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无锡地区曲唱曲种的变迁与传承

时间:2024-05-20

【摘要】无锡地区的曲唱曲种受地域以及周边城市各艺术形态的影响,在时代的进程中,有的被别的艺术形态取代,有的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对此变迁的规律及其过程研究匮乏,不利于无锡曲唱曲种的传承和非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本文以无锡宣卷、小热昏、江南牌子曲、说因果等说唱音乐的变迁过程为例,论述曲唱曲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去从原因。同时,从保留传统文化因子和坚守艺术本体两个维度出发,探索无锡昆曲、锡剧等当今曲种的传承策略及创新思路。

【关键词】趋同存异;文化因子;艺术本体;回暖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1-0089-04

【本文著录格式】马克.无锡地区曲唱曲种的变迁与传承[J].北方音乐,2020,06(11):89-92.

无锡的曲唱曲种源远流长,种类多样,不论是昆曲、评弹还是锡剧等剧种都推动了无锡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受地域及周边城市各艺术形态的影响,无锡的曲唱曲种在时代的进程中有的被别的艺术形态取代,有的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对此变迁规律及其过程进行研究,能为实现当今曲种的传承提供策略指南,也可以助推无锡的非遗工作取得更大进展。

一、无锡曲唱曲种的变迁

说唱音乐在我国历史悠久,遗产丰富。1964年3月出版的《民族音乐概论》将说唱音乐分为(1)鼓词类;(2)弹词类;(3)渔鼓类;(4)牌子曲类;(5)琴书类;(6)杂曲类;(7)走唱类;(8)板诵类八大类别。在无锡的历史舞台上出现过无锡宣卷、宜兴唱春、小热昏等说唱形式,主要以民间艺人口传身教的传承方式为主,少有文字脚本。

无锡宣卷也称“木鱼宣卷”,是一种民间信仰,俗称“地方佛”,是一种按一定仪式来演绎的说唱。演唱时,一人用木鱼和铃枝作为演奏的乐器,边看着卷本边说唱;另一人在旁敲击引磬与之对应,听众也随着说唱的唱腔“和卷”,是一种特定场合的说唱。宣卷有宗教的专门人士整理,有很多卷本已经失传。

宜兴唱春是一种民间曲艺演唱活动,原先只在春节期间出现,后来延伸到庙会、婚宴等喜庆场合。宜兴唱春的演奏形式多为单档,主要的伴奏为春锣、春板。在晚清时期,宗春荣等是宜兴唱春的代表人物。解放后,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艺人投入农业生产,唱春艺人人数骤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唱春再次兴起,芮洪大、蒋小芹等30多位民间艺人把宜兴的经济和文化融入到春词中,其中吴小春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春调《十二月花名唱梁祝》被收入《宜兴梁祝文化故事》。

小热昏属于滑稽说唱,由江阴顾山周东庄人周福林于1924年传入無锡,因所唱内容多涉及社会话题,揭露官绅生活,不想受到干预而自称“小热昏”,又因为同时以卖梨膏糖为吸引顾客的方式,故又名“卖梨膏糖”。多在广场演出,一般为单档(一人),也有双档分成上下手的。小热昏所用韵律以“南中州韵”的官话为常见,时而插入其他地方方言小曲。其唱腔主要来源于基本调和无锡本土的民歌小调,前者说唱性更强,以小锣、莲花板作为表演的伴奏乐器,用夸张的艺术表现方式自编自演。后者更具有地方特色。因为其自身既有艺术特性又接地气,所以“小热昏”在无锡很有市场,尤茂盛、周仁娣夫妇可谓是这一说唱艺术领域内的典型代表人物,而且他们是“小热昏”的唯一传承人,他们在锡惠公园为老百姓义务表演几十年,扩大了“小热昏”在无锡的传播范围。但“小热昏”在常州一带也颇为流行,就此而论,“小热昏”不能说是无锡特有的曲唱曲种。

在无锡,“江南牌子曲”这种说唱曲种由来已久,且颇有影响力。这一曲种在清代晚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在天韵社的文人雅集中被广为传唱,但是在民间流传较少。“江南牌子曲”和今日的弹词有类似之处,艺人手拿琵琶边弹边唱,而且对声韵特别讲究。与昆曲相异之处是唱词比昆曲通俗。留存于无锡民族音乐博物馆的《借云馆小唱》影印中就有“江南牌子曲”的曲谱,曲谱来自于无锡派琵琶艺术的传承人华秋苹。始料未及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随着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时代的变迁等原因,这一在无锡民间音乐和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独具特色的无锡曲种已经消失。

