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王胜
【摘要】“第三届中国·俄罗斯音乐交流国际研讨会”在哈尔滨音乐学院隆重召开。参加此次大会的除了中俄两国专业音乐学院及综合性大学中研究中俄音乐交流的专家学者外,还有中俄跨界的各民族艺术家代表。这次会议进一步巩固了中俄两国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了两国音乐家之间的联系与学术交流,使双方在音乐文化新成果、新发展、新动态等方面达到了及时传递的目的,为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文化包容的人类共同体的伟大愿望添砖加瓦。
【关键词】中俄;音乐;交流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继2009年首届“中国哈尔滨·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与2014年第二届“中国哈尔滨·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成功召开后,2018年10月20日至21日,第三届“中国哈尔滨·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音乐学院又一次成功举办。参加此次大会的有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格涅辛音乐学院、喀山音乐学院的专家教授,国内11所专业音乐学院及综合性大学中研究中俄音乐交流的专家学者,以及20世纪50-80年代在俄罗斯留学的国内音乐家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研讨会。
开幕式由哈尔滨音乐学院陶亚兵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词。在致辞中,他代表学院向所有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从哈尔滨举办两届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着手,阐述了举办本次研讨会的意义和价值,展示中俄音乐文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真诚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在本次中俄音乐文化交流方面能够发表真知灼见,不断提升研讨会的学术内涵,促进两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随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前院长、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冈特瓦尔格发言,他表示愿意与中俄音乐学者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等问题上分享经验、交流与合作。在談到中俄音乐人才培养时,冈特瓦尔格说,音乐是世界语言,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中俄应积极开展音乐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打破地域距离的障碍。
会议围绕拟定的四个议题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中俄音乐交流的历史叙事与当代实践;中俄跨界族群音乐的田野实录与理论思考;中俄音乐创作、表演、美学的学体分析与互动研究;“一带一路”语境下中俄音乐文化产业的合作实绩与发展前瞻。
一、中俄音乐交流的历史叙事与当代实践
华侨大学郑锦扬教授以《中外音乐关系史视野中的中俄音乐关系史研究》为题发言,他认为在中外关系史中,对于中俄音乐关系史的研究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和友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中俄两国的文化艺术,有着悠久、丰富的联系。最后,针对中俄音乐关系的主要研究,他提出了六个方面的研究领域,分别是:区域研究、乐教研究、创作研究、表演研究、文献研究、俄罗斯和前苏联学者有关工作的研究。
沈阳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刘桂腾教授以《执历史与当代两端的萨满音乐研究——中俄黑龙江/阿穆尔河两岸族群萨满鼓之类型》作大会报告,他的研究以“流域”为切入点,打破国家疆域的界限,超越黑龙江(阿穆尔河)两岸族群的区隔,将中国当下的音乐人类学田野考察成果与俄罗斯早期的民族学文献史料交集起来,执历史与当代两端,以廓清北亚萨满音乐的历史样貌和现实形态。最后,他表明,俄罗斯西伯利亚南缘的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北部——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是北亚萨满文化的核心地带。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的萨满音乐文化研究,把两岸“萨满式文明”之路重新连接了起来,以此为桥梁,中俄萨满音乐文化研究就会突破国家疆界的区隔,使整个北亚萨满鼓圈的血脉关系得以合理的解释;进而,促进世界三大萨满鼓圈的比较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冯效刚教授以《一段仍需关注的伟大音乐文化交流史》作大会报告,他提出,目前,对于“中俄音乐文化交流”虽然已经产生了一批学者的优秀成果,但是仍有大量需要关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完善。哈尔滨在20世纪早期“中俄音乐文化交流”中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然而纵观目前我国学术领域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但不仅依然存在大量有待进一步确证的历史问题,而且关于新中国“中俄音乐文化交流”的成就更有需要研究的诸多课题。
