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化下移中的宋代乐舞

时间:2024-05-20

【摘要】宋代乐舞是中国古代乐舞发展的转折期,其乐舞面貌不仅具有内忧外患的时代特征,也处处表现出因文化下移产生的不同变化,从艺术形式到表现内容都有新的吸收与扩展,将宋代乐舞艺术带入新的发展领域,形成新的乐舞文化,以此书写着含蓄、内敛的中国民族文化。本文从文化下移入手,对宋代乐舞在文化下移中的表现展开论述。

【关键词】文化下移;宋代;乐舞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一、文化下移成因

宋代通过政治制度的改变,形成新的士人格局,使文化从世族垄断的状态逐步向平民化发展。同时因为经济的发展所兴起的市民文化,也因知识分子的活跃使文化得到新的提升发展,形成下移态势。

政治上,宋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多年的混战割据局面,制定右文抑武的政策,在“杯酒释兵权”中建立了一个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文官政府。宋的“兴文教”政策使文化从世族垄断中的“士人阶级”发展到平民化的“士人”,使文化得到广泛发展,形成文化下移的发展趋势。

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城市商业的兴起,也为文化下移带来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娱乐活动兴盛,市民文化得到飞速发展,并逐渐形成新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给宋代文化带来了新的面貌,加快了文化下移趋势。

宋代入仕的“士人”,忧患意识显得特别突出,士人也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理念。强烈的使命感促使他们将完善个人修养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从而强化社会所需要的理性价值体系。发展至“存天理、去人欲”的理学观念,宋人的饱学多能让他们有多种方式的移情、怡情,在无形之中促使了文化的发展,扩大了文化内涵。

士人思想的转变带动文化发展焦点的转变,形成文化内容的扩大和下移。宋代未入仕途或虽进入仕途但不能有所作为而远离政治的士人,投身于关心自身欢乐与疾苦。既有为国分忧的胸怀,也有为自身而感的个体生命意义觉醒的思想,使士人的关注点转移至下层居民的生活、情感等,促使文化焦点的转变,形成文化发展新方向。

二、文化下移中的乐舞

乐舞在文化下移趋势中显示出不同的变化,不再从民间而来,于“雅”中发展继承,而是形成新的转变,促成古代乐舞发展的转折。在其中乐舞吸收更多内容,形成新的形式,展现出新的面貌。

(一)乐舞的“雅”“俗”演进

宋代文化因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原因产生下移,乐舞也由“雅”向“俗”演进,“雅”的发展缓慢而“俗”的兴盛,使整个时代的乐舞发展的重心呈现下移趋势。

1.“雅”的衰落

“雅”的衰落有着各方面的原因,其中政治、经济的影响首当其冲。《乐记·乐本》载:“是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国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是固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可见政治、社会风气、乐舞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其乐便知其政,流行什么乐舞,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反映当时的政治和社会风气的。纵观整个宋代,在外有强敌、内有忧患的社会环境下,宫廷中的乐舞尤其是在雅乐的表演和制作上,与前代相比,不仅数量大减,更曾一度失传,同时由于宋室财政拮据,更曾一度缩减乐伎数量,甚至撤销教坊,这都使宫廷中雅乐舞的发展受到阻碍。

宋代士人对于乐舞礼仪传统的态度持有自己的认识,也有着不同的见解,这种认知使僵化的雅乐舞在思想活跃的宋代发展缓慢。如房庶认为:“试使知乐者,由今之器,寄古之声,去沾滞靡曼而归之中和雅正,则感人心、导和气,不曰治世之音乎!然则世所谓雅乐者,未必如古,而教坊所奏,岂尽为淫声哉!”房庶认为,真正懂音之人是能随时间变化,事物发展,以今之器奏古之声的,并且只要不“沾滞靡曼”便可得雅乐,并可不必刻意追求“复古”,教坊之音也不全是“淫声”。这种灵活变通的认识,既是一种对于僵化雅乐舞的批判,也是对教坊之乐的包容,但都显示出“雅”的外扩和下移,反映乐舞在文化下移中的发展趋势。

2.“俗”的兴起

宋代藏富于民的经济条件,为人们追求享乐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商业经济促使城市发展和市民兴起,市民文化得到扩大,勾栏瓦舍的繁荣使乐舞向“俗”——民间发展,促使乐舞重心在文化下移中变化。据《东京梦华录》载:“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勾栏瓦舍中通宵达旦的演出玩乐,为乐舞提供专业性、商业性为一体的表演。乐舞伎人们因自身的经济状况,表演创作更多适应民间百态的乐舞,换取商业价值。乐舞因此得到更多、更广的机会,民间成为乐舞文化发展的中心。同时因更多的人参与到见识、观赏乐舞活动中,促使民间乐舞活动兴盛,使宋代乐舞活动下移。