除“江南牌子曲”之外,无锡的曲唱曲种之另一典型音乐形态为“说因果”。相对于“江南牌子曲”仅在天韵社的雅士中流传,“说因果”的影响甚大,最杰出的艺人主要有冯天音等。在清代同治年间,“说因果”风靡一时,无锡人弹嘉宾更是把说唱因果《岳传》从无锡唱到了御前。新中国成立后,“说因果”改名为“无锡评曲”。无锡评曲的伴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单档演唱时,以拍板和点鼓为伴奏乐器,点鼓的摆放位置根据唱者的需要而定,可以置于桌上,也可以搁于腿上;双档表演时,则另加三跳板;如果是三挡演唱,会用器乐演奏作为过门。据无锡群众艺术馆研究员钱铁民调研:截至到1983年,会表演“无锡评曲”的艺人还有二三十人左右,为无锡大众所熟悉的主要人物有凌峻峰、平汉良等。十年后,这些曾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艺人已相继离世,与此同时,传承和保护机制尚未健全,“无锡评曲”就这样消逝,让人叹息。

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三说:“……太仓、上海,俱丽于昆,而无锡另为一调。余所知朱子坚、何近泉、顾小泉皆宗于邓;无锡宗魏而艳新声,陈奉萱、潘少泾其晚劲者。……”且云:“三支共派,不相雌黄。”[1]潘之恒,生于1556年,1622年客死南京。可见,早在明朝时期,无锡的昆曲并没有完全照搬太仓、上海等地昆曲的体系、风格,而是在唱腔、念白、舞蹈等方面有所革新,成为盛唱昆曲的地区之一。无锡昆曲家班显赫一时,据载有秦家班等二十多个,堪称江南之最。当时邹家班优伶能演全本55出《牡丹亭》,邹家还邀请汤显祖亲临戏场指点,昆曲在无锡之盛况可见一斑。到了清代雍正以后,因为经济和政府双重打压,昆曲几近绝响。无锡曲友创办的“曲局”天韵社在无锡城内应运而生,这是迄今为止影响力最大的清唱昆曲的团体,代表人物有吴畹卿、杨荫浏、朱勤甫等人;在戏工传承方面,沈寿林和家族成员组成的全福班在无锡甚至整个江南人尽皆知。然而,到了新世纪,曾经是昆曲重镇的无锡却几乎没有传承人,也鲜有曲社的活动,无锡和昆曲的渊源就此中断。

弹词虽然发源于江苏省苏州地区,总体而言也是在苏州的影响更大,但无锡地处太湖之滨,和苏州、常州相邻,是交通中枢,这就促成了弹词在无锡发展中的趋同与求异,张鉴庭、侯丽君等是弹词领域内的代表人物。打开《评弹文化词典》“人物”一栏,有1000字篇幅介绍张鉴庭经历、演唱作品、艺术造诣和非凡成就,其艺术特色为“有劲、入神、入情见长”。张鉴庭在形成自己的流派之后,根据书情内容,吸收借鉴其他演唱艺术来丰富发展自己的唱腔,化出了快弹快唱、紧弹慢唱、慢张调、快张调等唱法,使“张调”并不停留在一种模式、一个风格上,使弹词在无锡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锡剧由“滩簧”演变而来。无锡是锡剧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明朝万历年间便有“船过粱溪莫唱曲”之称。[2]乾隆年间,在无锡东乡的羊尖、严家桥一带,滩簧盛行,起先只是农民在劳动后用以自娱自乐,其演出形式基本上是两个角色对唱的“对子戏”和数人同台演唱的“同场戏”(又分为“大同场”和“小同场”)。“五四”运动后,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才开始正式合班,同台演出,从农村进入城市,促使锡剧走向成熟。[3]姚澄是锡剧这一剧种的代表人物, 1954年,因主演《走上新路》而获华东区戏曲比赛“演员一等奖”。其后,成功饰演《红楼梦》《庵堂认母》《梁祝》等各色人物,被封为“锡剧皇后”。如今,锡剧早已成为无锡的一大特色剧种而名闻中外,无锡市锡剧院更是涌现了一批锡剧表演艺术家,如汪韵芝、季梅芳、朱宝祥等,尤其是王彬彬的“彬彬腔”和梅兰珍的“梅腔”这两大流派,使锡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冯佼、花红、姜雪峰等新秀演员梯队的壮大,实现了锡剧在无锡的传承。

