,揭示了珊妹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对渔霸等旧社会压迫势力的痛恨,以及对革命和新生活的向往。笔者非常喜欢主人公珊妹坚忍不拔,即使历尽磨难也不向恶势力妥协的少女形象。

由“中国舒伯特”印青作曲、贺东久作词的《节日欢歌》,是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创作出来的一首集时代性与通俗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新时期艺术歌曲。作曲家印青老師在这首歌中缔造出了充分的音乐美,然而这种音乐美不是妖艳的美、浮华的美,而更多的是一种淳朴的美、纯洁的美。徐沛东老师以其炽热的热情赞美人民、赞美民族、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他的音乐风格醇厚而幽美、热情又不失稳重。《节日欢歌》是一首典型的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歌曲,并且结合了通俗作品风格,使声乐歌曲与通俗歌曲融合在这首歌曲里。毫不吝啬地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旋律简洁、流畅且富有个性,让听者有耳目一新感觉。

歌剧选段《海风阵阵愁煞人》中,珊妹的演唱者声音应该是纯净、朴实的,笔者声音与珊妹声音比较吻合。以往声乐训练中笔者对于作品中的倚音,颤音,波音等装饰音都是一大弱项,想通过这首歌曲的练习让笔者演唱技巧能够飞跃提升。另外这首歌曲情感非常细腻,复杂,这也是笔者演唱过程的不足之处,希望通过这首歌曲复杂细腻的情感,豪迈有力的旋律,激情四溢的感召力,加深笔者以后对歌曲情感的理解程度。充分发挥民族女高音的声部特性,把这个声部的声腔充分地展示给观众,让这个勇敢、坚韧的女性生动、具体地呈现在舞台上。

而《节日欢歌》是一首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歌曲主要表现了中国土地的壮丽与秀美,表达了词曲作者对于祖国山河和人民的热爱,歌颂和赞美了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此歌曲情感丰富、内涵深厚、创作手法纯熟、伴奏大气优美。演唱这首歌曲时自己也能感同身受,从自己的内心唱出歌曲表达的意境。这两首歌曲风格明显不同,一首控诉旧中国的不公,一首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一首是中国歌剧代表性的选段,一首是中国艺术歌曲典型的代表。

对于学习民族唱法的学生而言,学习民族歌剧能迅速提升自己的演唱技巧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度,作为演唱者除了要拥有美妙的声音外,还要能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海风阵阵愁煞人》是一首歌剧中的选曲, 表达的是人物内心细腻的情感变化,而且融入很多戏曲元素,其中的变化音和倚音还有音域的跨度都是歌曲中的难点。而《节日欢歌》则是美声唱法代表作,要求归韵快且字正腔圆,以及歌曲的流动感笔者通过对这首歌曲的背景的学习和技巧分析,充分了解与民族唱法完全不同的演唱技巧,体会歌曲中包含的与《海风阵阵愁煞人》完全不同的思想情感。

二、作品简介、作品分析、表演体会

《海风阵阵愁煞人》是歌剧《红珊瑚》的选曲, 它吸收了民间小调与中国戏曲的元素, 是中国歌剧中的经典曲目之一,于1959年冬由海政歌舞团的剧作家们构思而成, 剧本还未全部完成就把剧本的部分台本与主要演员的剧词唱段交于王锡仁负责作曲。当中吸取了河南郑州的地方性戏曲音乐特色, 并借鉴地方戏剧的音乐特色汇入作品中, 使本部歌剧创作更加富有个性化的特征。王锡仁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剧中主人公珊妹的重要唱段《海风阵阵愁煞人》的初稿。

基本图示:

《海风阵阵愁煞人》是三部并列式咏叹调,以民歌体为主、新诗体为辅的歌曲。此曲是民族调式中的清乐D 宫调以4/4、2/4混合拍子为主,由女声独唱。此曲可分为四个部分。

(一)引子(1小节)

此段开始是一段自由的散板,借鉴了戏曲的写作手法,唱段自由着重于抒发内心仇恨,运用了一个八度大跳把仇恨的情绪“喊”出来。最后一个五度大跳,形成了明显强烈的对比,“强弱强”一句里充满内容饱含各种情绪。

(二)A段落(2-30小节)

接下来运用了中国传统作曲手法鱼咬尾和承前启后的创作手法将自己凄苦的境地娓娓道来,一环扣一环,既有衔接的作用,又为后续发展奠定了感情基础,铺垫尤为细腻。运用缩进和扩张的手法和六度跳进,表达作者心情无比沉痛,揭开伤疤,再次浮现出在封建势力压迫下的苦难的劳动人民艰苦生活的场景。

(三)B段落(33-55小节)

这一段仍然是描述自己凄苦的处境,强弱对比明显,节奏转快,装饰音多次出现有抒情进入进行曲,如此强烈的音乐冲击下,令曲子显得更加打动人心,将自己的仇恨、苦恼、痛恨完全融入乐曲中,节奏的变换也为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C段落(58-89小节)

擦净泪,为救父,扛上担子,勇敢面对。尽管心情如此沉重,也只能咬牙跺脚忍受。旋律速度纷纷加快, 预示主人公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旋律中词曲结合得相当默契,与第二段落一样的果断干脆。速度急转,过渡到突慢,在整体速度上形成了较大的对比。

中国艺术歌曲《节日欢歌》由何东久作词,印青作曲,该歌曲歌词的意境辽阔优美、层层递进、具有深刻的含义。其旋律优美,歌词内容也非常简单,使人通俗易懂。“啊,美丽的土地,”这几个字始终贯穿于整个歌曲中。歌词是从人们生活的角度体现着祖国富有的生活景象和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平和心态,通过演唱者的演唱,这种具有诗情画意般的壮丽的景象仿佛就展现在听众的眼前。该作品结构严谨,歌词朴实,蕴含了深厚的情感。