宋廷邀请民间舞队进宫表演,促进民间艺人技艺能力发展。为能有进宫表演的机会,民间艺人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促使整个民间乐舞伎人技艺水平的提升。更有因宋室南迁、财政拮据等原因,使宫廷教坊的歌舞伎人流落民間或在民间演出,将自身具有的歌舞技能进行传授、表演。《东京梦华录》中有载教坊于民间的演出:“教坊钧容直,每遇旬休按乐,亦许人观看。”因此,在文化下移的社会环境中,乐舞技能也随伎人扎根民间而下移,拥有技艺水平高且人数众多的民间艺人,成为乐舞表演的主体,为民间乐舞的兴盛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乐舞服务对象也从皇室贵族扩大至广大市民阶级,形成乐舞发展下移。

宋代有未出仕的士人投身于市民之中,学习市民文化,文化下移同时从整体上提升市民文化底蕴,加速文化下移趋势。市民文化的多样化、大众化、变通性等因素促进民间乐舞更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地发展。而市民文学艺术的成熟、兴起,加速乐舞在形式、内容上的变化,创造出不同于前朝的乐舞文化。

(二)乐舞的人文关怀

宋代乐舞的内容已不仅限于歌功颂德或单一情绪表演,而是更加注重对生活的刻画和小人物的内心描写,显现出在文化下移中乐舞的人文关怀。《采莲舞》《渔夫舞》《太清舞》等大曲都是以小人物的形象进行乐舞的表演与创作。《渔夫舞》中通过戴笠子、披蓑衣、摇船橹等动作来表现渔夫们的日常生活。这些艺术内容的变化,与士人组织结构的改变不无关系。宋代士人中不乏出自庶族者,有的甚至出身贫寒,他们对社会有着深刻的了解,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关切底层百姓。因此,在文学艺术的表达上不局限于对上阶层的歌颂,也着眼于对下阶层生活及个人的描写,形成文化内容的下移。而士人贴近百姓生活的优秀艺术创作经由歌舞伎人传唱、表演得到流传,使乐舞内容随文化下移而改变。

宋代的队舞、大曲、雅乐、民间舞蹈等都体现出人多、群舞的性质。如唐时的《柘枝舞》健舞为独舞、软舞为双人舞表演,至宋时则是由小儿队群舞形式表演的《柘枝队》。宋人喜爱用群舞、多人的表演形式,这与宋时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有关,使人们形成更加强烈的民族凝聚力,从而生发出的中国、边界的意识也愈加强烈。这种凝聚力使文化便于集中发展,乐舞也多以群舞形式来表现这种聚集性和凝聚力,而民间以“人”为众的表演形式不仅符合宋时人们追求集体性的审美,也形成宋乐舞民间发展的沃土,为乐舞下移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乐舞的综合性

宋代舞蹈已显示出后世戏曲的因素,乐舞带有一定故事情节和形象模仿。虽还不能表现复杂的故事情节,但在对舞蹈内容、题材的拓展上有了新的创新。如宋代大曲《剑器》,表现了楚汉相争和公孙大娘舞《劍器》的两个故事。在表演中亦有汉高祖形象装扮者立于舞台右侧,整个表演由朗诵、歌舞相结合的形式完成。通过表现故事情节和对人物进行形象装扮达到人物刻画、情节表达的目的。这种舞蹈形式的拓展,也受文化下移中民间叙事体文学成熟、兴起影响,使乐舞艺术在歌舞发展的同时也汲取其它养分,形成新的表演形式。同时,宋人崇理、重心性,注重个人内心情感的准确表达。通过这种综合性的方式寓意故事,使整个乐舞表演内容更加准确、立意清晰。

三、结语

宋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决定了宋代文化下移的趋势,在其文化下移中所形成的乐舞文化具有不同特色。同时,对后世元曲、戏曲的发展产生深厚影响,也因此奠定了宋代乐舞在古代乐舞史中的地位,为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开出绚丽的奇葩。

作者简介:王亚莹(1990—),女,汉族,江西省萍乡市人,江西师范大学舞蹈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指导老师:万道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