如上所述,无锡的曲唱曲种因为历史、人文、艺术等原因不断地变迁着。一方面,它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各自的艺术特色,并成为其他曲唱曲种发展的音乐文化土壤,如滩簧演变为现在的锡剧,就是在汲取原先艺术形态的基础上形成了另一种更为成熟的艺术形态。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艺术形态的一种跳跃,它是一种变迁过程中的推进现象,也是艺术形式传承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无锡宣卷、江南牌子曲等说唱形式,在没落或消亡的过程中推动着舞台艺术的发展,如无锡评曲的消逝虽然已成事实,但从起始的“说因果”到今天的其他艺术形态的集结和丰富,以活态的艺术形式活跃在无锡的艺术舞台上,促进了舞台伴奏、舞台表演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为其他曲唱曲种的声腔、表演艺术推波助澜。

二、无锡曲唱曲种的传承

一个曲唱曲种的产生是社会的政治经济、音乐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繁荣或消亡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光靠人为的保护而能左右的,它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但无锡的昆曲、弹词、锡剧等曲唱曲种正有衰微之势,或在所谓的创新思路中被改得见面目全非,因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做好曲唱曲种的传承:

(一)文化基础上“原汁原味”的继承

不同的曲唱曲种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固有的艺术特征,如昆曲曲词典雅、弹词讲究“说噱弹唱”、锡剧长于抒情,但不论何种艺术,都有着固定而传统的唱腔特点,都离不开唱腔背后的传统文化影响,都是文化的艺术表现,因此,只有尊重剧本的文化性、保留传统文化因子、继承传统唱腔的精华,才能让曲唱曲种得到“原汁原味”的传承,从而焕发新的生命力而不失其味,更不会遭人吐槽。笔者看来,“原汁原味”是曲唱曲种的继承纲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所在,“原汁原味”的继承至少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保留性继承

一个剧种的发展靠流派的兴旺,而一个流派的兴旺需要经历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在此过程中,流派从初步确立到形成特色,离不开符合剧种舞台表现的唱腔特点,而这也是需要继承下来的重要内容之一。2014年,无锡籍锡剧表演家周东亮发行第三套个人专辑,他那流畅舒展的唱腔和表演风格弘扬了锡剧的艺术之美,这无疑也是锡剧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起点,它标志着“周派”唱腔在整个锡剧唱腔中重要的一席之地。回顾周东亮的演艺生涯,最早唱段于20世纪90年代,近期的有锡剧《玫瑰村》《珍珠塔》中的唱段,前后跨度二十多年,但他始终汲取了传统锡剧唱腔的精髓,既忠实于原来锡剧的唱腔特点,化前人之所得为己所用,又不拘泥于一腔一调,根据剧情及自身嗓音特点,扬锡剧之韵于舞台上的艺术表现,是锡剧的“原汁原味”。此外,保留性继承还体现在对剧本的革新上。2014年1月11日,感恩励志锡剧《草命天子》在南京紫金大戏院亮相,随后在其他城市进行了巡演。究其出彩的原因,除了该剧由周东亮、董云华等名家联袂出演,更为主要的是导演秉着对经典唱腔的尊重对原剧选择了保留性继承,即在原来的故事基础上凝练出更为紧凑的情节、更为顺畅的衔接、更为突出艺术形象的舞台设计,从而创造了锡剧新的传奇。但锡剧在周边城市也发展迅猛,有超越无锡之势,其中由张家港市锡剧艺术中心创作的锡剧《杨家碾房》幾经创编,大获成功。该剧是由国家一级演员、连续两届梅花奖得主董红领衔主演,作品围绕锡剧之基本曲调“簧调”“大陆调”“玲玲调”革新而成。如若不在继承上下功夫,锡剧在无锡的发展将受到制约和影响。