基本图示:

《节日欢歌》整首歌曲为不再现单三部曲式,属于印青创作的社会题材的声乐作品,歌曲虽然短小,但它内容丰富,旋律优美,歌词也朗朗上口,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通透的声音下,将质朴的民族演唱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使这那首充满欢庆的歌曲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的同时,又具备了民族语言,民族风格的亲切感。生动细致地演绎使歌唱和整个音乐融为一个整体,充分表达了广大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A段落(3—16小节)

引子共有六小节,节奏由6/8转入9/8再转回6/8,用旋律上用三拍子的律动感和八度过渡,曲风舒缓流畅,让演唱者能够迅速的被这首喜庆的歌曲感染,沉入其中随着旋律一起进入歌曲的情感世界。

(六)B段落(17—33小节)

第二部分承上启下,将音乐过渡到高潮。歌词中描绘出大家一齐欢聚一堂庆祝这美丽的时刻生动场景。每乐句一直采用T—S的模式进行简单的和弦重复,采用了一个排比句式的描写方法,使歌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将快乐的场景细致地描绘出来,层次清楚,形象深動。

(七)C段落(34—49小节)

整首歌曲的高潮部分,已两个分别八小节的再现乐句组成,更强调的是祖国在我们心中的意义和为祖国默默奉献人民流出的汗水,整旋律上也着重采用D—T的和弦重复。此段为再现段,两段不同的歌词第二段歌词为第一段歌词的升华。

歌剧《珊瑚颂》的《海风阵阵愁煞人》里塑造女主角珊妹时就强调要重点突出她勇敢、坚韧不拔的鲜明的个性,充分表现出人物情感的真实性和形象的生动性。所以我们在演唱这首作品的时候,技巧上要做到咬字清楚,整个歌唱状态要流畅起来,要深刻体会到作曲家的创作这首歌曲时所要表达的情感,还要了解这首歌的唱作背景:珊妹向大海感叹,受地主压迫,吃不饱穿不暖,父亲卧病不起,他们还要逼债,唱出了这首咏叹调《海风阵阵愁煞人》,表达了珊妹悲愤的心情和对旧社会的控诉。

在演唱者接入伴奏的第一个字“海”要求一步到位,情感声音状态要马上出来,再到“愁煞”二字要非常肯定的唱出,以此表现出珊妹对旧社会的愤恨之情,“人哪”的“人”要弱进表现出一种恨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

“风声紧”开始需要娓娓道来的去叙说珊妹的不幸,“不怜”这二字要多几分无奈。“爹爹染重病”这里要把珊妹的悲伤演绎出来,总的来说演唱前半部分时,节奏是比较自由的,要把自己代入珊妹,把珊妹悲愤无奈愤恨旧社会的情感表达出来。

“听说”这开始要改变情感,节奏开始欢快起来,因为珊妹看到了希望,解放军要来了,她的苦日子终于有了盼头。整个曲子要根据《海风阵阵愁煞人》内容和音乐形象,尽量启发音乐的想象力,在头脑中化为一幅活动的画,就要向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把角色扮演好,把自己也变成作品的主人公珊妹,在家人遭遇不幸之际还被逼债,那样表达时就会很真实、生动,才能富有感染力。现实的社会环境与当时差别很大, 再也找不到过去的情景重演,所以只能自己主动切换角色幻想画面来构造虚拟世界,当自己完全融入情境中才能在演唱时把主人公当时的情感表达。进后本曲达到最高潮。声音运用上要亲切优美,轻快,表达对解放军到来的向往。演唱时要把结尾是的情绪处理妥当,因为表达的内容情感不同,所以需要运用不同的感觉去演唱。

《节日欢歌》这首歌曲在演唱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美声唱法的管道和腔体,又要结合民族唱法咬字清晰,此曲演唱特别讲究字头、字中、字尾和歌曲中的流动感。

歌曲中“美”字归韵要快,迅速归韵在“ei”上,这样才能更好的唱出。如果直接唱“Mei”,腔体是无法打开的,演唱者会感觉都憋在了里面,声音没出来。

“旗”和“立”唱的时候一定要由弱渐强,又推出去的感觉,为副歌部分坐上一个铺垫,拍子一定要唱满,才会达到好的效果。

这首《节日欢歌》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演唱时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用得较多,这首歌曲演唱方法是同上一首《海风阵阵愁煞人》完全不一样感觉的歌曲。这首歌曲在演唱过程中应注意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音色的处理。演唱这首作品时,应满怀对祖国的挚爱之情去诠释,在歌唱时的咬字一定要是在气息支持的基础上,打开牙关,避免舌根后缩,做到气息饱满、位置统一、语句流畅、高音不禁、低音不松。

两首歌曲风格完全不一样,反差之大,让笔者对歌曲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了更深的理解,演唱技巧的完全不同,给笔者在演唱技巧上带来更多的认识。演唱者情感与技巧完美结合的重要性,也让笔者感受到今后的学习道路还很长,笔者将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

参考文献

[1]朱虹.王佑贵的抒情创作及演唱艺术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2]尹艺蓓.漂亮美声的桃花源——浅谈王莹的歌唱艺术[J].东京文学,2013.

[3]刘琰.探究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共融性问题[J].大舞台,2014.

作者简介:谢靖谊(1994—),女,汉族,江西萍乡,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