来自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格拉祖诺娃·列金娜·维亚切斯拉沃芙娜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与哈尔滨音乐学院的交流合作》作大会报告,她指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是俄罗斯最古老的音乐学府,拥有15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著名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的母校。近年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一直与哈尔滨音乐学院保持着友好的交流合作关系,每年哈尔滨音乐学院都会组织学生到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深造。这样的交流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也加深了中俄两国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中俄两国音乐的历史及其丰富内容。
除上述专家发言外还有以个别音乐家的艺术活动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他们各自音乐创作及教学活动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呼吁学界进一步加强对这些伟大的国际友人的整体性研究(详见表1)。
二、中俄跨界族群音乐的田野实录与理论思考
中国音乐学院杨红教授以《游牧文明与新秩序:中俄跨界族群音乐的传承与流变》作大会报告,她从三个标题入手,细致地阐明了中俄跨界族群音乐的传承与流变。分别为:流域文明:中俄跨界游牧族群音乐的国家在场;丝路文明:中俄土尔扈特—卡尔梅克流动的声景;游牧文明的新秩序:中俄跨界族群音乐的理论思考。她指出,中俄跨界族群同源共生,具有游牧文明的遗留和流域想象,其多边共存的音乐文化构成族群音乐的共同体,其族群边界具有流动性和社会性,与离散格局、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融为一体,从而使族群音乐具有多样的关联和差异,构成族群音乐的整体。对中俄跨界族群音乐的研究,应持包容开放、平等对话、合作共谋等现代田野理念,加以整体化、系统化审视,运用多点民族志的知识生产不断加强跨界族群音乐的体系建构,从而直面田野挑战与理论反思。
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以《论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三种学术视角》作大会报告,他认为,跨界族群音乐研究与世界民族音乐研究同属于民族音乐学学科领域,两者既在课题性质上紧密相关,又在对象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并提出了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携手研究的三种学术视角。“跨文化—族群—地域性”的国际视角;由外向内,“他者—自我”并存的双重文化视角;由内向外,凸显“自我—主位”的文化视角。最后,总结出在中国少数民族暨跨界族群音乐研究与世界民族音乐研究两个兄弟学科分支之间,亦能够通过类似(云南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的许多微观个案课题,达到互通互联,结为一体,发展、完善中国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理论话语和实践行为体系的长远学术与文化目标。
哈尔滨音乐学院李然教授以《同源民族音乐在跨界背景下的历史变容——以赫哲-那乃人为例》作大会报告,她以中俄跨界民族(赫哲-那乃)音乐变化变迁为个案,探讨如何发生在特定社会情境中且充满特殊人文情怀的音乐事象给予更具结构意识的理解和延伸性的阐释。她提出,探索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在不同时空中传承和变迁的动因和规律,有利于拓展我国少数民族(特别是人口极少的民族)音乐研究范围;挖掘通古斯同源民族音乐文本之全貌,为更好的保护传承境内通古斯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提供助力,改善我国通古斯跨界民族音乐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为中俄民间音乐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以及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提供信息和理论支持。
除上述专家发言外还有中俄跨界的各民族艺术家代表,他们从本民族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中俄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的变迁以及社会的转型(详见表2)。
三、中俄音乐创作、表演、美学的学体分析与互动研究
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宇以《古拜杜丽娜音乐中的数理逻辑——关于其巴扬作品中斐波那契数列的应用方法》作大会报告,他通过对古拜杜丽娜利用斐波那契数列及其衍生序列组织音高、节奏和结构比例的分析和研究,对作曲家使用斐波那契数列的方法进行研究。他认为,虽然在古拜杜丽娜的作品中有错综复杂的数控技术,但古拜杜丽娜与数控技术的关系很明确地体现为“支配之”,而非“受支配”,古拜杜丽娜没有沉迷于严密的数控技术而被其“绑架”束缚,而是为我所用,成为其组织已存在于构思中的各种音乐材料的手段,作为实现形式结构力或音调凝聚力的工具,将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比融合到自己的创作风格之上,并通过数字去建立有宗教意义和现世意义的数字结构,隐晦地表达所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副教授宋比多以《器乐演奏教学方法的艺术心理学分析》作大会报告,他从艺术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器乐集体教学方法的优长与适用性。他认为集体教学并非是生多师少条件下,对“一对一”教学模式的无奈补充。器乐集体教学有助于学员艺术个性的养成,有助于心理动力机制的发挥,从而使学生更为深刻地领悟器乐演奏的基本规律和音乐的内涵。同时,还指出,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两种方法各有主要的用武之地。