再如上文所言,“侯调”创始人侯莉君的传人有女侯小莉、徒唐文莉,她俩的嗓音甜美,条件更胜侯莉君一筹,她们都继承了“侯调”的唱腔特点,并充分利用了自身嗓音的优势,赋予“侯调”新的艺术表现力。师徒三人的《西厢待月》可谓是珠联璧合,既有师傅侯莉君的拖腔起伏,又有徒弟承传统而生的清、细、高的侯调特色,这样的继承就如梅兰芳说过的“移步不换景”,即弹词再怎么变,它的根不能变,它经典的唱腔特点不能被全盘否定。但如今的弹词在无锡有萎缩之势,一方面因为表演弹词的艺人梯队下滑,没有稳固的传承人;另一方面,对剧本的挖掘和开发力度不够,没有精品问世,因此,要想让弹词在无锡得到继承,离不开在传承机制和作品上双管齐下。

2.追根式继承

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评弹在无锡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曾经的繁盛过后,如今是鲜有人问津,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更容易接受快速便捷的传媒方式,这就导致评弹的观众群明显变窄。尽管如此,评弹长篇作品中的《三国》《水浒》《岳飞传》《珍珠塔》《描金凤》《玉蜻蜓》等仍为听众所津津乐道,那是因为其具有民族文化的根基。[4]以《珍珠塔》为例,势利眼的姑母、苦读书的方卿、赠宝塔的陈翠娥,这一系列人物演绎的故事,折射出中国传统的道德品质、文化价值观,这才是评弹流传久远的深层原因之所在。鉴于此,笔者认为,追根式的继承是解决问题之所在,这就要求现当代的创作者和表演者,不仅仅要对艺术表现的内容、方法取之有道,更要坚守“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或者说更为深刻地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根基,唯有这样,才能让观众因传统文化而喜欢各种曲唱曲种。据《新华日报》2014年3月9日讯:王芳在比利时演出昆剧《长生殿》,演到杨贵妃和唐明皇阴阳两隔的时候,台下竟变成白茫茫一片,原来观众怕自己的哭声影响到旁人,都拿出纸巾擦拭。可见,因为唱腔、舞台等塑造的人物形象始终建立在民族文化的根基上,所以,《长生殿》能在非本国演出深入人心。追本溯源,戏曲是民族生活的集合展示,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的文化外露,是民族精神的精炼概括。与此同时,跨国界的艺术交流,也能形成文化的创新、加剧文化的传播。再如,由张家港市锡剧艺术中心创作的锡剧《一盅缘》屡获好评,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剧情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阳山歌”而来。如果不在作品的文化根基上找到艺术形态表现的出发点,不在音乐、舞蹈等外显形式中围绕作品的文化力量,无锡的锡剧等曲唱曲种就难以走出瓶颈。

(二)继承基础上“由内而外”的创新

创新,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稍加增删,更不是另起炉灶。在各种曲唱曲种的变革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借着创新的幌子,对经典随意改造,对传统任意篡改。这样的创新,与其说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不如说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倒退现象,它不仅弱化了原来的艺术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观众的审美倾向。只有植根于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心理需求基础上的“由内而外”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彰显艺术作品本身的精髓,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1.坚守艺术本体之上的创新

弹词之所以是弹词,是因为它和民歌相异,它是说中带唱、唱中有说;它和戏曲也有着不同,它的演出形式分单档、双档,以琵琶和小三弦为伴奏乐器。如果让弹词表演家张鉴庭只唱不说,那弹词的表现力将大打折扣,如果让搭档张鉴庭用西洋乐器为其伴奏,那弹词之韵不复存在,弹词也终将成为一种“四不像”的艺术形式。因此,无论基于何种目的的创新、无论采用何种手段进行创新,都要坚守艺术本体,使其固有的唱腔或表演形式和曲唱曲种的典型特征相吻合,这样的创新才体现了服装道具为形象塑造铺垫、舞台布景为衔接剧情搭桥、唱腔表演为体现人物内心服务的宗旨,这样的创新才不是“转基因”的产物。妇孺皆知,无锡籍锡剧表演艺术家姚澄演绎的《双珠凤》是艺术精品,历演不衰。新版《双珠凤》在创新的做法上可圈可点,贯穿全剧的丝竹南音和无锡的地域特色相得益彰。它的配器也秉承了以民族乐器为主的原则,如二胡、扬琴、琵琶等;更为关键的是周东亮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有效借鉴了姚澄的唱法,声音柔中有钢、沉稳中有激昂;董云华的唱腔在自身条件和吸收锡剧名家等流派唱腔的特征性音调和韵味外,还能善于汲取兄弟剧种的艺术特色,因而她的演唱音色甜润,婉转动听。[5]正是这份对艺术本体坚守基础上的创新,才让这部经典剧目得以重焕新颜,让主角周东亮和董云华在锡剧的舞台上大放光彩,更让锡剧的唱腔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这样的流传在传播曲唱曲种广度上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它也在暗示着:在传统戏曲新排的过程中,唯有根基夯实的创新才能凸显唱腔的优势,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从本质上而言,只要作品演绎得好,处处都有知音,也就不愁传统的曲唱曲种会在我们这一代人中产生断层,甚至走向衰亡。也许,在今天“互联网+”的时代,各种传统艺术的传播速度与力度远不如流行音乐,但要出精品、出老百姓喜欢的大作,需要艺术家们甘于寂寞,在唱腔的运字、吐字、呼吸、韵味上下功夫,才能凭精湛的技艺唱入寻常百姓家,让传统的曲唱曲种真正“回暖”,因为当老百姓把欣赏传统曲唱曲种当作是“家常便饭”“生活常态”时,传统艺术的春天就在不远处了。

2.兼顾听众审美需求的创新

虽然,无锡评曲的表演各有各的特征,既有单档,也有双档、三档,但伴奏形式可谓是兼顾了无锡人的审美习惯,因为表演的内容终究还是要借助表演的形式、得到观众的认可才可能被大众所接受,也才有可能广为流传。在弹词领域,张鉴庭之张调快慢结合自然,苍劲有力,富有戏剧性。张鉴庭还和其弟张鉴国在长期搭档演出中形成了以短抡、轻挑为主来托唱腔和流畅不花的过门的张调琵琶,也是为了更好地抓住听众的视线而创新的。

在无锡,愚公谷称邹园,寄畅园又称秦园。从邹园与秦园的家班表中,可见,无锡昆曲在嘉靖、隆庆年间、万历至清前期盛极一时。

据载,明末清初,无锡昆曲已胜过发源地昆曲,这简直就是一个传奇,而这样的传奇是以演员和听众面对面的形式共同演绎的,因此,听众的审美需求会被看成是重中之重。从另一个层面而论,无锡的昆曲艺术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内容,更是广泛深入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改变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音乐文化。无锡至今依然保留着众多的古戏台,如张中丞庙戏台等,保存数量和保存完善的程度都为江南地区翘首。古戏台就是传统文化的符号,当务之急就是要根据观众的审美趋势和特点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讓锡剧等各种曲种在创新中得到传承。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锡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锡剧的排演正成为一项大工程在无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给无锡本土的锡剧名角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让锡剧在无锡得到了更好的传承。近期上演的锡剧,无论是《孟丽君》还是《状元打更》,都是名副其实的精心制作、运筹帷幄,阵容强大的演员、典雅端庄的服装、立体多维的舞美设计,将锡剧唱腔之美带给了观众,也培养了大批的锡剧爱好者。

此外,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剧场上,还可以把演出送到村头、送到基层,大范围地吸引普通老百姓来欣赏传统曲艺、戏曲。如2014年4月30日至5月4日,董云华在江阴市徐霞客镇皋岸村为无锡百姓义演,虽然条件十分简陋,就在村中的篮球场上搭建舞台,但是万人空巷,老老少少争看锡剧演出。据《新华日报》报载,2014年11月,由省锡剧名家周东亮、董云华领衔主演的锡剧《状元打更》在江阴上演。演到一半,大雨从天而降,周东亮承诺等天放晴再演,观众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老百姓的锡剧情缘由此可见一斑。

诚然,戏曲关键还是要拿出剧目来,既要向前看、搞新剧目,也要向后看,原有的剧目能否有提高的基础,要搞江南特色的题材,包括用说改编的具有江南风味的小说、有影响的小说等。现在是江南风味的小说深刻的很多,但锡剧剧目深刻的却不多,可以向小说界取取经,也可以把他们的东西拿来改编。[6]诸如此类的创新,我们都可以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潘之恒.潘之恒曲话[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2]缪维荣.锡剧呼唤表演艺术人才[J].上海戏剧,1994.

[3]周传家.锡剧之光——薛明笔下的姚澄[J].戏曲艺术,1993.

[4]张祖健.吴文化瑰宝——苏州评弹[J].秘书,2013.

[5]庆云.旧经典传承中的新突破——喜看新版锡剧《双珠凤》[J].上海戏剧,2013.

[6]凌羽.锡剧的振兴与吴域文化的发展[J].上海戏剧, 1990.

作者简介:马克(1969—),男,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声乐演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