临沂大学俄罗斯音乐研究所副所长乌萨乔娃·奥莉加博士作大会报告《二十世纪下半叶俄罗斯作曲家创作中的音色模仿原则》,她认为任何乐器、声音、仪器、声乐或者混合声音等都拥有自己的音乐角色,此为每个时期的趋势,在某种音乐创作中,无论在体裁或者在风格上,音乐声音元素的融合与表现技巧、音区、动态功能等息息相关。
除上述发言外还有作曲技术理论、歌曲、键盘乐器类的发言,也纷纷对中俄音乐创作、表演、发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互动研究(详见表3)。
四、“一带一路”语境下中俄音乐文化产业的合作实绩与发展前瞻
哈尔滨音乐学院马卫星教授以《“一带一路”语境下中俄音乐文化产业的合作实绩与发展前瞻》作大会报告,她分别从“一带一路”语境下中俄音乐文化产业概况、中俄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中优势特色、“一带一路”语境下中俄文化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三个方面对“一带一路”语境下中俄音乐文化产业做了详细介绍。她提出通过文化交往中的互信互鉴、价值理念上的相互包容,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贯彻到“一带一路”的实践中,弘扬传统丝路精神,通过凝聚中俄文化互信与价值认同共识,中国与俄罗斯支架的全方位、多领域文化合作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周显宝教授以《作为“民心相通”的中俄音乐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中俄音乐文化产业交流互动与合作创新的思考与建议》作大会报告,他从“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俄音乐文化产业的合作与创新、“民心相通”目标与中俄音乐文化产业的交流与互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俄音乐精神交融与互育,三个方面为论述,阐明了中俄音乐文化产业交流互动与合作创新的侧重点。他指出,当俄罗斯“转向东方”,中国倡议“一带一路”,中俄音乐文化产业不期而遇,两国音乐文化产业交融发展为“民心相通”奠定了精神基础、夯实了情感认同,两国音乐文化产业合作创新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找到了一条心灵契合、民意相通的有效手段和路径。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参会论文60余篇,除了上述的发言外,还有从各个领域對中俄音乐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分别对中俄音乐交流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探讨(详见表4)。
五、本届研讨会意义
中俄两国民族民间艺术家的参会是本次研讨会较前两届研讨会的亮点之一,在学术交流的同时,两国音乐文化也进行了交流。20日晚由鞑靼民间艺术家、那乃民间艺术家、鄂温克——埃文克民间艺术家、赫哲族文化研究专家、鄂伦春族艺术家等,在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厅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觉盛宴——中俄跨界民族音乐展演。
早在百年前哈尔滨开埠以来,就与俄罗斯音乐结下不解之缘。作为亚洲唯一获得联合国授予的“音乐之都”称号的城市,哈尔滨早在1921年就有了由俄罗斯侨民创办的中国首个高等音乐院校,中国最早的高等音乐院校(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等),以及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都诞生在哈尔滨。哈尔滨作为主办方连续主办3届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好影响、吸引了中俄两地的高等音乐院校、音乐团体、民族音乐传承人、音乐学者的积极参与,有力推动了中俄两国音乐文化艺术交流。
哈尔滨与俄罗斯接壤,作为睦邻好友,经过几代人的往来,特别是到了现阶段,中俄两国已成为不可分离的战略协作伙伴。正如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院长斯鲁茨卡娅·拉丽莎·叶甫多吉莫芙娜在开幕式发言时所说,中俄音乐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音乐是世界语言,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相信在今后的人才培养、办学理念、教育规划、学科建设方面会积极合作与探索,共同培养出优秀的音乐人才。
深化中俄音乐合作,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当俄罗斯“转向东方”,中国倡议“一带一路”,中俄音乐文化产业不期而遇。2018第三届“中国哈尔滨·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已成功闭幕。此次研讨会对中俄两国音乐文化深入探讨,把中俄音乐研究推向新的阶段、新的水平,新的视野。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中俄两国音乐关系的历史及其丰富内容,有利于更好地发展中俄两国音乐关系乃至艺术关系,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百余年来的中俄音乐历史,也有助于认识中国音乐与外部世界的音乐关系。
注释:
①本文所提及的俄罗斯音乐涵括沙俄、苏联、俄罗斯三个历史时段的音乐文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